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选择题1.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西式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建议的朱批是:“无理!可恶!”“一派胡言。”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林则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已经出现c.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面临被扼杀的危险解析:林则徐主张制造西式炮船以抵御英国侵略者,不能说明他在当时首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属于题干材料直接说明的问题。答案:c2.海国图志变法通议天演论是晚清时期先后出版的影响较大的书籍,其主要相同点是()。a.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内有介绍西学的相关内容c.以“中体西用”作为指导思想d.与维新变法运动直接相关解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通议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学说,天演论提倡进化论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3.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看,这一言论反映了()。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思想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转相窃之于民”等信息,说明严复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民权学说,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4.(2013广东珠海摸底)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解析:材料认为民族危机激发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与民族危机无关,排除a项。b、c、d三项都与民族危机有关,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出现于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思想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的时间较符合“最初觉醒”。答案:b5.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类别18601899年19021904年数量比重数量比重哲学、社会科学123种22%327种61%自然科学162种29%112种21%应用科学225种41%56种11%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解析:18601899年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为主,19021904年以哲学与社会科学为主,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三类书籍的数量及其所占比重不符。答案:a6.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解析:“为四万万人效忠”等信息,说明孙中山提倡“爱国”“救国”,是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体现,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7.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相比,资产阶级革命派民权主张的最大不同主要体现在()。a.反对民族压迫和剥削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c.国家机构的阶级实质d.反对封建的土地制度解析:革命派的民权主张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核心,维新派的民权主张是实行君主立宪,说明两者的差别在于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不属于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范畴,c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相同点。答案:b8.(原创)19世纪晚期,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解析:“保存现在之局面”说明“守旧党”为顽固派,“保国以变法”说明“中立党”为维新派,“作乱为自振之机”说明“维新党”为革命派,故排除a、b、c三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9.(2011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解析:第(1)问中的“主要思想”可结合材料一中“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等信息进行归纳,“背景”需要从民族危机、西学传入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中的“同”可依据材料一、二中“上权太重,民权尽失”等信息进行提炼,“异”可联系材料一、二中“废君统,倡民主”等信息进行说明。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