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粤教版必修1 登池上楼 教案教材简析: 登池上楼是一篇自读性质的课文,是一篇山水诗,作为山水诗,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这首诗里,客观精致地描写出山水景物的本来面貌,而且在对景物描写时,将诗人的情感很好地融入在诗里面,情景交融。不过,诗歌的语言让人颇觉隐晦,为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谢灵运山水诗的风貌;2 积累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3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的能力;4 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 掌握课文重要词语;2 理清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及典故的意义和所指。四教学总体设想:根据本文自读课的性质,结合课文自身特点、教学目标及新课改有关理念,明确本课堂教学类型为自读课型;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学生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再进行课堂研讨,老师适当点拔指正;指导学生积累归纳课文的一些重点词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不断感受与积累;最后是知识的扩展迁移。本课时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手段。教学安排为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导读法,诵读法,讨论法,自学法五教学步骤:(一) 新课导入:从山水诗写作谈起,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已有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但只是片断的,后来发展的楚辞、乐府诗也没有把山水诗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去写,只有到了晋宋之际的谢灵运,山水景物才成为诗歌中主要描写对象,打开山水诗的新天地。(二) 作者介绍:学生看课文注释,再搜集有关课外资料,作简要介绍,教师作适当补充:(屏幕显示)谢灵运:出生世家大族,骄纵自负,政治上雄心勃勃,热衷权势,而有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高傲、褊躁的谢灵运一直郁郁不得志,最后终于由爵位的继承人沦落到永嘉做太守,在无奈的现实状况下终日以山水为娱,纵欢作乐。谢灵运是诗歌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第一个以山水景物为诗歌主要描写对象的诗人,别人称他为山水诗派的开山祖。(三) 学生提出具体问题再研讨: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纷纷提出他们预习中所遇到的难题,总的来说,学生反映本诗难理解。具体问题是:1 课文一开头以“虬”与“鸿”下笔有何意义?2 诗人正沉浸在春的美景中,为何突然因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句而引起感伤的?3 本文是一篇山水诗,它里面描写的山水景物有什么可鉴之处?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形式,弄清课文中一些比喻、典故的意义和所指,再确定问题的理解:1“潜虬”是潜藏的龙,用来比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人,实指下文中的退耕归隐。“飞鸿”是高飞的大雁,比喻奋进高飞、声名动世的人,即下文中的出仕有所作为,联系下面两句,可知无论出仕进取还是退耕归隐,诗人都做不到,因此,课文以“虬”和“鸿”作比喻,一开头就提出了进退两难的忧愁。2“祁祁伤豳歌”与“萋萋感楚吟”两句诗都是写春景,“祁祁伤豳歌”的“豳歌”是诗经中的一篇,是周公在遭受流言时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的,有以周公遭遇暗喻诗人自身情况的意思。“萋萋感楚吟”是有感于楚辞.招隐士中的隐士生活。两句都是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伤。3作为山水诗,谢灵运不仅能客观精细描绘山水景物的外物,还以敏锐的笔触描绘出了景物微妙的变化,特别鉴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句,池塘里生长出春天的嫩绿的草,这个“生”字,有一种正在向上长的动感,更妙的是下一句的“变”字,它既是说,春天来了,园柳变了,发芽了,长叶了,变绿了;又是指在园中枝头鸣叫的鸟儿变了,种类变了,不再是喜欢在冬天活动的鸟,而是报春的鸟跳跃在枝头;不再是对严冬恐惧的呼号,而是对新春欢快的歌唱,像这些丰富的内容,这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动人的声响,在山水画里是很难表现的。(四) 整体把握。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班内交流讨论后,点拔:这首诗是作者做永嘉太守时久病初愈后登池上楼写的,诗中抒发了自己官场失意的颓丧心情,并表示决心归隐。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卧疴对空林”)进退两难,病卧永嘉;第二层:(“衾枕昧节候”至“园柳变鸣禽”)登楼而望,满目春色;第三层:(“祁祁伤豳歌”至结尾)触景生情,持操归隐。由此可得出全文写作思路:官场失意,登楼消愁观赏眼前美景触景伤情,持操归隐。(五) 文言字词积累: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然后交流讨论,最后老师点拔指正: 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爱、怜惜”。 响:动词,“发出声响”。 薄:迫近。 怍:惭愧。 徇:求。 疴:病。 衾:大被。 初景:初春的阳光。 索:离群,独居。 革:消除。 新阳:新春。 无闷:没有烦恼。征:证明。(六) 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步骤:学生自由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再读 在此过程中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读法指导:1、读出作者情感由愁欣愁的变化过程,特别是课文中间写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时,诗人忧郁的心情展现出了欣喜的暖色调,要读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变化。 2、这是首五言诗,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在读时要根据文章自己确定重读及停顿情况。 读准字音:怍 zu 疴k 衾qn 褰qin 岖嵚 qqn 祁q 豳bn指导背诵: 之前已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层意,理清全文写作思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帮助背诵; 还可利用诗中对偶句多这一特点帮助背诵。(七) 总结扩展:总结:本文是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所作,在这篇山水诗里,诗人借变换的景物,感物怀归,写景与抒情结合相当紧密,虽然语言较为隐晦,却真实地表现了现实中被当权者排斥,进退两难,心情不安的情绪。扩展:对比阅读谢灵运的游南亭。(屏幕显示)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经,芙蓉始发池。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对比阅读谢灵运的这两首诗,引导学生比较它们写作上的异同,学生在学习了登池上楼的基础上很快作出比较:基本上大同小异,相同点:1、 都是山水诗,结构上都相同:为消愁而登临登临而望,满目春色触景伤情;2、 在抒情写景方面都是以乐景写哀情;3、作为山水诗,所描写景物都很少。教师总结谢灵运山水诗的主要特点:(屏幕显示)1、谢灵运山水诗的套式说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在结构上主要有两种格式:A、心中苦闷,欲登临以消愁登临观赏,描绘出所见之美景,这是全诗主要的写景部分由眼前美景触发感伤,陷入更深的忧闷,如登池上楼,游南亭;B、兴致勃勃游山水山水秀丽如画,这是全诗主要写景部分由山水悟及人生哲理,如登江中孤屿。2、谢灵运山水诗不足:作为山水诗草创者,还不是很成熟,谢灵运的山水诗往往是一篇之中只有一些写景佳句,纯粹写山水风景的极少,由于小时一段道馆生活经历,谢灵运对山水与老庄学说的关系有很深看法,在描绘了一番山水景色后,他往往还要来一段自己的心得体会。