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选修34.doc_第1页
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选修34.doc_第2页
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选修34.doc_第3页
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选修34.doc_第4页
高考物理 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 选修3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必考点“挖井”系列训练选修3-41983年高考作文挖井给我们2013年高考备考的启示,明明知道这个点要考,我们偏偏缺乏毅力,而让考生在考场中为试题而惋惜。本系列训练就是为帮助考生训练解题毅力而编辑整理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资料来源于网络,不合适地方,敬请告之,qq:691260812。答案后附加成功贵在恒。 备考攻略中档难度或中档难度偏上主要考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现象一般选取34个高频考点组成23个小题一般为“关联性综合”也可“拼盘式组合”只对考点知识直接使用只做模块内综合,高考热点1.(6分)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a甲为q点振动图象b乙为q点振动图象 c丙为p点振动图象d丁为p点振动图象(2)(9分)折射率为n、长度为l的玻璃纤维置于空气中,若从a端射入的光线能在玻璃纤维中发生全反射,最后从b端射出,如图所示,求:光在a面上入射角的最大值若光在纤维中恰能发生全反射,由a端射入到从b端射出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l ) ad( 2 )解:光路图如右图所示,要在纤维中发生全反射,其临界角c有sinc 折射角290c 所以cos2,sin2 由折射定律:sin1nsin2 1arcsin. 光在纤维中传播的速度v(c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光在沿纤维轴线方向上的速度分量v1vcos2 所用时间:t. 评分标准:式各1分,式各2分。2.(1)(5分)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 m处,如图所示,在x400 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由此可以得到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 方向(填正或负),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 波源的频率(填大于或小于)。(2)(10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砖,放置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心与坐标系原点o重合。在第二象限中坐标为(1.5r,)的点a处,放置一个激光器(图中未画出),发出的两束细激光束a和b,其中,激光束a平行于x轴射向玻璃砖,激光束b沿ao方向射向玻璃砖。已知激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为。axyoab作出光束a和b通过玻璃砖的光路图,并证明a和b射出玻璃砖后是否相交;求出激光束a射出玻璃砖后与x轴交点的坐标。2. (1)负方向 小于(2)激光束a、b经过玻璃砖的折射光路图如图所示: axyo3dcef124baf如图, 得激光束b,在o点有: 得又 得激光束a,在c点有: 得在e点 得 由,两束光射出后平行,故不相交。在cdo中,在cde中,在efo中,所以,光束a射出玻璃砖后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0)3.(1)一列沿着x轴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n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此波沿x轴 方向传播(填“正向”或“负向”),波速为 m/s。在4s内,k质点的路程是 m。(2)一直角棱镜的截面为如图所示的rtabc,其顶角,ab边长为a,光屏pq与ab平行,距棱镜有一定距离,现有一宽度等于ab的单色光垂直射向ab面,经棱镜折射后在光屏pq上形成一宽度等于a的光带,求棱镜的折射率。3. 4.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b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c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d“ct”机是利用x射线从不同角度照射人体,计算机对其投影进行分析,给出人体组织照片(2) (9分)自t = 0时刻起,质点a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t =10s时,距a质点10m处的b质点开始振动。求: 该波的波速大小v; 该波的波长。4.5. (1)(6分)如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的部分波形图,若该波波速v=40 m/s,在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13m处,下列关于波在t=0.45 s时的运动情况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该波x=9 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 cm b该波x=11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 cm c该波x= 11m处的质点速度方向沿y轴负向 d该波刚好传播到x=31m处 e该波刚好传播到x=18 m处(2)(9分)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n=,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60o射向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两光斑,求两光斑之间的距离l。5. (1)acd (6分)(2)(2)画出如图光路图,设折射角为rnmaobaipq根据折射定律 (2分)解得r (2分)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60 (1分)由几何知识得,两个光斑pq之间的距离 (2分) lcm(或m) (2分)6. (1)(5分)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n=,直径ab与水平放置的光屏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光屏mn上出现两个光斑,则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为 (2)(10分)如图甲所示,一根水平拉直的足够长的绳子,一端系于墙上,人拉住另一端p,从t=0时刻开始,沿竖直向下的方向使绳端p在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经过t=5.75s形成如图乙所示的部分波形,q是位于距p端2m的质点,此时刻q质点第6次到达波谷位置,求: 绳波的波速;写出q质点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从q质点开始计时,不要求推导)。图乙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画面风趣,富有哲理,看后颇有启发:成功贵在“恒”。 某君挖井,挖了一个又一个,可都没有成功,原因何在?从画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有些井只要某君再努力一下,是可以挖成的,这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恒”。 “恒”与成功往往是统一的。“恒”的结果可导致成功,成功的原因少不了“恒”。很多科学史实都说明了这一点。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画面风趣,富有哲理,看后颇有启发:成功贵在“恒”。 某君挖井,挖了一个又一个,可都没有成功,原因何在?从画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有些井只要某君再努力一下,是可以挖成的,这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恒”。 “恒”与成功往往是统一的。“恒”的结果可导致成功,成功的原因少不了“恒”。很多科学史实都说明了这一点。 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炽灯丝,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先用竹叶,后用金属,几乎所有的金属都被他试验过了,正是由于他能做到“恒”,才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从上千吨的矿石中提炼出几克的“镭”,终于取得成功。 也许有人说,既然成功贵在“恒”,那么某君挖“井”挖了一个又一个不也是“恒”吗?其实我们所说的“恒”,就是要持之以恒,而不是浅尝辄止,功亏一篑。而某君虽然挖了不少井,但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还是以失败告终,这当然不能叫做“恒”。爱迪生、居里夫人为了研究新成果,虽然经历过失败,甚至比某君挖“井”失败的次数还要多,但他们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发扬“恒”的精神,而不像某君在挖“井”时,刚挖了一段就主观认为“这里没有水”,另起炉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不光某君挖井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人呢?有些人在学习上不知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