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电子题库 第七单元第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1.(2012常州一中月考)普京为一座塑像的落成致辞中提到“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这座塑像是()a伊凡四世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解析:选d。从材料中“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这一信息即可判断这座塑像是亚历山大二世。2.(2012厦门一中月考)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选d。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关键在于社会制度的转型。1861年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解除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阻碍,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2012莆田一中月考)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解析:选c。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但是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民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4.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该法令的内容肯定不包括()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地主再不能赠送和抵押农民c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份地d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解析:选d。1861年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自身统治,所以改革措施中不可能有“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的条文。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英国等国家,轮船已成为重要的运输工具,俄国仍然靠纤夫拉帆船。材料2:俄国“二一九法令”颁布后,民众向沙皇欢呼的场面。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俄国怎样的历史发展状况?这一状况出现的根源是什么?(2)材料2中“民众向沙皇欢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人怀疑材料中“场面”的历史真实性,认为是作者故意美化统治者。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观点的历史依据。答案:(1)状况: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落后,农奴生活悲惨;根源:农奴制的阻碍。(2)主要原因:该法令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赎买了一块份地。历史依据:该法令颁布后,农民虽不再受个别地主支配,但仍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农民赎买份地要交纳高额赎金,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残酷掠夺。一、选择题1.(2012临沂一中月考)随着社会舆论对农奴制批评的增加,一些封建主看到废除农奴制已是大势所趋,态度发生了变化。当时,他们的基本态度是()a农民交纳赎金后获得自由b农民获得自由和土地,必须履行义务c愿意有条件地解放农民d将贫瘠和不便耕作的土地分给农民解析:选c。农奴主迫于形势,愿意有条件地解放农奴。但各地农奴主的条件不同。2.(2012济宁一中高二模块测评)某班同学在对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得到了许多地主的理解和支持b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可能多地维护了地主的利益c1861年改革在客观上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d1861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解析:选d。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一定的人身自由,允许他们赎买一定的土地,这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重大冲击,因此,d项的叙述是错误的。3.(2012宜兴高二期末考试)在农奴制改革前,俄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种方案。安涅奇卡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写信表示,自己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愿看到农奴解放。安涅奇卡的这种态度实质上代表了()a商业发达地区地主的利益b农业发达地区农奴主的利益c草原地区农奴主们的利益d工业发达地区农奴主的利益解析:选b。在当时俄国主要的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安涅奇卡的态度实质上就代表了这部分人的利益。4.(2012枣庄高二期末考试)观察右图,俄国1861年改革后,图中所示部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沙皇政府土地国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解析:选b。图中所示土地在改革后为农民赎买,归农民支配,故选b。5.之所以称俄国“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主要是因为它宣布()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b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c被解放的农奴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解员管理d国家直接控制的农奴也得到解放解析:选a。a、b、c、d四项都是其法令条文之一,但说它是“解放法令”主要是因为“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6.(2012海口市高二调研)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解析:选b。考查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解答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的基本含义。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表明农奴制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具体表现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7.(2012南京期末考试)“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b解放农奴,并可赎买土地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d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为了化解俄国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农奴与农奴主之间的矛盾,必须要进行农奴制改革,故选b项。8.(2012宁阳一中月考)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这主要表现在()加剧了农村社会分化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a bc d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均是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近代化进程的表现。二、非选择题9.(2011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三处描述中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答案:(1)必要性: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2)原因:描述者的立场不同。若认为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咯血病免疫治疗临床试验设计-洞察及研究
- 健康医疗服务整合-洞察及研究
- 嵌入式系统兼容性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汽车维修厂维修合同范本模板
- 个人信息保护和解合同
- 投资集团借款合同(标准版)
- 票务公司销售合同(标准版)
- 超市蔬菜的采购合同(标准版)
- 公园物业合同(标准版)
- 冷藏药品运输合同5篇
- YC/Z 550-2016卷烟制造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指南
- 工程水文第3章课件
- GB/T 4032-2013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 02药物不良反应adr课件
-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课件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营销与2008欧锦赛ktv渠道方案
- 故障录波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