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亦谈儒林外史人物对比讽刺艺术特色学员姓名 :陈郁新学号031050006入学时间 :2003年春 季指导老师 :陈吾元职称高级讲师试点学校 :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如东分校亦谈儒林外史人物对比讽刺艺术特色【内容提要】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特征是多方面的,人物对比手法尤为突出。我们探究儒林外史人物对比讽刺艺术特点,对于提高讽刺文学的欣赏能力有一定意义。本文旨在从讽刺艺术成就的地位和影响、形成缘由、人物语言、行为等方面对儒林外史人物对比讽刺艺术特色进行初步的探究。【关键字】儒林外史 人物对比 讽刺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中叶一部著名的讽刺小说,主要表现在讽刺方面,而最能表现讽刺艺术特征的是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一、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成就的地位和影响儒林外史以其描绘封建时代儒林群丑的独特视角,对封建统治阶级用以禁锢人们思想,以死板乏味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如果说与儒林外史差不多同时代产生的另一部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对封建大家族和封建时代衰落唱的一曲无可奈何的挽歌的话,那么儒林外史则表现出作者对封建统治思想和权威的强烈反抗精神,为后世留下了一幅社会黑暗、官场腐朽、士大夫追名逐利、利欲熏心、道德沦丧的广阔时代画卷。儒林外史因其杰出的讽刺艺术和独特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外文学史上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古典名著。儒林外史问世之后,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扬,尤其是它婉转诙谐的讽刺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迨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谪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是称讽刺之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189页又说,以后也少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195页 评价为中国小说史上真正配称为讽刺小说的作品。在此基础上他又指出“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第六讲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304页这是给儒林外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定位,认为它是唯一的一部堪称为讽刺小说的作品。儒林外史作者在继承前人讽刺文学传统的基础上,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讽刺艺术的高峰。儒林外史中儒林众生相至今仍是知识分子审视自身灵魂的一面镜子。其讽刺艺术成就之高,比之于世界讽刺文学大师莫里哀、果戈里毫不逊色,它是我国讽刺文学巅峰之作。二、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形成的缘由中国的讽刺文学源远流长,在先秦诸子的寓言故事及诗经一些诗中,就运用了讽刺的手法。就小说而言,明代的西游记已显露出幽默讽刺的锋芒,清初的聊斋志异有许多较成功的讽刺短篇。在这些传统成就的基础上,吴敬梓以他丰富的生活与鲜明的爱憎,在儒林外史的通篇之中,对丑恶的现象给予了讽刺与鞭挞。吴敬梓生活在18世纪上半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之朝。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在走向总崩溃的前夕,却出现了表面上的繁荣和稳定,即所谓的“康乾盛世”。稳定的背后潜伏着尖锐的矛盾,社会出现了多种黑暗和腐败。吴敬梓从家庭衰落、科场的切身经历中,饱尝了世态炎谅的滋味,使他更深刻地体察了士大夫阶层的种种虚伪和丑恶,官场的随落与整个社会道德的沦丧,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因此他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对当时的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对那些道貌岸然假正经们进行无情的嘲讽。吴敬梓在“穷”与“达”、“贫贱”与“富贵”之间,有过苦痛的思想斗争,没有这种占去他大半生的切身体验,他不可以有那种强烈的敏锐的憎恶八股制度、憎恶功名富贵的感情;更不可能通过日常现象中的一些人和事,那样深刻地体会到政治和社会的罪恶;也就不能有“秉持公心,指谪时弊”。从另一方面看,作者所处的是清“大兴文字狱”的时代,人们根本不能用文章来说要说的话,因此,作者在书中所写的多有当时实有的真人真事做影子。因为这样,一可以回避现实政治,免得触犯忌讳;二则借事影射,可以很好的攻击现实;三则寄托了他对亡明故国的思念,抒写他的隐痛。因此,他在创作中,用讽刺这一武器,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将芸芸众生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三、人物对比讽刺艺术的具体特征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上。小说是通过人物外形、语言、行动等对比描写来实现它对科举考试的不合理,对社会腐败黑暗现象和世态人情冷暖的揭露和批判的目的。