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PPT课件.ppt_第1页
敏感期PPT课件.ppt_第2页
敏感期PPT课件.ppt_第3页
敏感期PPT课件.ppt_第4页
敏感期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敏感期 1 敏感期起源 荷生物学家德弗里认为生物界存在一个事实 即各类生物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时期 这种敏感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 并和一定的生长阶段相适应 例毛毛虫 2 敏感期特点 1出现在生命的早期阶段 一般指0 6岁 2时间较短 稍纵即逝 3在相应的敏感期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儿童九大敏感期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六 社会规范的敏感期 2 5 6岁 七 书写敏感期 3 5 4 5岁 八 阅读敏感期 4 5 5 5岁 九 文化敏感期 6 9岁 4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听和说 5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0 1岁 前语言期 1 3岁 语言期 3 6岁 语言逐渐成熟 6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语言敏感期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特点1岁前 呀呀学语1 2岁 单字 叠字 电报字 短语 短句2 3岁 模仿 短句 复杂句 喜欢提问3 6岁 说话流利 用丰富的词类 发现成人话语中的语法关系 修正自己暂时性的语法错误 形成真正的语言 7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一岁以前时间 1个月的宝宝 会感知语音表现 经研究表明刚出生3天的婴儿就能辨别不同的声音 尤其是偏爱母亲的声音 甚至一个月大的宝宝还能辨别属于不同语音范畴的辅音 如 P 和 b 8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观察声音 并正确的回应 2 创设音乐情景3 利用自然声响 9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时间 5个月的宝宝 会啊 啊发音了 表现 宝宝的发音器官也逐步发育完善 你会发现宝宝会发出更多的音 还会重复的发出某个音 但是很多宝宝发出后一个音时会忘记曾发出的前一个音 宝宝发出的声音并不是语言 是在锻炼他的发音器官 为今后发出语音作准备 10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可以找出叠音语 正确地念给孩子听 2 多和宝宝说说话3 教会宝宝用手指物 11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时间 7个月的宝宝 真能听懂语言吗 表现 7个月大的宝宝对单个的词是不能理解的 主要是对包含词在内的整个情境的理解 12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当成人为婴儿做每一件事时 都应该用正确的语言说出来2 利用模仿强化训练 13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时间 11月的宝宝 能呀呀学语了 表现 11个月的宝宝在独自坐着玩耍时 一个人能发出许多语音 会用手指物来表达想要的东西 用摇头来表示反对 能大致听懂成人的语言 特别对一些拟声词很感兴趣 听到了会大笑 会模仿 宝宝这时候已经进入了对语言的理解阶段 只是还不能说出词语 14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说话的时候要吐字清晰 口型夸张 多用宝宝喜欢的拟声词和叠词 2 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建立良好的教养方式 15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时间 1 2岁的宝宝 语言发展高峰期表现 说单字句 能用手势 表情辅助语言来表达需要会学小羊 咩咩 叫 还喜欢问 这叫什么 那是什么 16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事例1 1岁8个月的小亮 他总是不断的模仿成人在生活中的常用口语 并不断地重复练习这些口语 还会不停的提问题 无限制的问为什么 17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事例2 孩子说 妈妈 走 其中有 妈妈 离开这里 妈妈回家 或 妈妈 去散步 等不同的意思 需要依情况而定 再比如孩子说 妈妈 要吃 其实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是 妈妈 我要吃面包 这时妈妈可以回应 佩佩要吃面包 如此以后 孩子就会很清楚地说 佩佩要吃面包 18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聆听宝宝的说话2 包容宝宝全部的情绪3 关注宝宝语病的时机 19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时间 2 3岁的宝宝 语言爆发期表现 由能说短句逐渐变为会使用复杂句 喜欢提问 20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事例一 2岁左右时阿朵喜欢模仿大人说话 尤其是给他读故事的时候 不论句子多复杂 妈妈讲完一句 他总是很认真地跟着念一句 一句不落 还会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不停的问为什么 21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事例二 3岁的的靓靓经常模仿其他的孩子说话 一个小朋友说喝水 靓靓马上说要喝水 也可由简单的 喝水 转变为 我要喝水 等复杂的句子 语言模仿是儿童模仿的一个重要内容 最早是对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模仿 在某一段时间是对一句话的模仿 其后就是自己对语言的内化和创造了 22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应该给孩子一个交流的语言环境2 鼓励孩子用长句表达自己 3 不要经常打断孩子 或者使用 你是想说 来抢孩子的话头 23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时间 3 6岁的宝宝 语言逐渐成熟表现 说话流利 会用非常丰富的词类 并能从成人的言谈中发现语法关系 修正自己暂时性的语法错误 逐渐形成真正的语言 在此阶段 儿童会对自己陌生的词汇询问具体的词义 诅咒 口吃 学习第二语言 方言 24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事例一 安琪4岁了 因为妈妈在平常生活中说话总是爱用成语 安琪便也学会了 周末 全家要去游乐场玩 所以 吃早饭的时候 安琪吃得飞快 大口大口地吃 妈妈说 慢点吃 安琪却摇头 妈妈 我在囫囵吞枣 全家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 安琪又指着公交车旁边的一辆车说 妈妈 它跟我们并驾齐驱呀 到了游乐场 看见很多人 安琪又冲着妈妈感慨 唉 这里的人真是琳琅满目啊 而安琪饿了的时候 妈妈给了她一块小饼干 她又笑着对妈妈说 这可真是美味佳肴呀 25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事例二 5岁3个月的毛毛最近会经常问一些问题 妈妈焦虑是什么意思 妈妈郁闷是什么意思 