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七单元 课题:20.军神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绿色通道中10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 品读感悟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赞美的话,感受刘伯承这一人物形象。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感知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赞美。课前准备: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 字词我会学1.生字读一读:(1)读读“绿色通道”和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容易读错的圈起来多读几遍。(2)读读课文后第二部分的词语。(3)试着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我一直在数( )你的刀数( )。2.字形辨一辨: 力( ) 员( ) 沃( ) 担( ) 势( ) 刀( ) 损( ) 跃( ) 胆( ) 热( )二课文我会读1.先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标上小节序号。2.再读课文,想一想:“军神”指谁?“军神”的意思是什么?3.三读课文,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把课文分为四段。教学程序: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板书:神。问:神仙是什么呀?学生自主交流。2.教师小结:对了神仙和我们凡人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思考与调整:学习一篇课文,取名也是一个“神”,这个神很特别,是什么“神”呀?(板书:军神)齐读课题。3.课文中这个军神,叫什么名字?(板书:刘伯承)学习生字“承”,是翘舌音,书写时注意中间部分是三横。 齐读课题。4.刘伯承和你我一样,都是平凡的人(板书:凡人)他是人有血有肉,他不会长生不老,大家为什么称他“军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1.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绿色通道中10个字,理解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师简述目标: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检测字词1.学习生字新词(出示词语)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怎么样,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些词语的。沃克医生 刘伯承 伤势 邮局 职员 麻醉药 担心 损伤 一共 (1)正音在这些生字词当中,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势、职、崭、承、缠”是翘舌音,“损、醉、擦”是平舌音,大声地读出来!跟着他读一读!“承”是后鼻音。“勉强一笑”的“强”读第三声。课文当中的词语一定要读正确,读流利!没问题了,咱们开火车读读这些词语。火车要提速啦!齐读。(2)辨形字音都读准了,你觉得哪个字特别难写?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愿意帮帮他? 沃:第四笔是撇,不要写作横。思考与调整:势:不要少写一个点。(3)描红:把“沃、势、承”个生字描一描,记一记。2.读准绿色通道中的字词头缠绷带 土匪 邮局 不悦 镇定 麻醉 崭新 擦汗 晕过去 钢板(1)自读(2)开火车读,纠正字音。3.齐读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语文书,让我们一起读准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三)顺读课文 1.自读课文,这些生字新词放到课文当中,你还能读准吗? 好,接下来我们开始读课文。2.指名检测都准备好了?(1)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请你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谁来帮帮他?“不悦”就是指,“镇定”的意思是。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2)可是,手术前年轻人的话让沃克医生大吃一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来读第二自然段?这里的“恳切”是说年轻人的态度非常“愣住了”的意思是?(3)手术中的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各是什么样的表现?谁愿意来读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呢?“一声不吭”,你能给这个词语换个词吗?你能用查无字词典的方法说说“汗如雨下”什么意思吗?(4)手术结束后,沃克医生和刘伯承说了什么?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军神”呢?读好句子: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这里的两个“数”该怎么读?表示动作的时候应该读sh,表示数量时应读sh,所以前一个“数”读 sh,后一个读sh。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勉强一笑”吗?动作交流。4.全班练读。3.小结过渡:感谢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读,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大思考与调整:体内容。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一)小黑板出示目标2 学习目标2:熟读课文,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二)初识人物。读到这儿,你对军神刘伯承有了什么了解?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一下吗?(三)理清脉络1.快速找一找,课文中表示手术过程的句子。来,告诉大家(1)要动手术了;(2)手术中;(3)手术结束。2.我们可以把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哪几个部分呢?结合回答板书:求治(1);术前(2);术中(3、4);术后(5、6)。(四)了解写作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课文是以刘伯承求医的过程,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同桌之间练。2.交流展示。 (五)学法指导教师小结:瞧,课文就是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来叙述的,这样的方法叫做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同学们在写作的时侯也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我们习作的思路就更清晰了。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一)出示目标31.