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讯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 01 18 目 录 1视讯技术发展概况视讯技术发展概况 4 1 1H 264是高清视频编解码协议的标准 5 1 2H 320 H 323长期共存 向SIP协议平滑过渡 7 1 3高保真 低延时宽带音频协议AAC LD成为高品质音频首选 9 1 41080P 50P 60P 720P 50P 60P高清是新一代视频会议的不二选择 10 2视讯系统选型关注点视讯系统选型关注点 13 2 1稳定性 13 2 2全高清 13 2 3可持续性 14 2 4扩展性 14 2 5标准性 14 2 6易用性 14 2 7客户化解决方案能力 15 2 8本地化服务能力 15 3高清视频系统设计方案建议高清视频系统设计方案建议 15 3 1系统设计依据 15 3 2系统设计原则 16 3 3系统组网方案 18 3 3 1组网图 18 3 3 2方案说明 18 3 3 3系统配置 19 4 高清视频系统主要特点高清视频系统主要特点 20 4 1全高清 20 4 2高流畅性 20 4 3高清静态 动态双流 21 4 4CD音质效果 21 4 5采用国际标准协议 22 4 6极高的稳定性 22 4 6 1产品成熟 22 4 6 2系统稳定 22 4 7创新 实用的特色 25 4 7 1简约时尚的用户界面 贴近用户使用习惯 25 4 7 2大容量 高带宽处理能力 保证系统扩容适应性 26 4 7 3超强的多通道级联能力 随心所欲同时观看任何级联的会场 27 4 7 4真正意义的分级分权 使大网维护变得非常简单 28 4 7 5完备的安全特性 保证会议高度安全 30 4 7 6拥有独创技术 具备超强的网络适应能力 保证会议正常召开 31 4 7 7拥有人性化端到端网络线路质量监控工具 实时把控网络动态 33 4 7 8一屏三显功能 节约视频显示设备投资 34 4 7 9支持电视墙信号输出功能 实时进行监控与调度 34 4 7 10WEB页面实时浏览会场视频 方便维护人员掌握会场实况 35 4 7 11利用3G 卫星网络作为承载接入视频会议 满意客户应急视频接入需求 35 4 7 12支持PSTN以及移动电话语音接入 满足在外人员接入视频会议需求 37 4 7 13支持录播 点播以及直播功能 使得培训 内部办公视频会议得到延伸 38 4 7 14支持SIP协议 提供IMS视频会议融合解决方案 39 4 8良好的兼容性 40 5 高清视频系统日常维护 升级和扩容高清视频系统日常维护 升级和扩容 40 5 1系统设备日常维护 40 5 2原厂商本地化支持 41 5 3系统升级 41 5 4系统扩容 41 6产品简介产品简介 42 6 16 1V VIEWIEWP POINTOINT 86508650 42 6 26 2RP100RP100单屏智真单屏智真 46 6 36 3VPVPOINTOINTHDHD软件终端软件终端 51 6 46 4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 SMC SMC 53 7 视讯产品的优势视讯产品的优势 55 8面向客户的服务面向客户的服务 57 附录一 高清视频系统会议室布置及装修建议附录一 高清视频系统会议室布置及装修建议 59 1 1会议室的布局 59 1 2会议室照度 60 1 3会议室的音响效果 61 1 1桌椅要求 61 1 2会议室的电声设计 61 1 3会议室供电系统 62 1 4视讯会议室的典型布置图 62 1 5会议室装修实例 63 附录二 附录二 视讯简介视讯简介 68 附录三 附录三 视讯用户名单视讯用户名单 70 国家部委 70 政府及职能部门 70 科教文卫广播交通 71 公检法及军队系统 71 通信行业 71 金融服务 72 电力系统 72 企业 72 特别行政区 国际机构及海外应用 73 1 视讯技术发展概况视讯技术发展概况 视讯技术实现了语音 图像 数据等信息综合在一起的远距离传输 使人们在进行异 地交流时利用视讯技术既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 又可以看到对方的活动图像和胶片内容 大大增强了异地交流的亲切感和临场感 在 效率至上 的信息社会中 通过视讯系统 进行协同工作时既可听到对方的声音 又可看到对方的图像 大大增强了沟通的效果 在 节约宝贵的时间 精力和金钱的同时 又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 