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1电子题库 第四单元第15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1下列哪项不符合甲午战争前后的史实()a战前没把日本放在眼里b战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c战争结果对中华民族没多大影响d战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故c项所述“没多大影响”是不符合史实的。2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梁启超b严复c康有为 d谭嗣同解析:选c。本题考查维新派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可知,该人物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故选c。3戊戌变法对我国近代教育的贡献是()a首创了专业技术教育b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c开始组织留学教育d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a、c两项在戊戌变法前就出现过,b项变法中不是废除科举制而是对其进行改革。变法中设立了京师大学堂,故选d项。4(2012三亚高二检测)戊戌变法具有强烈的爱国性,主要表现在它()a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b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c主张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d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限定语“爱国性”及其“主要表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当务之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戊戌变法具有强烈的爱国性,因此是“主要表现”。故选a。5阅读下列材料:由于维新变法运动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例如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湖南有个名叫曾廉的举人,甚至上书请求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视新政,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社会基础。请回答: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其具体表现和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材料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阅读理解材料。材料的第一句话说明了核心问题,接着举出的例子是具体表现,最后一句话是影响。答案:核心问题:戊戌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和破坏。表现:废八股,使一些读书人梦想破灭;裁撤冗员,使一些人丢掉官位;取消旗人特权,令其自谋生计,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慈禧太后政变的社会基础。一、选择题1“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解析:选d。由檄文中痛感台湾割失、痛斥李鸿章等为卖国贼,可知应是发表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2. (2012沈阳高二检测)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解析:选d。康有为的这两部经典是借孔子之力,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和理论依据。顽固守旧势力是反对变法的,它们反对变法的理由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儿的老祖宗自然就是孔子了。而康有为说,老祖宗孔子从来就没说过祖宗之法不能变的话,因为他自己就是变法的急先锋。如此一来,实际上是挖了顽固守旧势力的祖坟,自然使其恼羞成怒,毁版在所难免。故选d。3“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这反映了维新派()希望参与政治模仿西方议会政治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a bc d解析:选b。“议郎”即议员,要求设“议郎”一职,实质上是要求建立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4(2012临沂高二质检)康有为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的“移花接木”之法,给光绪帝讲“应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理论的外衣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经典解释西方政治学说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法性,即他的“托古改制”的思想,故选b。518951898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这表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总额增加,但资本仍相对较少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门类不齐全、不均衡民族资本分布的地域在逐渐扩大,但仍不均衡民族资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a bc d解析:选a。此题为材料选择题,解答时要注意充分运用材料。材料中没有任何内容涉及地域,也没有任何地方涉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材料中“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反映出当时的资本相对较少。材料中所涉及的内容表明,我国厂矿企业仍较薄弱,工业门类仍不齐全。6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废除八股裁汰旧军设立京师大学堂abc d解析:选a。京师大学堂主要是培养人才,故排除。7(2012福州高二检测)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首先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其核心是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是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的开始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宣扬了西学,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维新变法运动的性质、斗争目标、领导阶级和历史作用,通过逐条分析,都是正确的,故选a。8(2012南京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对我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表述中,最具概括性的是()a猛烈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b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限定语“最具概括性”。上述四个选项都是戊戌变法在思想领域的影响,但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一样。a、b、c三项属于同一个层级,是并列关系,三者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即“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因此d项和a、b、c三项之间应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最具概括性的非d项莫属,故选d。