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 - 副本.doc_第1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 - 副本.doc_第2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 - 副本.doc_第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 - 副本.doc_第4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 - 副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 实习班级: 材料108 指导教师: 孙咏梅 实习学生: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学院 二0一一年十一月 混凝土实训操作方案一 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是学生对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及设备有个初步了解,认识,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了解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 ,耐久性。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掌握实际操作流程,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也为接下来的顶岗实习做好心理准备。为自己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 准备工作: 1.试模 准备模具 刷油 插刀 硬纸 笔 毛刷 2.工具 铁铣(两把) 塑膜板 搅拌混凝土场地 - 塌落筒 捣棒(上述工具用之前必须用水润湿) 目的:防止工具吸水,影响实验操作及结果三 称料流程: 1.原料准备:石子 砂子 水 粉煤灰 泵送剂 (把砂子中的石子挑出) 2.称料操作: 先称石子 再称砂子 其次水泥 粉煤灰 后泵 送剂 (石子 砂子 水泥 粉煤灰 轻搅慢伴) 目的:搅拌均匀,防止灰尘,为加水拌料做好准备。 水分三次加: 便于观察混凝土的流动性,泌水性,黏聚性。四 塌落度实验: 一、混凝土由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而成。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性能。由于它的内涵较为复杂,根据我国的现行标准规定,采用“坍落度”和“维脖稠度”来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这里先进行“坍落度”试验。(本试验适用于坍落度值不小于mm,骨料粒径不大于mm混凝土伴和物)。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标准坍落度筒和弹头型捣棒(图41 )、铁锹、直尺、镘刀、磅称等。三、实验步骤1、按比例配出g拌和材料,(如水泥:.Kg;砂:.Kg;石:.7Kg;水:.2Kg。)将它们倒在拌板上并用铁锹拌匀,再将中间扒一凹洼,边加水边进行拌和,直至拌和均匀。2、用湿布将拌板及坍落度筒内外擦净、润滑,并将筒顶部加上漏斗,放在拌板上。用双脚踩紧踏板,使其位置固定。3、用小铲将拌好的拌和物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在插捣后大致为筒高的三分之一。顶层装料时,应使拌和物高出筒顶。插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以便自始至终保持高于筒顶。每装一层分别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渐向中心。在筒边插捣时,捣棒应稍有倾斜,然后垂直插捣中心部分。每层插捣时应捣至下层表面为止。4、插捣完毕后卸下漏斗,将多余的拌和物用镘刀刮去,使之与筒顶面齐平,筒周围拌板上的杂物必须刮净、清除。5、将坍落度筒小心平稳地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歪斜,提离过程约510s 内完成,将筒放在拌和物试体一旁,量出坍落后拌和物试体最高点与筒的高度差(以mm为单位,读数精确至5mm),即为该拌和物的坍落度(如图42所示)。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在150s内完成。6、当坍落度筒提离后,如试件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如第二次仍然出现这种现象,则表示该拌和物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案。 7、测定坍落度后,观察拌和物的下述性质,并记录。粘聚性: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拌和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如果锥体逐步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石子离析,则为粘聚性不好的表现。保水性:当提起坍落度筒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拌和物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保水性不好。如无这种现象,则表明保水性良好。 注意细节:注意时间 速度要快 慢了影响塌落度 会凝结硬化 先测塌落度 后装模 (装模时垫上硬纸 方便拆模标号)五 实验结束 (打扫卫生) 1.把上述模具用清水 清理 刷洗干净 2.整理地面 3.收工 4.回去整理数据六 第五组成员:李宏亮 柳晓男 刘学 崔婷婷 高丽娟 小组分工:李宏亮负责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崔婷婷主要负责记录数据。 李宏亮 高丽娟主要负责混凝土原材料的称量 柳晓男 刘学负责试验搅拌,工具洗刷 ,试块刷模 及塌落度检测等 混凝土试验一设计要求: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用量:(普通C30,不掺外加剂,不加粉煤灰)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材料型号复合32.51级粉煤灰中砂粒径31.5自来水计算用量Kg/m37升 3.4293.788.021.575实际用量Kg/m37升3.433.788.021.58砂率0.32试验编号831成型日期2011年12月11日委托日期2011年11月14日设计强度等级C30龄 期28天配合比(质量比)mw:mc:ms:mg0.46:1:1.104:2.344水泥品种强度等级P.c 32.5R水灰比0.46砂 子品种规格中砂水泥用量3.43石 子品种规格碎石最大粒径31.5mm掺 合 料品种掺量I级粉煤灰外 加 剂品种掺量坍落度(mm)170试件规格(mm)100100100养护条件标 养试验项目抗压强度总结:实际塌落度110mm流动性良好,黏聚性良好,泌水性良好改进方法: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和水泥的用量。