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3:品读感悟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赞美的话,感受刘伯承这一人物形象。2.师简述目标:接下来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刘伯承这一个人物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二)任务提示:学习沃克医生的语言。第一步: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赞美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想:从医生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第二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三)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四)展示交流思考与调整:1指名读:沃克医生是怎么赞美刘伯承的?2.相机出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3.指名朗读。4. 从话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教师提示:这段话中有三个感叹号,感叹号是用来表达感情的,想一想:沃克医生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说这句话的?(激动、赞美、佩服、吃惊)5.谁再来读一读?指导朗读,初步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6.学生齐读。 课堂小结,顺延激情: 沃克医生一开始见到刘伯承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随后他对刘伯承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五、检测完善:1.抄写生字词2.完成当堂反馈第1课时板书设计: 20. 军 神求 治 (1)术 前 (2)术 中 (3、4)术 后 (5、6) 1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七单元 课题:20.军神 第2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刘伯承这一人物的形象。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教学难点: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感受刘伯承这一人物的形象。课前准备: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课文内容要读懂1.想一想: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2.赞一赞:如果要你用一句话赞扬刘伯承,你准备怎么说?二 语言文字品一品1.课文写刘伯承做手术不用麻醉药,出现最多的是人物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刘伯承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反复读一读,说一说:刘伯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 课外阅读共赏析阅读介绍刘伯承事迹的图书,把你看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担心 损伤 职员 局势 药品 刘伯承 2.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军神”,引读课题。多么响亮、多么威风的称号啊!指导学生再读课题。3.提问:知道谁是军神吗?刘伯承(师板书)又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 德国医生 沃克(教师板书)思考与调整:二、出示目标:1品读课文,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这一人物形象。 三、品读感悟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的句子。讨论、交流:(一)求治过程(学习第一自然段) 提示任务: 默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这个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哪些要素?找出写沃克医生态度的词语。 自主阅读: 展示交流:1. 你知道这个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哪些要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2.哪些词语是写沃克医生态度的。(冷冷地、有些不悦)思考:沃克医生的态度为什么“冷冷地”,而且“有些不悦”? 3.沃克医生凭什么断定刘伯承是军人?(抓住“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加以体会。)这么重的伤势,到底是多重的伤势,同学们请看资料:当时刘伯承的眼珠子都掉出来了,多么重的伤势。一般人可能会怎么做? 而刘伯承却是自己走进诊所,这样的动作让人感觉到很镇定。4.我们听听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还说了些什么? (1)这段对话中,有的连提示语也没有,你能找出刘伯承说的话吗?他( )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刘伯承( )地说:“刘大川。”刘伯承( )地说:“邮局职员。”你从刘伯承此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感受到了什么?5.分角色朗读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二)手术之前(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不管刘伯承有多镇定,但是他的伤势非常严重。需要马上动手术。可是,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提示任务: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思考与调整:(1) 刘伯承为什么拒绝使用麻醉药呢?(2) 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态度发生了变化? 指名读: 展示交流:1. 刘伯承为什么拒绝使用麻醉药呢?2. 想象说话:这时的刘伯承最担心的是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如果脑神经损伤的话,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刘伯承就会 ,就会 ,就会 。3.老师这里还有一段刘伯承求治时的资料,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4.刘伯承说话的语气是怎么样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平静的说话?(他深思熟虑,为了革命的需要,早已作好了忍受巨痛的准备。)5.我们再来看看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态度发生了变化,你发现了吗? 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指名交流句子,说说体会。“愣住”是一种怎样的表情?指名说说并演一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愣住?