1、个性突出的语言对比儒林外史的语言是在口语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白话,准确有力,简洁洗炼,含蓄风趣而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讽刺意味。鲁讯先生评价吴敬梓刻画人物“如在面前”,这主要得力于作者准确、洗炼、富于个性化的语言,而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主要通过对比来突出讽刺效果。第三回对胡屠户的描写,语言就很典型。范进进学之后,由于还不曾改变原先那种卑下的社会地位,胡屠户仍然拿着丈人的架子,声色俱厉地教训他:“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多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我不知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你怎敢在我们跟前儿妆大?”范进想向他付点钱参加乡试,“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什么“瘌蛤蟆想吃天鹅肉”啦,什么“尖嘴猴腮”啦,夹七夹八一顿数落,吓得范进不敢吭气。可是范进中举消息传来之后,胡屠户迥然变成另一个人了。他竟大言不惭地对乡邻们说:“我每常说,我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我小老这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挖苦、教训、百般辱骂,范进中举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言“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这就把胡屠户前倨后恭,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刻画得入木三分,从而讽刺世态炎凉,揭穿人物庸俗市侩的假面具。范进的语言也随着他的身份,地位的变化而不同。中举前,对胡屠户的训斥只是“连声”低头哈腰地说:“岳父见解的是”,表现了他的迂腐、无能、逆来顺受。中举之后,他不再称胡屠户为“岳父”而改称“老爹”了,这就把范进醉心功名、灵魂卑劣的腐儒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范进中举前后写范进命运的辛酸悲苦,写他性格的胆小卑怯,写胡屠户的势利庸俗,写众邻居的趋炎附势,都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对比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2、自相矛盾的言行对比儒林外史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一个个口是心非,贪图虚名,言行不一的虚伪丑陋的灵魂。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时,即使是在严厉讨伐和无情讽刺时,他都保持冷静的态度,而且在掌握讽刺艺术的分寸上也恰到好处,并没有流于人身攻击和无理谩骂。他让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去否定自己的谎言,使冠冕堂皇的言辞与卑鄙龌龊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将深藏于人物心灵深处的卑污揭示出来,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1)通过同一场面不同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的对比,来揭示人物丑恶的灵魂,取得良好的讽刺效果。范进与张静斋到高腰县打秋风,汤知县不在,只得暂住关帝庙。严贡生来拉关系,送来九个盘子,并且自夸说:“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话音未落,他家的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走了进来,请他迅速回去,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强圈别人的猪的行动,否定了他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的谎言,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不禁使人哑然失笑。接着作者又用他骗息、以云片糕充药敲诈船家等一系列劣迹揭露出他的卑鄙无耻。杜慎卿在他人前表白自己最讨厌“开口就是纱帽”,却要留着几千两银子以备今后考试与当官用。“我家是有几千银子,我却收着不敢动我就在这一两年内要中,中了,哪里没有使唤处?我却要留着做这一件事。”他一面托媒人沈大脚到处奔走,物色美妾,却又一本正经地宣称:“妇人哪有一个是好的?小弟的性情,是和妇人隔着三间屋就闻见他的臭气。”活画出杜慎卿一类人的心口不一与假清高。对于那些自命名士的假道学,吴敬梓更是毫不留情地撕下他们的伪装。范进死了母亲之后,表面上居丧尽礼,在汤知县家打秋风的装腔作势,在汤知县的筵席上“退前缩后”,坚决不肯用摆在面前的银镶杯箸,换了磁杯象箸,他还是“不肯举”,后来却“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送在嘴里”。严监生死后,严贡生硬派二儿子去“过继”,明目张胆地夺取弟媳的家产,却口口声声援引儒家经典,将一个封建礼教的卫道士的伪善面目暴露无遗。(2)通过同一人物对同一情势的不同而前后语言行动都不同,揭示矛盾,形成对比,来达到讽刺的目的。在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主要是通过他两次“贺喜”中的言行对比,勾画他的形象特征。胡屠户两次贺喜的表演,同一地点,对同一对象,评价截然不同。