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二)理(含解析).doc_第1页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二)理(含解析).doc_第2页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二)理(含解析).doc_第3页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二)理(含解析).doc_第4页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二)理(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二)(理科)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树木b一块农田中的全部杂草c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蝌蚪2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年龄组成d出生率3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稳定的是()a大面积使用除草剂杀灭田间的各种杂草b大面积栽种某小麦品种取代各本土品种c在矿山废弃地上大面积栽种本土植物d大面积将湿地改造为良田并种植水稻4在柳树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a柳树b蝉c黄雀d螳螂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a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b甲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该食物网流动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基因、染色体、细胞b细胞、物种、生物圈c物种、种群、生态系统d遗传、物种、生态系统7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应注意避免鼠群增长曲线处于“s”型曲线的()a即将增长的水平b k的水平c k的水平dk的水平8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图,其中和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消费者b物质循环、消费者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d生物群落、物质循环9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动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10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1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标志重捕法调凋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小c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12人类的下列活动中,不会引起水体污染的是()a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河道b化工废水大量排入湖泊c原油大量泄漏进入海洋d植树造林、退耕还湖13在自然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物量不断下降b群落中物种组成始终保持不变c生态系统中有机物不断下降d开始时的物种数目不断上升,然后趋于稳定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15如图是某桦木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桦木树林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桦木树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ae主要是初级消费者的粪便c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d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16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裸的岩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较为显著变化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b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18一种传染病的流行使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野兔全部死亡在一条有野兔参加组成的食物链中,首先受其害的是()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19与调节雪兔的种群大小无关的是()a以雪兔为食的猞猁的数量b雪兔能随季节变化变换毛色c栖息地青草的生长状况d雪兔种群原来密度的大小20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昆虫的性外激素b雄鸟的求偶炫耀c狼发出的嚎叫声d桂花散发的香气21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为该生态系统提供()a太阳能bh2oco2d有机物22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23从生态学上考虑,农民在农田里除草是为了调整()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d作物和杂草间的共生关系24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于兔子,来自于鼠,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a600gb900gc1600gd5600g25某水域生态系统中,除浮游植物外,还有下述各种动物,在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a鳙鱼b湖鸭c浮游动物d秃鹰26下列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表现为间接使用价值的是()a药用价值b可供食用c文学创作d调节气候27研究表明,雄鼠的“气味”对幼年雌鼠的性成熟有明显影响这种“气味”在生态学上称为()a物理信息b营养信息c行为信息d化学信息28日照近海边的海藻、虾蟹、鱼类、微生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a生物圈b生态系统c生物群落d生物种群29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中,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a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c初生演替d次生演替30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a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b作物的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31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如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一种方法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32假设a、b、c、d、e、f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六个种群,a与b的关系如图甲;图乙是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单位kj/m2a)据图回答:(1)图甲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2)图乙中,属于消费者的有(用字母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kj/m2a(3)若e大量死亡,则短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明显增加的种群是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能力(4)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33如图显示在某一群落中4种不同种群的生长情况,种群是一种自养型生物根据图表曲线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似乎不受别的种群的影响或与其他种群无直接联系(2)种群最可能成为种群的食物(3)种群最可能是肉食类(4)下列各组因素中,在第5天7天间对种群数量变化有最大的直接影响的因素是a出生和死亡 b迁入和迁出 c食物的短缺和疾病 d死亡或迁出3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草、昆虫、兔、鸟、鼠、鹰和狐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和物质移动的通道该食物网中有条捕食食物链(3)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昆虫处于第营养级三、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35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问的变化呈现如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衰退型和b增长型和c衰退型和d增长型和36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该图解中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7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c段其天敌捕食的成功率增加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38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39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40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41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下列分析正确的()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s”型增长b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42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包含了12条食物链b鹰处于第三营养级c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d要了解某种优良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43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b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c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均存在种内斗争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44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d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至少为100a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45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表所示图中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分析回答: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千克盛污染物含量/mg汞某种杀虫剂a鱼(甲)鱼(乙)7996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c小球藻/35d鱼(乙)水蚤1031e水蚤小球藻515(1)从图中可知,通常生物所处的越高,其有毒物质积累量越大(2)图中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填序号)(3)若该系统中小球藻每年固定的能量不变,现将河蚌的食物比例由原来的c:e=1:1调整为2:l,则该生态系统中传递给河蚌b的能量理论上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46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中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3)酵母菌计数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酵母菌,在液体中培养4h