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刘伯承手术坚决不用麻醉药,体会到一个军人的坚强。)6.分角色朗读。(三)手术之中(学习课文第3至4自然段)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即使是再细小的灰尘落进眼睛中,我们都会泪流满面,疼痛难忍,何况是用刀子在眼中一下一下地割啊!面对这个让我们胆战心惊的手术,刘伯承的回答却只有简单的一个字能!1.然而,刘伯承毕竟也拥有和我们一样的血肉之躯啊!手术中,他又有着怎么样的表现呢? 提示任务: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自主阅读: 教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展示交流:师:谁能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预设一:(出示:年轻人一声不吭)1.手术痛么?从哪儿看出来的?指名交流:抓住“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抓破”。思考与调整:课文没有出现“痛“这词语,却从字里行间让我们感觉到了那种无法言语的痛。这就是文字的精妙,这就是文字的温度。谁能读好这段话?2.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手术进行了三个小时。切除了坏死的眼球,一刀刀割去烂肉和新生的息肉,每一刀下去,都是钻心的疼,每一刀下去,都是刻骨的痛!这是怎样的生死之痛啊?带着你此刻的感受,齐读这段话:“年轻人一声不吭”3.现在老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手术中,假如你就站在手术台边,第一刀割下去,第二刀割下去,第三刀,第四刀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情景?又听到了什么声音?出示PPT:站在手术台前,我仿佛看到了 ,仿佛听到了 。学生交流。4.是啊,纵然是钢筋铁骨,也难以忍受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惊心动魄的情景吧!(放映影片片断)5.当你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6.正如沃克医生所说,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他是一位军神!(引读)7.带着你的惊叹和敬佩之情,再来读这段话:“年轻人一声不吭”预设二:你注意到此刻沃克医生的表现了吗?1. 指名回答。2. “一向镇定”告诉我们什么?(沃克医生医术很高明,不愧为著名的外科医生)3. “微微颤抖”又让我们体会到什么?(一个细微的动作“微微颤抖”体现了沃克医生被刘伯承深深感动了,想努力减轻刘伯承手术中承受的痛苦。)沃克医生的话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刘伯承的关心和爱护)4. 指导朗读。(四)手术之后(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过渡:手术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沃克医生摘除了刘伯承已经坏死的右眼珠,把烂肉和新生息肉一刀刀割掉。刘伯承无比坚强地忍受了普通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手术终于结束了,我们再来听听两人的对话。 提示任务:请你细细地读,你最注意的是哪句话、哪个词,划出来,多读几遍,再认真想一想你有什么体会?思考与调整: 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展示交流:1. 师:哪位同学愿意谈谈你的体会?预设(1)勉强一笑、脸色苍白、72刀。三个多小时,七十二刀。脸色苍白,但他勉强一笑,这个痛都忍过去了。证明了他的毅力,意志坚强,这时候还能笑得出来。这哪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啊,这分明就是神,是“军神”。预设(2)怪不得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出示句子,指名读。)这里有三个感叹号,你注意到没有?这三个句子的前后次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了不起”是夸奖,但是“男子汉”为什么要加上“真正”这个词语呢?男子汉难道还有假的吗?(真正的男子汉流血流汗不流泪。)再读这句话.会说话的钢板。钢板是什么样的呀?为什么把刘伯承比作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呢?刘伯承是意志如刚,象钢板一样。他的毅力超过了一般的人,毅力非凡,这样的人才称之为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军人,是军人当中的军人,被称为-(军神)齐读。2. 我们再来看刘伯承的回答,每一个回答用的都是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些句号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3. 至此,沃克医生已经断定,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的军人,所以他再一次询问刘伯承的名字,刘伯承这次为什么告诉他了?想象一下,当沃克医生知道眼前这位就是久仰大名的刘伯承时,会说些什么呢?4.分角色朗读课文(五)总结课文1.同学们,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他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他创办了国防大学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一起再来读课题。2.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而本文,刘伯承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尊称其为“军神”。老师这里有一首写刘伯承将军的诗赞军神,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与调整: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3.同学们,慈祥的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刘伯承的照片)学生交流写话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饱含激情朗读自己所写内容。四、检测完善1. 补充习题第四题。2. 当堂反馈第二课时(第二题)板书设计:军神 沃克 冷冷地 关爱 敬佩 不悦刘伯承 镇定 坚决 坚强 军神(意志如钢)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七单元 课题:21.掌声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绿色通道中11个字,读准多音字“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 品读感悟第1、4自然段,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课前准备: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字词我会学1.生字读一读:(1)读读“绿色通道”和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容易读错的圈起来多读几遍。(2)注意读准字音:翘舌音:持 述 骤平舌音:残(3)把课文后第三部分的词语圈出来,多读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2.