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检测试题 第24讲化学与环境.doc_第1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检测试题 第24讲化学与环境.doc_第2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检测试题 第24讲化学与环境.doc_第3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检测试题 第24讲化学与环境.doc_第4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检测试题 第24讲化学与环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讲化学与环境1(2012年江苏苏州)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a无铅汽油 b无氟冰箱c无磷洗衣粉 d加碘食盐2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属于环境保护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严禁麦收后焚烧小麦秸秆 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d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3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造纸厂的碱性污水直接排放到小河中b炼铁厂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c农业上合理高效地使用农药、化肥d使用过的电池直接丢入垃圾堆中4(2011年广东清远)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b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更为广泛 c病虫害危害农业生产,可以通过大量使用农药来提高产量,符合可持续发展 d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为六大营养素5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a只有和 b只有和c只有和 d都正确6(2011年广东肇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高楼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b用白醋除水壶中的水垢 c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d用燃烧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72012年3月31日晚8:30,广州市积极响应“关爱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倡导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以下不属于“节能减排”理念或做法的是()。a选用公共交通出行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c做好金属制品的防锈 d使用太阳能系列产品8(2011年广东揭阳)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下列做法不符合以上主题的是()。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再利用c用集体供暖取代家庭燃煤取暖 d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可以减少污染9(2012年山东滨州)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提倡使用塑料袋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10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b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c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d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制作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11(2011年广东)请回答下列有关“走进低碳”的问题:(1)以下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_(填序号)。废作业本;矿泉水瓶;霉变面包;破旧铁桶。(2)下列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是_。煤;汽油;天然气;氢气。(3)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6_c2h4_。12广东省部分地区某段时间监测到的雨水平均ph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城市广州深圳佛山河源肇庆东莞中山雨水平均ph4.474.84.546.374.864.834.58(1)上表列举的7个地区中,没有酸雨污染的地区是_;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填序号)。co; co2; so2; no2。(2)若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2so4和hno3,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含h2so4的酸雨腐蚀七星岩的石灰石:_。含hno3的酸雨与撒在田地里的熟石灰反应:_。(3)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的是_(填序号)。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用煤直接作燃料;淘汰尾气不达标的汽车;限制燃放烟花爆竹;限制并有偿使用塑料袋。13(2010年广东梅州)“温室效应”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研究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1)写出co2的两种用途:_、_。(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_(填序号)。 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大力发展火力发电;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用量;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3)为减少co2的排放,另一种途径是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如co2与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4(2012年山东日照)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较多污染物的排放,这不仅污染大气,还是形成_的主要原因。(2)“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_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填字母)。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b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d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3)下图是有关co2等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和f均为碳酸盐,c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下列转化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15上海世博会采用了很多办法来营造“科技世博、生态世博”,以彰显“人、城市、地球”等理念。小王对上海世博会的下列做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用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乙醇汽油燃料车代替普通汽油燃料车不排放化学物质,实现了“零排放”b用玉米淀粉制成玉米塑料、用大豆蛋白制成大豆纤维来代替聚乙烯等塑料使用可降解材料,能减少“白色污染”c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做成建筑材料,让建筑物的外墙屋顶成为“发电机”可减少煤、天然气的使用量,减轻空气污染d升级改造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16(2012年山东烟台)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 2.5检测指标。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填序号)。co; co2; so2; no2。(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填序号)。天然气; 石油; 酒精; 煤。(3)我市从2012年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 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_,这是由于汽油_燃烧产生的。(4)下列关于pm 2.5的说法错误的是_(填序号)。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 2.5; pm 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 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pm 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5)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 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_;_。17环境问题是2011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1)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含硫煤燃烧后,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2,它遇到雨水后可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上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so2可用足量烧碱溶液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18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内放了少量水来吸收so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仍残留一定量的so2。围绕如何处理这些so2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探究。【提出问题】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由此想到,选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so2,效果会怎样?【设计与实验】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对比实验(so2不溶于植物油也不与其反应),如下图所示: (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要先检查装置的_。(2)实验开始时,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so2的集气瓶。(3)充分吸收so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后进入两个集气瓶内植物油的体积。【结论与解释】(1)甲实验中,s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用_来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2)乙实验中,so2与naoh发生反应最终生成nahso3。(3)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碱性溶液比用水吸收so2的效果_。【拓展与迁移】(1)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so2,得到的(nh4)2so3可用作化肥,但在实验室里吸收so2,一般选用naoh溶液而不选用氨水,主要是考虑氨水的_性。(2)在必须用煤作燃料的情况下,要减少so2的排放,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第24讲化学与环境【中考演练】答案1d解析:加碘食盐能给人体补充碘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关,与环境保护无关。2d3.c4b解析:合金的性能比纯金属更优越,所以应用更为广泛。5d6.a7.c8.d9.a10.b11(1)(2)(3)h24h2o12(1)河源(2)h2so4caco3=caso4co2h2o2hno3ca(oh)2=ca(no3)22h2o(3)13(1)灭火作气体肥料(2)(3)co24h2ch42h2o14(1)酸雨(2)温室a(3)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15a解析:任何物质燃烧不可能不排放化学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