26 一 语言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用词 可以丰富宝宝的语言环境 从而增强和扩展他的语言能力 2 家长在给孩子解释一些词的意思的时候一定要准确 不可以图方便就敷衍孩子 27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秩序敏感期定义 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 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 即秩序感 28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 1 内部的秩序感2 外部的秩序感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 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 内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 内部的秩序感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它们的相对位置 外部的秩序感则指向幼儿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 秩序感的表现形态有安全感 归属感 时空感 格局感 规则意识等 29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特点 呈现螺旋式上升的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 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第二个阶段 为了维护秩序而说 不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第三个阶段 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 一切要重新来 30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重要性 1 人生初期出现的秩序敏感期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热爱秩序是幼儿的一个特点 对于幼儿来讲 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 就像呼吸需要空气一般 当幼儿得到满足时 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快乐 这种快乐意味着一个人对他自己环境里的所有细节方面都能支配 31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重要性 2 秩序感是个体生命中对道德发展有奠基作用的早发性情感 是艺术 宗教和道德活动的源泉 是心灵的某种秩序或结构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幼儿已经开始关注和认识外在事物间的规则关系并按照他们所理解的关系来组织和应对周围世界了 这种对外的秩序感为他们发展出道德意识奠定了基础 因为道德即人与人 人与物之间所建立的各种规则 正是在秩序敏感期 幼儿开始接受外界给予他们的 渗透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行为准则 这标志着幼儿接受道德法则的开始 预示着道德的萌芽 32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重要性 3 人的智力不是凭空而来的 而是建立在幼儿在其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的 秩序敏感期同样如此 如果把握得当 也会为开启幼儿的智慧打下基础 在人的思维发展起始阶段 智慧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基本的结构成分 秩序关系 这使得处于感知 运动阶段的幼儿主要表现为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来应付外界事物 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往 使动作慢慢协调起来 秩序感会帮助孩子进行初步的思考和逻辑因果的推演 如果在这一阶段幼儿能够获得良好的秩序感 在之后的运算阶段才会顺利地形成对比 分类 序列等具体的思维形式 否则 就会为其将来的智力发展埋下隐患 33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时间 2岁 3岁表现 幼儿由向内的秩序感逐渐转向向外的秩序感 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 对物品摆设的位置 动作发生的顺序 人物的呈现 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 焦虑 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 幼儿在这一时期的难以变通甚至不可理喻 也可称之为执拗敏感期 34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事例一 3岁的桓桓看到豆豆拿剪刀剪纸 他也要剪纸 豆豆停止剪纸工作 老师将他的剪刀错挂在桓桓的挂钩上 桓桓停止剪纸后 发现自己的挂钩上挂着剪刀 毫不犹豫的把那把剪刀扔到地上 再把自己的剪刀挂上去 小孩在秩序被破坏时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有时甚至可能会哭 幼儿直接用行动纠正秩序 一个正确而雅致的秩序感会在儿童那里很快实现 肉体化 当这一切成为习惯和自然 就奠定了他的文明基础 35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事例二 2岁10个月的苗苗总因为一些小事哭闹不停 爸爸妈妈开车接他回家 妈妈抱着苗苗 爸爸顺手将车门打开 苗苗忽然大哭起来 让妈妈开车门 爸爸赶紧把车门关上 妈妈重新打开了车门 可苗苗就是不上车 在妈妈怀里挣扎着 爸爸妈妈无奈地等着 只好等她情绪稳定了 才上车回家 36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时间 3岁到4岁表现 执拗敏感期过后 在3岁到4岁 会出现追求秩序完美的关键期 可称之为完美敏感期 接着 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会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 无论在什么地方 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规则 人人都要遵守规则 并且逐渐从服从规则转变为能把一些生活常规内化 到了5岁之后 由于幼儿对秩序关系的感受越来越明确 越来越深入 会对时空秩序感和具有美感价值的秩序感即秩序美感特别关注 当他们画画时 会注意结构比例是否合理 比如近大远小等 当他们搭积木时也会注重空间结构的美感 等等 因此 这一阶段也可称为审美的敏感期 37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事例一 毛毛对什么东西都要求完整 有一点点残破或者掉了某个零件 毛毛就会把东西扔掉或弄坏 萱萱要求厕所干净 要求物品完美 38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事例二 蒙蒙很爱美 每天给她穿衣服时 只要是粉色 淡紫色等亮丽的颜色 她总是很乐意就将手伸出来让我约她穿 如果是不太亮丽的颜色 她就握紧拳头不让穿 此时她进入了完美敏感期 39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做法 1 