字形辨一辨: 班( ) 持( ) 愿( ) 述( ) 斑( ) 特( ) 原( ) 术( )二课文我会读1.先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标上小节序号。2.再读课文,想一想:同学们在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3.三读课文,画一画:课文中有“掌声”一词的句子。4. 出示:按照给出的段意给课文分段。一()小英生病,腿落下残疾,显得忧郁而自卑。二()演讲课上,刚调来的老师不了解情况,让小英上台演讲。思考与调整:演讲获得了成功。三()小英不再忧郁,变得活泼、开朗了。四()我们应当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不要忘记把掌声献给别人。教学程序: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请大家伸出左手,再伸出你们的右手,把你们的左右手相互击碰,让它们交汇出美妙的声音,好吗?2.刚才左右手交汇出来的那美妙的声音是什么声音?3.你经常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4.同学们,掌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把心中想说的表达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掌声的课文。看看文中的掌声是谁送给谁的,为什么要送给她掌声?5.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掌声 (齐读课题)。像刚才同学们的掌声一样,热情一些、热烈一些。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1.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绿色通道中11个字,读准多音字“调”,理解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师简述目标: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检测字词1.学习生字新词(出示词语)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怎么样,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些词语的。班里 愿意 讲述 投向 低下去 调来 情况 持久 身处困境(1)正音师:在这些生字词当中,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持、述”是翘舌音,大声地读出来!指名读一读!“讲、况、境”是后鼻音,“班”为前鼻音。区分多音字:“调来”一词中“调”读dio,它还有个音读“tio”。思考与调整:(出示词语:调兵遣将 调色 低调 调解)你能读准吗?师:课文当中的词语一定要读正确,读流利!齐读。(2)辨形 字音都读准了,你觉得哪个字特别难写?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愿意给大家提个醒?“愿”是半包围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低”不能漏掉最后一笔点。比一比:持特 班斑 原愿 竞竟境镜 师范写:愿、班(3)描红:把“愿、班”两个生字描一描,记一记。2.读准绿色通道中的字词残疾 慢吞吞 骤然间 情绪 普通话 鞠了一躬 交谈 学校 舞蹈 珍惜 (1)自读(2)开火车读,纠正字音。3.齐读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语文书,让我们一起读准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三)顺读课文 1.自读课文,这些生字新词放到课文当中,你还能读准吗? 好,接下来我们开始读课文。2.指名检测(1)第一自然段。提示多音字:落落 lu:掉下来,往下降。 l:丢下,遗漏。 lo:留下,遗留。因此,在本课中应该读“lo”。平行练习:出示:根据意思选择读音 A.小明生病了,功课落( )下了许多。B.那个降落( )伞真漂亮!C.得过小儿麻痹症的人,一定会落( )下残疾吗?(2)第2一4自然段。相机理解“犹豫”:拿不定主义。区别“注意”、“注视”、“注目”。 小黑板出示:思考与调整:注意 注视 注目(1)今天,小芳穿了一条红裙子,特别引人( )。(2)在同学们的( )下,亮亮大大方方地上台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歌。(3)老师常叮嘱我们,要( )遵守交通规则。(3)第5一6自然段师:从那以后,小英有了怎样的变化?相机理解“忧郁”(4)第7自然段是啊,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要珍惜被人对你的关怀。指名读这个自然段。3.小结过渡:感谢这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读,让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一)小黑板出示目标2 学习目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二)初识人物学习到现在,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理清脉络1. 快速找一找,在这个故事中,同学们在一节课上鼓了几次掌?2.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两次掌声之前的事情?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两次掌声之后的事情? (四)了解写作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课文是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的,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同桌之间练。2.交流展示。出示填空:因为 ,所以小英 。一次,轮到小英给大家讲故事了,她 ,同学们把掌声送给她,使她 。当小英讲完故事后,同学们又一次送给她掌声,使她 。 (五)学法指导教师小结:瞧,课文是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来叙述的,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同学们在写作的时侯也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我们习作的思路就更清晰了。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一)出示目标31.小黑板出示:思考与调整:学习目标3:品读感悟第1、4自然段,感知人物差异。2.师简述目标: (二)任务提示:第一步: 再读课文,你能联系课文说说,小英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的小英是怎么样的?你分别是从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知道的? 第二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三)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四)展示交流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谁能说一说文中的小英原来是什么样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2)文中哪个自然段重点写了小英以前的表现?(第一自然段)(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从这段中你了解到小英以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总结板书:原来 自卑(4)你能读出她的自卑吗?