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2、 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教学难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自主学习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 、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 、 、 三种状态之间变化。2、汽化: ;3、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4、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5、沸腾:在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6、沸点:各种液体 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银的沸点是 ,酒精的沸点是 。合作探究演示课本实验,并解释这些变化。1、汽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2、沸腾:在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水中气泡变化情况(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 ,气泡 ,大小变 ,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 ,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3) 、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跟 有关。3、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 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 (2) (3) 5、 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展示升华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3. 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4.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5. 用苯在1atm下的沸点是111,如果在 1atm时,甲苯的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苯沸腾 b. 甲苯不沸腾 c. 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公园设施租赁与维护保养合同
- 2025年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反担保服务协议
- 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专项基金赠与协议
- 2025年度智能温控被褥定制服务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度乡村振兴特色农业种子采购与种植技术支持合同
- 2025年高端医疗器械CE认证与全球市场拓展合作协议
- 2025年现代化别墅群建筑工程施工及配套绿化养护服务协议
- 2025年绿色物流配送服务合同模板下载
- 少数民族纹样课件
- 小区楼栋封控应急预案(3篇)
- 护士临床思维建立
- 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材料
- 证据目录范本
- 标准档案盒脊背(格式已设置好)
- GB/T 21475-2008造船指示灯颜色
- 园林绿化工高级技师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安医大生殖医学课件04胚胎的培养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关于推荐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推荐意见报告
- Q∕GDW 10356-2020 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 教研工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