充分发挥出视频会议真实 高效 实时的优点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协同工作手段 为了实现信息化 保证信息的快速 高效的传输 很多运营商与企业建设了基于宽带 多媒体业务的视频会议系统 利用业界先进的视频通讯技术 实现了视频 语音和数据的 视频稳定传输 提高了宽带网络的利用率和办公效率 并减少了差旅费用 日常会晤费用 的支出 并为实时的沟通创造了条件 随着IT技术的发展以及视频会议需求的日益提高 特别是H 264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 为视频图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高清视频已经成为众望所归 技术发展的方向 成为新一 代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标志性指标 根据美国咨询机构WR Wainhouse Research 报告显示 今后5 10年 视频会议主要 有如下发展方向 更清晰 视频 720p 1080p 50p 60p 高清成为新一代视频会议系统的不二选择 音频 AAC LD 宽带音频协议正逐步取代低品质音频通讯协议如 G 711 G 728 G 722 等 高临场感 多声道 会议室场景技术 远程呈现技术 3DAV 低带宽 高效率 H 264 视频解码协议已经成为高视频编解码的绝对首选 多协议长期并存 H 320 和 H 323 网络协议长期共存 并有向 SIP 协议平滑过 渡 720p 1080p 50p 60p高清会议电视系统在大型行政会议 大型培训 远程教育等领域 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AAC LD等宽频语音技术 以及双声道 三声道技术 提供高保真 立体声的音频效果 结合双720p 双1080p的辅流技术 视频会议可真正实现三位一体 图 像 声音 数据内容 的高质量效果 远程呈现系统使用先进的音 视频 网络等技术 通过真人大小的高清视频图像 用 户相隔万里 却能带来身临其境般面对面交流的圆桌会议体验 在行政管理团队会议 高 端培训 客户协作支持 应急危机管理 股东发布会 事件发布会 高层研讨会 高层峰 会 研发团队协作 高端人才远程面试等应用领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 1H 264 是高清视频编解码协议的标准 视频协议从H 261 H 263发展到目前主流的H 264协议 H 261 H 261视频编解码标准是最原始的视频编解码协议 在8 8像素块上使用离散余弦变换 DCT 编码视频帧 支持两种视频图像格式 CIF和QCIF 是H 323 H 320基本要求的一 部分 1995年之前 会议电视系统图像都采用H 261编码协议 H 263 1995 年 ITU T 针对低比特率视频应用制定了 H 263 标准 当时 H 263 被公认为是以 像素为基础的采用第一代编码技术混合编码方案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 尽管采用 H 263 编 码技术较 H 261 编码在压缩率和图像质量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但 H 263 信源编码算法的 核心仍然是 H 261 标准中采用的 DPCM DCT 混和编码算法 原理框图也和 H 261 十分相 似 H 264 2001年12月 ITU T和ISO两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视频编码的专家联合组成视频联 合工作组 JVT Joint Video Team 负责制定一个新的视频编码标准 以实现视频的高 压缩比 高图像质量 良好的网络适应性等目标 随后JVT制定出的视频编码标准被ITU T 定义为H 264 H 264相对以前的编码方法 在图像内容预测方面提高了编码效率 采用可变块大小 运动补偿 1 4采样精度运动补偿 加权预测等算法 改善了图像质量 增加了纠错功能和 各种网络环境传输的适应性 测试结果表明 在中低带宽情况下 H 264具有比H 263更优 秀的PSNR性能 H 264的PSNR比H 263平均要高3dB 所以目前业界主流视频会议系统厂 家都推出了基于H 264的视讯产品 H 