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知识科普.ppt_第1页
艾滋病知识科普.ppt_第2页
艾滋病知识科普.ppt_第3页
艾滋病知识科普.ppt_第4页
艾滋病知识科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防治知识 主任医师辛建文 概念 性病 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类疾病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所引起的人类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 本身不是病毒 是一种感染病毒后发展而来的病症 说 艾滋病病毒 不准确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 1981年才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的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导致一系列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和肿瘤发生的致命性综合征 艾滋病的发现 自1981年6月美国 发病率死亡率周报 MMWR 首次报道同性恋人群中5名因免疫低下患卡式肺孢子虫肺炎 PCP 一月后再次报道与同性恋人群中发现26例卡波济肉瘤 KS 和PCP 且都有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所有这些预示一种新的疾病开始流行 在20多年时间里艾滋病已遍及五大洲 几乎波及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况 全球有超过3600万名艾滋病感染者 全球有超过2000万艾滋病感染者正在接受治疗 另有1000多万人没有接受治疗 2016年 全球有180万艾滋病新发病例 另有100多万名艾滋病感染者去世 这意味着防控艾滋病蔓延 减少新发病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最新统计 中国艾滋病的发现 1984年HIV经血制品进入我国 1985年协和医院收治第一例AIDS人 一位来华旅游的美籍阿根人 1989年在我国云南省境内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发现189例HIV感染者 到目前为止我国各个省地区均有病例报道 中国艾滋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截至2017年6月 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71 8万例 经输血途径传播已基本阻断 接近零报告水平 当下艾滋病防控主要面临控制性传播的技术手段有限 社会支持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等问题 在2017年1月 6月新报告的病例中 性传播占94 2 异性性传播占68 6 同性性传播占25 6 传播方式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别 男性15岁 29岁以同性性传播为主 女性15岁以上以异性性传播为主 不仅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较高 且老年男性病例上升明显 2016年哨点监测显示 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7 7 15岁 24岁男性青年学生报告病例中 同性性传播占82 3 60岁以上老年男性报告病例数由2010年的4751例上升至2016年的16505例 2017年1月 6月报告病例9717例 同比增加21 1 HIV高速复制 每天产生10 12亿个新病毒颗粒HIV复制的变异平均每轮复制错误1 10个每天突变1万个逆转录酶缺乏3 5 外切核酸的校读功能 使RNA转录为DNA时经常出现错误比真核细胞高100万倍 2020 1 18 12 HIV理化因素及对环境的抵抗力1 对热 化学消毒剂敏感 2 但对紫外线 r射线 福尔马林不敏感 13 HIV在体内播散 粘膜暴露于HIV HIV与CD4细胞融合 进入淋巴结 2天 进入血循环 3天 播散脑 脾 全身淋巴 何谓 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 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 的部长级高级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提出 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 把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 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 更确切的说是 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 以后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 世界艾滋病日 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 共同对抗艾滋病 搞 世界艾滋病日 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 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 让大家都知道 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 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 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 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 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 无辜的 最后一个目的 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 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 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 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是 共担防艾责任 共享健康权利 共建健康中国 英文主题是RighttoHealth 意在说明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利 艾滋病感染者同样享有平等获得健康服务的权利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防治艾滋病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 也需要全社会和每个人贡献力量 形成 政府领导 部门合作 人人参与 共建共享 的良好局面 共同努力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已经证实的HIV传播途径有三条 1 性传播无防护的异型性行为或同性性行为是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 同时患有性传播疾病者 特别是有生殖器溃疡的性病病人 或有多名性伴侣者 更易传播HIV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 血液传播静脉注射毒品时公用被HIV污染的注射针具 输入HIV污染的血液 移植HIV感染者的器官 组织 骨髓均可被感染 医疗器械 注射用具 针刺治疗如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 可致感染理发 美容 纹身 修脚用的刀具 针具等 如不消毒 与他人共用刮脸 剃须刀具或共用牙刷 都可经破损的皮肤 黏膜感染HIV 尚无证据表明经昆虫叮咬可传播HIV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 HIV阳性妇女所分娩的婴儿有15 35 可通过胎盘受到感染 HIV阳性产妇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约占母婴传播近一半 对HIV阳性妇女如在孕期给予抗返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明显减少母婴传播机会 婴儿也可在分娩时通过产道受到感染 潜伏期 不确定 从感染HIV 1到患者体内检测到抗HIV 1抗体需2周至6月 常见1 3月 从感染HIV 1到诊断为艾滋病 约不足1年至15年或更长 平均5 7年 婴儿感染的中位数潜伏期较成人短 青少年或成人初次感染HIV的年龄早 其发展为艾滋病的速度较感染晚者为慢 感染HIV 2到诊断为艾滋病所需时间更长 使用有效的抗HIV治疗使临床艾滋病发生减少 传染期 未确定 HIV感染后不久即有传染性 以后任何时期都有传染性 可能直至终生 感染后头几个月传染性强 传染性随病毒载量 临床状况恶化 存在其他性传播疾病而增加 一般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期的血浆病毒载量水平较高 易感性 人群对HIV普遍易感 种族 性别人身状况与易感性无关 易感性与个人行为 生活 卫生习惯及社会因素有关 成年高危人群为同性恋及双性恋男性 静脉注射毒品者 多个性伴侣或性乱者 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可增加对HIV的易感性 特别是溃疡性性病者 HIV感染者可使潜隐性结核感染激活 艾滋病病程进展 HIV 潜伏期 1 输血感染 4 6年 平均5年2 性途径 7 9年 平均8年3 吸毒 11年 CD4 T 距离 HIV HIV VL 速度 AIDS 24 成人和青少年WHOHIV感染临床分期 WHO临床I期 无症状期WHO临床II期 轻度疾病期WHO临床III期 中度疾病期WHO临床I期 严重疾病期 艾滋病 临床特征一般分三期 1 急性感染期 感染HIV病毒后 