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践研修成果模版教学基本信息题目伯牙绝弦学科语文年级六教材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8单元第课伯牙绝弦个人信息设计者姓名单位李永刚长治市武乡县太行上电希望小学1. 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教学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2.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五年级已经接触了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文言文的朗读应注意停顿,理解含义时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等。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初读感知精读领悟深读启思”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正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因为伯牙绝弦作为中华经典诗文体现的真知己境界感动了几代人;文言文是我们灿烂的古代文化载体,作为6年级的小学生有能力也有必要欣赏和吸收这些文化;所以我利用音乐渲染气氛及生动的故事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伯牙子期纯真的友情及学习古文的无限乐趣。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谊。因为学生年纪尚浅,人生经验有限,不太能理解知音的可贵和知音难觅的无奈。所以我侧重在反复读中对故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使学生体会伯牙子期“闻琴弦而知其雅意”的真知己境界,及子期逝世后,伯牙刻骨铭心的痛以至于“摔琴谢知音”的极端方式表达对子期无边的悼念。4. 教学过程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揭示课题 教师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鼓琴画面自然引入新课,指导学生读准“弦”的读音。2初步解题 指导学生理解“绝”“弦”理解课题的字面意思。3质疑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学生可能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伯牙是谁?(2)伯牙为谁而绝弦?(3)伯牙为什么要绝弦?【设计意图:高山流水的琴声与奥运会开幕式鼓琴画面相融合,氛围的营造二合一,古琴、古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古文的磁场,把学生带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理解、质疑课题,让学生对这个动人的故事产生学习兴趣。在解题时渗透古文学习方法,意在凸显语文的文化味道。】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2听读,引导学生在听老师范读的基础上模仿读,读中初步感受阅读这篇文言文的节奏。3默读,要求学生先默读,根据注释理解词句意思,然后和同桌交流对词句的理解。4交流词句意思。重点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1)字同意不同:“善”字。 (2)义同字不同:曰、谓;志、念。(3)同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哉、兮。5练读,根据理解读出节奏。6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本文是文言文,从文言文的特点来看“古人文章妙处,全是沉郁顿挫四字”,在沉郁顿挫中,文章精神必显。因此,教学中运用“以读代讲”法,突出教学的层次和关系。这一环节教学层次很清晰,步步为营,读懂意思。首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在默读中根据学习方法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1了解 “结缘”。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引导学生通过理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了解伯牙和子期是因一把古琴而结缘。2品读“相聚”。(1)请学生在文中画出能具体体现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语句?(2)理解子期听懂了“琴声”。出示课文插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伯牙弹琴很投入,心里想着高山、流水。引导学生体会子期听得入神,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声,感受子期对伯牙赞赏。子期是在赞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子期听懂了“琴声”,赞叹伯牙高超的琴技。(3)由琴声到心声。子期只是在赞伯牙的琴技吗?出示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子期还在赞伯牙的志向,情怀。3理解知音。(1)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抓住“必得之”,懂得什么是真知音。(2)拓展练习。当伯牙志在杨柳,子期就会赞叹当伯牙志在明月,子期就会赞叹当伯牙志在白雪,子期就会赞叹当伯牙志在春雨。子期就会赞叹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伯牙最想对子期说什么?4诵读悟情。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子期知音的境界。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高山”“流水”的千古佳句。读出知音相聚的快乐。【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三个层次理解,以达到读懂知音。首先找出“知音”这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词语,再围绕这个词语理解由琴声到心声再到情怀的感情升华。环环相扣,品读、感悟、想象画面、拓展练习等方法运用,“读”、“品”交融,“文”、“言”兼得。】四、悟读“痛” 摔破瑶琴凤尾寒 1伯牙和子期多么想像高山流水那样永远相伴相随,他们约定来年再相会!一年之后的中秋节,伯牙手抚爱琴,乘着一叶扁舟而来,心中充满了期待。然而,伯牙在江边的船上苦苦等候了一夜,等到的却是子期不幸染病身亡的噩耗。 齐读最后一句。 2找出相关词语,感受伯牙心情。 3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4出示挽歌,升华情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5是啊,纵有千种风情,万种思绪更是与何人说呢?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的时候,没有第二个人会像钟子期那样对他说(生读),当他志在流水的时候,再也没第二个人会像钟子期那样对他说(生读)。【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对琴断音绝的解读,关注的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这是文本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解读文本,换位思考,铺设了“痛”的感受;体味挽歌,融入了“痛”的情境;情境回读,升华了“痛”的意义。】