264编码技术使运动图像压缩技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在较低带宽上提供高 质量的图像传输是H 264的应用亮点 H 264的推广应用对视频终端 网守 网关 MCU 等系统的要求较高 目前只有真正有实力的厂家才有能力提供全线的产品 以下是各种算法的比较 各种编码算法效率对比 可以看出 在图像编解码效率上 H 264算法最为领先 MPEG 4和H 263算法基本相 同 MPEG 2算法效率最低 综上所述 我们建议当前建设的会议电视系统必须支持H 264编码 当带宽比较低时 采用H 264编码协议 可以充分利用H 264压缩效率较高的优势 相对H 263大幅度提高图 像质量 1 2H 320 H 323 长期共存 向 SIP 协议平滑过渡 作为两种主流的视讯标准 H 320 H 323 SIP未来怎样发展 各自的优点何在 这将 决定它们的未来之路 1964年 语音与图像结合的技术出台 产品是贝尔实验室研制的Picture Phone MOD I 属于一种分时传送技术 20世纪80年代 日本制定用于可视电话生产与应用的TTC标准 90年代 CCITT提出用于电视会议 可视电话的H 261协议 并迅速取代TTC标准在全球得到 应用 作为全球性互通的依据 随着电视会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个人与企业应用视频技术 的增多 数据业务也集成进来 发展成为 视讯业务 与此同时 新的协议框架与标准 文本不断出现 对视讯服务与产品等各个方面的性能指标 压缩算法 信息结构 控制命 令 规程和组建电视会议网原则提出一系列的完整规定 目前 主流视讯设备基本上都是采用H系列标准 中国更是如此 电信运营商推出的视 讯业务基本上以H系列标准为准则 不同的是 或者采用成熟的H 320系列协议 或者采用 较新的H 323系列协议 H 320 稳定中求发展 宝刀未老 H 320协议主要用于电路交换网络 也就是以中国通信网为基础的网络中 由于基本上 采用网络线路专用方式 图像质量 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所保证 从应用方来看 用户更加注重的是其技术成熟度高 市场可选用设备多样等特点 并 且由于全球范围内通用的视讯传输网络只有ISDN 所以在跨国视讯网络建设方面 采用基 于H 320技术标准的设备比较多见 同时 这一技术也通常是政府 军队 金融等行业对于 安全保障敏感的行业的首要选择 从市场机会来看 由于原本就是建立在非规模性应用的设想之上 而且以系统稳定为 第一要义 采用这一协议 在当前的公众网络资源上用得相对少一些 但是政府 军队 金融 公检法等对于安全保障敏感行业 H 320是首要选择 而且在国内市场大规模应用 H 323 视讯市场的宠儿 运营商宽带建设规模化的形成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 使得基于TCP IP技术的视讯 协议更容易获取市场 而针对这一市场的协议便是H 323协议标准 根据H 323协议的规定 一个多媒体会议应用系统 应该由终端 网守 GateKeeper 亦称网闸 网关 Gateway 多点控制器 MC 多点处理器 MP 和多点控制单元 MCU 等部分组成 看似复杂 但用户端所需要做的工作并不多 这也是TCP IP的优势所 在 相对而言 基于TCP IP协议的视讯网络部署比较灵活简单 维护也比较方便 所以公 众性网络或者企业级视频应用选择H 323协议以及相应的TCP IP网络会多一些 但是由于IP网络本身的QoS问题还没得到完全解决 视讯技术应用因此容易出现网络抖 动 包序混乱 网络拥塞等现象 系统稳定性没有基于H 320的视讯系统好 现在的情形是 H 320因为在国际上已经广泛部署 并且在国内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所以在未来的多年内还仍然会得到电路交换网络的支持 市场前景并不黯淡 而H 323标准 则因为和TCP IP绑定到一起 对于系统要求更为简略 并且在操作 互动 以及市场价格 方面都具有优势 所以其发展会更加迅速 SIP 视讯市场的新星 H 323和SIP 两者都对IP电话系统信令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但两者的设计风格各 有千秋 H 323采用的是电话信令模式 包括一系列协议 而SIP借鉴互联网协议 采用基 于文本的协议 当采用H 323协议时 