端正对秩序敏感期的认识 2 不要让孩子秩序错乱 3 满足孩子的秩序感 4 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40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做法 1 端正对秩序敏感期的认识 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应该端正对秩序敏感期的认识 意识到秩序敏感期的存在是与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密切相关的 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逾越甚至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阶段 面对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种种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 要试着更多地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如果孩子产生的是合理的或非原则性的需求 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尽量满足他们在秩序敏感期的 有序愿望 顺应其秩序感发展的需要 对于原则性的需求 如果不能够满足孩子 就需要灵活变通 通过拥抱 讲道理 转移注意力 寻找替代目标等平息孩子的情绪 切记蛮横 镇压 如果成人缺乏应有的细心和耐心 致使孩子宝贵的秩序敏感期没能得到应有的呵护和培育 就会使潜藏于孩子内心深处的 还不完善和成熟的秩序感慢慢沉没于意识的底层 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埋下 祸根 41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做法 2 不要让孩子秩序错乱 秩序敏感性是大自然赋予孩子的一种神奇的能力 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阻碍了这种秩序敏感性的正常发展 孩子就会变得焦躁不安 因此 家长需要耐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 理解并帮助孩子秩序感的发展 孩子会因为秩序产生自然的快乐 也会因为秩序错乱而乱发脾气 对于正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 只要物品离开了它们应该在的位置 他就会很快发现 并且要求把物品回归原位 如果大人不理解这种敏感性 而让孩子的秩序错乱下去 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 不利于孩子以后建立规则 42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做法 3 满足孩子的秩序感 当孩子看到某些物品放置无序时 他仿佛受到了某种刺激 某种指令 强烈地希望把物品回复原位 比如 一块肥皂躺在洗漱台上而没有放在肥皂盒里 或者一只椅子放在不恰当的地方 一个2岁的孩子会突然注意到它 并把它放回原处 只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上的不协调 而更大一些的孩子和大人很少会注意到这一点 秩序感是孩子的一种需要 当它得到满足时 孩子就会产生真正的快乐 秩序感也让孩子认识到每样东西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 让孩子能够适应环境 能够在细节上支配环境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 孩子才能感到平静和快乐 因此 当孩子乐于去做一些关于秩序的事情时 家长不妨满足他的这个需求 43 二 秩序敏感期 2 4岁 做法 4 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幼儿的秩序敏感常表现在对顺序 生活习惯以及物品的要求上 秩序的破坏会给儿童带来不安全感 儿童不得不把精力转移到对无秩序环境的抗争中 从而浪费生命成长的时间 我们没有能力把握生命的内在秩序 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来时 保护儿童 理解儿童 尊重儿童 协助儿童 尽可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 如果成人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孩子便不能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当然孩子的智能也无从建构 因此 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 每次使用后一定要注意及时归位 孩子的东西更要注重摆放有序 家长不要随便去更改它们的位置 尽量不要对孩子居住的环境做太大的改变 比如频繁地为孩子更换床铺 居室 生活环境等等 尤其是长途旅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即使不得已 也要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 并且为孩子可能的不适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对于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 家长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 这不仅能让孩子养成整洁有序的习惯 还能使孩子获得更完善的成长空间 44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感官敏感期定义 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 包括眼 耳 鼻 舌 身等 感官敏感期又叫感知觉敏感期 感官包括耳 眼 舌 鼻 身等 即听觉 视觉 味觉 嗅觉 触觉 它们的敏感期开始时间各不相同 各有特点 孩子从出生起 就会借着听觉 视觉 味觉 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 了解事物 三岁前 孩子透过潜意识的 吸收性心智 吸收周遭事物 三 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 判断环境里的事物 45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重要性 0 6岁的孩子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 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 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 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 感官是心灵的窗户 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 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密切相关 46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时间 各感知器官敏感期时间分别为 胎儿时期听觉的发展就开始了 O O 5岁是婴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0 2岁是触觉发育的敏感期 3岁左右是方位知觉发言的敏感期 2 5 3岁是大小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3 