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一中高考地理热身试题(含解析)(1).doc_第1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高考地理热身试题(含解析)(1).doc_第2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高考地理热身试题(含解析)(1).doc_第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高考地理热身试题(含解析)(1).doc_第4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高考地理热身试题(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考模拟试卷文科综合(地理)【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综地理试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试题总体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地理素养的考查。本试题重点考查点主要为:地球运动的意义、人口迁移、工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地理信图表的应用、区域地理澳大利亚的降水分布及特点、地质作用、土地利用、能源问题、中国区域和世界区域地理概况等,涉及知识点多的同时有突出了主干知识,是一份不错的考前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44分)1下列为地球位置或太阳光照示意图,其中与3月19日这一天的示意图最接近的是【知识点】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答案解析】b 解析:3月19日地球公转位置接近于赤道但位于赤道以南的地方,a为9月23日左右的情况, c图中南极点附近发生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广州发生直射现象在夏至日前后,故排除a、c、d,而b图中补给接近于昼夜等长故选之。【思路点拨】 把握后不同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地理现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 下图为20世纪以来美国底特律市城市人口总数变化图。权威机构推测其2100年将变“空城”。读图推断底特律成为“空城”的原因a. 自然灾害 b. 环境污染 c. 人口自然增长 d. 人口迁移【知识点】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答案解析】d解析: 底特律的人口从1950年到2010年间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很明显与人口自然增长、环境污染以及自然灾害无关,而是经济结构的老化经济的衰退而导致的人口外迁所致,故选d。【思路点拨】 把握后人口迁移的原因即可。3. 佛山市三水区有“中国饮料之都”之称,除青岛啤酒、伊利等国内著名饮料企业抢先布局外,百威、红牛、可口可乐、杨协成等国际饮料巨头也先后落户,分析众多饮料企业选址三水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原料 b技术 c劳动力 d市场【知识点】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答案解析】d解析:饮料是属于市场导向型的工业部门,故选d。【思路点拨】 把握后不同类型工业主导因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研究。下图提供了我国某区域的地理位置、河流水系、地形等图层的叠加信息,据此完成4-5题。4据现有的图层信息大致可以规划该地区a农业种植区的分布 b工矿区的分布 c商业网点的分布 d风力发电站的分布5在现有图层信息基础上进行农用地分类与评价,则还应增加下面哪两种图层 土地利用图层 地质构造图层 土壤图层 人口密度图层a b c d【知识点】 本题组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切入点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答案解析】4a 5b 解析:第四题,工矿区的分布要有矿产资源的分布的图层,商业网点分布要有人口分布、交通图层,风力发电站的分布应有风能分布图层,故排除b、c、d ,而水源(水系图层)、地形、位置是影响农业分布的重要因素,故选a。第五题, 农用土地分类更重要的是考虑土壤以及土地利用状况,故选b。【思路点拨】把握好不同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是关键。6. 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净迁入率比较图”。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个说法正确a东部城市的净迁入率持续上升 b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小于中部城市c东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大于中部城市 d2003年起西部城市化水平超过东部地区【知识点】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答案解析】c 解析: 从图中看我国三个地带的城市人口净迁入率都是呈波动变化的,故排除a,西部的城市的净迁入率大于中部城市,排除b,2003年起虽然西部城市人口净迁入率高于东部城市,但不能说明城市化水平超过东部地区,排除d,一直以来东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大于中部城市,故选c。【思路点拨】认真读图,从图中找答案。下图为某大陆沿14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地年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c受沿岸寒流影响 d地处干旱的沙漠地区8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2月【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地理澳大利亚的降水分布及特点【答案解析】7b 8d 解析: 第七题,示意图中纬度由北向南升高,该大陆位于南半球,140经线经过的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地深入陆地内部不可能受洋流影响,故排除c,是因为年降水量小形成沙漠而不是沙漠而降水少,因果关系错误,排除d,澳大利亚也没有高大山脉,排除a,其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区域,而全年降水很少,故选b。 第八题,为澳大利亚北部,每年的122月受太阳直射点南移的影响,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及东北信风也南移到南半球受地偏离影响偏转成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带来大量水汽形成这一地区的湿季,故选d。【思路点拨】 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9题。9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是断层的发生 砂岩沉积页岩沉积 岩浆的侵入石灰岩与页岩间侵蚀面处的侵蚀a bc d【知识点】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的先后【答案解析】c 解析: 从图中看在石灰岩形成后发生了侵蚀作用,以后依次发生的事页岩、砂岩的沉积,沉积以后出现岩浆侵入活动,最后发生的事岩层断裂,故选c。