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案.doc_第1页
《声声慢》教案.doc_第2页
《声声慢》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其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风格、主题。2、 初步感知婉约派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3、 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李清照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4、 课毕能够背诵全词。教学重难点1、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2、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教学方式对比阅读教学、探究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全过程:一、 导入:播放视频,2009年10月16日第11届全运会开幕式山东节目漱玉古韵。师:全运会刚刚结束,在整个开幕式上山东漱玉古韵这个节目可以说是美轮美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享受。这个节目中的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什么?生齐答:如梦令。师:那么请大家齐声背诵一遍如梦令。生齐背诵师:如梦令的作者是谁?大家还记得吗?生:李清照师:那么关于李清照同学们知道多少呢?一生:她是宋代女词人,字漱玉,号易安居士。一生:她的一生非常坎坷,也非常爱国。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正确,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李清照更多的一些故事。二、作者简介播放PPT,李清照简介,重点的划上红线。李清照的一生可分为两个时期,其词作随其身世变迁也可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用三个词语概况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声声慢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慢,即慢词,表示长调,在读的时候语气应该较为舒缓。请同学们先听音频诵读,初步体验这首词。(播放音频)听完诵读同学们是否发现了本首词的感情主调是什么?愁!请同学们齐读全词,注意感情体验的表达。再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自由诵读,一边读一边思考,找出这首词中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找出间接抒情的句子和词中的主要意象:酒、雁、黄花、梧桐、细雨三、分析鉴赏。(1)直接抒情句子分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寻寻觅觅 人的动作、神态 冷冷清清 环境的悲凉 凄凄惨惨戚戚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本句从词人寻找的外部动作到对环境冷冷清清的描写,再到凄苦无告的强烈内心感受,层层深入,由内而外,由浅入深,不仅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巨大悲痛,还描写了主人公心神不宁,若有所失之态。放在首句,为全词奠定了凄婉,哀伤,愁苦的感情基调。运用叠词的作用?(音乐美、增强感情)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情况让作者发出一个愁字都说不尽的慨叹呢?请同学们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来说说,这一句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愁苦?颠沛流离、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2)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酒是“愁”的象征 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因为“雁”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但雁可以再回到北方,而自己却只能客居江南。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花盛:乐景哀情反衬花衰:以花喻人正衬凄苦忧愁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梧桐、细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一叶而知秋,因此常被视为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漓的细雨,整个场景变得凄凉无比,点滴的细雨,不仅是滴在梧桐之上更是滴滴在词人的心头之上啊。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