二、非选择题9(2011高考浙江自选模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夏衍懒寻旧梦录材料2: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材料1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2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中“不知道”和“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两者形成的对比可知其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当时清王朝所面临的背景进行回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中“缺乏工作经验”、“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等方面进行概括。答案:(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整个戊戌运动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课中思考题】1联系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想一想,他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教材p104)提示:(1)康有为无论是指斥刘歆为新莽篡汉而制造“伪经”,还是抬出孔子宣扬“托古改制”,其目的均不在古而在今,都是利用古代圣贤、经典著作的影响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寻求救国道理。(2)在顽固守旧势力还很强大,封建传统观念在许多人的思想中还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借用儒家学说和孔子的偶像地位进行宣传可以减少阻力和压力,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斗争策略。(3)康有为的维新活动一开始就抱住孔子的理论权威和皇帝的政治权威,也表明他所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2尝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教材p105)提示:这段话的大意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无法抗拒的社会变化规律。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任天为治”、无所作为的态度是不足取的,只有发愤图强、“以人持天”、“与天争胜”,才能在竞争的世界上生存发展。3想一想,强学会有哪些作用?(教材p106)提示:联络官员中赞同变法或主张革新的人,介绍西学,宣传维新变法,刷新了一时的社会风气。但另一方面,强学会成员来源不一,逐渐出现了派系各异、主观不一的情况,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影响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4想一想,支持变法的都有哪些人?为什么慈禧太后起初同意光绪帝变法?(教材p108)提示:(1)维新派和“帝党”。(2)关于同意的原因,学者意见不一,一说是光绪帝当时陈述的新政方案对她刺激不大,且面临内忧外患,她也有心革新政治、增强国力,故同意变法;另一说认为,富有政治斗争经验的慈禧虽对光绪帝的夺权欲望、变法要求暴跳如雷,但她最终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先放手让光绪帝变法,在变法激起顽固势力更大、更普遍仇恨的时候,再下手解决。这种“让权”,也是慈禧被迫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给光绪帝设下的一个新圈套。同时也说明光绪帝收回的权力是有限的。当然,光绪帝毕竟从慈禧口中得到可独自“办事”的承诺,并有第三者为证,又不能不对慈禧产生一种约束力。5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教材p109)提示:说明顽固派势力的强大,且有总后台慈禧撑腰,光绪帝的权力有限,变法与反变法斗争异常激烈;也反映维新派急于求成,在变法进程上缺乏通盘考虑,应循序渐进。6“六君子”被杀后,时人评论“谭嗣同待死,杨深秀寻死”,你怎么看待谭、杨二人的献身精神?(教材p110)提示:时人的评论带个人色彩,我认为谭、杨的献身刺激了一般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体现了中国气派、中国精神。【阅读与思考】(教材p112)阅读以上材料,你是否同意梁启超的解释?如果不同意,你的看法是什么?提示:本题为开放式题目。(1)不同意。当时就有人指出变法“败于草切”,认为“改革当以渐,民自顺教而风靡,久则服而习之矣”。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也说:戊戌变法“不顾中国的吸收能力,三个月内所想改革的政事,足够中国九年消化”。过快过激的改革,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维新派犯了激进主义的错误。他们急于求成,缺乏通盘考虑,“除旧布新”与循序渐进、抓重点、分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改革并不矛盾。(2)同意。“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面对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维新派以追求完美至善的精神制定出纲领性的改革规划,但在种种现实条件约束下归于失败。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变法的失败结局来指责变法纲领,因为纲领本就是一个高于现实的愿景规划,循序渐进、抓重点、分主次等都是为实现纲领规划而采取的现实策略,不能把变法纲领的力度、强度、广度与现实策略的激进与否等而同之。【解析与探究】(教材p112)根据材料分析中日两国在近代教育上的差异,并思考这种差异与两国近代化之间的联系。提示:(1)差异: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在全国建立起完整的大中小学教育体制,国民受教育的比例很高。清朝自洋务运动以来功利性地办了一些专业技术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教育体制。维新运动期间兴建了一些新式学堂,但规模数量均严重不足,政府的投入微乎其微。推行近代教育体制的时间比日本晚30年。(2)联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日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教育兴国。清朝政府不注意发展近代教育,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我测评】 (教材p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舍托管服务合同范本
- 沥青场地出租合同范本
- 签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 工业冰块购销合同范本
- 物业卫生合同范本
- 2025版学校桶装水直供与绿色校园建设合同
- 2025年河道疏浚清淤泥工程承包合同样本
- 2025年度编剧经纪代理服务及剧本改编合同
- 2025版水电设施施工安装与质量监督合同
- 2025版养老院食堂承包与食品安全责任制合同
-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 【课件】开启科学探索之旅(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监察工作规范管理办法
- DBJ08-232-98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
- 2024年SHEIN全球化布局与招商政策报告
- 2024-2025银行信贷员培训计划
- 保密培训课件 银行
- 2.2 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内嵌视频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 意大利足协协议书
- 以物抵债方案(3篇)
- 秋季预防常见传染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