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课件PPT课件.ppt_第1页
手足口病防治课件PPT课件.ppt_第2页
手足口病防治课件PPT课件.ppt_第3页
手足口病防治课件PPT课件.ppt_第4页
手足口病防治课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1 18 1 手足口病防治 2020 1 18 2 全国手足口病概况2012年1月1日 12月19日据省疾控中心雷主任透露有相当数量的自动出院病例 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要晚于去年2 3周 由于天气气温低 2020 1 18 3 2020 1 18 4 2013年山亭区手足口病发病预测 2013年山亭区手足口病例发病人数较2012年数量多的可能性大出现重症病例可能性大是否有死亡病例不预测 2020 1 18 5 总纲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预防控制日常防控消毒 2020 1 18 6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又称 手足口综合征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 以发热和手 足 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 应有隐性感染者 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传染性疾病 2008年5月2日 全年散发 夏季高发 概述 2020 1 18 7 引起手足口病病原体有 一伙病毒 非独行大盗 给实验室检测带来麻烦1 肠道病毒68 69 70 71 RNA 2 C病毒A组16 4 5 7 9 10 RNA 3 C病毒B组2 5 13 RNA ECHO13 DNA 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实际上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不应划归同一种疾病 病原学 2020 1 18 8 肠道病毒71型 EV71 是普通抗原 也是超抗原 可作为免疫刺激 主要感染儿童既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之一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是引起重症EV71感染的病毒 病原学 2020 1 18 9 病原学 柯萨奇病毒A16 Cox16 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之一 可感染成年人 儿童 所引起手足口病多为自限性 一般病程为7天 大部分病情轻 对药物具有抗性 75 酒精 5 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 对乙醚 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病毒在4 可存活1年 在 20 可长期保存 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对紫外线及干燥环境敏感 对各种氧化剂 高锰酸钾 漂白粉等 甲醛 碘酒都能灭活 病毒在环境温度56 可被迅速灭活 2020 1 18 10 病原学 肠道病毒理化共性 耐酸在PH3 5仍然稳定 胃酸不能有效杀死 体质差 胃酸分泌不足易发病 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 高锰酸钾 漂白粉等 甲醛 碘酒以及56 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病毒在4 可存活1年 20 可长期保存 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2020 1 18 11 流行病学 传染源包括患者流行期间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1 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 约3 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 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主要传染源 2020 1 18 12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该病传播方式多样 粪口途径为主要途径接触传播包括直接和间接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大人的手 毛巾 手绢 牙杯 玩具 食具 奶具以及床上用品 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亦可经水感染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结论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 2020 1 18 13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 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 因此 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尤以 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4岁以内占发病数85 95 隐性感染者目前比例约为90 2020 1 18 14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地域分布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 全球流行时间分布 四季均可发病 以夏秋季多见 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人群分布 普遍易感 隐性感染比例高传染途径 容易实现该病传染性强 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该病流行期间 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 2020 1 18 15 临床表现 普通病例多以发热起病 一般为38 左右手 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 疱疹 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 流涕 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潜伏期 多为2 10天 平均3 5天病程一般为7 10天 2020 1 18 16 临床表现 重症病例少数病例 尤其是小于3岁者 病情进展迅速 在发病1 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 脑炎 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 脑脊髓炎 肺水肿 循环障碍等 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可致死亡 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等各系统受损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2020 1 18 17 临床表现分类 1 普通病例 手 足 口 臀部皮疹 伴或不伴发热 2 重症病例 1 重型 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如 精神差 嗜睡 易惊 谵妄 头痛 呕吐 肢体抖动 肌阵挛 眼球震颤 共济失调 眼球运动障碍 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 惊厥 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 危重型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频繁抽搐 昏迷 脑疝 呼吸困难 紫绀 血性泡沫痰 肺部罗音等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2020 1 18 18 实验室及物理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 CoxA16 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 是否为引起疾病的病原体任然值得判定 因人体正常情况下携带多种肠道病原体 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 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2020 1 18 19 临床表现 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持续高热不退 精神差 呕吐 易惊 肢体抖动 无力 呼吸 心率增快 出冷汗 末梢循环不良 高血压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高血糖 2020 1 18 20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1 肠道病毒 CoxA16 EV71等 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 分离出肠道病毒 并鉴定为CoxA16 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 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诊断 2020 1 18 21 诊断 临床诊断1 在流行季节发病 常见于学龄前儿童 婴幼儿多见 2 发热伴手 足 口 臀部皮疹 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 临床诊断困难 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 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2020 1 18 22 治疗 一般治疗 原则注意隔离 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 清淡饮食 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对症治疗 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重症病例对症支持治疗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020 1 18 23 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出现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 应当进行风险评估 提出关班或关园的建议 并出具书面预防控制措施建议书 指导该托幼机构做好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和居家儿童的健康观察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 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 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 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 经风险评估后 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预防控制 2020 1 18 24 预防控制 现场调查处置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 重症或死亡时 县 区 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立即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处置1 流行病学调查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及时对手足口病例流调 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减少续发发病 一旦密切接触者发病应按病例处理 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工作中要获取到并利用好有价值的流调信息 暴发疫情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同一个自然村 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2020 1 18 25 预防控制 现场调查处置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 重症或死亡时 县 区 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立即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处置1 流行病学调查防控要求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病例搜索 时间为自首发病例发病前一周至调查之日 并填写 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 见附表 上报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 每起暴发疫情至少采集5例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2020 1 18 26 预防控制 现场调查处置2 传染源的管理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患儿应及时就医 遵医嘱进行治疗 居家患儿 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 呼吸 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 应立即送医院就诊住院患儿 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 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3 标本采集和检测4 消毒措施5 健康教育 2020 1 18 27 预防控制 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儿童个人的卫生避免被感染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好各项防控要求 宣教 监测 报告 预防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预检分诊转诊 就诊 2020 1 18 28 日常防控 手足口病监测疫情报告病例报告聚集性病例报告 托幼机构和学校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 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聚集性疫情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 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 同一班级 或宿舍 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同一个自然村 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 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 2020 1 18 29 日常防控 手足口病监测疫情报告病例报告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发生聚集性疫情 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以县 区 为单位 每月最少需采集5例首次就诊的普通病例标本 2020 1 18 30 日常防控 手足口病监测疫情报告病例报告聚集性病例报告 托幼机构和学校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 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以县 区 为单位 每月最少需采集5例首次就诊的普通病例标本 2020 1 18 31 日常防控 手足口病实际发病主要为散发 目前由于该病发病数量多 对散发病例要求个案流调 指导病例家人做好消毒 患儿隔离 管理 避免感染扩散传染他人 2020 1 18 32 肠道病毒消毒方法 环境消毒要点1 粪便 可用生石灰以1 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2 食 饮具 用250毫克 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3 生活用具 玩具 校舍 书籍 用500毫克 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作用时间30分钟 或用0 3 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 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4 患者衣 被单 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 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