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西夏文悲华经是一部译自汉文佛典的佛教文献,这部佛经是在西夏惠宗时期( 1 0 6 8 1 0 8 6 年) 由国师自智光主持完成的众多译作之一,后经仁宗朝( 1 1 4 0 - - - 1 1 9 3 年) 重新校勘,一直流传 至元代。这部文献于1 9 1 7 年在宁夏灵武出土,仅存卷九,现藏中国国家图转馆,为海内外孤本, 且为目前所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谣夏文大藏经实物材料之一。 本文首先对两夏文悲华经的翻译、校勘过程以及自两夏至元代的版本与流传情况进行了 较为详细地考察,力图从增进两夏语言文字学认知的角度重点对悲华经卷九全文解读。解读 主要借助于与汉文本的比勘进行,比勘以三行对照呈现:第一行为西夏文悲华经的原文录文, 第二行为两夏文的对译,第三行为大正藏与之相应的翻泽底本。通过逐行、逐句、逐词的比 勘,重点考察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 1 ) 依据汉文本及上下文对西夏文原文中的错别字进行了校勘; ( 2 ) 对该经中出现、而在辞书和此前已解读文献中不曾出现的词语进行了解释; ( 3 ) 对该经中出现、而在辞书中不曾出现的部分字词的义项进行了阐述; ( 4 ) 对该经中新发现的对译、对音资料给出了说明。 关键词:元代西夏文 悲华经佛教文献河西字大藏经 l l a b s t r a c t t h et a n g u tv e r s i o no fb e i h u as u t r ai st r a n s l a t e df r o mc h i n e s es u t r a i tw a st h eb u d d h i s ms c h o l a r z h i g u a n gb a iw h ow a si nc h a r g eo f t h et r a n s l a t i o no ft h i ss u t r ad u r i n ge m p e r o rh u i z o n g ( 1 0 6 8 1 0 8 6 ) o f t h ex i ad y n a s t y l a t e r , t h i ss u t r aw a sc o l l a t e dd u r i n ge m p e r o rr e n z o n ga n dc a m ed o w nt ot h ey u a n d y n a s t y t h i sm a n u s c r i p tw a sd i s e n t o m b e di nl i n g w u ,n i n g x i ai n l 9 1 7 n o w , o n l yt h e9 t hv o l u m eo f t h i ss u t r ai sp r e s e r v e d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 ,w h i c hi so n eo ft h ep r a c t i c a l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o ft a n g u t v e r s i o no f t i b e t a nt r i p i t a k a i ti ss t o r e di nt h ec h i n an a t i o n a ll i b r a r y f i r s t ,t h i sp a p e ri n t r o d u c e dt h eg e n e r a ls i t u a t i o na b o u tt h et r a n s l a t i o no fb e i h u as u t r a ,t h ec o l l a t i o n o fi ta n dt h es p r e a do ft h ee d i t i o nf r o mt h ex i at oy u a nd y n a s t y t h e n ,1p a i ds p e c i a l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o ft h e9 ”v o l u m eo fb e i h u as u t r a ,b yw a yo fc o m p a r i n gw i t ht h ec h i n e s es u t r a 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i ss h o w e di nt h ef o r mo ft h r e el i n e s :t h e1 s tl i n ei st h eo r i g i n a lc o n t e n to ft h et a n g u tv e r s i o n o fb e i h u as u t r a ,t h e2 n dl i n ei st h el i t e r a lt r a n s l a t i o na n dt h e3 r dl i n ei st h ec h i n e s es u 妇f r o m d a z h e n g z a n g t h ek e yp o i n t so ft h ec o m p a r i s o na r ea sf o l l o w s : 1 c o r r e c tt h ew r o n gw o r d si nt h et a n g u tv e r s i o no ft h i ss u t r a 2 。