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章 末 综 合 检 测 (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解析:选d。由表中数据可发现,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不同,其差异反映了群落水平结构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项a、b错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蝶类种数随之减少,说明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2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解析:选ab。相同面积叶片放置相同数量的棉蚜,分别置于开放和封闭条件下,开放条件下的叶片上棉蚜会由于外来个体的迁入而先达到密度峰值,故b正确;随着棉蚜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开放条件下的叶片上的棉蚜在没有达到k值时便会有部分个体迁出,使种群密度先于封闭条件而降低,故a正确、c错误;种群衰退时,种群内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故d错误。3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解析:选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既含有核基因,线粒体中又含有质基因;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co2和酒精,两者均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的早期,资源和空间充足,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碳源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大于碳源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4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解析:选a。南极冰藻由硅藻等多种藻类植物组成,故a错误;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磷虾数量减少,必将导致企鹅数量减少;22 范围内,随环境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5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曲线,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abc d解析:选d。由图中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猎物种群的密度越高,捕食者所消耗的猎物数越多,但消耗的猎物数在猎物种群中所占比例仍是较少的。6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选c。本题考查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物种进入该生态系统后,开始都表现出了增长的现象,一段时间后,a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现为“s”型增长,其原因是受自身密度的制约,b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死亡。所以两个种群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但竞争程度是由弱到强再到弱,c项为正确答案。7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滑坡。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相同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c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不强d该群落形成过程为原生演替,先驱物种多为地衣解析:选ac。分析题意可以得出,该群落演替的原因是人类滥垦及狂风暴雨侵袭,原有群落的植被遭到破坏,但不是所有生物被彻底消灭,所以属于次生演替;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是相同的;即使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仍然具有垂直结构。8.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需研究右图。该图表示了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哪条线表示生殖的数量,p点代表什么()a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b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c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d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解析:选c。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随种群数量的增加,由于密度因素导致死亡速率上升,生殖速率下降。p点是死亡速率和生殖速率相等,即代表环境已达到负载能力时的情况。9下列关于右侧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b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解析:选c。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直接受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等的影响。另外,年龄组成也能通过影响出生率与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2代表出生率、3代表死亡率。10下列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解析:选b。演替应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即使没有灾难,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11在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地衣使土壤中的有机物增多b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c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随有机物的增多而增加d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解析:选b。在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是原生演替,这个过程大致要经过6个阶段。其中地衣阶段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越来越丰富;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进一步丰富,且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好。由于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因此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发展到灌木阶段。12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取决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解析:选b。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都可以影响人口增减动态。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动态的直接因素。另外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大体相当,因此对题中所述,预测人口增减的动态,显然取决于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中年轻的个体占优势,预示种群的大小和密度将有很大的发展,因为进入生殖年龄的个体越来越多。13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c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解析:选a。群落的演替按发生的基本状况可分为两类。发生在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或虽有过植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了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原生演替。原来有过植被覆盖,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原有植被被严重破坏,这样的次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次生演替。很显然,a为原生演替,b、c、d为次生演替。14硅藻的生长需要硅酸盐。下图是对两种淡水硅藻针杆藻和星杆藻的研究结果,虚线表示湖水中硅酸盐的浓度(molml1)。图中a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b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的情况,c表示两种硅藻在一起的培养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实线表示种群密度,虚线表示硅酸盐浓度ac图中曲线表示针杆藻的生长情况b星杆藻的生长情况对硅酸盐的依赖程度更高c单独培养针杆藻种群密度将不断增大d相同条件下单独培养两种硅藻,星杆藻的k值更小解析:选a。分析a、b图可知,针杆藻能迅速利用硅酸盐,当硅酸盐浓度下降之后,针杆藻的种群密度也随之下降,而星杆藻在硅酸盐浓度下降之后,其种群密度仍在增加,说明星杆藻对硅酸盐的依赖程度较低,因此当两种硅藻放在一起培养时,针杆藻在竞争中就处于劣势,因此c图中曲线表示针杆藻的生长情况。存在竞争时才会降低其k值。15关于“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解析:选c。土壤动物的活动范围较小,活动能力不强,且形体较小,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统计其丰富度,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16如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c点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解析:选ad。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利用这一特点,在进行渔业捕捞时,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这个值,以便取得更大的产量;然而,在害虫防治时,却应根据预期,在达到k/2点之前进行防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而言,自始至终都有环境阻力的存在,而不是在d点之后才出现;e点(k值)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17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为捕食者,种群为被捕食者b种群的营养级比种群的营养级高c种群所含的能量比种群所含的能量高d种群的数量随种群的数量减少而减少解析:选d。在生态系统中,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的数量要多于捕食者的数量,捕食者的营养级别高,所含能量低。被捕食者数量减少,捕食者因食物减少数量也减少。18下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种群个体数目的变化,那么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捕食、竞争、互利共生b种间斗争、种内竞争、种内互助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种间互助、种间斗争、竞争解析:选a。