6岁观察力发展的敏感期 47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表现 1 宝宝的味觉敏感期 世界就是味道味觉敏感期是指孩子通过味道来认识这个物质世界 建构自己的大脑和心理世界 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知道这些味道究竟给幼儿的是什么样的感觉和认知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全世界的幼儿都是透过这个味觉认知过程走向这个可触摸的世界 他们是用味觉来打开这个世界的大门的 用味觉来和这个世界建立亲密关系的 嘴巴对这时的宝宝来说 是帮助其探索了解这个陌生世界的重要工具 当宝宝发现自己的小手有了抓握能力后 能抓到的所有物品都会被宝宝的嘴巴尝一尝 48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提醒 度过味觉的敏感期是孩子了解外在和建构自我的过程孩子首先用口来感知世界 但是 婴儿用嘴来品尝味道和用口来认识世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他用口认识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 包括自己的手和脚 49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事例 孩子最初通过味觉认识世界 像小宝喜欢用口做对比 打开所有的食品包 吃一口扔掉 再吃一口别的 50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做法 幼儿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 了解外在 建构自我 妈妈仅仅把这个行为理解为吃 并关注节约 是不恰当的 此外 成人也不要强制性地要求儿童节约 否则儿童的内心就会不断地挣扎 51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2 宝宝的触觉敏感期 生活常识一触即知在他可以理解你说的话以前 他会通过你的触摸方式理解你的脾气和感觉 当触觉敏感期到来的时候 孩子们非常喜欢触碰物体 这个时期 为了向大人显示自己的力量 孩子经常会破坏东西 以引起关注 52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表现 婴儿对触摸和包裹的方法十分敏感 他会舒服地蜷缩在柔软的包袱里 蹬开粗糙的纱布包裹 用你的手掌轻轻拍他 他会放松而安静 如果你抱他很不认真 他会反抗并哭泣 假如你轻轻抱他并摇动 他会安静并集中注意力 抱 轻拍 摇动和抚摩可使烦躁的他安静 这也是你向他传达爱的一种信号 在他可以理解你说的话以前 他会通过你的触摸方式理解你的脾气和感觉 当触觉敏感期到来的时候 孩子们非常喜欢触碰物体 他们几乎是见圆的就拧 见方的就按 见线就拽 见孔就插 喜欢把东西打开 然后又关上 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相同的动作 这个时期 为了向大人显示自己的力量 孩子经常会破坏东西 以引起关注 尽管有时会受到爸爸妈妈的阻拦 但其还是执着地坚持着 当孩子第一次有意识地向外界物体伸出他的手时 他对世界的探索就开始了 幼儿会朝着自己看到的所有物体伸出小手 这个动作代表幼儿的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 也正是通过触觉的感受 幼儿才能发展自我 发展自己的心灵 53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事例一 2岁的淼淼 他用手不停地轻轻拍打嘴唇 手指轮流塞进嘴里 最后五个手指一同塞进去 吃饭时用嘴玩勺子 把教具中的珠子 豆子放进嘴里不停地咬 舌头控制着珠子 在嘴里不停地换位置 54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事例二 婴儿会抓捏一切感到软的东西 果酱 面条 香蕉 蛋黄 泥巴 幼儿手的活动不只是手的活动 而是有着智慧性的目标 成人常常因为无知 给儿童设置了很多障碍 剥夺了他们用手的自由 也剥夺了他认知世界的机会 儿童是用手来思考的 手的自由的使用不仅表达了儿童的思维 也表达了儿童思考的过程 禁止了儿童手的活动 就相当于禁止了儿童的思考 55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事例三 2岁2个月的帅帅不停地把不同的教具放在同一个地方 他把弹力球扔出去 再找回来 他把小草 小树叶放在水管中 用小手去按小树叶 看着小草和小树叶顺着水流走 56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做法 如果一个人想要把他的想法表达出来 那他有两个最便捷的工具 语言和手 妈妈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应的条件和环境 准许孩子手里去抓他认为喜欢的东西 准许孩子去捏他认为合适的东西 只要没有危险就可以 对于孩子来说 动手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手是身体功能中最伟大的智慧的工具 57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3 宝宝的听觉敏感期 听出温暖与安全表现 如果胎教做得很好 那宝宝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听出爸爸妈妈的声音 甚至能准确地判断出妈妈的脚步声 开门声 熟悉的声音会让宝宝感觉十分安全 当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 就会有不同的声音飘进宝宝的耳中 这么多声音 他们是怎样分辨和接受的呢 按理说 这么多的声音该会把孩子搞得头晕脑涨才是 然而事实上 宝宝们总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一种自己需要的声音 这是因为孩子内在的敏感性能让他们在众多声音里选取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信息 并加以吸取 对于还不具有说话能力的孩子来说 也许这些声音就像外星人不知所云的怪语一样难懂 然而他们依然听得兴致盎然 因为孩子把它当作一种靠感觉来欣赏的独特音乐 成人认为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的东西 像外部鲜艳的色彩和震耳的声音 往往会被宝宝忽视 宝宝之所以没有被成人提供的东西吸引 那是因为他们看见或听见了其他更有意思的东西 这些事物很多时候 成人是注意不到的 58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事例 风风平时很爱哭闹 离开了妈妈听不到妈妈的声音就哭的厉害 可是每当妈妈把他抱在怀里 并轻柔的跟他说话 唱唱儿歌 风风就会很快安静下来 并专注的听儿歌的内容 平时风风还总喜欢听细小的声音 例如扣子掉地上的声音 自己也会特意的把东西扔到地上听声音 59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做法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不要打扰孩子 听 外面的世界 不要以成人的想法去揣测孩子的听觉感受 60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4 视觉敏感期 同样的眼睛不同的世界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 宝宝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到了许多感兴趣的事情和物品 开始有了更多的观察和体验 没有一个人看到过一个物体的全貌 每个人只看到了物体的一部分 在孩子身上更是如此 他以自已的情绪和兴趣来观察 儿童有与成人截然不同的视角 