e x p l a i nt h en e w l y f o u n dw o r d si nt h i ss u t r a ,w h i c hw e r en o tf o u n di no t h e rm a n u s c r i p t s 3 e x p a t i a t et h em e a n i n ga n d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o r yo ft h en e w l y f o u n dw o r d si nt h i ss u t r a 4 e x p l a i nt h en e wm a t e r i a l sa b o u tt a n g u t c h i n e s et r a n s l a t i o na n d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t h ey u a nd y n a s t y , t a n g u t ,b e i h u as u t r a ,b u d d h i s mm a n u s c r i p t s ,h e x it i b e t a nt r i p i t a k a i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宁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宁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 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宁夏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时间:年月同 时间:年月日 宁夏j :学硕i j 学f t 论文 第。幸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悲华经简介和选题的目的 1 9 1 7 年宁夏“灵武县知事余鼎铭修城,于城墙内掘获两夏写经两人箱,毫无损坏,送往宁 夏镇守使署。”这批文献后辗转流传,大部分于1 9 2 9 年由北京图书馆斥巨资收购,其余部分转 入私人收藏,部分流入日本、美国。西夏文悲华经卷九就是1 9 2 9 年由北京图 5 馆( 现国家 图f 5 馆) 斥巨资收购的众多佛经之一。 国图藏曲夏文献最先由周叔迦先生初步整理,并于1 9 3 2 年在国立北平图j t s 馆馆刊两夏 文专号( 4 卷3 号) 上发表馆藏西夏文经典目录,首次提到了这一佛经。此后,西田龙雄先生、 史金波先生在各自所作的西夏文献目录中也分别对这一文献进行了介绍固。根据目前公布的各种 目录来看西夏文悲华经仅藏于中国国家图j f s 馆,属丁海内外孤本,十分珍贵。2 0 0 5 年,中 国藏两夏文献全文刊布了这一佛经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录 。下面综合中国藏西夏文献 及其叙录对这一文献描述如下: 悲华经,经折装。高3 3 厘米、宽1 2 2 厘米,上下双栏,栏高2 3 8 厘米。经文及版画共 8 8 面。版画2 纸,1 纸4 面,共8 面,含说法图1 幅3 面、祝赞4 面、韦陀像1 面。经文共8 0 面,面6 行,行1 7 字。经题译文“悲华经契卷第九”,经题后分署译经、校经题款,共3 行,译 文为“天生全能禄蓍佑圣式法皇太后梁氏御译,救德主世增福正民大明皇帝嵬名御译,奉天显道 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悖睦懿恭皇帝御校”。以下为经文正文。板间接纸处有表示经名和卷 次的汉字“圣法显长本母经九卷”。有刻i :字“周”。 综合以上信息,国图藏两夏文悲华经不仅为海内外孤本,而且是元代人德十一年刊印的 人藏经版本实物之一。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选取悲华经作为研究对象不仅r 两夏文献学研究, 而且丁两夏文火藏经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从西夏文献解读的角度而言,虽然有学者提出解读译 自汉文的西夏文佛经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凼难的事情,但是两夏语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也许需要建 立在对每一篇西夏文献的解读之上。而且像笔者这样初涉西夏文献的学生而言,选取这样一部译 自汉文的、字迹相对清晰,易为辨认的刻本作为研究对象,相对其他文献,可能更好把握一些。 因此,希望通过对这一文献的解读也可以为两夏语文研究提供一份新资料。 慕寿祺:甘青宁史略卷2 9 ,兰州俊华印书馆版,1 9 3 6 年。另有农人耕地得之说与县城南佛寺f 土说, 见张思温活版两夏文( 华严经) 卷1 l 争卷1 5 简介,文物1 9 7 9 年1 0 期。 圆详见白滨:宁夏灵武f l j 十两夏文献探考,宁夏 会科学2 0 0 6 年第1 期。 相关目录见西田龙雄:两夏文华严经i i 两夏译经杂记,京都人学文学部,1 9 7 6 年:史合波:两夏 佛教史略“附录”,宁夏人民 版社,1 9 8 8 年;史金波,上菌,全桂花,林世田:国内现存出土两夏义献简明目录, 国家图书馆学刊“两夏研究专号”,2 0 0 2 年。 