一部分人出现一过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样症状 通常持续1 2周后消失 病人转入无症状感染期 2 无症状感染期感染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血液中能检测到HIV病毒 血清抗HIV抗体检测呈阳性反应 此其可持续2 10年或更长 感染者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3 艾滋病期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症 各种机会性感染 神经系统症状及及发行肿瘤等 流行病学史 有性乱交 静脉注射毒品 使用血液制品 既往有偿献血或单献血浆者 均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艾滋病青睐 好基友 诊断 1 流行病学资料 不洁性生活史等2 临床表现突然出现的发热 出汗 头痛 咽痛 恶心 厌食 全身不适 关节肌肉疼痛 腹泻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3 实验室检测 艾滋病的治疗 尽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世卫 的最新艾滋病治疗建议指出 病人应在更早阶段接受耐受性更佳的药物治疗 修订版的策略更要求 病人应在患上结核病等机会性感染前便接受治疗 34 抗病毒治疗目的 总目标 张xx2014 1 张xx2014 5 36 1 HAART治疗 近10多年来的最大进展 HIV RNA 50cp的HIV感染者 预期寿命超过30 40年甚至更长 2 只要药物有效 病人依从性好 未出现耐药 HAART存在长期效力3 早期治疗益处大 若治疗后CD4 大于500 寿命与非HIV人员相近 4 可应用的药物种类增加 6大药物种类 超过30种化合物 全球共识 国际HIV治疗指南 为什么要启动 早期治疗 500CD4细胞计数开始治疗 预期寿命几乎与HIV 人相同降低结核病发病率防止IRIS预防传播急性期治疗可以减少病毒储存库没有证据证明 较早开始治疗对病人产生任何的伤害 39 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 2012年 治疗成果 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于2000年首度开展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计划 现正为超过16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治疗 在发展中国家 有500万人正接受治疗 这代表着一大成果 但还有1000万人在等待治疗 若他们在数年内仍未得获得医治便会死去 被治愈的 柏林病人 全世界仅此一例 在街头微笑的美国人蒂莫西 布朗 这个不会被传播 克服恐艾症 恐艾症 全称艾滋病恐惧症 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 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 并伴随焦虑 抑郁 强迫 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相信科学检测 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 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 不要相信症状 很多人怀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症状有关 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会出现急性症状 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 而这种病例实际上非常少 而且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 和平时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 尝试转移注意力 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 以减轻忧虑和担心 你会发现 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 要想不 恐艾 那就趁早洁身自好 管控自己 我国预防艾滋病办法 今年年初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 十三五 行动计划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 防治工作中新老问题和难点问题并存 防治任务更加艰巨 尚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检测发现 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 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升高 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较快 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 合成毒品滥用及不安全性行为在一定范围存在等诸多因素加大了艾滋病传播风险 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增强了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隐蔽性 人口频繁流动增加了预防干预难度 部分地区和部门对防治工作重视不足 政策落实不到位 防治技术手段有限 防治能力尚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防治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仍需要长期不懈做好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 目标 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 有效控制性传播 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 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 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 不断减少社会歧视 将我国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1 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 以上 2 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减少10 以上 其他性传播危险行为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 5 以下 3 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下降到1 以下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4 以下 4 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 以上 措施 一 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 增强公众艾滋病防治意识 二 提高综合干预实效性 有效控制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 三 提高检测咨询可及性和随访服务规范性 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减少传播 四 全面落实核酸检测和预防母婴传播工作 持续减少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 五 全面落实救治救助政策 挽救感染者和病人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六 全面落实培育引导措施 激发社会组织参与活力 四免一关怀 政策 中国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在艾滋病流行重点地区实施免费自愿咨询和血液检测中国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 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 减少母婴传播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 理解和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 改变高危行为 配合治疗 预防艾滋病的ABC 当今 世界上有80 左右的HIV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是通过性接触感染的 根据在性传播途径上预防HIV感染措施的可靠程度 可将它们依次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A 禁欲 Abstinence 禁欲 也就是一辈子不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 这一条是最可靠的 但现实生活中绝对禁欲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人类不仅要繁衍后代 还希望享受性带来的快乐 极少有人能一辈子禁欲 但对于处在结婚年龄前的青少年 我们主张禁欲 B 忠诚 Befaithful 忠诚是指一辈子只与一个没有被HIV感染的配偶发生性关系 而本人也未被HIV感染 这一条是最关键的 洁身自爱 遵守性道德是预防性接触感染HIV的最根本措施 为此应避免婚前和婚外性行为 不搞性乱 避免多个性伴侣 C 避孕套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