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一章第三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61新的环境观主张()a自然是主宰,人类必须完全适应自然b人类是能动的,人类能依据自己的意愿利用和改造自然c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d宁可舍弃发展,也要保护好子孙后代的环境解析:选c。新的环境观并不否定发展,也并不主张人类完全适应自然,而是强调人类和环境是平等的,人类与环境要和谐相处,同时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2下列说法反映了新的环境观的是()“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保护生物多样性“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提倡塑料袋购物abc d解析:选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是鼓励生育的政策,容易导致人口过度增长,使人地矛盾更加尖锐。使用塑料袋购物容易造成“白色污染”。(2012龙岩一中期中测试)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对人地关系思想更高层次的深化。据此完成35题。3下列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b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人类活动只能适应地理环境c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主宰,人定胜天d人类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资源发展经济 4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行为是()a用塑料袋购物,用后丢掉 b玩具、书籍用完后及时放入垃圾箱,保持环境整洁c只选购价格便宜的食品,注意节约d在家庭里注意水的重复使用5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今天“绿色奥运”都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理念相符的有()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地位b2008年奥运会时,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和自律意识d2008年,北京市90%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使用清洁燃料解析:第3题,人地关系要和谐发展,在利用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时不能超过其承载量。第4题,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旧书籍应赠送他人,购买绿色食品,不乱扔塑料袋。第5题,“绿色奥运”的主题重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答案:3.d4.d5.d6“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体现了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开发性原则解析:选b。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以保证发展的持续。“竭泽而渔”就会使鱼没办法持续利用,违背了持续性原则。7(2012利川一中质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材料2: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1)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限排义务。依据材料1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2)读材料2,分析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说明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解析:从材料1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材料2显示我国“十一五”以来单位gdp能耗一直是降低的(幅度有所波动),说明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答案:(1)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2)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适当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 一、选择题1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b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物质和技术基础c经济高速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解析:选b。发达国家为其经济增长大量掠夺资源,破坏环境,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担负更大的责任。经济发展要有限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2下列不符合新的发展观的是()a征服自然b天人合一c人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d人地归一解析:选a。征服自然的观点强调人是万物臣服的精灵,是自然界的主人。新的发展观认为,人只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3(2012宁德一中期中)在以下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表示的含义依次是()a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口增长速度适中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和谐人地关系的理解。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人是主导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调控,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的生产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45题。4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解析:笫4题,左图中的缓坡占较大比重,而右图反映出该地种植业比重很大,说明该地存在缓坡开荒、过度开垦现象。第5题,该地地形复杂,陡坡、缓坡、平原、水面都具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地适宜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答案:4.a5.d6(2012宜昌高二测试)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解析:选c。由图可知,该地将畜禽饲养和农作物种植结合起来,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利用畜禽的粪便生产沼气,所以该生产模式适合以种植业为主,人多地少、能源短缺的农业区。7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改善局地气候 b综合利用资源c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农田作物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因此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二、综合题8(2012福建高二联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2)下列人类活动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是()a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垦中西部大草原,引起“黑风暴”b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c在长江河床大力挖沙出售,既有经济效益,又疏浚了航道d我国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战略(3)下列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烧草为灰,取灰肥田b以人为本,人定胜天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4)简要叙述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第(1)题,由图可得出答案。第(2)题,“黑风暴”是沙尘暴现象,是人类对草原过度开垦造成的;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是一种对雨林植被破坏极为严重的农业生产模式;长江河床挖沙容易造成堤坝垮塌。第(3)题,“烧草为灰,取灰肥田”容易造成荒漠化;“以人为本,人定胜天”容易造成人类对环境无休止的破坏行为;“竭泽而渔,焚薮而田”使环境得不到休养生息,危害环境的再生能力。第(4)题,从我国的现状出发,从人口、资源、环境角度进行作答,意思对即可。答案:(1)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2)d(3)d(4)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9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双选)()a航天工业 b煤炭工业c钢铁工业 d微电子工业(2)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从b点以后开始下降,环境污染开始改善,试分析其原因。(4)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_、_和_的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ab阶段环境污染水平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这个时候主要以煤炭和钢铁等重污染的工业为主,再加上由于重视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对环境的治理,造成环境不断恶化。第(2)题,ab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应该从人口、资源、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不合理认识等方面回答。第(3)题,b阶段以后,随着gdp的进一步增长,污染开始大幅度减轻,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以后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也开始有能力去治理环境问题。第(4)题,进入c阶段后,才真正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bc(2)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3)增加环保投入,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4)经济生态社会 10(案例探究题)分析下表中我国北方某粮食产区1970年和1980年有关资料统计情况,回答相应的问题。项目年份耕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草地覆盖率(%)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毫米)河流含沙量(kg/m3)粮食总产量(万千克)人口(万)1970418334301.596003019804.410383704.5990035(1)该地区19701980年内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长了约_%。同时_等土地面积明显减少。(2)该地区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_。(3)在这10年中,该地区每公顷平均产粮的变化及其原因是:_。人均产粮的变化及其原因是:_。(4)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善该地区环境状况急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2课 增进民生福祉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思想政治经济政治与社会(第4版)北师大版
- 冠心病的考试题及答案
- 公务礼仪上考试题及答案
- 工程类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挑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海域集装箱运输合同
- 非负数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媒介广告代理合同
- 精神病医院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乡镇燃气一体化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DB11T 065-2022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
- 基本不等式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DL∕T 2568-2022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精美课件(第1课时)
- 消防喷淋系统设计合同范本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山西省太原三十七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 (幻灯片)世界各国国旗大全中文
- 物流地产发展前景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