练读,指名读。2.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1)后来的小英变成什么样子?(她不再犹豫,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舞蹈房)(2)文中哪个自然段重点写了小英现在的表现?(第五自然段)(3)指名读。(4)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小英有哪些变化?(5)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从这儿你了解到后来的小英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总结板书:现在 自信 (6)真替她的变化感到高兴呀,你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自信读出来吗?3.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小姑娘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呢?板书(演讲课上的掌声) 课堂小结,顺延激情:让我们再一起回到这篇文章来,走进掌声,细细体会一下小英当时的心理转变过程。(再次简练地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复习板书)小英原来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后来掌声却让小英变了,掌声到底有什么魔力能改变一个人,请同学们回家预习,下一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五、检测完善:思考与调整:1.抄写生字词2.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两题。板书设计: 21. 掌 声两 次自卑 自信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七单元 课题: 21.掌声 第2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 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3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点: 1. 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2. 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小英的心理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课前准备: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课文内容要读懂1.“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摆地走上了讲台。”你以为大家猪似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2“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小英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二语言文字品一品1.读一读: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想一想: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3.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得到过掌声?说一说你的感受。4.写一写: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 ,能 !三课外阅读共赏析听一听歌曲掌声,试着也来唱一唱。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1. 听写词语:班里 愿意 讲述 投向 低调 情况 持久 身处困境2. 复习第一和第五自然段,了解小英前后性格的特点。思考与调整: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新同学小英。她原来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后来她变得怎样了呢?(板书: 忧郁 自卑 开朗 自信)二、出示目标:过渡:由忧郁、自卑到开朗、自信,那是多么大的变化呀。是什么让小英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先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1. 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2一4自然段。(聚焦“掌声”,领会内涵)过渡:1. 是什么让小英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掌声)2. 就是这掌声,使得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多么神奇的掌声啊! 提示任务:1. 默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掌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一找。2. 思考:这个自然段共写了几次掌声,每次掌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展示交流:1. 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掌声?(第4自然段)2. 这个自然段共写了几次掌声,每次掌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一】交流讨论第一次掌声出示描写掌声的句子: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效应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提示任务:自由读课文第2一4自然段,圈画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词句,从中体会出小英怎样的心情? 自主阅读: 展示交流:1. 学习词句,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 预设1:思考与调整:出示句子: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1)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下去?“犹豫、慢吞吞”这两个词告诉你什么信息?(2)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想象一下英子的神态和表情。 预设2:在大家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从“注视、终于”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着什么?(2)体会一下英子的心情,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表现出来。(3)是啊,此时,小英最需要的就是同学们的鼓励和安慰。就在此时,掌声出现了,多么及时的掌声啊!同学们,假如我们就是小英班上的同学,当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呢?