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自主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自主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自主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自主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北京文综)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2(2011年上海单科)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3(2011年广东中山一中阶段测试)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a.汉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4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 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a.都符合事实 b都与史实不符合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5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秦代三公九卿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6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7自秦汉以来我国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 bc. d8(2011年湖北孝感统考)学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9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10(2011年广东汕头期末)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二、非选择题11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图二反映的分别是中国古代中央的什么政治制度?其最根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做了哪些改革?(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2(2011年安徽名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太宗时)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资治通鉴材料三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做自己的根本任务。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1)根据材料一,结合当时背景指出,在地方长官的任用方式上,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此变化有何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 (3)明代的封建专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对中国国家社会形态的走向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c解析:西汉通过内、外朝制衡分化相权,a项错误;三长制是配合均田制的地方基层组织形式,不能分割丞相的行政权,b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制度,清承明制,d项错误。选c项。2a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而导致新问题的产生”,秦朝灭亡后,汉代统治者认为秦短命而亡是因为郡县制,故实行了郡国并行制,结果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b、c、d三项都使新王朝初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并没有产生新的问题。3d解析:废除丞相制度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因而“高皇帝”就是指明太祖。4c解析:依据所学,秦始皇与唐太宗是与史实符合的;废丞相不是明成祖而是明太祖;实现皇位世袭从秦始皇就开始了,所以选c项。5d6c解析:材料中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机构应是军政机构,根据所学,答案应为c项。7c解析:注意限制条件“地方官制演变”,显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是中央官制的演变基本趋势,故排除项。8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明太祖废丞相,清沿袭明制,故清代不可能有丞相,选择d项。9b解析:根据“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排除a项;c、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利玛窦认为中国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因为皇帝在国家大事上须与大臣磋商,说明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10a解析:从材料可知,明太祖极力防范大臣专权、朋党勾结、大臣结交宦官等。这些规定说明了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11(1)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特征:皇权至上。(2)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 改革: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3)设立于雍正帝时期。作用:使专制皇权高度发展。12(1)变化:由分封世袭变为君主任命且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