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二).doc_第1页
广东省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二).doc_第2页
广东省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二).doc_第3页
广东省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二).doc_第4页
广东省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二寒假作业(二)化学第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共 40 分)#no.#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0 mol/l,经过4 min后,它的浓度变成了1.68 mol/l,则在这4 min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2 moll1min1b0.1 moll1min1c0.04 moll1min1d0.08 moll1min1#no.#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果so2在某时刻的物质的量为4mol,2min后变为3.6mol,则用o2的浓度变化表示这段时间的反应速率为( )mol(lmin) 1a0.05b 0.2c 0.1d 0.4 #no.#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间为t1时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持温度、反应体系体积不变,t1时充入so3(g)b维持压强不变,t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c维持温度不变,t1时扩大反应体系体积d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时充入so3(g) #no.#在化学反应a(g)3b(g) 2c(g)d(g)中,各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vavb bva2vc c3vbvc dvb3vd#no.#已知:4nh35o2 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mol / (lmin)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 a 45b 56c 23d 45(双选)#no.#在co(g)+h2o(g) co2(g)+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v正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b使用催化剂c降低温度d增大容器体积#no.#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n2o4(g) 2no2(g);h0,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降到0.06mol/l需2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06mol/l降到0.024mol/l,需反应的时间为a等于18sb等于12sc大于18sd小于18s#no.#亚氯酸盐(naclo2)可用作漂白剂,在常温下不见光时可保存一年,但在酸性溶液中因生成亚氯酸而发生分解:5hclo2=4clo2 +h+cl+2h2o分解时,刚加入硫酸时反应缓慢,随后突然反应释放出clo2,这是因为( )a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c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d逸出的clo2使反应的生成物浓度降低#no.#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压强变化基本无关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b2so2(气)o2(气) 2so3(气)ccaco3(固) cao(固)+co2(气)dh2(气)i2(气) 2hi(气) #no.#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分子碰撞机会b增加分子的能量c增加了反应所需的能量d增加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双选)#no.#硫酸工业中燃烧硫铁矿生产so2时,为提高生成so2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把块状矿石粉碎成粉末b降低温度c增大o2压强,向炉内喷吹o2d使用催化剂fe2o3#no.#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下列图中表示其产生h2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no.#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a煤的汽化与液化b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c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d将煤粉粉碎#no.#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3hso3=3so42+cl+3h+,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加快。右图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的速率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增大引起的b纵坐标为v(h+)的速率时间曲线与图中曲线能完全重合c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t1至t2时间内的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双选)#no.#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fe2o33h2=2fe3h2o,采取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加fe2o3的量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h2输入量c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d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no.#已知:c(s)co2(g)2co(g);d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都不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no.#.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达到平衡,n(h2)和n(nh3)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 c点表示nh3.生成速率与nh3分解速率相等b c点和e点h2的转化率相等c平衡后再升高温度,不利于氨的合成d d点时:#no.#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内总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d容器内a2、b2、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2时的状态#no.#对于可逆反应: 2a(气) + b(气) 3c(气) + d(固),减少压强产生的影响的是()a正、逆反应速率都减慢,平衡向不移动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在25 oc,1.01105pa条件下,反应2n2o5(g)=4no2(g)+o2(g)h=+56.7kj/mol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a该反应是熵减反应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的焓变效应大于熵变效应 d该反应的熵变效应大于焓变效应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14分)#no.#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1.0mol/l(填、)(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no.#(14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 o2 (g) 2so3(g) h n(h2).故d错。18c【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是不变的,所以压强和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不变的,ab不正确。c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因此d不正确,答案选c。19a【解析】降低越强,正逆反应速率都是降低,由于正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平衡不移动,答案选a。 20d【解析】该反应虽然是吸热反应,但反应是熵值增加的反应,由于该反应的熵变效应大于焓变效应,所以该反应仍然是自发进行的,答案选d。 21(1)0.013 (2)1.0 催化剂 (3) (4)吸热 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解析】(1)在1020min时,a的浓度变化量为0.13mol/l,(2)实验2中温度、平衡时浓度都与实验1相同,但实验2先达到平衡;若实验2中通过增大a的起始浓度或增大压强,则平衡时a的浓度高于0.5mol/l,因此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为1.0mol/l,其隐含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3)实验3中平衡时a的浓度高于0.5mol/l,但温度与实验1相同,故起始浓度高于1.0mol/l,反应速率较快。(4)实验4和实验1比较,实验4的温度升高了,平衡时a的浓度也比实验少了,说明实验4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吸热反应。22(1)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520 2530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物质的量) (2)先加热处催化剂 减小 100%【解析】(1)平衡常数是指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因此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是可以自发进行。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因此物质的浓度是不变的,所以根据图像可判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1520min和2530min。由图像可以看出,在20min时,氧气的浓度突然变大,而so2和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不变。随后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氧气和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这说明是通过增大氧气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2)是制备二氧化硫的,是氧化二氧化硫的,所以为了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应该是先加热处催化剂,然后再滴入浓硫酸。在处用大火加热,则二氧化硫的生成速率过快,氧化二氧化硫的效率就底,转化率就降低。是用来吸收没有反应的二氧化硫,n mol na2so3可生成n mol二氧化硫,设转化率是x,则(nnx)64m,解得x。23(每空2分)(1) 0.30mol/l.min (2) 12% (3) 2a4bc (4) c ; 1.0 moll 1 (5) d【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前2min内b的浓度增加了2.16mol.l1.56mol/l0.6mol/l,所以反应速率是0.6mol/l2min0.3mol/(lmin)。(2)2min末时a的浓度降低了0.30mol/l,所以a的转化率是0.302.5010012。(3)c的浓度增加了0.15mol/l,所以根据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的方程式是2a4bc。(4)6 min8 min时,a、c的浓度增加,b的浓度降低,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c的浓度,答案选c。(5)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若开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原来的2倍,则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bc不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所以密度是原来的2倍。24 (1) 0.25 (2) 80%【解析】(1)平衡常数是指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反应前氢气和碘分子的浓度都是0.01mol/l,5s时测定=0.0080mol/l,则消耗碘分子的浓度为0.01mol/l0.008mol/l0.002mol/l,生成hi是0.004mol/l,所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 (3) 2hi(g) h2 + i2(g)起始量(mol) 0.2 0 0转化量(mool) 2x x x平衡量(mol) 0.22x x x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正反应的倒数所以解得x0.08所以转化率是2x0.210080250.04mol/(l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