出示:我想对小英说:“ ”。师:同学们所有这些话都是表达的是对小英的一种尊重、一种鼓励。板书:尊重 鼓励预设3:(1) 过渡:小英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心意了吗?出示句子 :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2)此时此刻她心里会想些什么?2. 读第一次掌声的句子。把同学们对小英的尊重、鼓励、肯定和小英感激、自信告诉大家。【二】交流讨论第二次掌声1. 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之下,小英的演讲怎样呢?2. 引读:掌声渐渐平息,也很好。师:有了同学们的鼓励和安慰,小英出色地完成了演讲。 提示任务:1默读文字,想想当小英结束演讲,同学们怎么做呢?小英又是怎么做的呢?2. 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自主阅读,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展示交流:思考与调整:(1)当小英结束演讲,同学们怎么做呢?这里面描写掌声的词语是什么?“经久不息“是什么意思?(2)如果你就是班上的同学,你的掌声要告诉小英什么呢?出示:我想对小英说:“ ”。(3) 面对同学们赞美的掌声,小英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当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的时候,英子激动万分,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此时此刻她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小英激动地说:“”。(4)总结:是呀。是同学们的掌声送给小英尊重、鼓励。使小英有了上台演讲的自信。是同学们的掌声送给了小英赞美、肯定,使小英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3. 指名读第4自然段。把同学们对小英的尊重、鼓励、赞美,把小英的感激、喜悦、自信充分表达出来。4. 仿写这些句子,都是抓住英子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我们能通过这些描写,能感受到英子的心情,所以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动作、外貌等来体现人物的心情。我们不妨学着写写:(喜悦、愤怒、悲伤、烦恼)只见他(她) (二)学习第6自然段。1.是呀!演讲课上的那两次掌声,送给小英的是尊重、鼓励、赞美,是同学之间的关爱。有了同学们的尊重、鼓励、赞美、关爱,小英才有了生活和学习的勇气,才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所以这掌声对小英来说一起读课文的第6段。2.看到英子现在的生活这么快乐,你想对英子说什么?请你给英子回信吧。(配乐爱的奉献(三)学习第7自然段。1.师:我们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可以从别人的掌声中吸取前进的信心和力量,鼓起生活的勇气。那别人是不是也需要呢?所以对大家来说-读课文最后一段。2.同学们让我们把这感人的哲理铭记在心。我们在脑子里将最后一段记在心里。背背看。思考与调整:3.是啊,掌声是鼓励、是夸奖、是尊重、是关爱。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处处需要掌声,现在想把掌声献给谁?4.句式训练: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 ,因为。四、总结升华,拓展练习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除了可以用掌声来表达自己的关爱,还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表达。出示小诗: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爱是大雨中的一把小伞;爱是给汽车上的老人让出的座位;爱是给下班回家的爸妈送上的一杯茶;爱是;爱是;爱还可以怎样表达?把它写下来吧!(学生在音乐声中续写小诗。)2.让我牢记人人都需要爱,特别是一个深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爱的同时也不忘记把自己的爱献给别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五、检测完善1. 背诵并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2. 完成补充习题第三、四题。板书设计: 忧郁 鼓励 乐观 掌声 自卑 赞美 开朗1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七单元 课题:22.金子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思考与调整: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绿色通道中7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 品读感悟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淘金者们的感情变化。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的道理。课前准备: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字词我会学1.生字读一读:(1)读读“绿色通道”和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容易读错的圈起来多读几遍。(2)这些生字中,前鼻音有: 后鼻音有: (3)把课文后第三部分的词语圈出来,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也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2.字形辨一辨: 坑( ) 份( ) 盆( ) 轻( ) 实( ) 吭( ) 扮( ) 盒( ) 软( ) 买( )二课文我会读1.先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标上小节序号。2.再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样的梦想?3.三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写下你的疑惑。教学程序: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师板书课题金子问:“看到这个词语你联想到什么?”预设:黄澄澄的金子、金元宝 、值钱的东西、财富的象征。2讲解“淘金者”思考与调整:金子非常珍贵,它简直就是财富的象征,于是就有很多人想得到它,想方设法地去寻找金子。这些寻找金子的人,我们就把他们叫做?(出示词语“淘金者”,生说)谁来读?(生个读,齐读)3.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所讲述的也是一个淘金者的故事。课文中的淘金者是谁?(板书:彼得弗雷特) 教学生字:“彼”外国人的名字和咱们中国人的名字有点不同,姓和名之间用一个点号以示区分。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1.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色通道中10个字,理解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师简述目标: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检测字词1.