后稀释10倍,与之前相同的条件下再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酵母菌,则酵母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小时(4)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少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块田地里(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如表数据:捕获次数12345678每次捕获数(y)7263443223171615捕获积累数(x)72135179211234251267282依数据可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只/平方米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2015-2016学年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二)(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树木b一块农田中的全部杂草c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蝌蚪【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森林的树木及农田的杂草种类繁多,不是一种,蝌蚪没包括成体青蛙【解答】解:a、森林中的全部树木不属于同一品种,a错误;b、农田中的全部杂草不属于同一品种,b错误;c、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蒲公英,属于一个种群,c正确;d、池塘中的所有蝌蚪没包括成体青蛙,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概念及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能力2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年龄组成d出生率【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解:a、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出生率,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大;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不变;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小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3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稳定的是()a大面积使用除草剂杀灭田间的各种杂草b大面积栽种某小麦品种取代各本土品种c在矿山废弃地上大面积栽种本土植物d大面积将湿地改造为良田并种植水稻【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保护物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据此作答【解答】解:a、大面积使用除草剂杀灭田间的各种杂草,是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稳定的,a错误;b、大面积在中某小麦品种取代各本土品种,以单一物种取代多样物种,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稳定,b错误;c、在矿山废弃地上大面积在中本土植物,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稳定,c正确;d、大面积将湿地改造为良田并种植水稻,以单一物种取代多样物种,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稳定,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4在柳树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a柳树b蝉c黄雀d螳螂【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分析】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在柳树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柳树,初级消费者是蝉,次级消费者是螳螂,三级消费者是螳螂【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在柳树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柳树,初级消费者是蝉,次级消费者是螳螂,三级消费者是螳螂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食物链的概念,属于基础知识,对食物链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a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b甲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该食物网流动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甲为生产者,其余均为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该食物网中含有3条食物链,即甲乙丙戊、甲乙丁戊、甲丁戊【解答】解:a、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丙、丁、戊都属于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甲、乙、丙、丁、戊代表的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b、甲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正确;c、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该食物网流动,c错误;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基因、染色体、细胞b细胞、物种、生物圈c物种、种群、生态系统d遗传、物种、生态系统【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据此答题【解答】解: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应从遗传、物种、生态系统这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三个层次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7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应注意避免鼠群增长曲线处于“s”型曲线的()a即将增长的水平b k的水平c k的水平dk的水平【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1、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2、在处种群增长率最大,在k值处种群数量最大,但种群增长率为0【解答】解:从理论上分析,草原上鼠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曲线,其增长率是先增大后下降,直至为0当种群的数量在时,此时的种群增长率最大,最难灭鼠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s”曲线,意在考查学生理解s型曲线的关键点,属于容易题8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图,其中和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消费者b物质循环、消费者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d生物群落、物质循环【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图示是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图,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所以,和分别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消费者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明确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的含义,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动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解答】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不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不能说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b错误;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动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马尾松林地中所有生物才能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能正确区分三者;还要求考生掌握种群、群落的特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10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分析】据图分析,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都为s型曲线,甲种群t2时达到k值,乙种群t5时达到k值;t1t2时时间内两种群的种群数量都在增加,所以两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t3t5时甲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可能为稳定型,而该时间段内乙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属于增长型【解答】解:a、t1t2时,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a错误;b、t3t5时,甲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表现为稳定型,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表现为增长型,故b正确;c、甲、乙种群密度最小是t1,甲种群密度最大是t3,乙种群密度最大是t5,故c错误;d、t4时种群增长率最大,防止害虫应选择种群数量最少时,即t1时,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种群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1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标志重捕法调凋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小c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1、一般双子叶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2、标记重捕法中种群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解答】解: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难于辨别个体数目,双子叶植物较易辨别个体数目,故一般选择双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a错误;b、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标记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b错误;c、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偶然因素越少,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c正确;d、种群密度直接反映或估算种群数量大小,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2人类的下列活动中,不会引起水体污染的是()a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河道b化工废水大量排入湖泊c原油大量泄漏进入海洋d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考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专题】生产 生活 