各个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可以进行互相操 作 用户不必考虑兼容性问题 而SIP协议应用较为灵活 可扩展性强 两者各有侧重 在H 323系统中 终端主要为媒体通信提供数据 功能比较简单 而对呼叫的控制 媒体传输控制等功能的实现则主要由网守来完成 H 323系统体现了一种集中式 层次式 的控制模式 而SIP采用Client Server结构的消息机制 对呼叫的控制是将控制信息封装到消息的头 域中 通过消息的传递来实现 因此SIP系统的终端就比较智能化 它不只提供数据 还提 供呼叫控制信息 其他各种服务器则用来进行定位 转发或接收消息 这样 SIP将网络设 备的复杂性推向了网络终端设备 因此更适于构建智能型的用户终端 SIP系统体现的是一 种分布式的控制模式 H 323是属于国际电联 ITU 的标准 以H 323为标准构建的多媒体通信网很容易与 传统PSTN电话网兼容 从这点上看 H 323更适合于构建大网 SIP则是由一些Internet爱 好者提出的 协议相对简单 但功能也相对简单 而且 对SIP的更新相对于H 323协议也 较为落后 目前 有许多运营商正在利用SIP构建试验网 但若想利用SIP构建视频大网 必须对它进行补充 完善 这样一来SIP也不可避免地变得复杂起来 相比而言 H 323的集中控制模式便于管理 像计费管理 带宽管理 呼叫管理等在 集中控制下实现起来比较方便 其局限性是易造成瓶颈 而SIP的分布模式则不易造成瓶颈 但各项管理功能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用户终端操作复杂 1 3高保真 低延时宽带音频协议 AAC LD 成为高品质音频首选 音频协议从G 711 G 722 G 728发展到宽频语音AAC LD ITU T G 711 标准公布于1972年 其语音信号编码是非均匀量化PCM 语音的采样率为8KHz 每个样 值采用8bit量化 输出的数据率为64kbps 这种窄带编码支持对300到 3 400赫兹的音频进 行压缩 延时长 音质一般 消耗的带宽相对较大 主要用于数字PBX ISDN上的数字式电话 ITU T G 722 G 722 1 ITU T G 722 G 722 1标准是用于1 KHZ 采样率的标准化宽带语音编码算法 分别于 1984年和1999年被国际组织定义为标准 G 722 G 722 1编解码器在16kHz频率上接收16位 数据 带宽从50Hz至7kHz 并将其分别压缩为64与48 Kbit s 32与24 Kbit s 其总延 迟约3ms 能够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 但是要求的带宽较宽 G 722 G 722 1在无线通信系统 VoIP生产商 个人通信服务 视频会议等领域应用 AAC LD AAC Advanced Audio Coding 高级音频编码 是由Fraunhofer研究院 MP3格式的创 造者 杜比 DOLBY 试验室和AT 物理特性 重量重量80000小时 6 26 2RP100RP100 单屏智真单屏智真 产品外观产品外观与结构组成与结构组成 整体外观整体外观 HUAWEI公司秉承简约的设计理念 推出RP系列产品会议解决方案 满足企业和单位 中小型交流会议的各种应用场景 RP100为单屏设计 图 1 HUAWEI RP100 方案整体外观图 产品组成产品组成 HUAWEI VP9035系列的产品主要由核心编解码器 高清摄像机 数字阵列麦克风VP M210 总装结构件及LCD液晶显示屏组成 图 2 HUAWEI VP9035A 组成图 核心编解码器核心编解码器 图 3 核心编解码器外观图 核心编解码器采用 公司专有的VideoIntensifier ViewProcess技术 同样的光照和镜 头条件下 图像更加锐利清晰 配合最新的硬件处理芯片和H 264编解码技术 大大提高了 图像压缩比 在同样带宽下 可向用户提供更逼真 更清晰 更流畅的画面 采用快速自 适应回声抵消 AEC 自动增益控制 AGC 和自动噪音抑制 ANS 技术 可向用户 提供更清晰的全双工数字音频 最完善的线路备份机制 最高效的抗丢包算法 最智能的 带宽自动适应技术 最可靠的信令媒体流加密技术等 高清摄像机高清摄像机 配套的高清摄像机能够输出1080P 720P分辨率的图像 支持自动曝光 AE 自动 白平衡 AWB 以及自动对焦 AF 能够最大程度地适应各种环境 呈现最完美的视频效 果 同时 它简化了视频输出接口 更加完美地搭配RP系列核心编解码器 最大限度为用 户节省成本 