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声沉重的叹息指南录后序第七段深读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指南录后序第七段教学指南录后序(苏教版)一文时,笔者在备课时研读课文第七段,发现该段中作者语气委婉,感情复杂,情绪时而悲怆时而慷慨,读来让人不禁为之扼腕。而且这一段是理解全文的牛鼻子,牵住这个牛鼻子再来理解全文就顺畅得多了。笔者联系文天祥在前文中的表述以及他在逃亡途中的遭遇,发现在该段中,文天祥在段首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之后,委婉地表达了几层意思。依据句式和表意的重点不同,笔者将本段自“呜呼”之后划分为三个层次,从“余之生也幸”到“而死有余责”为第一层;从“将请罪于君”到“亦义也”为第二层;从“嗟夫!”到本段最后“复何憾哉!”为第三层。这三层的含义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即:作者认为自己应该死、不能死、不愿死。应该死。“呜呼!”之后的两句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两句实际上是一个问答句,前一句问:我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实际上这一句是紧承上文第五段的内容而生发的感慨兼对自己内心的一个追问。我们都知道,文天祥在第五自然段用了20个“死”字来表现他历尽千辛万苦逃出元军魔爪回到南方的经历,不要说是一个文人,一个南宋朝廷的高官,即使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武人,要经历这么多的困难最终成功脱险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文天祥做到了,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幸运。遭遇如此不幸的文天祥在幸运地活下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反思这一趟冒险之旅,他发现自己竟然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因为皇帝受辱为人臣不能替主受辱;身涉险境为人子不能让父母放心。这样不忠不孝之人实在是“死有余责”。文天祥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的民族英雄,他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名句为人们所传诵,他的“宁死不降”的气节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而他的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不以个人的苦难为念一心想着如何报国的思想就是儒家生死观中“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体现。不能死。可是文天祥心里非常清楚,在此抗击敌寇的紧要关头,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心的人是不能轻言生死的。死,其实很简单,但是人世间的大丈夫是从来就不会轻易赴死的。“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文天祥本认为自己不忠不孝,死有余辜,打算以死向国君和母亲谢罪,但是得到的答复都是不被允许。他是想“以身殉道不苟生”,但是在国家如此危难时刻作为朝廷重臣他要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怎么可以放弃自己的责任呢?于是他就“请罪于先人之墓”。笔者认为文天祥请罪于先人之墓是在请罪于君王、母亲均不被允许的情况下,只好向自己的先人倾吐心声,从心灵上获取先人的激励。此处的“先人”可以作多重理解。既可以指文家已经逝去的祖辈,又可以指过去的先贤们。据宋史文天祥传记载:他“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殴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他“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宜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可见,从小这“忠义”二字就在文天祥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请罪于先人之墓后,文天祥立下誓言,这就是该段中的两个“义”字的内涵:其一,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其二,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誓不与贼俱生!完成此两项誓言的指导思想: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人生的最大的考验仍在前方等待着他,只有经受住比死亡更为痛苦的折磨,他才能成长为忍辱负重、独撑危局的中流砥柱。死,有轻如鸿毛,有重若泰山。可是当一个人曾被误解,人们又当如何正确地评价他的死呢?不愿死。文天祥虽然九死一生逃出虎口,他的不同寻常的脱险经历却使他内心产生巨大的痛苦。造成这痛苦的元凶既有敌人,又有自己人。敌人造成的痛苦一点也不奇怪,可是自己人的误解甚至有意诬陷叫人情何以堪!所以,我现在还不愿死!文天祥发出这样的呼喊。因为他还需向人们做解释,尤其是向国君和母亲。早在公元 年农历正月,他已兵败被俘。他的战友庐陵人王炎午,就在他被押往北方的途中 ,张贴了数十份生祭文丞相文,疾呼:“大丞相可死矣!”敦促他舍身取义, 保全大节。他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一路上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然而造化却跟他开起了玩笑,他就是死不了。于是民间就谣言四起,对他的品节产生怀疑。史载:文天祥逃出元营未至扬州“时扬有脱归兵言:密遣一丞相入真州说降矣。庭芝信之,以为天祥来说降也。使再成亟杀之。”再加上国内还有间谍贾余庆等人的多方诋毁,文天祥虽然逃出元军追捕,但是其处境还不是一般地艰难。本段最后一层中,作者连呼“复何憾哉!复何憾哉!”究竟他要向君亲说明什么才没有遗憾呢?当被蒙古人俘获后,不惧威胁,不受利诱,逃亡途中历尽艰险,所承受的就是这样的痛苦,每日笼罩在死亡阴影下,随时都可能被杀死,但除了死亡的恐惧外,他还有更为深切的痛楚。公元前547年,叔孙豹指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儒家对这种三不朽观念非常赞赏,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就是说,君子最害怕离开人世时,不能著名于世。一个人死后,如果名字不为人所称述,是该引以为憾的。(儒家生死观对中国古代作家的影响)文天祥可以说是儒家文化塑造出来的一个典型人物,他自幼读圣贤书,孕育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精神,并走上儒家学而优则仕的道路,通过科举中状元,然后位及丞相。他是儒家的忠实信徒,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具体化和现实化。文天祥虽然自己“浩然无所愧怍”但是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 民族特色扎染课件
- 2025年眼科常见眼病诊断治疗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理咨询与治疗技巧竞赛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综合干预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过敏反应护理处理规范性操作考核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运动医学科运动损伤防护技术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心电图诊断技能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科抑郁症评估量表应用测验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科技是第一动力
- 马工程宪法学配套课件
- 傣文教学课件
- 《运用感觉器官》教案-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 关于结算培训的课件
- 交强险培训课件
- (苏教版2026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开学第一课
- 教师职业素养讲解课件
- DB42T 1196-2016 毛竹(楠竹)母竹造林技术规程
- 2025至2030光学透明聚酰亚胺薄膜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地球的公转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 九小场所消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