学习生字新词(出示词语)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怎么样,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些词语的。大坑 不甘心 附近 买 钱倾盆大雨 松软 装扮 实现 (1)正音在这些生字词当中,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实”是翘舌音。,大声地读一读!“甘、钱、盆、扮”是前鼻音,“坑”是后鼻音。指名读,齐读。(2)辨形、解义字音都读准了,你觉得哪个字特别难写?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愿意帮帮他? 其中的“买”与“实”进行区分。 披彼、坑抗、附付、钱浅、吹软、扮份区分“买”与“卖”的用法。(3)描红:把“甘、买、钱”这几个生字描一描,记一思考与调整:记。2.读准绿色通道中的字词淘金者 绝大多数 挖掘 冲刷 若有所悟 娇艳(1)自读(2)开火车读,纠正字音。3.齐读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语文书,让我们一起读准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三)顺读课文 1.自读课文,这些生字新词放到课文当中,你还能读准吗? 好,接下来我们开始读课文。2.指名检测都准备好了?(1)听说萨文河畔发现了金子,于是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彼得弗雷特也加入了淘金者的队伍,结果怎样呢?谁来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2)就在彼得弗雷特准备离开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究竟是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课文的那几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三至六)(3)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又告诉我们什么呢?3.小结过渡:感谢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读,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一)小黑板出示目标2 学习目标2:熟读课文,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二)理清脉络1. 大家饶有兴趣地听读了课文,能试着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个句子吗?出示:当彼得时,他。2. 同桌交流:3. 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内容梳理归纳后出示:当彼得(听说萨文河畔有金子)时,他(也去淘金)。当彼得(苦干几个月一无所获)时,他(失望透顶,准备离开)。当彼得(在雨后看到土地上长出绿茸茸的小草)时,他思考与调整:(留了下来)。当彼得(用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养花苗)时,他(实现了梦想)。4. 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你会给文章分层次了吗?一(1、2自然段) 二(3至6自然段) 三(第7自然段)(三)了解写作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课文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同桌之间练。2.交流展示。 (四)学法指导有时候,把课文中主要人物的言行前后串联起来,也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学会了吗?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一)出示目标31.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3:品读感悟第1、2自然段,了解淘金者们的感情变化。2.师简述目标: 3. 过渡:当人们听说萨文河畔发现了金子后,淘金者们便师引说:蜂拥而至。请同学们跟随淘金者的脚步一起来到美丽的萨文河畔。(二)提示任务: 自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找找最能体现淘金者们心情的词语,彼得弗雷特与其他淘金者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三)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四)展示交流1.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淘金者们的心情?(1)蜂拥而至、希望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蜂拥而至是什么意思?(人就像蜂群一样涌了过来,密密麻麻的。)(2)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人多的成语吗?(人山人海、人流如潮、水泄不通、川流不息)你能想象当时的场面吗?(3)许许多多的人像蜜蜂一样从各地拥到萨文河畔,就想去发财,根本没有考虑结果会怎样。(4)指导朗读。思考与调整:2彼得弗雷特与其他淘金者到底有什么不同呢?(1)出示: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322:2025 EN-FR Security of ME equipment containing high-activity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s
- 【正版授权】 IEC 62278-1:2025 EN Railway applications - Specific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reliability,availability,maintainability and safety (RAMS) - Part 1: Generic RAMS process
- 校服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皮内注射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选拔面试题及答案
- 人流物流考试题及答案
- 曲靖护士面试题及答案
- 校园周边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生态补偿面试题及答案
- 入院评估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一1学生情况调查表
- 涂料用常用树脂课件
- 医院类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关键技术
- 滇中引水工程
- 准东-华东±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杆塔设计原则
- krones旋盖系统控制原理及参数设定
- GB/T 708-2019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 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 实习协议模板(最新版)
- 《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级1》教案
- 车间拆除及场地土壤治理与地下水修复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和设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