孩子通常会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那些我们毫不在意的东西 由此可知 孩子拥有独特的内心世界 幼儿的视觉会更关注最微小的细节儿童是积极的观察者 在每个年龄段 孩子都以他独特的方式从环境中感知印象 孩子的观察力跟成人完全不一样 孩子总是关注最微小的细节 在他们看来 大人们总是不够精确 由于我们不关注细枝末节 他们会觉得大人们总是那么迟钝和无能 时间一长 他们也许就不信任成人 就像成人有时候不信任他们一样 这也是孩子和成人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所在 61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事例 在幼儿园里 老师让孩子们画人脸的轮廓 老师教孩子人的鼻子是一个勾型 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华 她却把人的鼻子画成了两个圆圈 像猪一样的鼻孔 当老师问她为什么会化成两个圆圈 她说她自己看到的就是这样 老师才恍然间明白 原来孩子长得较小 从较矮的地方看大人们的鼻子就是两个孔 这个事例表明幼儿在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着身边的新鲜的事物及一切 62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做法 妈妈要让孩子更多地去观察和体验并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观察并和孩子分享感受 63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5 宝宝的嗅觉敏感期 闻出气味添动力表现 宝宝从刚出生时就有了一定的嗅觉功能 能识别妈妈身上的气味 能对各种气味做出典型反应 并能由嗅觉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 新生儿早期通过母乳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气味 有助于提高以后对不同食物的接受性 为婴儿和小孩子提供不同味道和气味的多种食品 一方面可以保证足够的营养 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提高孩子对味道的适应性 了解幼儿嗅觉发育的特征正如孩子喜欢某些图案和声音一样 他对味道和气味也十分敏感 当他闻到牛奶 香草 香蕉或者糖发出的香味时 他会深呼吸 但当他闻到酒精和醋的气味时 他会扭头 到第1周周末时 母乳喂养的婴儿会转向自己母亲的乳房衬垫 而对其他母亲的乳房衬垫没有反应 这种与雷达类似的系统有助于指导孩子的喂奶时间 警告他远离可能造成伤害的物质 64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事例 月月妈妈的爱总是温暖的 月月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妈妈早早地起了床 穿上了漂亮的围裙 在厨房里忙碌起来 月月醒了 她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并且做了一个深深的呼吸 月月来到餐桌前 乖乖地等待着 香喷喷的面包终于做好了 妈妈做的面包真香呀 我好像闻到了太阳的味道 月月深呼吸兴奋地说 月月和妈妈高兴的吃了早餐然后月月高高兴兴的上学去了 65 三 感官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感知是宝宝所有认知活动的开端 人们接受信息就是靠感知觉来进行的 感知觉是记忆 思维 想象等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 也就是说感知能力发展得越充分 记忆储存的知识经验就越丰富 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就越大 因此 从孩子出生之日起 父母就应该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宝宝各方面感知觉的发展 积极引导宝宝通过感知觉认识和探索周围的世界 2 准许孩子去抓捏他认为喜欢的东西 只要没有危险就可以 3 不打扰孩子 听 外面的世界 不以成人的想法去揣测孩子的听觉感受 4 让孩子更多地去观察和体验并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观察 分享感受 5 成人不要强制性地要求儿童节约 66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时间 一般来讲 在1岁半到2岁左右 孩子开始进入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这一敏感期一直会持续到4岁 当然 不同的个体之间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67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表现 当孩子捏着小线头 头发丝在手里玩耍 甚至往嘴里塞的时候 当孩子遍地捡拾烟头 沾满泥巴的小树枝 小石子 并把它们当宝贝收藏的时候 当孩子对那些小孔小洞非常敏感 经常不厌其烦地去抠它们的时候 那就说明他已经处在对细微事物的敏感期了 1岁到1岁半左右 是孩子能够将手的活动和整个身体的平衡联系起来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 腿是孩子的运输工具 把孩子从这里带到那里 而手就用来探索和工作 随着手和身体平衡的发展 孩子的手和腿都开始有力量了 他们的活动开始变得灵活起来 对孩子来讲 观察和抓 捏细小东西本身 就是在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而这就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打下了基础 孩子在1岁半到4岁时会有一个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细微事物的敏感期使孩子掌握事物的细节 但这不意味着孩子总是这样的 一些成人想当然地认为关注细微事物是孩子所有时期的特征 这是把一种敏感期 泛化 地理解 其实 同一个敏感期中儿童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68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具体表现 1 在室外 关注蚂蚁 小豆子 小花瓣 小石子等等 许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孩子蹲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 眼睛只盯着地上爬来爬去的小蚂蚁 或者看到地上的小石子 孩子就会跑过去一个一个地捡起来 孩子的这些举动在父母看来也许会觉得很无所谓 蚂蚁有什么好看的 小石子有什么意思 但孩子的心里却完全不这么想 在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中 他对这些小东西都会有莫大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样一个特殊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 越是微小的东西越能引起他的兴趣 而有时候这个时期被某种因素耽搁之后 它的发生时期还有可能会推后 在这一时期内 小蚂蚁 小石子 小豆子 小野花等微小的东西 在孩子的眼中都是无比神奇 且又充满无限乐趣的 尤其是小蚂蚁 孩子会用各种方式来表现他对观察蚂蚁的热情 所以 父母这时候要放平心态 不要因为孩子观察蚂蚁而觉得那没有意义 也不要因为他数小花反而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 这种对微小事物的细心观察 