数字阵列麦克风数字阵列麦克风VPM210 图 4 VPM210 数字阵列麦克风 VPM210阵列麦克风采用360度全向拾音技术 最远在6M半径的拾音距离内都可以正常 与对方交谈 凭借智能的拾音技术 内置噪声抑制 自动增益处理和回声处理技术 配合 公司系列高清视频会议终端产品 可以为视频会议提供令人震撼的立体声语音效果 极 大的提高会议效率 总装结构件总装结构件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用户会议室设备布局以及更加简便快捷地完成设备的安装交付 同时最大限度适应各种会议室场景 公司推出了高度集成的一体式RP智真产品解决方 案 更加完美地适应各种会议室环境 专业设计 一体化支架采用专业设计 注意到人性化的细节 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会议环境的 限制 选择不同的布置方式 具备可移动 可上墙 固定安装 前维护等特性 体现了 公司专业专注的设计精神 人性化的细节 一体化的结构设计 使得各种线路与设备都隐藏于内部 外观十分简洁 会议环境比 传统会议有显著的提升 给用户带来高端的会议体验 产品特点产品特点 真实的会议体验真实的会议体验 传统的视频会议体现的是语音和视频的简单交流 而 HUAWEI RP系列产品通过面 对面的呈现远端会场 使得这种会议体验与传统视频会议相比发生了历史性的革命 如下 图所示 人与人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语音和图像 肢体的动作 精神的状态 眼神的沟通都可以 被捕捉和传达 会议的效果大幅度的提升 优秀的高清晰数据优秀的高清晰数据 HUAWEI RP系列产品支持标准的H 239协议 可以实现同时传递两路独立的视频码流 只需要把电脑VGA输出直接接到多功能接口上 就可以同步把会议现场和电脑显示的胶 片 WORD文档 Flash和高清图片等内容同时传送到远端会场 满足培训 医疗会诊等 会议模式的使用 强大硬件平台可以轻松实现两路720P 30帧图像的编解码 辅流可以实时播放蓝光DVD 或者用电脑播放高清电影 主流图像和辅流视频可以同时达到30fps帧率的动态效果 满足 高端动态双流的使用需求 同时HUAWEI RP系列产品充分考虑高清数据的应用场景 RP100单屏系列可以采用画 中画 二分屏等形式同时显示辅流和主流图像 超强的超强的QOS适应性适应性 由于IP网络的特性 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有丢包现象发生 会对会议效果造成很大的 影响 公司RP系列产品采用独有的超强纠错技术 SEC 能够针对IP网络传输性能自 动调整QOS保证技术和采用不同的视音频处理的策略 从而保障图像 音频在各种恶劣网 络条件下达到最优效果 在网络丢包达到3 时会议效果基本不受影响 在同样的网络抖动 延时 包误差等指标上 比国际标准和没有超强纠错技术业界产品相比有极大的提高 极小的网络带宽要求极小的网络带宽要求 HUAWEI RP系列产品采用 公司专有的VideoIntensifier ViewProcess技术 配合最 新的H 264编码技术 大大提高了图像压缩比 在同样带宽下 可向用户提供更逼真 更清 晰 更流畅的画面 在呼叫带宽大于等于768Kbit时即可达到720P的图像效果 在呼叫带宽 大于等于2M即可达1080P的图像效果 丰富的线路接入丰富的线路接入 HUAWEI RP系列产品提供了4E1 IP等多种线路传输方案 方案除必配的IP接口外 4E1接口可通过接口板的方式接入 即插即用 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不同接入需求 特别是已有专线E1的用户 更能节略成本 保护原有投资 提供业界独有的4E1线路接 入完备方案 提供最高质量的线路可靠性保障 让你不必为线路可靠性有任何担忧 全身 心融入到会议的真实体验 完善的会议安全完善的会议安全 HUAWEI RP系列产品支持H 235信令与媒体流加密技术 与 公司高清MCU 管理 平台融合 提供端到端的全网全业务信令 媒体流的加解密方案 极大的保证了会议的安 全性 充分保障会议内容的使用安全 开放的标准化系统开放的标准化系统 HUAWEI RP系列产品是基于标准的视频会议系统上的新一代产品 其可以与 视讯 解决方案中的业务层管理软件和MCU进行无缝融合 并可以与业界支持H 323或者SIP标准 协议的远程呈现产品 高清视讯产品 标清视讯产品 桌面视讯产品 电话会议产品等实 现互联互通 实现全网视频会议兼容 