宁夏大学两夏学研究中心,中国围家图书馆,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中圜藏两夏文献第5 卷, 甘肃人民;f ;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2 0 0 5 年,第1 9 2 2 6 2 页。又见宁夏社会科学院,中围困家图书馆,上海古籍 f l 版社: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两夏文义献第2 卷,上海古籍;f 版社,2 0 0 5 年。 1 宁夏,:学硕f j 学位论文 第帝绪论 1 2 西夏文悲华经的翻译、校勘 悲华经是本缘部佛典的一部重要佛经之一。传世的汉译本今存大正藏的有两种: ( 1 ) n o 1 5 7 悲华经十卷,北凉昙无谶泽。全经共有六品,第一转法轮品、第二陀罗 尼品、第三大施品、第四诸菩萨本授记品、第五檀波罗蜜品、第六入定三昧门品。 ( 2 ) n o 1 5 8 大乘悲分陀利经八卷三十品。译者不明,古来称为秦译本;此经较昙无谶 译本更简洁、且接近原貌。与藏译本、梵本亦较一致。 另据开元释教录载,本经共有四译,除大悲经、人乘悲分陀利经外,另有两种: 西晋竺法护译闲居经一卷,为悲华经之同本异译;北凉道龚译悲华经十卷。皆 不存。 此经的梵文原典系由印度佛教学者达斯( d a s ,b a h us a r a tc h a n d r a ) 于公元1 8 9 8 年刊行, 分为转法轮、陀罗尼、弃施、菩萨授记、布施等五品。其藏文本由印度之胜友( j i n a m i t r a ) 、天 主觉( s u r e n d a b o d h i ) 、智慧铠( p r a j n a v a r n a n ) 及西藏翻译官智慧军( y e - c e s s d e ) 等人共 译校刊而成,共有十五卷。 国图藏两夏文悲华经仅存第九卷,卷首开篇译文为“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二”、卷末有尾 题,汉译为“悲华经卷第九”。大正藏所收的昙无谶汉译本卷九同样是“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二”, 卷尾亦题“悲华经卷第九”。显然西夏文悲华经是据昙无谶汉译本翻译而来的。西夏文悲 华经据昙无谶汉译本翻译而来,还可以从文本内容得到印证,下面选取开头一段比较如下: 【原文】 | i e 蓊蘸霰双j 藏静j l ;蠹橇 【对译】 檀波罗蜜品五第之二 【大正藏】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二 缔嫡款飙獍巯靛蔽箱扳巯鬏鬣疏毓琵餐葡敬,廑藏鬏 善男子菩萨 菩萨摩河萨薄提法助法清净门者何为 善男子。云何等萨摩诃萨助落提法清净之门。 骰缔嫡款】f i l 缓巯数菇砉j t 鬣嵌飙冠锨赦敲缀氛缀巯数 是善男子布施者 菩提助法是众生教化故戒持者 菩提 善男子。布施即是助菩提法化众生故。持戒即是助菩提法。 斌莸鬣觳缔虢赢娇款畿矧缀貊数赋砉i l 鬣骰馥i i 炙榱虢员 助法是善愿具足故谤忍者 菩提助法是三十二相八 具足善愿故。忍辱即是助菩提法。具足三十二相八 ,炙欣精厩矫款i 冠霰鬣赫数斌毓鬣敌藏勰缱稀被能 十种好具足故进精者 菩提助法是诸众生之勤教 。丁福保:佛学人辞典,文物;f 版社,1 9 8 4 年。 口释智升:开兀释教录卷4 ,载大正新修人藏经( 5 5 册) ,佛陀教育基金会,1 9 9 0 年,5 1 8 页。 2 宁夏夫学硕f j 学位论文 第一带 绪 论 十随形好故。精进即是助菩提法。于诸众生勤教化故。 被歉睽肢缀薪数疏辘鼠歉瓣藏释很厩矫耩歉 化故禅定者 菩提助法是心意调伏具足得故 禅定即是助菩提法,令心具足得调伏故。 将两夏文本和大正藏所收昙无谶汉译本比较,除篇章结构相同以外,文本内容上,也基 本吻合。毫无疑问,西夏本当据昙无谶汉译本为翻译底本无误。 西夏文悲华经的翻译时间,从此经的题款可以推断。题款关于译经者的记载为:“天生 全能禄蕃佑圣式法皇太后梁氏御译,救德主世增福正民大明皇帝嵬名御译”。据史金波先生研究, “大明皇帝”为惠宗秉常( 1 0 6 8 - 1 0 8 6 年) ,皇太后梁氏则为秉常之母。西夏文佛经译经题款中 署名与悲华经相同题款的有国图藏慈悲道场仟罪法,俄藏西夏文人般若波罗密多经、 佛说四人世间出现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宝积经、大般涅檗经、观弥勒菩萨足知皇 上生观经、维摩诘所说经、苦难济拔陀罗尼经、慈悲道场罪忏法等。显然这些佛经同在 惠宗( 1 0 6 8 - 1 0 8 6 年) 朝完成翻译。 西夏文悲华经题款还记载了此佛经的校勘情况,内容为“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 义去邪悼睦懿恭皇帝御校”。“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悖睦懿恭”为珏夏仁孝皇帝的 尊号,按题款,此经在翻译完成后至仁孝朝由仁孝皇帝重新校勘,但是署这一尊号校勘的佛经数 量特别巨大。凭皇帝个人之力,即使他什么政务都不处理也绝对不可能完成这一工作。因此,我 们可以用这样的思路来理解这里的佛经校勘,即仁孝皇帝皇帝只不过是挂名而己,实际的校勘工 作当有一批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完成。不过这一题款的存在正好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仁孝朝,除继 续进行佛经翻译之外,还在皇帝的倡导之下进行着大规模的佛经校勘工作。 1 3 国图藏 悲华经的版本及西夏文悲华经的流传 国图藏两复文悲华经卷九前的版画为我们确定这一佛经的刊刻年代和版本认识提供了依 据。