将对孩子心理的发展以及观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 69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事例 2岁的可可对活动范围内的细小事物极感兴趣 看到地上的瓜子壳 小石子 小纸条 都会捡起来研究一番 讲故事时 她通常会指角落里不起眼的小花 小草 她趴在挂图上研究小孔的作用 看微小的东西需要专注 需要耐心 需要聚精会神 需要时间 这些甚至比那观察的对象本身还重要 70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2 在室内 关注小线头 头发丝 纸屑等等 孩子在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里 在室内还会关注那些 微不足道 的小东西 比如小线头 头发丝 纸屑 等等 他会捏起一个小线头转手又扔掉 或者是攒在一起 也会盯着一些碎纸屑不放 小线头 小纸屑 甚至是细小的头发丝 这些东西在父母看来完全就是要归入垃圾的行列里的 但当孩子处于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的时候 这些东西就是他的宝贝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独特 父母要知道 对小东西的格外注意其实也就是他观察能力的开端 所以 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 父母自己也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 这种有意识地对他观察能力的培养 可以使他将来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71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事例一 妈妈给衣服缝扣子 每缝完一个扣子 就会从针上拆下一小截线头 3岁的苗苗就在一旁不停地用手捏起小线头往空中扔 看线头慢慢落地 自己还咯咯地笑几声 72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事例二 3岁半的小蕊有一段时间喜欢收集头发丝 不管是妈妈的 爸爸的 还是她自己的 她都宝贝样的捡起来 然后藏在自己的小枕头里 有时候她还会自己对着小枕头说悄悄话 一天 妈妈给小蕊洗枕套的时候 扔掉了这堆头发 小蕊晚上睡觉时 忽然发现自己的 宝贝 不见了 她跑去问妈妈 妈妈告诉她那些东西不卫生所以扔了 小蕊听到这里 哇 的一声哭了起来 而且哭了许久 直到睡觉做梦都在哭 妈妈有些不知所措了 那些头发对小蕊有这么重要吗 73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事例三 2岁的小小总喜欢手握一些很小的东西 他把小木钉一整天都攥在手里 像攥着宝贝一样 他在家常常握着小玩意入睡 并且早晨一睁眼就要看到他的小玩意 74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做法 1 给孩子创造适当的观察机会 2 别强行打扰孩子的 观察工作 3 不要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4 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 让他自己去观察 5 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 6 可以为孩子 创造 一些小玩意儿 75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做法 孩子的耳朵 眼睛 嘴 鼻子 手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探索的能量 他们在进入对细微事物敏感期的时候 是培养他的观察力的最佳时期 一旦观察成为了一种习惯 我们就会发现 孩子的所有能力都会日新月异 在细微事物敏感期里 那些细小的事物在孩子的眼里是无比新奇的 总能给他带来数不尽的乐趣 这种对细小事物的观察其实也是孩子观察能力的开端 因此在这个时期 父母要理解孩子 不要刻意阻止孩子对细小事物的关注 并且要有足够耐心去欣赏孩子的可爱举动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给他一定的自由 让他的观察力得到提升 76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做法 1 给孩子创造适当的观察机会 2 别强行打扰孩子的 观察工作 3 不要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4 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 让他自己去观察 5 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 6 可以为孩子 创造 一些小玩意儿 77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做法 1 给孩子创造适当的观察机会 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观察的机会 比如带他一起寻找路边的小蚂蚁洞 并陪着他一起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 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些讲解 让他既能体会到观察的乐趣 还能从中学到知识 当然 父母创造的这个机会也有要求 就是要保证孩子的安全以及健康 不要让他在车辆经过的路边等地方观察 也要适当控制他的观察的时间 否则就会对他的身体形成伤害 78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做法 2 别强行打扰孩子的 观察工作 孩子的观察在他自己看来 其实也是一种 工作 一种值得他聚精会神去做的 工作 但有许多父母却会在孩子观察某些东西的时候 直接就来打扰他 甚至是阻止他 父母在阻止过程中的训斥 威吓 也许会对他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所以 父母不要强行打扰孩子的这种 观察工作 完全可以给他一些时间 最后让他自己主动离开 不要去破坏他的认识过程 因为这也是在培养孩子专注的品质 79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做法 3 不要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有的父母有这样的认识 既然观察细小的事物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那就直接将许多小东西摆在他面前 一个一个让他认好了 这样的方法就是在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这种方法 并不一定会引起他的兴趣 因为孩子都是先对某一个小事物产生了兴趣 之后才会积极地去认知这一事物 80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做法 4 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 让他自己去观察 对于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 大自然是他最好的老师 所以 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 去亲身体会并观察事物 在让孩子接触自然的时候 父母不要提前就给他设定一个目标 也不用一定要让他去认识什么 这样就会阻碍他体验大自然的乐趣 父母要明白 在这一敏感期的孩子 只愿意去观察他感兴趣的事物 所以父母的 针对性教学 也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 