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曹刿论战解释加框的字词和翻译划线的句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二、课文理解和分析、练习。曹刿论战【文言现象】(一)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 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战则请从( ) 3、曹刿请见( ) 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5、其乡人曰( ) 6、肉食者谋之( )公问其故( ) 公与之乘( )望其旗靡( ) 登轼而望之( )(二)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 2、公将鼓之( )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9、必以情: 古义: 今义:【课文分析】一、整体把握 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眼是“远谋”一语,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乃入见”),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开篇就指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战争的性质和鲁庄公决定应战。文中只说“公将战“而不提其他事情,实际上是说庄公处于被动地位,不得已而应战,是为下文“曹刿请见”作铺垫。接着写曹刿和乡人对话。乡人的劝阻未必有深意,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民对统治者的态度;而曹刿的回答则说明他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识,肯定了“请见”的必要。曹刿的答语正是全文的纲领,下文便一面写曹刿的“远谋”,一面写庄公之“鄙”。 第二层(“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和庄公关于战前准备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对话一开始曹刿就提出了战前准备的关键问题“何以战”,显示了锐利的眼光。庄公前两次的回答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说明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的保护上,表现了十足的鄙陋。曹刿对这两次答复都予以否定,指出庄公所说的不过是“小惠”“小信”,并强调了“民从”和“孚”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在他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作战要依靠人民,决心为人民作一点好事,于是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从这番对话可以看出,曹刿求见庄公,目的就是要使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这就初步显示了他的“远谋”。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文章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述:写庄公,以“将鼓”“将逐”跟上文“将战”相应,表现他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躁冒进;写曹刿,则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他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这实际上是又一次把曹刿的“远谋”和庄公之“鄙”作了对比。但作者又有意设伏;对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都先不作交代。把这两个问题留到下面去解答,才能更好突出“论战”的主旨。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先用“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全不懂军事,这既印证了开头说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引出曹刿的论述。这段论述用两个“夫”字依次带出两层意思:第一层以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进攻的观点,回答了作战时为什么在“齐人三鼓”之后他才认为“可”“鼓”的问题;第二层以“大国难测”,以谨防埋伏为根据,提出判断敌方真实动态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驰”的原因。这就进一步说明曹刿的确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三、练习题1、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其境过清 b以塞忠谏之路也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3、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何以战 河曲智叟亡以应 b、公问其故 故虽有名马c、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d、又何间焉 此为何若人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神情与苏、黄不属 c.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 属予作文以记之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6、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何间焉 立有间 b. 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 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 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8、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b. 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d. 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9、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又何间焉(参与) b必以信(相信)c虽不能察(明察) d小大之狱(案件)10.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登轼而望之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b. 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 何以战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命)d. 乃入见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11.下面语境中“故”字与“故逐之”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 a. 既克,公问其故b. 温故知新 c.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欲擒故纵【课外文言文】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舍:驻扎休息。课:督促。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徇:示众。劳:慰劳。 统制:武官名。蹙额:皱眉,表示忧虑。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错误的一项( )a课将士注坡跳壕 课:督促b皆重铠以习之 重铠:沉重的铠甲c民开门愿纳 纳:交纳。d猝遇敌不动 不动:不轻举妄动。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善以少击众 习以为常b哭之而育其孤 蚓无爪牙之利c谋定而后战 靑,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故敌为之语 故木受绳则直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体现了岳飞以“仁”治军的特点。b“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体现了岳飞以“信”治军的特点。c“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体现了岳飞以“勇”治军的特点。 d“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体现了岳飞以“严”治军的特点。4、翻译下列句子(1)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3)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参考答案:1c纳:迎纳、接纳。dc参考译文:有人问岳飞:“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怜惜钱财,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岳飞的军队每次休息的时候,岳飞督促将士们从山坡 下来,跳过壕沟,都穿着沉重的铠甲锻炼。有一个拿了百姓一缕麻绳捆绑柴草的士兵,立即斩首示众。士兵们夜晚休息,人民都打开门,欢迎他们进来,却没有一个 敢进入的士兵。军队的口号是“宁愿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房子,宁愿饿死也不抢夺老百姓的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