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十八)第18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2012淮安模考 下列有关西式服饰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民间仿效西式服饰之风开始萌芽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民国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中山装和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abc d22011池州模考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32012三亚调研 服饰有实用功能、标识功能、装饰功能等,以下古语能体现服饰装饰功能的是()a“衣,依也”b“衣,隐也”c“衣服,所以表贵贱也”d“衣,身之章也”42011阜阳质检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经颁布了禁止缠足的法令,主要原因是()a对全社会妇女的尊重和爱护b革除不良习俗,促进社会进步c彻底否定清朝封建统治政策d追求与落实男女平等的理想52012银川模考 近代中国的航运业发展历尽坎坷,造成这种局面的最重要原因是()a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b清政府不重视发展c发展航运业无利可图d中国人民受落后思想的束缚极力反对62012四平质检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而且是一场社会变革,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辛亥革命对改革近代习俗起到的作用有()辛亥革命后,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辛亥革命后,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提倡“自由”“平等”文明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不缠足会草例,促进不缠足运动的开展a. bc d72012泰安模考 1881年中国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但清政府却让骡马充当火车头,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维护国家主权b维护自身统治c仇视一切外洋事物d愚昧无知82012漳州模考 19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尚有3000多艘旧式沙船。但十几年后,旧式沙船仅剩400余艘,这种情况说明了()a外国轮船挤占了中国航运业b旧式沙船落后,被国人自己淘汰c发展航运业无利可图d中国人自己的新式航运业诞生的较晚92012滁州模考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这说明洋务派的民用企业的兴办()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将外商排挤出了中国市场d使中国走上了“自强”的道路102012锦州模拟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112012绍兴模拟 “西洋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如不变通,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之。”上述一段文字,为清代哪一历史事件之背景描述()a辛亥革命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维新运动d洋务运动122012清远模拟 近代,中国的广大内陆地区仍然使用竹排或牛羊皮筏子等原始工具运输载客,而不用轮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的影响程度不同b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同c地理环境不同d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132012徐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1)毁路口号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旋再毁坏大轮船”的揭帖。(2)“马拉火车”1878年,美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强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长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被讥讽为“马车铁路”。(3)中国进口第一辆奔驰轿车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次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请回答: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义和团的口号与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在性质上有何区别?你怎样理解“昨天”发生的这些故事?142012三明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清政权还严厉禁止私藏明朝衣冠,不少人因为私藏“方巾”等明代服饰而被清政府扣上大逆罪名而遇害。就这样,“剃发易服”政策的执行与清王朝相始相终,一直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为止。摘自百度百科名片之剃发易服材料二太平天国鄙视清代衣冠,开始起义时穿着传统服装打仗,而将清代官服“随地抛弃”,“往来践踏”。当时除天王可袍上绣龙以外,其他高级官员须根据场合而定,低级官员则绝对不着龙袍,但缀有龙纹的朝帽却是大多数官员的首服。其他规定多来自周礼,以五行四神来确定背心图案、服装以及缘边的颜色。 摘自庄华峰等著中国社会生活史材料三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康有为有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摘自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材料四1912年1月12日,大公报上登文易服以保存国货为要义,它说:“易服不易料。我国人民半恃丝绸以为生活存也,安可弃其料而不用哉?”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其旧染之污习。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竟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 摘自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清初“剃发易服”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2)据材料二评价太平天国的服饰变化。(3)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易服”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初至民国初年“易服”的认识。课时作业(十八)【基础演练】1a解析 是“易服”的具体体现。本题从不同时期说明了洋装对中国传统服装的冲击,并出现了中国服装改良的潮流。2c解析 准确理解打油诗的内容是解题关键。材料所体现的是对外国服饰和容貌的极度崇拜。由此判断c项最符合题意。3d解析 a、b两项均讲的是衣服的实用功能,c项强调的是衣服的标识功能。古语讲“衣者身之章也,道俗不可混杂,富不得奢靡,贫不得秽陋”。由此可见衣服在古代作为装饰功能,用处极大。4b解析 解答时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采取措施革除社会陋习,“禁止缠足”便是其中之一,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5a解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攫取了中国内河航运权,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国的内江和外海,逐渐排挤中国航运业。【能力提升】6b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虽然促进了不缠足运动的发展,但不缠足会草例是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创立的。7d解析 使用什么动力拉车与a、b两项联系不密切;同意修筑铁路,反映出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外洋事物,可见c项不正确。用骡马拉车是传统的观念,在世界历史已经进入蒸汽时代的情况下,坚持用骡马拉火车,是愚昧无知的突出表现。正确答案只能是d项。8a解析 鸦片战争后,外国轮船便穿梭于中国的内江和外海,逐渐挤占中国航运业。9b解析 注意题干设问的角度。题干中的材料只涉及了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与外商经营状况的关系,“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是轮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的具体表现。10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对近代电报、电话、电灯等科技产品的赞美,说明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11d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步和向西方学习“器物”的愿望,应为洋务运动。12d解析 中国的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外国便于侵略;中国内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外国势力侵入不便。这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13答案 目的:列强利用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便于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地方,把它们的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区别:义和团是为了反帝斗争,而清政府则仅是受“扰民”“破坏风水”等封建思想限制。理解:这些故事说明传统中国对近代文明的排斥,也反映出到了近代,中国已明显落后了。解析 本题的命题核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车”,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文明的艰难发展。解题应着重围绕三个中心词:“目的”“区别”“故事的理解”。其中交织着列强侵华、农民阶级和清政府对近代文明在中国发展的不同态度和影响。【选做习题】14答案 (1)特点:以满人样式为基准;强制;残酷;时间长。目的: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削弱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意识。(2)评价:是反清斗争的一种形式,具有进步意义;存在等级尊卑,具有落后性(封建性)。(3)思想:“易西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西方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改易服饰”对维新变法起推动作用;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4)影响: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习俗,促进观念变革;国货滞销,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5)认识:“易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服饰从等级、尊卑走向大众化,具有进步性;“易服”与政府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易服”;民族交往、中外交流是“易服”的重要因素之一;“易服”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要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服饰的变化。第(1)问中清初“剃发易服”政策的特点可从材料一中 “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一直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为止”等信息概括出;其目的应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工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项目执行与监控标准工具
- (正式版)DB15∕T 3259-2023 《羊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规程》
- 连锁餐饮食材供应链协议
- 三甲复评护理试题库及答案一
- 企业文档格式化与归档管理工具
- 23年护理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单位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产品质量安全功能稳定承诺书6篇范文
- 企业运营监控及评估报告工具
- 政治校本课程
- 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判断1
- GB/T 39141.3-2022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3部分:定性标准和试验方法
- 特劳特《定位》PPT通用课件
- GB/T 1732-19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 二十四节气演讲稿
- GA/T 2000.7-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7部分:实有人口管理类别代码
- 2023年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植物灰分的测定
- 实验室资质认证评审准则最新版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