81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做法 5 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 当孩子对一些小东西格外感兴趣的时候 他就会去收集 有时候父母会很不理解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 因为他收集的东西既没有收藏价值也没有学习意义 其实 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只是他心智发展的需要 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弱小 但却又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于是他就会关注一些和自己同样弱小的事物 甚至会把爱转移到这些事物上来 遇到这种时候 父母不要随便就丢掉孩子的这些小收集品 可以给他找一个小盒子让他专门存放 以此来保护他的这种行为和心理 82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 5 4岁 做法 6 可以为孩子 创造 一些小玩意儿 像小线头 小纸屑等一类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不具有什么危险性的 而孩子又对它们这怎么感兴趣 所以父母可以为他创造一些类似的小玩意儿 让他自由地去玩耍 如果条件允许 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 这样一来 孩子既体会到了快乐 也更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 83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时间 孩子从出生后就进入了动作敏感期 动作发展主要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身体运动的敏感期是0 6岁 而手的动作敏感期是在1 5岁 3岁 84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幼儿的大动作 大肌肉 3个月翻身6个月坐7 10个月爬行8 10个月站7 24个月行走14 16个月跑22个月跳一岁半以后投掷 85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幼儿精细运动 小肌肉 大把抓拇指独立三指捏两指捏 86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重要性 幼儿动作敏感期的动作训练不仅仅是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 同时也可以使宝宝的智力发育迅速 因为手的动作连接着大脑 从而刺激大脑发育 而大脑反过来又支配手的动作使之更加熟练 就像互帮互助的两个朋友 而身体运动和手部的动作共同配合大脑的支配 形成了几个朋友相互帮助学习的过程 这也是宝宝在努力学习 所以才常常说不要忽略了孩子智力之外的因素 87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表现 大动作1 翻身时间 3个月左右表现 当宝宝仰躺着并试着想翻身的时候 宝宝的脸部 手部都可以顺利地转向另一侧 但是唯独双脚还不能轻易地听从大脑的指挥 所以不能顺利完成翻身动作 因此 建议妈妈此时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或道具 帮宝宝抓到学习翻身的窍门 快快学会翻身 88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移动宝宝的双腿2 扶住宝宝的肩膀和腿部3 使用毛巾卷或小枕头4 利用鲜艳 有声音的玩具来诱导宝宝 89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宝宝学会翻身后 安全问题多注意 1 意外跌落的机会变多了2 被夹伤 烫伤的机会变多了3 被尖锐物品刺伤的机会增多 90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2坐时间 6个月左右表现 宝宝到了六七个月时大时 脊部 背部 腰部已渐渐茁壮 因此会翻身坐起是连贯动作的自然发展 通常宝宝会先靠着呈现半躺坐的姿势 接下来身体会微微向前倾 并以双手在两侧辅助支撑 一般来说 六个月至六个半月的婴儿时期 宝宝会开始学会独立的坐姿 但是如果倾倒了 就无法自己恢复坐姿 一直要到八至九个月大时才能不需任何扶助 自己也能坐的好 91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特别注意宝宝坐的时间不宜太久2 一般来说在宝宝四个月左右 父母可用手支撑宝宝的背部 腰部 让他维持短暂的坐姿 3 六七个月学习坐稳时 可在宝宝的面前摆放一些玩具来练习抓 4 切不可让他单独坐在床上 也可将宝宝坐的空间用护栏围起来 可放置玩具让宝宝有兴趣坐起来 92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3爬行敏感期时间 7 10个月表现 喜欢在地上爬 追逐运动的玩具 喜欢爬楼梯 一般而言 宝宝在8个月左右时懂得自然爬行 在学习爬行的初期 几乎都是以手脚的移动方式进行 之后会以手肘往前匍匐前进 而且腹部贴在地面 爬行速度十分缓慢 到9个月大时 身体才能慢慢离开地面 采用两手前后交替的方式 开始顺利地往前爬行 93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重要性 爬行是所有粗大动作发展的基础1 对颈部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2 对宝宝未来拿汤匙吃饭 拿笔涂鸦有益处3 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膝 臂动作的协调与四肢关节的灵活度 94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孩子爬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有些宝宝在爬行时出现用一条腿爬行来带动另一条腿的方式2 爬行最容易发生的是头部受伤3 父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 1 地板 2 桌角 柜子角 3 电插座 95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做法 1 父母应该在5 6个月的时候 就开始训练他的爬行能力 2 给宝宝创造条件让他有机会爬 把宝宝放进围栏里 准备便于爬行的温度适宜的地板 3 父母不要过分担心宝宝爬的时候弄脏了或碰伤了 4 建议父母采用一些活泼的方式教宝宝学爬 不把宝宝放在学步车里 96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4站时间 8 10个月表现 一般宝宝在8个月大左右可经由扶持而慢慢学习站立 9个月时能攀扶着家具站起来 到了10个月大时就可独立站立 站是宝宝行走的准备期 宝宝在学会了站及接下来走的动作之后 其活动力会比之前增加好几倍 97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做法 父母可将宝宝放在家中高度与宝宝高度较适当桌子前或是茶几前 再将宝宝喜爱的玩具放置在桌面上 让他站着玩玩具 借此训练他的耐力及稳定性 仰卧起坐及蹬腿运动也非常适合此阶段的父母与宝宝一起进行 98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父母应注意安全环境的安排 1 桌子 切勿让宝宝独自站在盖有垂落桌巾的桌脚旁边 2 冰箱 宝宝随意去开冰箱可能会导致危险 3 电扇 防止宝宝的手因一时好奇而将其伸入电扇中 99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5 行走敏感期 准备期时间 7 12个月表现 喜欢站在大人的腿上 被牵着手或架着他 