版画祝赞部分明确提出了“奉大元国天下一统世上独尊福智名德俱集当今皇帝圣寿万岁敕, 印制一全大藏经流行”、“当今皇帝圣寿万岁”、“奉敕大德十一年入月二十二日,皇太子寿长使见 千秋,印大藏经五十部流行”等文字。这里的“天下一统世上独尊福智名德俱集”应该是元代某 位皇帝的尊号,这一尊号虽然史书不见记载,但据下文“大德十一年( 1 3 0 8 年) ”的记载,可以 确定这一尊号为元代成宗铁穆耳的尊号。结合“人德十一年( 1 3 0 8 年) ”的年代及“一全大藏经”、 “印人藏经五十部流行”等文字,可以知道这一佛经是元代大德十一年刊印的西夏文大藏经的实 物之一。 元代刊印的西夏文大藏经,又称河两字大藏经。管主八曾于大宗地玄文本论卷三发愿文 中记载: 上师三宝佛法加持之德,皇帝太子诸王复护之恩,管主八誓报四恩,流通正教,累年发心印 施汉本大藏经五十余藏心愿未周,钦睹圣旨,于江南浙西道杭州路大万寿寺雕刊河西字大藏 经三千六百二十余卷、华严诸经忏板,至大德六年完备。管主八钦此胜缘,印造三十余藏及华严 史金波:西夏译经图解,史会波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5 年,3 0 1 3 0 2 页。 3 宁夏人学硕f j 学f 皇论文第一章 绪 论 大经、梁皇宝忏、华严道场忏仪各百余部,焰口施食仪轨千有余部,施于宁夏、永昌等路寺院, 永远流通大德十年丙午腊八日,宣授松江府( 路) 僧录广福大师管主巴谨题。 王国维先生首先依据此发愿文推断“河西字即两夏字,西蕃字即藏文”,并引伯希和于1 9 0 8 年在敦煌发现的西夏文佛经残页印证,指出此实物“盖即管主八所施河西字大藏经三十余藏之 一”,因为残页上有一汉文印记“僧录广福大师管主八施大藏经於沙州文殊舍利塔寺永远流通供 养”回。有相同汉文印记的佛经后来还发现两件,这些由管主八施印的两夏文大藏经实物过于破 碎,难于完整窥视其版式特点。国图藏西夏文悲华经虽只存一卷,但这一卷却保存完整,结 合这一卷及具有相同版画的另两部佛经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经律异相卷第 十五锄,元刊两夏文大藏经( 确切的说,应为大德十一年) 的版式特征,就变得较为明朗。从 这一角度看,国图藏两夏文悲华经在文献学上的价值就非同一般。段玉泉老师结合国图藏大 德十一年两夏文大藏经的实物材料悲华经卷九、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五、 经律异相卷十五,归纳出大德十一年两夏文大藏经的版本特征 : ( 1 ) 佛经卷首有一组相同的版画版画由两纸粘贴而成,每纸4 折面,含说法图1 幅3 面, 祝赞4 面,韦陀像1 面。祝赞中西夏文题款译文为:“奉大元国天下一统世上独尊福智名德俱集 当今皇帝圣寿万岁敕,印制一全大藏经流行,当今皇帝圣寿万岁,太后皇后与天寿等,奉敕大德 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皇太子使见千秋,印大藏经五十部流行” ( 2 ) 佛经正文每纸6 折面( 版画每纸4 折面) ,一面6 行,一行1 7 字; ( 3 ) 板间接纸处首刻一西夏文字,余下皆为汉字西夏文字为每一经卷首字;汉字内容依 次为经名、卷次和板序数,间或有刻工名字 ( 4 ) 版幅高3 3c m 、宽1 2 c m 左右,上下双栏,间有单栏,栏高2 3 8 c m 左右 这虽然只是大德十一年西夏文人藏经的版本特征,但人概也能反映出元刊西夏文人藏经的版 本特征。就悲华经版本特征而言,除了符合上述特征之外,需要指出的是,在佛经的第六、 十五、十六纸的接缝处汉文为“圣法显长本母经九卷”( “经”字原件作“虫”,当误) ,俄藏黑水 城文献中有一编号为1 4hb 4 9 1 6 的西夏文佛经,经题对译成汉文为“圣法显盛本母”,这 一两夏文佛经对应的汉文佛经应该是显扬圣教论。悲华经接缝处显然是误将显扬圣教论 的标题串入,而于经卷数保持正确,才出现了“本母”与“经”连用的现象。类似于接缝处出现 错误的情况还出现在国图藏金刚萨缍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之中。此经中国藏两夏文献 编号为b 1 1 0 5 3 x i x l 1 8 ,原卷经题残缺,依据板间接纸处汉字标明的经题为大悲经,而正 文内容实际上是金刚萨缍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二的部分。这一版本佛经的刻_ t 为“台 周”,同一名字还见于元皇庆元年( 1 3 1 2 ) 所刊两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版端接纸处。因此, b 1 l 0 5 3 x i x l 1 8 号属于元刊当毫无疑问。看来,元代的刻t 已经不能够完全认识西夏文了嘞。 这似乎正好说明了一个问题,因为不认识两夏文或认识西夏文已有困难,于是在每部佛经的版端 手国维元刊本西夏文华严经残卷跋,载观堂林集( 4 ) ,中华书局,1 9 5 9 年,1 0 5 1 页。 同卜。 见中国藏两夏文献第3 1 4 - 3 6 8 页。 段玉泉:管主八施印( 河两字人藏经) 新探,西夏学( 第1 辑) ,宁夏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 e 1 4 k b m a h o n :k a t a a o rr a m y r o c h x6 y a , a h 嚣c z n xr l a m , 卯r h h i c o b ,i h o r o ,y r r r m e p c r r r e rk o r o ,1 9 9 9 np 4 5 0 聂鸿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两夏文 考补,西南民族火学学报2 0 0 7 年第6 期,第2 3 2 7 。