从而保护原有的投资 提升全网视音频效果 满足 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完美的融合完美的融合控制控制 HUAWEI RP系列可以通过 视讯解决方案中的管理台软件 RMCC 对智真会场进 行统一管理 操作非常简便 并且系统自动完成观看会场 广播会场的图像切换 并始终 保持真人大小的图像和眼对眼的效果 实现远程呈现会场之间的会议控制 以及普通会场 与远程呈现会场之间的会议控制 如 广播会场 点名会场 选看会场 添加会场 删除 会场 静音 闭音 呼叫会场 挂断会场 自由讨论 结束会议 申请 释放主席等全面的 会议控制功能 在会议中还支持智真会场加入会议的多画面 提供灵活的多画面策略 最 大可能的提升会议效果 与传统的会议应用模式自然融合 6 36 3VPointHDVPointHD 软件终端软件终端 vPoint HD支持H323 V4标准 支持H263和H 264视频协议 支持4CIF到720P的高清图像 分辨率 可以同时查看数据和视频流 支持NTSC PAL 制图像自动检测 支持全屏 大模式 正常模式和最小屏幕显示图像 在宽频显示器上支持16 9显示模式 支持同时显示本地和 远端图像 其视频质量已与高端组视频会议系统相似 作为业界目前唯一支持720P的软终端 其清晰720P高清视频效果 会给用户带来卓越 的视频体验 vPoint HD 软件外观 vPoint HD支持从64Kbps到4Mbps的会议速率 用户可以在各种传输速率下参与视频会 议 在256Kbps以上的速率就可以达到30帧的效果 vPoint HD支持以下格式的图象分辨率 1080p 1920 x 1080 pixels 仅限接收码流 720p 1280 x 720 pixels 4CIF 704 x 576 pixels VGA 640 x 480 pixels Interlaced CIF 352 x 576 pixels CIF 352 x 288 pixels SIF 352 x 240 pixels QVGA 320 x 240 pixels QCIF 176 x 144 pixels 一流的高清内容一流的高清内容 vPoint HD支持标准的H 239双流协议 支持XGA SVGA VGA CIF 格式的辅流 支持发送和接收 1路活动图像 1路数据 XGA SVGA 4CIF VGA CIF QVGA QCIF 分辨率 可以在会议中同时接收其他会场的图像和辅流 丰富的音频协议支持丰富的音频协议支持 vPoint HD广泛支持G711 G728 G722 和AAC LD 64k 等常用音频协议 可以很好的 与其他会议电视设备互通 其音频特性也包括双向回波消除 自动噪音抑制和宽带音频 这些技术都有助于将清 晰的音频传到桌面 另外 vPoint HD 包括音频器件显示和音频调整装置 不管用户选择 的是哪个音频器件 都能方便安装和操作 视频和音频设备自动识别视频和音频设备自动识别 vPoint HD 可自动识别Windows系统兼容的USB摄像头以及音频输入输出设备 无需人 工额外设置 在有多个输入的情况下 vPoint HD会提供下拉列表供选择 多国语言支持多国语言支持 vPoint HD支持中文 English French German Italian Spanish Polish Turkish Norwegian Korean Russian Indonesian等多国语言 可以满足会议电视国 际化使用的需要 6 46 4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 SMC SMC SMC主要用在视讯业务的统一管理 它的组件有会议管理软件ResourceManager 简称 RM 节点管理软件SwhichManager 简称SM SwitchCentre 简称SC或GK 网元管理 软件MediaManager与会议预约WEB服务ScheduleWeb SMC可以支持单用户模式安装或多 用户模式安装 使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会议管理软件ResourceManager 简称RM 主要功能包括统一进行会场和会议模板管理 负 责多点会议的调度 召开和控制 并且集中管理全网MCU资源 最多管理128台MCU 提 供第三方会议调度 控制和计费接口 负责主叫呼集等 通过Nlog实时监控个会场的网络 情况 并且可以实时的看到未入会的会场 一键呼叫入会和在线会场的实时音量显示功能 SwhichManager SM 和SwitchCentre