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鲁教版必修31有关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解析:选d。在区域开发的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在这个阶段,区域内城镇往往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2区域发展成长阶段后期,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原因有()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下跌劳动力价格降低abc d解析:选b。区域成长阶段后期随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问题,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停滞。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有多种看法,有人将其分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据此完成34题。3关于区域发展四个阶段及其人地关系特征的连线,正确的是()a初期阶段已呈现出不协调b成长阶段基本上是协调的c转型阶段人地关系协调d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4由点到面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等发展特征属于()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解析:第3题,区域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依次是基本协调、出现不协调、人地矛盾加剧、由紧张走向协调。第4题,所描述的发展特征属于成长阶段。答案:3.d4.b大庆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城,在20世纪末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高科技现代化城市。据此完成56题。5大庆原油生产等主导产业衰退,发生在区域发展的()a初期阶段 b转型阶段c成长阶段 d再生阶段6大庆的“二次创业”阶段,可能发生的是()a环境污染更加严重,人地关系进一步恶化b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复苏d城市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单一解析:第5题,区域的转型阶段,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故大庆原油生产等主导产业衰退,发生在转型阶段。第6题,“二次创业”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区域产生新的增长活力,促使区域经济复苏。答案:5.b6.c二、综合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附近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等自然条件,人口稠密,工业发达。材料2:美国五大湖地区图。(1)图中a是_湖,其西部有重要的_(矿产)产区。(2)图中b是_市,c是_市,e是_市,有“汽车城”之称的是_(填字母),享有“钢都”之称的是_(填字母)。(3)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矿产)的运输方向,实线箭头表示_(矿产)的运输方向。(4)图中各城市共有的工业部门是_工业,该工业布局的方式属_型,发展该种工业的有利条件有:资源条件_;交通条件_;农业条件 _;历史条件_。(5)图中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2)题,可结合教材中的图填写。第(3)题,通过五大湖自东向西运输的应为煤炭,自西向东运输的应为铁矿石。第(4)题,可结合教材及材料1回答。第(5)题,可结合成长阶段的特点及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分析。答案:(1)苏必利尔铁矿(2)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ce(3)铁矿石煤炭(4)钢铁资源煤、铁资源丰富五大湖和运河的便利、廉价水运农业基础好开发历史悠久(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5)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空间结构上也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原因: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向外扩展,与外部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一、选择题区域的发展由初期开发到成长壮大,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向外扩张,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据此回答12题。1区域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a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b再生阶段转型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再生阶段d再生阶段初期阶段转型阶段成长阶段2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b不协调协调c协调不协调协调d协调不协调解析:第1题,熟记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第2题,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转型阶段,人地矛盾明显加剧;再生阶段,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答案:1.a2.c美国“五大湖”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迅速兴起,出现了匹兹堡、布法罗、底特律、芝加哥等工业中心。据此回答35题。3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说明美国“五大湖”地区进入区域发展的()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4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带”的原因是()“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阳光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阳光带”发展了旅游业“阳光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轻“阳光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a bc d5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解析:第3题,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说明美国“五大湖”地区经济增长加快,进入成长阶段。第4题,美国人口大量迁入“阳光带”主要原因是“阳光带”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第5题,再生阶段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答案:3.b4.a5.a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经济界人士将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据此回答67题。6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一阶段()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7制约天津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解析:第6题,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腾飞发展时期。第7题,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答案:6.b7.b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几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89题。8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9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该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该模式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a bc d解析:第8题,由材料知,榆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开发初期,最适合发展高耗能工业。第9题,由发展模式图知,煤炭有发电、焦化、化工等多种模式,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了产业链,同时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和废气被回收利用,对废水进行处理,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答案:8.b9.b读下图,完成1011题。10下列问题中,图示区域表现比较突出的是()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c土地资源减少 d地质灾害日益频繁11有利于该地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a bc d解析:图示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区内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开采,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为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增强创新能力。答案:10.b11.d我国某地区2011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下图表示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1213题。12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13有关该地区产业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一定为负增长b第二产业一直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c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d该地区产业结构趋向优化解析:第12题,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应为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第13题,从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来看,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说明该地区产业结构正趋向优化。答案:12.b13.d二、综合题14下图为a城市(122e,31n)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初期,市中心以_和_优势吸引了工业的自然团聚。(2)中期,工厂搬出市中心的区位因素是什么?(3)试分析b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b地早期位于a城的远郊,在不同时期,b地土地的利用方式存在很大差异。(4)早期,b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的组成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_;形成相应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5)中期,b地粮、棉需要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蔬菜、花卉、瓜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有部分出口。试分析这一阶段b地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6)目前,b地许多农民出租土地,或建成简易房出租;粮食基本上从外地调入,蔬菜、花卉、瓜果和副食品也要外调一部分。试分析这一阶段b地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解析: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要弄清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第阶段是城市的起源,要理解主要的区位因素;第阶段城市开始出现功能分区,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功能分区和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第阶段,随着交通的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不断分化。答案:(1)市场交通(2)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3)接近研究院分院,科技条件好;接近高速公路,便于快速运输;本身无污染,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4)水稻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历史悠久。(5)随着城市化推进,b地农业生产转向为城镇提供农副产品,市场需求起重要作用;生产蔬菜、花卉、瓜果的利润高于粮、棉、油生产;地处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农副产品的出口。(6)b地逐步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出租房屋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大量外来人口成为土地和房屋出租的对象。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玉门市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是哺育中国第一个石化基地的摇篮。玉门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6898.17万吨,其中可采储量4773.87万吨。玉门油田经过近70年的发展,目前原油产量艰难地维持在40万吨,老油田已进入枯竭性开采阶段,目前剩余可采储量仅464.2万吨,且剩余可动用储量品位低,可采难度日益加大,产量逐年下降,经济效益逐年下滑。2009年3月,该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中。“一油独大”的畸形产业结构,是玉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玉门经济迅速陷入衰败的症结所在。石油及炼化产业贡献了该市国民经济增长的70%以上,而财政收入中也有60%以上来自石油及相关产业,第三产业仅占10%左右。材料2:甘肃省部分地图。(1)我国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区)中,与玉门类似的是()a安徽淮北 b辽宁盘锦c云南个旧 d湖北大冶(2)结合材料,说明玉门市发展石油化工工业的区位优势。(3)2010年玉门市政府工作报告规划本市发展方向为“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做大做强石化、新能源、装备制造、矿冶建材、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请你谈一谈此规划的可行性条件。(4)请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淮北是煤矿产地,云南个旧出产锡矿,而湖北大冶为铁矿。第(2)题,玉门市的石油化工工业依托于本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故发展较早,工业基础好,因此成为玉门市的经济支柱。第(3)题,玉门是传统矿业城市,因石油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