页。 4 宁夏人学硕f :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接纸处题上汉文标识以防出错,也就是说,版端接纸处题上汉文标识是元刊西夏文人藏经的一个 显著标志。 由于悲华经是入西夏藏的佛经之一,借两夏文大藏经刊刻情况的考察可以进一步探讨其 在西夏及蒙元时期的流传情况。元代刊印西夏文大藏经的情况,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干佛名经 发愿文有详细的记载:“皇元界朝,中界寂澄,上师结合胜弱,修整一藏旧经。至元七年,化身 一行国师,广生佛事,具令校有译无。过如意宝,印制三藏新经。后我世祖皇帝,恩德满贯天下, 令各国通。高道胜比万古,四海平安。八方由甸时经,深信三宝。因欲重举法幢,法师慧宝,深 穷禅法密律,志多长意,上圣欲愿满故,令经院西壁小狗铁等报,以不可解德音,发出圣敕,江 南杭州石板当做己为,以主僧事两壁土情行敕,知觉和尚慧中为始先遣。龙象师中选有多行者, 以取旧经先后二十余人。至元三十年,万寿寺中刻印。应用千种、施财万品数超过。成宗帝朝, 大德六年夏始告完毕。奉上敕施印十藏。武宗皇帝,圣威神功无比,僧尼大安,愈加明治法门。 金轮今帝尔时东宫藏龙,建广大愿,施印五十藏。当今皇帝,一达至尊至圣,胜于南面中上万乘 诸主,文武特出,深悟佛法才艺,贤知大瑞功德皆比高大。帝道日新,佛事无有续断。以执七宝, 明治四海如子。因欲奉行十善,德化八方。因诏重五十藏可为印制,大臣知院净德法处心重,受 敕遣用二使共勾管明,至大四年七月十一开始,皇庆元年八月望日印毕。”综合这些记载,元 代雕印两夏文佛经的大致经过:“皇元界朝,曾修整一藏旧经;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 1 2 7 2 年) 印制三藏新经;至元三十年( 1 2 9 3 年) 于杭州路大万寿寺刻印西夏文大藏经;成宗铁穆尔大德六 年( 1 3 0 2 年) 夏雕刊完毕,施印十藏;武宗海山时,其弟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 后为仁宗) 建广 大愿,施印五十藏;仁宗至大四年( 1 3 1 1 年) 七月至皇庆元年( 1 3 1 2 年) 八月重印五十藏”留。 不过,史先生在西夏佛教史略书中把元代历次印施西夏文佛经的情况概括如下: ( 1 ) 成宗大德六年( 1 3 0 2 年) 1 0 部 ( 2 ) 成宗大德八年( 1 3 0 2 年) 3 0 部 ( 3 ) 成宗人德十一年( 1 3 0 7 年) 5 0 部 ( 4 ) 武宗至人年间( 1 3 0 8 1 3 1 1 年) 5 0 部 ( 5 ) 仁宗皇庆元年( 1 3 1 2 年) 5 0 部 史先生没有把“皇元界朝,曾修整一藏旧经;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 1 2 7 2 年) 印制二藏新经” 两次计算在内,可能是就印施而言。总之,作为两夏文人藏经之一的悲华经在元代至少也应 该施印5 次。 函史会波:两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f 版社,1 9 8 8 年。第3 2 2 页。 国史会波:西夏文( 过去庄严劫r 佛名经) 发愿文译证,载世界宗教研究,1 9 8 1 年第1 期。 5 宁夏大学硕f :学位论文第:章两夏之悲+ 仁绎卷几释文 - nm_l 曼 2 1 释文说明 第二章西夏文悲华经卷九释文 一西夏文悲华经卷九为元刻本,经折装,卷首版画及正文共8 8 折面。本文以经 折装折面为单位译释,统一编号,以便检索。以“s 0 2 ( h 0 l 0 6 ) ”为例,括号前的数字为 折面页数,括号内为每折面的行数。又,中国藏饵夏文献按4 4 页拍照,每页正好两折面, 例如“$ 3 2 ( h o l 0 6 ) ”代表中国藏西夏文献第4 4 - 1 6 页的左折面。 二释文参照林英津处理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的方式,不作翻译,只作夏、汉比勘, 并加解释。题记部分除外。正文释文包括录文、对译、汉文本原文及注释,注释放在每一折 面之后,在原文中以“ ”加数字符号标出,并做出相应的解释;题记释文包括录文、对 译、转译译文及校释,校释亦按折面给出。 对译部分,可以落实到词语层面的尽可能依汉文本落实,余则逐字对译,一时无法找到 合适可对的虚词概以“”表示,音译词皆以“ ”标出。对译中,语序与汉语表达有别 的词或短语、语助成分参与构词的语词,皆画横线表示。 校释部分包括西夏文原本的校勘及部分词语的解释。解释词条的选择主要参照夏汉字 典进行,夏汉字典中已出现的相同语言现象不再列出。 悲华经汉文本原文,取正续大正藏经本。以每折面为单位,以不割裂句意为原 则灵活列出,不再苛求一一对应。 录文改原版竖行为横行。 2 2 卷首版画译释 s 0 1 ( h 0 1 ) : 1 蕴“瞰给脓鬣茎;毅 【对译】1 【释迦】 如来法说处 【泽文】释迦如来说法处 【注释】按,此处译文直接采用了史先生的翻译。下三处同。 璇,原文作“薇”,误。 璇暇s j fk j a l , 此为汉文“释迦”的音译。按,夏汉字典引同音2 8 a 4 “璇殴”条, 采用意译的方式翻译为“何龄、何年”,当误。 s 0 2 ( h o l h 0 3 ) : 1 教;i i l 腹籁缎玎撒彘廷戴獗狮蔽镝j i t 绦j 2 撩给歙叛l 主i 教彘缀 【对译】1 大元国天下一统世住独尊福智名德俱集2 今现皇帝圣寿万岁 3 缝瀛耪讹敬稳流蔽歉琵歌航 3 敕奉一圆人藏经契印成传行 6 宁夏大学硕f + 学位论文第二市两夏艾悲产绎卷几释文 【译文】奉大元国天下一统世上独尊福智名德俱集当今皇帝圣寿万岁敕,印制一全火藏经流行。 