曲线是典型的捕食曲线,为竞争曲线,是互利共生曲线。19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变得更为复杂c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的演替都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的d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两者的影响因素不同解析:选b。不论群落的结构是否受到干扰或破坏,演替现象一直存在,a项错误;农田弃耕后,自然状态下的演替一般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的,但还受起始环境条件的影响,如保留下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等,故不一定都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c项错误;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d项错误。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结构复杂化,所以种间关系也变得复杂。20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 mm2 mm)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那么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a5.2104 b3.25105c5.2103 d3.25104解析:选b。由题目可知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的体积是0.4 mm3,那么1 mm3中有酵母菌数量为130.432.5个,10 ml10000 mm3,所以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32.5100003.25105个。21如图表示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1时种群的数量为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选b。由坐标图可以看出t0t1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一直增大,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下降直到0,由此判定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t1时种群数量应是最大容纳量的一半;捕获该鱼后应使该鱼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即捕获后剩下的鱼的数量应是t1时对应的数量;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一直增加。22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解析:选abc。群落空间结构特征主要指的是群落的分层现象,群落的分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各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分化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缓解了种间竞争;导致群落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因群落的种类而异,如热带雨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受光照的影响,高山上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栖息空间和食物的影响等。23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解析:选d。本题结合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考查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的适用条件。标记重捕法适用于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种群内不同个体的快速混匀的生物类型,如灰喜鹊;样方法则适用于不移动的生物(如植物)或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是指某物种的种群数量。2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解析:选d。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在生物群落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指的是优势取代;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其中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落演替。25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b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解析:选c。生物群落的演替是不断进行的,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在没有受到影响的条件下会较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0分)26(14分)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和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使种群数量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_的影响。在与其他种群之间受限制的有_和_等。因此,种群数量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终达到k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率为_。(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_和_、_和_。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解析:j型增长曲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而在自然情况下,空间、食物及其他条件都是有限的,当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必定加剧种内斗争,种群数量不会继续增加,而是在k值附近稳定地波动,此时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地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答案:(1)生活资源(食物)空间种内斗争(2)阳光、温度、水分捕食竞争零(3)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27(13分)如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_。(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点左右,原因是_。(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_。解析:(1)cd段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t3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同时捕食者数量增加,导致了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加,种群数量停止增长。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因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2)由于在b点(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3)对于灭鼠可考虑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从降低环境的容纳量角度降低田鼠的种群数量。(4)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应该是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有盖玻片的血球计数板上的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放在显微镜下分别计数几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的数量并算出一个方格的平均值;以此为依据,估算容器中的酵母菌总数。答案:(1)cd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b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3)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环境的容纳量降低(4)用滴管吸取培养液自行渗入;放在显微镜下分别计数几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的数量并算出一个方格的平均值;以此为依据,估算容器中的酵母菌总数28(11分)请仔细阅读下列事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事例一:一种原产美国的白蛾,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辽宁省,并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2008年秋季在全国许多省份肆虐,使大量树木受到严重危害。事例二:2011年6月17日是“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其主题为“林木维系荒漠生机”,据调查,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事例三: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6年间由27.5%降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事例四:目前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又名凤眼蓝、风眼莲,为水生直立和漂浮草本植物,繁殖迅速)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氧,使许多鱼类死亡。加之蓝藻大量繁殖,导致滇池部分水域水质黏稠,发黑发臭。(1)以上事例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和_进行。(4)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_。(5)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解析: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比如滥捕乱猎、滥采乱伐、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引入外来物种不当、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都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滇池中的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为了争夺营养、空间、阳光等而进行斗争,这种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种群。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答案:(1)滥捕乱猎、滥采乱伐、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引入外来物种不当、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2)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3)速度方向(4)竞争群落种群(5)d29(12分)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