五、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 1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成了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我希望你们从这个故事当中,去见证一份人生的美好,去感受一份人生的温暖。现在让我们合上课文,在高山流水的乐曲中,试着背诵一下这篇文言文。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2让我们在伯牙绝弦这个故事里,在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中感动、铭记、追寻【设计意图:本着“引导人,教育人,关怀人”的宗旨,我对于“知音”现代意义的解读也到如此。引“知音”的时代活水,浇灌在积淀深厚的文言文土壤上,汲取经典中的人生智慧,这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点睛之笔。】5板书设计伯牙绝弦 伯牙钟子期 善鼓琴子期善听 志在高山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洋洋乎若江河 不复鼓子期死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是当时一名顶级的宫廷乐师,琴艺高超,被人们誉为“琴仙”的俞伯牙(板书);这位凝神听琴的,是楚国的一个砍柴樵夫钟子期(板书)。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故事,题目是(师板书课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题)“琴弦”的弦右半边读“玄”,加了“弓”字旁就读“弦”(xin)了。(板书“弦”的注音)文中指的是古琴的琴弦(教师简笔画:古琴)师:“绝”是什么意思?生:断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看注释师: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这是我们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绝弦”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割断琴弦师:既然是割断琴弦,为什么不用伯牙断弦,而用绝弦呢?(用“绝”字,表明更割得更坚决。) 师:我们一起来追溯“绝”的小篆写法,(出示: ),右下是古代跪坐的人形,右上的 是“刀”,左偏旁(糹)是一束丝(不是一根丝),“人”用“刀”把一束“丝”全部割断,一丝不剩。 师:伯牙弹的是古琴,古琴有七根弦,七根弦全断了,才叫 生:绝弦 师:一根不剩!这就表明他绝不再弹琴了,这就叫生:绝弦。师:理解了字的意思,我们再读题。生读题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师:这是一篇文言文。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读出词句内部的停顿。读完了举手示意。(课件出示课文)生读文。师:要读好文言文不容易,我想先试一试,可以吗?(师范读)其他同学注意,文中有两个带拼音的语气词,听听我是怎么读的?我们一起读两遍“哉”“兮”。(课件中红色显示) 师: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下,一咏三叹,颇有音乐美,我们试一试。(课件红色显示)男生读、女生再读: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谁再来读一读全文?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怎么怎么注意停顿的,尤其注意最后一句。(指名读)指名读师:你在用心体会停顿。最后一句的“谓”是什么意思?生:认为。师:嗯,言字旁,更准确的是“说”,“世”呢?生:世界上。师:理解得好。“谓”“世”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生:两个词。师:其实很多时候文言文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叫做单音词。那该怎么停顿呢?你再读。生再读师:我们一起来轮流读。第一遍同学们读,第二遍老师读,第三遍同学们再读。(师生轮流读最后一句)师:看来,要想读好停顿,我们要准确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这篇文言文中,比如“善”,文中出现了几次?生:四次师:“善”是一个多义词,分别是什么意思呢?生:前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两个“善”是好的意思。师: “善哉”是什么意思?生:赞叹、表扬师:用我们现在的话可以怎么赞叹?生:好啊!师:脱口而出,由衷赞叹,带到句子中,读出强烈的语气。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还有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心字底,都是“心里想”的意思,找出是哪两个字吗?生:志、念师:汉字是表意文字,偏旁相同的字大多表示相同的意思。我们把上面三步结合起来,注意字音,注意停顿,(课件显示停顿线)注意关键词语的读法,自己试着按这三个要求练习朗读。生自由按要求练读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慢一点,轻一些,注意把握节奏。生再次齐读课文三、品读“情”高山流水遇知音师: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读到这,你能根据伯牙和子期的关系选出课文中的一个词吗?(板书:知音)什么叫知音?生:就是朋友。师:朋友都是知音吗?生:不是,知音就是相互了解、理解得很深的朋友。师:说得好!“知”字,我们现在一般指“知道不知道”,可是,在古文里,经常表示“熟悉”、“了解”的意思。“知音”就是相互了解很深。一个是誉满天下的宫廷顶级大乐师,晋国的上大夫,一个是山野樵夫,普普通通的砍柴人,这样两个身份、地位相去甚远的人,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呢?生1:是音乐。生2:是古琴。(板:琴)师:伯牙擅长的是(弹琴),钟子期擅长的是(听琴)。课文的哪句话是这个意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板书:善鼓琴善听琴)师:这就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千里知音一“琴”牵,读师:对音乐的共同理解是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基础。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画出来。生默读、勾画师:我们来一块交流吧。生:我是从“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此段)师:这一段中的 “峨峨”就是生:高大师: “洋洋”指的是生:广大师:这里的“江”、“河”指的是什么?生:长江,黄河。师:伯牙绝弦最早出自列子 汤问,当时的“江”就是指长江,“河”就是指黄河。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文言文的意思? 师:据记载,当年的伯牙焚一炉香,席地坐于瑶琴之前,弹得忘情、投入。现在你们就是站在琴旁的子期,用心来聆听伯牙的琴声吧! 师:伯牙的琴声幽然响起,他的思绪飞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颠,(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子期听懂了,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用上一个词形容。生1:我仿佛看到了气势雄伟的泰山。生2:我好想看到了高大巍峨的泰山。生3:我似乎看到了挺拔险峻、高耸入云的泰山。