s 0 3 ( h 0 1 h 0 2 ) : 1 雅给砝数i 益i 鬏彘缀2 花编q 凇磁靛胫鬏缎致 【对译】1 今现皇帝圣寿万岁2 【太后】皇后天寿仰等 【译文】当今皇帝圣寿万岁,太后皇后与天寿等。 【注释】 编,原文作“编”,误。 j ;e 编t h e j l x e w l ,此为汉文“太后”的音译。 s 0 4 ( h o i h 0 3 ) : 1 疑瀛敬绒亓炙丌i 虽撩缀榱 i 炙稼蝴2 兢敬孺鬏婉殛靛觞霰 【对译】1 敕奉大德十一年六月二十二日2 皇大子寿长千秋使见 3 敬蕤流鬣蒇,炙歙歉钦育 3 大藏经契五十部印传行 【译文】奉敕大德十一年六月二十二日,皇太子寿长使见千秋,印大藏经五十部流行, 【注释】按,史先生将“大德十一年六月二十二日”译为“大德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误。 2 3 卷九正文释读 s 0 9 ( h o i ) : 1 乔缀蕊蔽弱眦璐缀q 【对译】1 悲华经契卷九第岁 悲华经卷第九岁 【注释】 缀,此译为“岁”,为两夏文人藏经的该卷函号。 s 0 9 ( h 0 2 0 4 ) : 2 街臆毵绒缀磁i 麦l 蔬藏锍磁主薏馥镨数鼓糍3 i i 【线短掰狮骰筱1 萄著耨7 1 敬磁叛i 毵版敞撤 【对译】2 天生圆能番禄圣佑法式皇太后梁氏御译3 德就界主福增民正变明皇帝嵬名御译 4 街瀛莅贼栽蓣袭缅缀鲡磊i 蔽i 李硫丽敢款掰缦箍芰藏叛i j 既版鼓藏 4 天奉道显武耀文宣神谋睿智义制邪去悖睦懿恭皇帝嵬名御校 【译文】天生全能、禄番佑圣、式法皇太后梁氏御译;就德主世、增福止民、大明皇帝嵬名 御译;奉天显道、耀武宜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悖睦懿恭皇帝嵬名御译 【注释】以上为此佛经卷首题款,原文为小字,译文亦采用史先生的翻译。 s 0 9 ( h 0 5 ) 5 l i e 衙麓苁双旋静稀橇 【对译】5 【檀波罗蜜】品五第之二 【大正藏】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二 s 0 9 ( h 0 6 ) : 7 宁夏大学硕 :学化论文 第一二章两疆文悲。# 经卷几释文 皇皇曼曼曼鼍曼詈皇曼皇曼! 曼曼晕鼍曼。一i ;一 一一i i 一曼m 皇曼曼鼍 6 缔嫡歉越岔d 差益鳆蔽孺故必巯羧魏谎毓魂餐 【对译】6 善男子菩萨【菩萨摩诃萨菩提】法助法清 【大正藏】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助菩提法清 【注释】 飙缔,此词通常与汉文的“菩萨”相对应。按,李先生曾推断j ;i i cn i a 2 即敏d z i a 2 的异 体字,赫n i a z 即被d z i a 2 的异体字,二字声母可以互换。( 参见夏汉字典1 0 7 1 页) 本佛经下文反复出现“飘斌( 众生) ”一词,而在其他文献中与“众生”相对的一 个西夏词是“敏;l j c ( 众生) ”,这说明“凝”同“瓤”,有“众生”意。本文“勰;j i c ” 的用法进一步印证了李先生的看法。又,“锍”有“悟、晓、通、达”意。因此,“龇 绒”的字面意思是“感悟众生”之意,这正是“箬萨”一词所传达的意义,汉文文 献常翻译为“觉有情”。“菩萨”与“觉有情”同译自梵文b o d h i s a t t v a ,前者采用音 译、后者采用意译。两夏语的“勰毓”正是采用的意译法。 貊靛p 0 1 t s a l ,字音正与汉文“菩萨”相同,为汉文“菩萨”的音译。按,与汉文本相 比,西夏文本此句连用两个“菩萨”,且一为意译、一为音译。结合下文,余以为两 夏本“飙獍”当衍文。 s 1 0 ( h 0 1 0 6 ) : l 前蔽箍瓶鬏赦衙嫡欣糈释缀巍数赋毓鼠2 致越邋儆赦趁缀筑缴新数蔬莸蕊觳缢 【对译】l 净门者何为是善男子布施者菩提助法2 是众生教化故戒持者【菩提】助法是善 篮“3 藏缩赦缀数隘巯数随畜龙鬣教散,炙橇虢员4 款敬难最缩放缀霰缀巯数斌辘鬣骰露赫 【对译】愿3 具足故忍辱者菩提助法是三十二相八4 十种好具足故进精者菩提助法是诸众 5 娥硫酸酸靛敲怪j l 芰箍巯数蔬莸蕊觳鳞玩6 释很赢貊糕歉觳善缀巯数斌辘藏敲庇粥 【对译】5 生之勤教化故禅定者苫提助法是心意6 调伏具足得故智慧者等提助法是诸烦 【人正藏】净之门。善男子。布施即是助菩提法化众生故。持戒即是助菩提法。具足善愿故。忍 辱即是助菩提法。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即是助菩提法。于诸众生勤教化 故。禅定即是助菩提法令心具足得调伏故。智能即是助菩提法具足能知诸烦恼故。 【注释】 原文作“虢9 9 9 误,依汉文本当为“虢”。 s l l ( h 0 l 0 6 ) : 1 酸厩貊胤歉砒敦缀稀数兢砉| t 瓿教露瓿躺2 缀编厩茺殳筑鳓祷祷嫩巯数蔬砉| t 藏敌勰斌 【对译】1 恼具足知故多闻者菩提助法是诸法中2 碍无具故功德一切者菩提助法是众生 3 祷菥赢貊糕数敲阪箍孙魏疏莸赢觳缎编4 敲厩缩梳敲戕牖盛巯效脏菰蕊觳蕤貅贡 【对译】3 一切具足得故智业者菩提助法是碍无4 智具足得故修定者菩提助法是悉柔软 5 解薪筑糕款善阪缀新数脏毓凝觳露冁琵6 祷萌j 9 t 蠡被琵掰缀稀数赋藐祗蔽露飙藏 【对译】5 心成就得故慧业者菩提助法是诸疑惑6 一切远离故慈心者【菩提】助法是诸众生 【大正藏】多闻即是助菩提法。于诸法中具无碍故。一切功德即是助菩提法。一切众生得具足故。 智业即是助菩提法。得具足无碍智故。修定即是助菩提法。悉得成就柔软心故。慧业 即是助菩提法。远离一切诸疑惑故。慈心即是助菩提法。 8 宁夏大学硕l j 学f ? 