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极限定义证明极限的几种方法.pdf_第1页
用极限定义证明极限的几种方法.pdf_第2页
用极限定义证明极限的几种方法.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2 卷第 2 期 Vo l 2 2 No 2 湖北农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b e i Ag r i c u l t u r a l Co l l e g e 2 0 0 2年 4月 ADr 20 0 2 文章编 号 1 0 0 4 3 8 8 8 2 0 0 2 0 2 0 1 7 0 0 3 用 极限 定 义 证明 极限 的 几种 方 法 郏文杰 湖北 民族 学院预科部 瑚北 恩施 4 4 5 0 0 0 摘 要 在微积分 中 极限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而且微分 积分 级数等概念都是由极限来 定义的 因此 掌握好用极限定义证明部分极 限问题的方法大有必要 从 极限定义证 明极限的 方法的特点加 以分析 可归纳总结出放大法 乘方法 取点法 夹逼法和反证法等 5种方法 关 键 词 极 限 定 义 证明方 法 中 图分类号 01 7 2 文献标 识码 A 1 极 限的定义 定义 1 设 f 是一个 数列 A 是一个确定 的数 若对任 给 的正数 e 总存在某一 个 自然数 N 使得当 n N时 都有I A I f 的一切 X对应的函数值 恒有不等式 I 一Al O 总存在 0 对 于遥台不等 式 0 I 一如 的一切 所对 应的函数值恒 有不等式 I f x 一AI E 成立 则常数 A就叫做 函数 一 当 时的极限 记作 l i mf x 一 A 2 用极限定义证明极限问题的方法 2 l 放 大 法 放 大 法 是 将 定 义 中 的 绝 对 值 不 等 式 I f 一Af e 或 I 一AI E 适当放大 转化为 I f 一AI m n E 或l f x 一AI d 6 1 n 证 令 a 一l a 则 a 0 由伯努利不等式推 得 1 n l 一l 一1 或 口 一l O 总 取 N E 1 3 则当 n E N时 就有 a 一l e 即 I 一l I 1 2 2 乘方 法 乘方法主要是针对带根号的 函数极 限证明问 题 并且其中变量 一般是趋近于 0 对 于此类极 限问题首先必须将 函数中根号通过乘方 去掉 然 后再按极限定义证明的方法讨论该极限问题 例 2 证明l im o 0 证 明 对 V a o 要使 I 拓一 0 l 扛l e 成 立 只 需 I XI I o I e 收稿 日期 2 0 0 1 1 2 1 7 作者简 介 郑文杰 1 9 7 q 一 男 瑚北成 宁市人 湖 北民族学院预科部讲师 维普资讯 第 2期 郑文杰 用极限定义证 明极 限的几种方法 l 7 l 取 e 当0 I z 一0 I e 时 则 1 0 E一0 l e 成立 1 i m x 一0 一 0 2 3取点 法 取点法一般先在 变量 z的变化范 围内先取 定一个或几个不 同的值 再在取定 的值 的范 围内 讨论该极 限问题 然后将所得结果 和原先取定 的 z的变化范 围相 比较 最后取 z的最大值或最小 值而得到所要证明的结果 例 3 求证 l i mz 4 证 因为 z 一一2 所以不妨设 I z 一 2 l I z 2 I 1 从而有I z 一2 I 5 于 是 l 一4 I I r 一2 I z 2 I 5 I z 2I 0 要 使 j 一4 1 e 只 要 I x 2 I 又I x 2 I 1 即 只 要 取 m i n l J 当o l z 2 l 8时 l 一4 l e成立 故 l i ra 一 4 一 2 注 在此题中 先取定 l z 2 I 1 其实已取 定了 z的某一个变化 范围 在这个 范围内先讨论 该极限的证 明问题 然 后将所得结果和原先取定 的z变化范围 即I z 2 f 1 相比较 取最小值 则该 极 限问题 得证 e 4 夹 逼法 夹逼法通常是将要证明的极 限问题构造成夹 逼不等式的形式 然后利用 已证 明的极限和夹逼 定理来得到所要证明的结果 定理 夹逼定理 若在 o I z z I 1时 1 记 n 一 1 h 0 则有 n 1 一1 n 兰 三 丛兰 0 k 于 是 有 l n 1 k l 下 证 1 十 1 V E 0 要使 l 恬 一 l l 1 取 N 1 1 当 N 时 就 有 I 一 e 成 立 高 再由夹逼定理 可得 l i m 一1 2 5反证法 反正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数列不收敛 即发 散的问题 但它的根本方法也是利用极限定义 掌 握好此类方法 不仅对初学者学好极限大有益处 而且从另一个侧面也加深 了我们对极限定义的认 识 和理 解 例 5 数列不能收敛于两个不同的极限 一 证 反证 法 假设 同时 有 z 一 及 z 一 6 且 a N 的一切 z 不等式 z 一n I N2的一切 不等式 I x 6 f N 时 1 式 维普资讯 湖北农学院学报 Z 0 0 2年 及 2 式向 对廊巫 但由 1 式有 这 个 矛盾 证 明了本定 理 的断 言 a 以上 几种 方法 在 用定 义证 明极 限 的题 型 中 常见 但是 涉人到具体问题存在着不同技巧和方 法 有时 一个极 限证 明问题往往是几种方法揉 和在一起的 这需要初学者的细致观察和总结 相 信大家 只要在实践中摸索 初学者一定能学好它 并能熟 练运 用 掌 握 参 考文献 1 3 华 东师 范太学教 学 乐 教 学分析 第二版 M 北 京 高等教 育 出版社 1 9 9 1 3 3 3 4 6 4 2 3 同济 太学教 学教 研 宣 高等教 学 第四版 M 北 京 高等教 育 出版社t 1 9 9 6 3 9 M e t h o d s o f Li m i t P r o v i n g b y Us i n g t h e De f i n i t i o n o f Li mi t Z HE N We n j i e Pr e p 8 r a t o De p a r t me n t Hu b e i I n s t i t u t e f o r Na t i o n a l i t i e s En s hi Hu b e i 4 4 5 0 0 0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Li mi t i s o n e o f t h e mo s t i mp o r t a n t c o n c e p t s i n c a l c u l u s Co n c e p t s s u c h a s d i f f e r e n ti a l c a l c u l u s i n t e g r a l c a l c u l u s a n d p r o g r e s s i o n a r e a l l d e f i n e d b y l i mi t S o i t s r a t h e r n e c e s s a r y t o ma s t e r a f e w me t h o d s o f p r o v i n g s o me l i mi t p r o b l e ms B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 i mi t p r o v i n g b y u s i n g t h e d e f i n i t i 0 n o f n m t f i v e me t h o d s t o p r o v e l i mi t a mp l i f y i n g mu l t i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