因而,别人指责他的诗最后“带有一条玄言的尾巴”。作业布置: 对比阅读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八) 板书设计: 进退两难,登楼消愁景物变换感物怀归登临而望,满目春色 触景伤情,感物怀归第2题:登池上楼教学设计说明一、关于教学目标体现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目标指出: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登池上楼是一篇自读性质的课文,是一篇山水诗,作为山水诗,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这首诗里,客观精致地描写出山水景物的本来面貌,而且在对景物描写时,将诗人的情感很好地融入在诗里面,情景交融。在本课中,我将教学目标设为:初步了解谢灵运山水诗的风貌;积累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的能力;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不过,诗歌的语言让人颇觉隐晦,为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我要求掌握课文重要词语,帮助他们理清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及典故的意义和所指。本课具体特点:根据本文自读课的性质,结合课文自身特点、教学目标及新课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感悟、体验和思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等理念,明确本课堂教学类型为自读课型;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学生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再进行课堂研讨,老师适当点拔指正;指导学生积累归纳课文的一些重点词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不断感受与积累;最后是知识的扩展迁移。目标落实途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不断思考、不断质疑中探求,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分析、理解,最后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获得学习能力。二、关于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如何通过这节自读课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是我这节课所关心与关注的,并且,在教学中,我响应新课标主张,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不断感受与积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设计思路:理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过来又可以指导生活。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学生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再进行课堂研讨,老师适当点拔指正;指导学生积累归纳课文的一些重点词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不断感受与积累;最后是知识的扩展迁移,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方便解决问题。设计过程:教学过程主要分为“联系引入、质疑研讨、整体把握、诵读积累、应用延伸”五大块,“温故引入”主要是了解山水诗的发展及其特点。“质疑研讨”是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他们预习中所遇到的难题,使他们在读书中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整体把握”是理清全文写作思路,目的是更有利于下面对课文进行字词学习及诵读课文这两个环节。在疏理中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诵读积累”是让学生熟读成诵,在诵读和背诵中感受和积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应用延伸”是通过知识的扩展迁移,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谢灵运山水诗的风貌。同时,把同类新知的学习作为学生课后自学的内容,也是对学习方法的重温与巩固。设计特色: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阅读、合作研讨,并联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并在合作中对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有所体验、启发和比较,最终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三、关于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本课中主要是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牵针引线,引导学生质疑,以生生共同合作方式解决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获得能力的提升,需要的时候教师作适当点拨。因材施教: 学生的头脑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建构知识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其次是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给学生思考的策略,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当学生碰到困难时,老师及时地搭一步台阶,使学生能成功到达知识的彼岸,再次,还应不断的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实现创新。使用手段:以生生合作研讨,师生共同探究过程,以及学生练习与反馈,等手段完成新知的学习与巩固。四、关于教学设想目标达成:学生的投入度比较足,兴趣被激发,教学目标基本上能达成,通过质疑、讨论,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宝鸡先行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西南宁上林县禁毒委员会招聘禁毒社工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西防城港市中小学教师招聘50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湖北省三支一扶招募高校毕业生20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内蒙古赤峰市林西金城医院招录专业技术人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律师常用信涵样式相互同意解除合同7篇
- 库房搬迁运输合同9篇
- 科研伦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甘肃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活动方案
-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 第一次月考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英语
- 《大数据导论(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上外杯”上海市高中英语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技能提升 课件 第二章第一二节 小学语文教师新技能
- 高考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
- 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
- JT-T-1130-2017桥梁支座灌胶材料
- 会场布置及座次安排
- DB32T3916-20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