论文第市两夏支悲1 _ 匕绎卷几释史 i i_ $ 1 2 ( h 0 1 0 6 ) : 1 i | ;e 姘缎l | 葭编赦鼐觯缀巯数蔬莸蔬觳i i ; 斌2 筛露极躺筮垃妻a 赦欺觯缴薪数隘毓蕊敌蔬 【对译】1 于心障碍无故悲心者f 菩提1 助法是众生2 之诸苦中拔出故喜心者【菩提】助法是法 3 嚣皴女殳缀瓣缀巯叛斌毓祗觳霰技攫敲鼠4 锍缀菰数蔬毓蔬觳藏惫援救彘皴缴巍致 【对译】3 乐受故舍心者【菩提】助法是爱憎断故法4 听者【菩提】助法是五盖断故世出者【菩提】 5 蔬兢蕊觳彘韶缀缱数霞霰袭盈巯数巯毓6 i 冠觳蕊霆一蟊款耪姘缴巯叛蔬藐蕊觳i 茹蘸 【对译】5 助法是诸所有舍故【5 可兰若】者菩提6 法是诸匆务离故一心者【菩提】助法是【陀罗 【大正藏】于诸众生心无碍故。悲心即是助菩提法。拔出众生诸苦故。喜心即是助菩提法。受乐 法故。舍心即是助蒈提法。断憎爱故。听法即是助等提法。断五盖故。出世即是助菩 提法。舍诸所有故。阿兰若即是助苫提法。离诸匆务故。专念即是助菩提法。得陀罗 尼故。 【注释】 纨主置,拔出、救护。此词的前后两字均有“救、济”之意,当为同义连用。又,真 实名经中也多处出现该词,值得注意的是,其语序与本文正好相反,作“蕴纨”。 s 1 3 ( h o i 0 6 ) : 1 蔹籁歉筑糯缀貊数蔬莸鬣赦减犀鼋q 琵耗赦2 巍妾i 巯貊数兢毓蕊教露鼠揣箨薪线菰歉 【对译】1 尼】得故正忆者【菩提1 助法是意识分别故2 思惟者【菩提】助法是诸法中义成就得故 3 糯惩缀巯数斌兢蕊骰翥绒解谣皑芤娆款4 缀骰藏巯数赋兢鬣 致j 既缢鬣梗编蕊牖敲 【对译】3 念处者f 菩提】助法是身受心法分别觉故4 正勤者【菩提】助法是不善法断善法修故。 5 藏瀛谶澈巯致蔬莸鼠i 豉牙瓣锸苑岱歉露讯6 缀巯数蔬毓蕊敲j | | i c 瓣祷祷佤赢茹藕敲露 【对译】5 意如足者【菩提】助法是身心轻利故诸根6 者f 菩提】助法是众生一切根具足得故诸 【大正藏】正忆即是助菩提法。分别意识故。思惟即是助菩提法。于诸法中得成就义故。念处即 是助薄提法。身受心法觉分别故。上e 勤即是助菩提法。断不善法修善法故。如意足即 是助薄提法。身心轻利故。诸根即是助等提法。得一切众生根具足故。诸 【注释】 玩胜,此词在以往解读的文献中均朱见,按其字面意思为“意一识”,正与汉文本相 合。不知此“意识”与现在所说意识有无差别? 绛琵,此当与汉文本的“轻利”相对。前一字正有“轻”意,后一字本文多次出现, 除此处与汉文本“利”对外,余皆对“安、安止”。“苑”是否有“利”义,仅此 一例,尚需他证补充。 s 1 4 ( h 0 1 0 6 ) : 1 激缀巯数蔬兢魂 豉彘弼酸麓菔q 臌筑敲露2 缓滋薪数蔬兢鬣敌露蕊赫霪凝 i 需赢矫收 【对译】1 力者【菩提】助法是诸烦恼具足坏能故诸2 觉者【菩提】助法是诸法中实法相具足知 3 缝歉筑蔼照巯数瞄毓蔬霰彘旃霰祷祷j 9 c4 蒙蔽磊i j 鬣缀貊数斌莸藏敌露粥酸祷祷搬 【对译l3 觉故正道者【菩提】助法是诸邪道一切远4 离故圣谛者【菩提】助法是诸烦恼一切断 5 歉缨缉缀巯数赋莸藏;敫褫斌稀庇冁晁协搬6 耪敲馓糯雅巯数蔬毓蕊觳败弛蔽j 孵蔽蓍 【对译】5 故四辩者【菩提】助法是众生之诸疑惑断6 故缘念者【菩提】助法是他处闻不智慧 林英津:两夏语译真实名经释文研究,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 0 0 5 年,第4 6 8 页。 9 宁夏大学硕i j 学f 膏论文第二章两夏文悲f 二绎卷几释文 【大正藏】力即是助箬提法。具足能坏诸烦恼故。诸觉即是助菩提法。于诸法中具足觉知实法相 故。正道即是助菩提法。远离一切诸邪道故。圣谛即是助菩提法。断灭一切诸烦恼故。 四辩即是助菩提法。得断众生诸疑惑故。缘念即是助蒈提法。不从他闻得智能故。 【注释】 菔霰,常翻译为“悉皆”,此处以“具足”对。又,本文他处与汉文本“具足”相 对的词皆用“最绣”表示。 橄冕,疑惑。此词的前一字有“疑”义,后一字常与“魑魅鬼蜮”等相对。二字组 合,本文两见,一对“疑惑”,一对“悔”。 s 1 5 ( h 0 1 - - 0 6 ) : 1 瀛耩敲衙薷缀巯数兢莸蔬蔽筑赇祷祷塑q 一2 前线筱觯最缴鲡数脏藐蕊觳瘫黼斌j i ;f j 肫 x c 译】1 从得故善友者【菩提1 助法是功德一切速2 成就故心发者【菩提】助法是诸众生之不 3 数薪缀敲弑释箍巯数兢藐冠敌鬣菥祷缀4 歉解辅箍巯数蔬藐蕊歉衙蕊;i 弱芟放缢斑 【对译】3 诳成就故用意者【菩提】助法是法一切出4 故专心者【菩提】助法是善法增益故善法 5 短摊磁貊数谎藐蕊鼓霰敦岱赢藏薪撬强救6 缓最缎巍数靛莸蔬i 黢_ 庇勰j j i c 筛缀役葡缀 【对译】5 思惟者【菩提】助法是所闻法随得成就故6 摄取者【菩提】助法是诸众生之教化成就 【大正藏】善友即是助菩提法。一切功德特持成就故。发心即是助菩提法。成就不诳诸众生故。 用意即是助菩提法。出一切法故。专心即是助菩提法。增益善法故。思惟善法即是助 菩提法。随所闻法得成就故。摄取即是助菩提法。成就教化诸众生故。 【注释】 骊l 有“速、立即”的意思,汉文本大正藏作“特”,高丽藏作“持”,似乎均 与西夏本不相吻合。 菽菽,所闻。“菽”为动词,动词重合可以构成名词。 s 1 6 ( h o i 0 6 ) : 1 款缀鼠教覆缴稀数碰莸鼠教馥猥墨微帆2 援融敲编虢鬣巯数硪砉j t 鼠敌二事彘藏效蔚 【对译】1 故止法护持者f 菩提1 助法是三宝种续不2 断绝故善愿者【菩提】助法是佛世界严净 3 砑线敲绗 ;乏! ,廑 巯数 斌莸鬣觳祷祷放嗣耩4 砑筑敲i 蟊i 嫡款巯短巯故敲箍故繇巯数斌 x c 译】3 成就故方便者菩提助法是一切智速4 成就故善男子此者【菩萨摩诃萨】之【菩提】 5 毓鬣餐前藏数q 嫡教编嫡歉菥菱张耗给版6 拥缀飙毓歉缩旆靴菝硫访勃歉乔鬏 【对译】5 助法清净法门 名是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6 四方菩萨大众之观察之言告大悲何 【大正藏】护持正法即是助菩提法。