在大人的腿上跳跃 或拽着他的衣服和双臂 尝试着用脚尖在地上行走 几个月后 宝宝开始扶着东西走路 这一切都是为行走做前期的准备和预热 做法 可以设计滚大龙球 推平衡踩踏车等游戏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 每节课重复使用 100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行走敏感期 行走期时间 13 24个月表现 喜欢到处爬 到处走 到处抓 到处翻 独立走完眼前的路或楼梯是处于行走敏感期孩子的共同愿望 走 从最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 到独立行走 到要上下坡 爬楼梯 到专门爱走不平的地方 101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事例1 1岁9个月的淼淼喜欢变换着地点 方式到处漫游 他练习下坡 刚开始慢慢地控制身体的动作 渐渐地 下坡速度越来越快 身体控制的越来越好 102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事例2 2岁的樊真站在楼梯边不敢下楼梯 老师走到他身边 握住他的手 一步步走下楼去 老师告诉他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很快他能独立在大厅及院子里四处活动 103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做法 可以设计行走 如滚动大龙球 滚球 追球 截球 推 拉 车 如滑板 推车 上下台阶或楼梯 如父母协助爬行1 4平衡板 楼梯等 爬坡 如将触觉平衡桥一头垫高 的小游戏来满足宝宝这时期的能力 104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宝宝学走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时机2 注意姿势3 注意异常4 不敢往前迈步怎么办 5 注意事项 1 学步时不要给宝宝穿袜子 容易滑倒 2 训练前让宝宝小便 不用尿布湿 以减轻负担 3 选择安全的练习环境 把有梭角的家具都移开 4 每天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5 不要让宝宝太早学走路 105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6 跑时间 14 16个月表现 宝宝在1岁零2 3个月时基本学会了跑 跑的动作可以训练宝宝的下肢力量 身体平衡性和身体的灵活性 做法 1 摸一摸 2 找爸爸 3 让宝宝指玩具 106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6 跑做法 1 摸一摸这时的宝宝好奇心非常浓厚 喜欢玩 他会忍不住好奇心的驱使 常会东摸摸 西摸摸 家长可以利用宝宝的这个心理特征 让他摸摸放在沙发旁的玩具 小鸭子 然后再跑回来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练习宝宝向指定方向跑 这个游戏能够发展他动作的灵活性和四肢协调能力 同时也可以发展宝宝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107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6 跑做法 2 找爸爸这个游戏的目的是练习宝宝按要求向指定方向跑 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宝宝跑的方向感不是十分的准确 节奏也会慢一点 并且不能避开障碍物 为了不使他摔倒在地 一定确保在游戏前做好准备工作 爸爸也不要着急 当宝宝找对了爸爸的时候 爸爸要亲亲宝宝 抱抱他 对他表示鼓励 108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6 跑做法 3 让宝宝指玩具给宝宝提供大量的玩具 让宝宝站在其中 从这些玩具中拿一样玩具给爸爸妈妈 在玩的过程中 父母要细心观察 看宝宝是否对此游戏感兴趣 若宝宝喜欢 家长就可以让宝宝反复练习去取拿东西 练习跑 若宝宝不喜欢 父母可以让宝宝休息一下 109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7 跳时间 22个月时就可以练习跳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他的下肢力量和膝关节的灵活性 表现 宝宝开始尝试屈膝向上跳 并喜欢在各种环境 物品和大人的身上跳 110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做法 开始练习跳时父母可以拉着宝宝的双手 然后让他屈膝向上跳 告诉宝宝双脚要轻轻地着地 刚刚开始练习跳的宝宝 父母一定要握着他的双手 然后再过渡到一只手进而让他学会自己跳 并掌握好运动量 我们可以用下列游戏来锻炼宝宝的跳 1 跳房子 2 小公鸡学飞 111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我们可以用下列游戏来锻炼宝宝的跳 1 跳房子在地板上画出或者粘贴小方格子 让宝宝跳 在练习中要不断为宝宝增加难度 让他产生对跳的兴趣 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宝宝身体的灵活性 同样也可以让宝宝屈膝自如 下肢力量增大 112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我们可以用下列游戏来锻炼宝宝的跳 2 小公鸡学飞像小公鸡学飞一样由高处跳到低处 让宝宝站在小凳子上向下跳 刚开始父母要拉着他跳 以后逐渐鼓励宝宝不借助外界的帮助向下跳 宝宝在练习从高处向下跳时 父母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 同时要向他不断重复正确的动作 113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注意事项家长要掌握好宝宝的运动量 1岁半以内宝宝的运动量以他自然的疲劳度为准 宝宝也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一疲劳就不爱做了 所以休息一会儿做一会儿比较合适 不要让宝宝做得太累 更不要做憋气的运动 因为他们的心脏没有发育好 心脏负担过重对身体发展不利 114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8 投掷时间 l岁半以后表现 喜欢往高处或远处扔东西 反反复复 乐此不疲 115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重要性 根据调查得出宝宝的智力是通过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宝宝已经可以行动自如了 有了基本平衡自己的能力 四肢的协调性也增强了 在这个基础上宝宝就可以练习投掷的动作 这种运动方式主要是训练宝宝的上肢力量和灵活性 宝宝在练习投掷时 不仅可以锻炼宝宝手的灵活性 同时也能够提高宝宝手 眼 脑的协调能力 这个动作不但要求宝宝的手臂力量 还要求他投得准确 116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做法 游戏一 小鸟飞上天游戏二 投掷玩具 117 五 动作敏感期 0 6岁 做法 游戏一 小鸟飞上天这可以训练宝宝举手投掷和走等动作 父母可以让宝宝举手向前向上方投去 最后可以让宝宝自投自拾 在游戏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宝宝对游戏的兴趣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让他反复练习 若不感兴趣的话 也不要强求 可以寻找其他的方法来锻炼宝宝的上肢力量和四肢的灵活性 此时 宝宝若不能马上掌握动作要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