SC 组成了网络控制系统 SM负责对SC进行数据 配置和日常管理 监控SC上节点的注册和呼叫状态 协同RM实现特服号码呼叫和主叫呼 集功能 SC提供H 323 Gatekeeper的基本功能 地址解析 接入控制 带宽管理和区域管理 提供网段注册和呼叫带宽限制 路由配置 认证计费 呼叫原始话单记录等功能 最高 支持25000点的注册 支持双机热备 网元管理软件MediaManager可以对支持SNMP协议的高清视讯终端 全系统 MCU RM SC和服务器等视讯网元设备进行配置 状态查询和维护等管理 7 视讯产品的优势视讯产品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 以在视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掌握了视频通信系统结构 图像和声音处理等方面最前沿的技术 是专利数量国内最多 也是业界少数几个 国内独 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 323协议栈 拥有ASIC设计能力并拥有自主设计的视音频芯片厂家 之一 同时也是拥有业界最全面的视讯产品系列的厂家 而且我们还拥有业界规模最大 技术最先进的专业图像实验室和声音实验室 截止2006年 视讯产品市场地位国内第一 全球第四 截止到2006年Q4 固网终端已获得授权100多件 视讯产品优势简介如下 电信级的稳定性电信级的稳定性 网络端口备份 不同路由的线路备份 交换机平台 主备倒换 负荷分担 插板 不间断维护 超强的网络拥塞处理能力 超强的网络拥塞处理能力 QOSQOS 超强纠错 SEC Super Error Concealment 智能调速 IRC Intelligent Rate Control Nlog Network Log 端到端线路监控方案 全面领先的高清视讯全面领先的高清视讯 高清晰度的视频质量 AAC LD宽频语音技术 三位一体 全面清晰 强大的会议召集功能强大的会议召集功能 主叫呼集 终端自动入会 特服号入会 匿名会议入会 管理员召集会议 WEB预约会议 主席控制和自由讨论主席控制和自由讨论 自由观看 声控切换 管理台广播 主席控制 丰富的多画面丰富的多画面 多种多画面组合方式 同时提供4路子画面 终端控制多画面 极高的会议安全极高的会议安全 信令传输安全 GK注册安全 主叫呼集安全 会议控制安全 配置数据安全 远程控制和维护安全 强大的可维护能力强大的可维护能力 设备内部自环 线路外部环回 内置音量指示器 IP地址冲突和GK注册状态检测 IP网络检测 内置ping TraceRoute功能 Telnet Web远程维护 内置ISDN误码测试仪 完善的维护日志 15秒快速启动功能 8 面向客户的服务面向客户的服务 一贯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 这也是 能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视频通讯领域能始终 处于领先位置的有力保障 附录一 高清视频系统会议室布置及装修建议附录一 高清视频系统会议室布置及装修建议 视频会议是指采用视讯系统利用通信网络在两个或多个地点的用户之间举行的电视会 议 各会场间实时传送声音 图像 同时还可以附加静止图像 文件 数据等信号的传送 参加视频会议的人 可以通过电视发表意见 同时观察对方的形象 动作 表情等 并能 出示实物 图纸 文件等实拍的电视图像 或者显示在电子白板上写的字和图表等 使在 不同地点参加会议的人感到如同在一个会议室进行面对面开会 在效果上可以代替现场举 行的会议 视频会议室不同于普通会议室 它既是开会的场所 同时又是放置视频会议系统设备 的场所 会议室内使用的摄影装置 会场的灯光以及色彩背景等对视频图像的质量影响非 常大 因此会议室的内装修设计和会议室灯光系统 音响系统 显示系统等的设计和选购 将直接影响视频会议的效果 从而影响到开会的效果和效率 1 1会议室的布局 影响画面质量的一个因素 是会场四周的景物和颜色 以及桌椅的色调 一般忌用 白色 黑色 之类的色调 这两种颜色对人物摄像将产生 反光 及 夺光 的不 良效应 所以无论墙壁四周 桌椅均采用浅色色调较适宜 如墙壁四周米黄色 浅绿 桌 椅浅咖啡色等 南方宜用冷色 北方宜用暖色 使所提供的视频电平近似0 35V 摄像背景 被摄人物背后的墙 不宜复杂 否则将增加摄像对象的信息量 不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 