令三宝种不断绝故。善愿即是助菩提法。成就严净佛世界故。 方便即是助菩提法。速得成就一切智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助菩提法清净门经。 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四顾遍观菩萨人众。告大悲言。大悲。 【注释】 鬣蔽:字面意思为“法一门”,汉文本以“门经”对。 s 1 7 ( h o l 0 6 ) : i 葫;盍i i c 菔饼绲编赦磁敲鬏敌朝赢矫歉缢嫡2 歉痕j i i c 菔j 亩澄q ) 箨霰羼编i 鼹霰糕给敌藏帆 【对译】i 云菩萨所艮无以【璎珞1 庄严忍具足也善男2 子若菩萨第一 义见痴无精进得故三界不 3 黔蓣敌藏j 觊j 势绛扬臌碳 编纪葡藏觳矫蟊4 j 辱【耋篮镰筋编陇版露蔬孰赦甭琵萄需版霰绛 1 0 宁夏人学硕f 学位论文第二章两爱史悲1 二绎卷几释文 量曼曼曼曼蔓曼曼! 苎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 ! 曼曼曼皇! 曼曼曼曼! 曼! 曼舅! 曼! 皇曼! 曼苎苎! 曼曼曼曼皇曼曼皇皇! 曼曼曼曼! 曼曼曼皇! ! 曼曼! 寰曼i i l 皇曼! 曼皇 【对译】3 着若三界不着故【三昧】畏无沙门法是如空4 中手动所着无如又诸法观时相貌不见故 5 歉彝巯嫩貊故蔽茄故馁 绳编赦撤放鬏敌6 敌i 蟊i 嫡款毓锍鬏筛数i 厩缩放靛缴黼巯蕊 【对译】5 大悲此者【菩萨摩诃萨】所畏无以【璎珞】庄严6 是善男子菩萨何云忍具足于此者菩萨法 【大正藏】云何菩萨以无所畏庄严璎珞具足于忍。善男子。若菩萨见第一义。得无痴精进不着三 界。若不着三界。是谓三昧无畏沙门之法。如空中动手悉无所着。又观诸法不见相貌。 大悲。是名菩萨摩诃萨以无所畏庄严璎珞。善男子。云何菩萨具足于忍。如是藩萨 【注释】 婉转,按字面意思为“上一第”,此表示“第一”。 臣技,意为“动手”。按,“蔹”有“除”意,亦用来对译汉文的“展、度、掉、掷 也”,本文的“动”当是一个新出现的对译词。 s 1 8 ( h 0 1 0 6 ) : 1 揣惩效露程缅饺雠虢版霰孰魏邋螫d 露2 程i l | i 筵磊编锍赦绳琵耗锍j 跹薪 献咎饺绳彝 【对译】1 中住时诸法微尘如相貌不见观行逆顺诸2 法中果报无解所习慈于我无有了所习悲 3 托勰斌主f a 巯1 欣绳默奢;e 绒j 既希 藏赦绳缱耗4 啜j 既嚣缀_ | f 络鬏褫j j 巯版霞缀,覆觳航群 【对译】3 于众生无了所习喜于命无有了所习舍于4 人无有了布施虽行施物不见持戒虽行心 5 菔版霰缀毅i 毅航飙斌帆霰i 艮霰鬏航缓蒙6 觯娇怪j 菠霰瓶镦再看觯编被蓍援航觯蠡绲 【对译】5 净不见忍辱虽行众生不见精进虽行离欲6 心无禅定虽行恶除心无智能虽行心所行 【人正藏】住于法时。不见诸法如微尘相貌。逆顺观行于诸法中解无果报。于所习慈了无有我。 于所习悲了无众生。于所习喜了无有命。于所习舍了无有人。虽行布施不见施物。虽 行持戒不见净心。虽行忍辱不见众生。虽行精进无离欲心。虽行禅定无除恶心。虽行 智能心无所行。 【注释】 施最,意为“逆顺”。按,“京”有“逆、同、还”意,施为构词词缀,汉文本中的“顺” 意不知从何而来。 獍,意为“了、了解”。此字常与汉文本“知”对,本文则以“了”相对,可见“了” 即“了解、知了”。 s 1 9 ( t t 0 1 0 6 ) : 1 媚糯貌致瓶揽寰f j 既霰缀骰叛育盍哞;睾藕版2 霰疆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非专利技术成果转让合同
- 打造高效用户服务体系框架
- 2025年养老院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六篇)
- 2025年电气工程师年终总结样本(3篇)
- 2025国考临沂市海关监管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咸宁市城建档案馆招考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招考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台州市黄岩国资本投资运营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台州市椒江区国家税务局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台州唐车轨道交通装备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职工职业健康体检表
- 国开2025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作业1-4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全优)
- 《梦回繁华》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年贵州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素养课-积极心理与情绪智慧 章节测试答案
- 眼科护士进修汇报
- 学堂在线 精确制导器术道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水面无人艇(USV)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带答案详解
- DB52∕T 1837-2024 党政机关办公区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