环保类开放题;生态环境【分析】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解答】解:a、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河道后,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a正确;b、化工废水大量排入湖泊后,废水中的酸、碱、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b正确;c、原油大量泄漏进入海洋后,泄露的原油会将海面覆盖,造成海水的含氧量下降,使鱼类等生物的有氧呼吸受到影响,c正确;d、植物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不会引起水体污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考生识记水体污染的概念,明确引起水体污染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13在自然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物量不断下降b群落中物种组成始终保持不变c生态系统中有机物不断下降d开始时的物种数目不断上升,然后趋于稳定【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1、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2、演替的趋势: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解答】解: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中生物量不断上升,a错误;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组成不断变化,b错误;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有机物不断上升,c错误;d、群落演替开始时的物种数目上升,然后趋于稳定,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群落演替的知识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点,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的原因,解决群落演替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答】解: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故a错误;b、信息传递可以发生中群落之间、群落内部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故b错误;c、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如狼闻到羊的气味追,羊闻到狼的气味跑,故c错误;信息传递的作用有三方面: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知识点15如图是某桦木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桦木树林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桦木树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ae主要是初级消费者的粪便c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d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桦木树是第一营养级,则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e则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解答】解:a、被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b,所以从桦木树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错误;b、ae是初级消费者的粪便,其中含有的能量来自a,b正确;c、c=同化量b呼吸消耗的能量d,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c正确;d、由图可知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键是弄清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向16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裸的岩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较为显著变化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解答】解:a、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a正确;b、光裸的岩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c、演替的早期,群落中的弱势种群由于自然选择的压力,其基因频率往往会发生显著变化,但是优势种群无自然选择压力,其基因频率往往相对稳定,c错误;d、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依然存在,与乔木形成垂直结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b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一般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等;间接价值: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生态功能)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解答】解:a、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a正确;b、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b正确;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这种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恢而复力稳定性就越低,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稳定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并区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明确生物多样性与营养结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切记:生态系统稳定性越高,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18一种传染病的流行使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野兔全部死亡在一条有野兔参加组成的食物链中,首先受其害的是()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分析】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有野兔的一条食物链:生产者野兔(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在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野兔全部死亡,首先受其害的是该动物的捕食者:次级消费者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链的概念,属于基础题,理解掌握首先受其害的是该动物的捕食者19与调节雪兔的种群大小无关的是()a以雪兔为食的猞猁的数量b雪兔能随季节变化变换毛色c栖息地青草的生长状况d雪兔种群原来密度的大小【考点】种群的特征【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解答】解:a、猞猁的数量多少会影响雪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b、雪兔能随季节变化变换毛色是其对环境的适应,b错误;c、栖息地青草为雪兔提供食物,能调节雪兔的种群大小,c正确;d、种群密度能通过反馈调节雪兔的种群大小,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0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昆虫的性外激素b雄鸟的求偶炫耀c狼发出的嚎叫声d桂花散发的香气【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解答】解:a、昆虫的性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a错误;b、雄鸟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b错误;c、狼发出的嚎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d、桂花散发的香气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和特作,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所属的信息类型,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1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为该生态系统提供()a太阳能bh2oco2d有机物【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密封的生态瓶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必需放在光线良好的地方,但是要避免阳光的直射【解答】解: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必须源源不断的提供太阳能,让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使其生存和发展,而二氧化碳、水和有机物可自给自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知识要点22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解答】解:a、由于跳蝻的活动能力较弱,一般用样方法调查该种群密度,a错误;b、马尾松是大型裸子植物,1m2左右样方太小,一般样方面积用100m2左右,b错误;c、统计数据时位于样方边线上的,要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即一般计数样方内和相邻两边线上的,c错误;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答关键是能够识记样方法的相关要求和注意点,理解掌握不同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和要求23从生态学上考虑,农民在农田里除草是为了调整()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d作物和杂草间的共生关系【考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分析】绿色植物为自然界中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答】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小麦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农民要拔掉杂草,是为了使能量集中流向对人类有用的小麦因此麦田中农民要拔掉杂草,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4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于兔子,来自于鼠,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a600gb900gc1600gd5600g【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1)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2)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解答】解: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需最少能量应按20%计算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于兔子,来自于鼠,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根据食物链:植物兔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2020%20%=200g;根据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2020%20%=200g;根据食物链:植物鼠兔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2020%20%20%=500g综合以上可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200+200+500=900g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食物网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能根据“至少”一词判断出按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再根据题中数据进行计算25某水域生态系统中,除浮游植物外,还有下述各种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