【思路点拨】 根据地层的的物质组成确定地质作用的先后要把握好的是先形成的岩层可能受到后发生地质作用的影响和破坏。10右图是我国某流域200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与1960年比较变化情况(%)图。该流域可能是 a松花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塔里木河流域 d海河流域【知识点】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答案解析】a 解析:从图中看该流域内在1960年时有大面积的沼泽地、林地、天然草地可排除b、c、d,而选择a。【思路点拨】根据一个地区的植被组成判断所处地区:珠江流域、海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多地少,到1960年时不可能还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地,再就是到2000年这两个流域也没有荒漠,同时塔里木河流域不可能有大面积的沼泽地、林地等。11. 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籽等。有关开发与种植能源作物带来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b促进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c造成森林的乱砍滥伐 d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知识点】 本题考查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措施。【答案解析】d 解析: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其目的是缓解我国目前的能源短缺,促进能源资源的多样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是大面积种植能源作物可能会造成新的植被破坏和粮食紧张,故选d。【思路点拨】把握好本题是选择错误答案。二、非选择题(56分)40(28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石油主要进口通道示意图。材料二 2010年中国原油主要进口来源国家及地区进口金额比例图。材料三 中国石油生产量、进口量以及对外依存度。(1)材料一中ac都属于 气候,bd两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当d地正午日影全年最短时,b地盛行 风(风向)。(6分)(2)材料二中,进口到我国的原油,通过海上通道输入且不是来自中东地区的主要来源国是 ,通过东北通道输入的石油来自 (国家),交通运输方式是 运输。(6分)(3)材料三信息显示, 年起,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40%; 年,我国石油生产量首次低于进口量。(4分)(4)试比较我国石油的生产量和进口量有何差异?(4分)(5)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会进一步加大。试说明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证能源安全?(8分)【知识点】 不同综合考查区域地理的知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能源问题等。【答案解析】(1)温带大陆性(2分) 雨热同期(2分) 西南(2分)解析:a位于伊朗北部、c是蒙古二者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是热带季风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二者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d日影最短为夏季此时b地受西南季风控制。(2)安哥拉(2分) 俄罗斯(2分) 管道(2分)解析:从图中看我国石油来源一是中东再就是非洲,很明显安哥拉是非洲国际而非中东,东北石油来源于俄罗斯,最佳方式是管道运输。(3)2004(2分) 2009(2分)解析:图中看2004年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40%,而进口石油超过国内产量是在2009年。(4)石油生产量增长缓慢,石油进口量快速增长。(4分)解析: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快速提高说明石油生产增长慢而进口增长快。(5)拓宽能源进口通道;发展科技,积极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公民节能意识。(1点2分,满分8分)解析: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就是开源节流。【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关键是读图从示意图中找出所需要的知识以及结合区域地理的内容进行解答。41.(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下图为西藏地区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材料二 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1)西藏地区羊八井能源资源主要是 ,西藏地区该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龙羊峡丰富的能源主要是 。该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10分)(2)青藏地区特色农业是 农业,该农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4分)(3)林芝地区的纺织工业发达的优势条件是 ,格尔木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的优势条件 。(4分) (4)根据材料“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中,写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并简述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10分)【知识点】 本题考查我国青藏高原的基本地理知识【答案解析】(1)地热能(2分)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4分) 水能(2分) 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1分)河流流量大。(1分)解析: 羊八井的能源是地热,形成与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龙羊峡水能资源丰富,与河流地形有关。 (2) 河谷(2分) 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2分) 解析: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而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形成特色的河谷农业。(3)畜牧业发达(2分) 钾盐丰富(2分)解析: 林芝畜牧业发达为马粪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格尔木丰富的钾盐矿为化学工业提供了发展的原料。(4)部门:甲:电力工业;乙:建材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