教师意见:混凝土试验 二设计要求: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用量:(普通混凝土C30,不加外加剂)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材料型号复合32.51级粉煤灰中砂粒径31.5自来水减水剂计算用量Kg/m37升 2.80.313.728.6051.365实际用量Kg/m37升2.80.313.78.61.365砂率0.30试验编号83A成型日期2011年12月13日委托日期2011年11月16日设计强度等 级C30龄 期28天配合比(质量比)mw:mf:mc:ms: mg0.44:0.1:1:1.33:3.09水泥品种强度等级P.c 32.5R水灰比0.44砂 子品种规格中砂水泥用量2.24石 子品种规格碎石最大粒径31.5mm掺 合 料品种掺量I级粉煤灰外 加 剂品种掺量坍落度(mm)5570mm试件规格(mm)100100100养护条件标 养试验项目抗压强度总结:实际塌落度50mm, 凝土流动性良好,黏聚性良好,泌水性良好,改进方法: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和水泥的用量。教师意见:混凝土实验三 设计要求: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用量:减水剂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材料型号复合32.51级粉煤灰中砂粒径31.5自来水减水剂计算用量Kg/ m37升2.360.263.259.081.20.02实际用量Kg/ m37升2.360.263.929.11.20.02砂率0.30试验编号83B成型日期2011年12月13日委托日期2011年11月16日设计强度等 级C30龄 期28天配合比(质量比)mw:mf:mc:ms:mg0.44:0.1:1:1.641:3.82水泥品种强度等级P.c 32.5R水灰比0.44砂 子品种规格中砂水泥用量2.36石 子品种规格碎石最大粒径31.5mm掺 合 料品种掺量I级粉煤灰外 加 剂品种掺量减水剂0.75%坍落度(mm)60mm试件规格(mm)100100100养护条件标 养试验项目抗压强度总结:实际塌落度80mm, 该组混凝土流动性良好,黏聚性良好,出现泌水现象改进方法: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教师意见: 设计要求: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用量:减水剂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材料型号复合32.51级粉煤灰中砂粒径31.5自来水减水剂计算用量Kg/ m37升2.770.73.98.281.1620.02实际用量Kg/ m37升2.770.73.98.281.1620.02砂率0.32试验编号83C成型日期2011年12月13日委托日期2011年11月16日设计强度等 级C30龄 期28天配合比(质量比)mw:mf:mc:ms:mg0.44:0.1:1:1.641:3.82水泥品种强度等级P.c 32.5R水灰比0.44砂 子品种规格中砂水泥用量2.36石 子品种规格碎石最大粒径31.5mm掺 合 料品种掺量I级粉煤灰外 加 剂品种掺量减水剂0.1坍落度(mm)60mm试件规格(mm)100100100养护条件标 养试验项目抗压强度总结:实际塌落度55mm, 该组混凝土流动性良好,黏聚性良好,泌水性好。改进方法: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教师意见:混凝土检测一试件序号破坏载荷(KN)试件长度(mm)试件宽度(mm)抗压强度(MPa)强度代表值(MPa)1178.210010016.916.92214.610010020.420.43176.210010016.716.7结论28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级 %备注16.9混凝土检测二试件序号破坏载荷(KN)试件长度(mm)试件宽度(mm)抗压强度(MPa)强度代表值(MPa)1250.410010023.823.82238.210010022.622.63239.810010022.822.8结论28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级 %备注23.1混凝土检测三试件序号破坏载荷(KN)试件长度(mm)试件宽度(mm)抗压强度(MPa)强度代表值(MPa)1256.210010024.324.32268.410010025.525.53243.010010023.123.1结论28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级 %备注24.3混凝土检测四试件序号破坏载荷(KN)试件长度(mm)试件宽度(mm)抗压强度(MPa)强度代表值(MPa)1275.61001002210.41001003100100结论28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级 %备注实训总结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正所谓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的灵魂之所在,它的错误直接导致实验的成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配合比设计马虎不得,还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可塑性,易密性,保水性,及耐久性等综合性能。操作原因: 在实际搅拌中,原料是否拌合充分,加水是否合理,水有没有外溢,工具是否清理干净是否达到润湿,搅拌时间是否适当。原料: 原料称量是否准确,有无误差,塌落筒是否垂直提起,等都有直接原因。原料取样时,砂石是否干燥,石子取样是否均匀。发现: 混凝土密实性好,和易性好,表面易磨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结束语 首先感谢孙老师能给我们带来这次难得的实训机会,您是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我们这些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但却不求任何报酬。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天天去丈量自己,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有处处学习的榜样。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您的精神,永记我心。经过将近两周的实训与努力,我们在实训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