前面是说:“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后来“现世宝”成了举人老爷,语言立刻起了变化,说“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中举前后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完全两样,中举前,范进去向胡屠户借盘费,“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凶神似的样子”简直令人发指。中举后“屠户被人局不过,只得连喝两碗酒,壮壮胆,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也隐隐地疼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手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这一打一骂相映成趣,讽刺鞭挞何等流利,胡屠户的形象也就跃然于纸上。(3)通过人物的言词与截然相反的事实之间的对比来揭示人物的丑恶灵魂。中举后,张乡绅来了,张口一个“先生”,闭口一个“亲切的世弟兄”,而且“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又送银子,又送房子。既然如此亲近,那么亲切,当初范进“家里饿了两三天”、“抱着鸡”、寻人买时,这位“至亲骨肉般”的世弟兄却根本没有提及他。人物的言词与当初的事实一对比,那丑恶的灵魂可鄙的形象就昭然若揭了。3、效果鲜明的正反对比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主要是通过对反面人物和丑恶的社会现象的揭露和鞭挞来表现它的思想倾向,但与此同时,小说也描写了一批体现正面人物,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作者采用了正比和反比的手法,增强讽刺的效果。这里所谓的正比,是就其两项性质相同而程度有别而言;反比,是就其性质相反事物的对比。儒林外史塑造了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等正面人物,但同样是正面人物,作者用正比手法,来区别他们的高下。例如,同样是朝廷征聘,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王冕隐居在会稽山中,到老死都不曾跟任何统治者合作。庄绍光虽不去钻营功名,可是对征召态度很积极。他急急忙忙赶到京城,陛见之后,由于没有讨好太保,官未做成,却恭受了天子的大批赏赐。而杜少卿得知世叔“李大人”保荐他应博学鸿词考试,立即当掉祖传金杯作盘缠,亲自造府推辞。推辞不果就装病,终于辞掉了。”三人对比,作者最赞赏的是王冕,完全不跟当权者打照面,既不求利也不图名。也很欣赏杜少卿,但对他跟官僚们周旋之举略有微词,书中就写到他因为装病的事,有好些时只好关在家里,连门也不敢出。庄绍光还存在着对统治当局的幻想,作者的叙述就更带有一点讽刺意味了。当然,象王冕那样与世无争,洁身自好,也不完全可取。倒是少卿既不对统治者抱幻想,又不避人世,而且偏要住在热闹处,脱俗不羁、敢怒敢言,更值得钦佩。儒林外史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儒林反面人物,构成反比。作者着意安排的贫富对比的方法,就是典型的反比,这是超越前人的地方。第一回,王冕家的生活极端贫困,王冕才十岁,不得不给人家当放牛娃。当地的许多男女啼啼哭哭,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裳褴褛。因黄河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舍尽行漂没而逃荒的百姓,官府又不管,只得四散觅食。可是,“为民父母”的各级地方官的生活则又是另一番景象。范进到汤知县那里打秋风,汤奉只是敷衍一下,便“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连吝啬的严贡生的平常食盒里,也有“九个盘子,都是鸡鸭、糟鱼、火腿之类”。鲁编修招女婿,两家的灯笼“足摆了三四条街,还摆不了”。至于描写官僚们灯红酒绿、赏花看戏,花钱如流水的章节则比比皆是,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发横财的,就有家破人亡的,这种对比,接触到了社会的本质问题。通过对比,作者对世道不平的谴责,对清朝前期所谓“太平盛世”的揶揄是很明显的。更可贵的是,作者通过贫富对比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三十五回,天子给予有田有地、衣食不愁的庄绍光以大批赏赐,而近在京畿的老夫妇却双双穷饿而死,无人过问。庄绍光又动用皇上的赏钱来安葬这被挤出了大清天下的穷人。这真是巧妙的极为大胆的讽刺。4、明暗结合的巧妙对比吴敬梓所处的时代,正是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封建政权出现了稳定的局面,呈现了暂时的繁荣。但满清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大兴“文字狱”,加强其文化统治,因此,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巧妙地运用了明比与暗比的手法。(1) 用明比突出讽刺效果。鞭挞一般的社会丑态,统治当局尚能容忍,含意可以显豁一些,儒林外史采用明比写周进、范进发迹的前前后后。周进都六十多岁了,却还是“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的老童生,生活拮据,收入低微不说,还要忍受学生家长的白眼。到薛家集上教书的第一天,就饱受了集上秀才梅玖的戏弄;汶上县举人王惠避雨和周进相逢,更是让周进在这些少年就意气风发的老爷面前自惭形秽,以“晚生”、仆人之礼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周进忍气吞声地尽力去教那些既“蠢”又“淘气”的学生,但“混了一年”,众人嫌他“呆头呆脑”,“都不喜欢他”,终于被辞退回家,他在科举的路上“苦读了几十年的书”,却连举行院试的贡院大门也没有进去过,受尽屈辱和冷遇,并因此悲愤得撞过号板。一旦考中进士,汶上县的人立即“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相与”,请吃酒、送贺礼的人络绎不绝。连往日给他脸色看的几位学生家长,也纷纷前来祝贺。薛家集做过学堂的观音庙里,居然供起了“周大老爷的长生牌”。他以前写的对联也被揭下来仔细装裱。