可以考虑在室内摆放花卉盆景等清雅物品 增加会议室整体高雅 活泼 融洽气氛 对促 进会议效果很有帮助 从观看效果来看 监视器的布局常放置在相对于与会者中心的位置 距地高度大约一 米左右 人与监视器的距离大约为4 6倍屏幕高度 各与会者到监视器的水平视角应不大 于60度 所采用的监视器屏幕的大小 应根据会议电视的数据速率 参加会议的人数 会 议室的大小等几方面的因素而定 对小型会议室 只需采用29寸至34寸的监视器即可 或 者大会议室中的某一局部区采用 大型会议室应以投影电视机为主 都采用背投式 可在 酌情选择电视机的大小 最好将电视机置于会议室最前面正对人的地方 摄像机放置的最佳位置应与监视器的位置基本相同 扬声器的位置可放置在会议室的 四角 实际中常常是挂在四周的墙上 1 2会议室照度 灯光照度是会议室的基本必要条件 摄像机均有自动彩色均衡电路 能够提供真正自 然的色彩 从窗户射入的光 色温约5800K 比日光灯 3500K 或三基色灯 3200K 偏 高 如室内有这两种光源 自然及人工光源 就会产生有蓝色投射和红色阴影区域的视 频图像 另一方面是召开会议的时间是随机的 上午 下午的自然光源照度与色温均不一 样 因此会议室应避免采用自然光源 而采用人工光源 所有窗户都应用深色窗帘遮挡 在使用人工光源时 应选择冷光源 诸如 三基色灯 R G B 效果最佳 避免使用 热光源 如高照度的碘钨灯等 会议室的照度 对于摄像区 诸如人的脸部应为500LUX 为防止脸部光线不均匀 眼部鼻子和全面下阴影 三基色灯应旋转适当的位置 这在会议电 视安装时调试确定 对于监视器及投影电视机 它们周围的照度不能高于80LUX 在 50 80LUX之间 否则将影响观看效果 为了确保文件 图表的字迹清晰 对文件图表区 域的照度应不大于700LUX 1 3会议室的音响效果 为保证声绝缘与吸声效果 室内铺有地毯 天花板 四周墙壁内都装有隔音毯 窗户 应采用双层玻璃 进出门应考虑隔音装置 1 1桌椅要求 应尽量采用舒适的椅子 以及加厚椅垫 避免与会人员经常调整坐姿而在镜头内造成 不必要的动作 同时加厚的椅垫吸音系数较高可以缩短混响时间 并且椅子上不要装小脚 轮 限制移动 以防止离开镜头 为了减少脸部的阴影 要求采用浅色桌椅 使光线能通过桌子反射到人的脸上 或在 桌上铺上浅色桌布 建议采用浅驼色或浅青蓝色 另外 在话筒与桌子之间最好加一层软 性材料 如像胶底等 以免造成敲击桌子时造成太大的响动 1 2会议室的电声设计 按国家标准要求 装有电声设备的厅堂必需进行建筑声学及电声设计 厅堂的音质特 性是建筑声学和电声设计的综合效果 建筑声学是电声的前提 搞好建声设计是很重要的 厅堂内的背景噪声高低影响语言清晰度和听音效果 一般在厅堂内最小声级的位置上 信噪S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性阀门面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氢能飞行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深海装备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设计思路
- 亲子亲子沙龙活动策划
- 群租合同模板
- 食品饮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品牌营销策略
- 未签合同之前的安全协议4篇
- 消费升级与产品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钢材销售合同2篇
- 经济数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心脏查体完整版本
- 十大医药代表成功经验分享
- 医患沟通技巧与人文关怀课件
- 消防设施正确使用与操作指南
-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核心组织采集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 养护队组建方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
- 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案卷立卷规范
- 沉降观测记录表(标准版)
- 第十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