那个因进学在先,曾尽情奚落过周进的梅三相公,竟在范进面前冒认周进为“业师”。范进中举发疯与周进撞号板异曲同工,都是人物思想性格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是一位年届五十四岁,考了二十多次却没上进的老童生,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中举前,家里人经常挨饿,借贷无门;中举喜报一到,范进喜极发疯,出尽了洋相。众邻居一反常态,“有拿鸡蛋来的,有拿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原来不认识的人,也纷纷赠钱送财,前来巴结。连作过知县、横行乡里的张乡绅,也自道“一向有失亲近”,立即成了“至亲骨肉般”的“年谊世好”,又送银子又赠房屋。不到三个月,范进家里什么都有了。周进和范进中举前后的命运的对比,反映了中举就意味着有显赫的地位,慑人的气焰;意味着光耀门庭,应有尽有,处处受奉承、时时得恭维,神气活现,飞扬跋扈;中举就意味着有着富足的财富。周进撞号板与范进中举发疯这一鲜明对比,极深刻地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2、用暗比抨击黑暗社会现实。从康熙晚年起,吏治的腐败,官场的黑暗就相当严重。我们且看其中两类官吏命运的对比。儒林外史讽刺的笔触,首先是“机锋所向,犹在士林”,吴敬梓写作这部作品的目的就是“秉持公心,指谪时弊”,因此,外史在对这种社会现实痛加攻击与针砭时,其对比手法更为隐晦,巧妙地采用暗比的手法。王冕与危素,一个不跟一切统治者合作,一个有奶就是娘,两相对照,不加褒贬。从中读者可以体会到吴敬梓那掩饰不住的民族意识,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极端厌恶。第一回中,一处写知县时仁“酷虐小民,无所不为”,一处写“时知县也升任去了”。第四回,又写高要县知县汤奉,一年就搜括了八千两银子。为了要向上司表示自己“清廉”,“出个大名”,求得指日“升迁”,听信恶棍张静斋的教唆,硬将一个回民老师傅活活枷死。群众“鸣锣罢市”,上司不仅不惩处汤知县,反而“把五个为头子的回民问成奸民挟制官府,依律枷责”。时、汤之徒可以把盘剥百姓得来的钱贿赂上司,换来的不是升迁就是受庇护,这本身就是对当时朝政的讽刺。但作者暗比的用意还不止如此,他更将几个比较正直、能为百姓办点事的官吏的结局写出来,作为对照。杜少卿的父亲做官的时候,全不晓得敬重上司,只是一味希图着百姓说好,惹得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在那个时候,根本就不能认真替百姓办事,官做得如何,取决于讨好上司的程度。肖云仙在边疆兢兢业业,取得了战功和生聚教训的劳绩之后,不但没有得到朝廷半点奖励,反而被工部革职,把父亲的家产赔光了还欠三百两,仍被地方官苦苦追勒。体恤下情的乐清县知县李瑛,突然被革职拿问,老百姓不服,鸣锣罢市,“安民的官”还要捉拿为头的人。我们如果把两种官吏的遭遇对比起来看,就会发现,那个社会黑白不分,赏罚不明,吏治混乱。通过这些暗比,大大地加强了讽刺的力度与深度。四、儒林外史人物对比讽刺艺术对后人创作的影响。儒林外史在我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应当说,用“笑”的武器对黑暗现实进行战斗的,吴敬梓是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喜笑之怒,甚于裂眦”。 唐:柳宗元柳东河集中华书局1924年版第226页讽刺的“笑”总是显示着一种正义的力量。儒林外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许多文学家、批评家的高度评价。因为它的高度的讽刺艺术这一特色,向来对社会有着特殊的影响,所达到的高度思想艺术成就,使它在当时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封建社会儒林的各式人等,都可以在这面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工程设计考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数学智慧点滴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如何实现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盐湖提锂技术成本降低与产能快速扩张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资金申请报告: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 电动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试题及答案
- 新安全工程师施工安全考点试题及答案
- 未来科技背景下的大学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特岗教师招聘教学能力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南航招聘空姐面试试题及答案
- 上肢肘腕关节松动术
- 2024年3月昆明市高三语文三诊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高清版)DZT 0419.3-2022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1:250 000)第3部分:成矿规律研究
-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试题及答案
- 将健康社区纳入社区发展规划
- 痛风科普讲座课件
- 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与紧急处理
- 地震监测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 国开【形考】《管理英语(3)》形成性考核1-8答案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用户思维
-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