师:把你们想象到的、感受到的,带到句子中,读出自己的感受。开始。(生练习朗读)师:谁来心领神会地赞叹?(课件出示第一句话: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一生读,“峨峨”读得重师:“峨峨”读得高昂、激越,读出了气势,这是你的赞叹。生2读,“若泰山”读得响亮师:好,强调了“五岳之尊的泰山”,而不是别的山,由衷地赞叹。生3读响亮、有力。师:是这样的铿锵有力、是这样的激情满怀。师:我们一起赞叹,善听的子期呀,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师指课件) 师: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浩荡而出,(听音乐)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长江、黄河?生:我仿佛看到了广阔无边的长江。师:于是,你脱口而出(生读)(课件出示第二句话: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生:我好像看到了浩瀚奔流的黄河。师:于是,你满心赞叹(生读)生:我看到一望无际、广阔无边的江河。师:于是,你这样赞叹(生读)师: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钟子期都能够懂得,这就是(课件出示第三句话: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就是高山流水(板书:高山流水)相传,这首曲子伯牙最早是在宫廷演奏的,但是达官贵族喝得零丁大醉,连连摇手:“这是什么曲子?换换换”伯牙伤心啊,他伤心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心胸(峨峨兮若泰山);没有人能听懂他的情操(洋洋兮若江河)师:孤独的伯牙呀,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能得到这样的赞叹(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一个所念,一个所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才真正的知音呀。(板书:遇知音)师: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 “高山”、“流水” 这千古流传的佳句。男同学读高山的部分,女同学读流水的部分。(课件分色)四、既然俞伯牙是琴艺高超的琴仙,他的琴声里仅仅有“峨峨泰山”、“洋洋江河”吗?请你想一想,还会有哪些美妙的自然景物呢?(课件出示:徐徐清风、皎皎明月、袅袅炊烟、绵绵春雨、依依垂柳、淙淙流水)师:现在你就是善听的子期,当“伯牙志在清风,你会说:“ !”生:“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当伯牙志在明月,你会说:“ !”生: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师: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才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四、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师:(配乐讲述)人生难得一知己,无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夏去秋来,当伯牙赶到约定之地,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子期身影,“子期呀子期,难道你已忘了我们的中秋之约了吗?”就在伯牙暗自神伤之时,钟子期的父亲匆匆赶来,告诉伯牙,子期在他离去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师: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却闻此噩耗,你是怎样的心情?(一个词)(悲痛欲绝、痛不欲生)面对知音之死,文中的伯牙又是怎样做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子期死,)师:悲痛欲绝的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再抚琴一曲,可是,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再也没有人会赞叹说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再也没有人会赞叹说面对冰冷的坟墓,伯牙肝肠寸断,他一定会一次又一次地哀叹(课件出示:世再无知音。)一遍又一遍哀叹(世再无知音)于是,(课件点出: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伯牙可是著名的大乐师,他为什么把所有的琴弦摔断,为什么不再弹琴?(板书:破琴绝弦)他断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还有什么?(前途、生命) 师:知音不再,留琴何用?这样的友情哪里找,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正是伯牙感谢子期的知音之情啊。(板书:谢子期)五、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师: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交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一次诵读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吧。师: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伯牙那样用绝弦的方式谢知音了,但这个故事中知音的境界却带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和启迪,后人还为此写了一首凄美动人的歌曲知音,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播放歌曲知音) 7.教学反思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困难很多,如何突破难点,使学生学会、会学文言文,并且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喜欢文言文,喜欢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努力探索。小学生学习古文,重在积累积累词汇、精彩的句子、诗文,在积累中学习汉语的腔、调、韵,在积累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为初中学习打基础。而要实现这一切,诵读文言文是必经之路。 通过教学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我也思索了有关小学古文的教学方法及诵读理解的一些方法。文言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自己能借助课后译文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重点词语、古今词义演变大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来理解,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另外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汉语的韵律美。比如: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哉”这句话现在的小学生从一些古装电视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潮色课件教学课件
- 潮州知识主播培训班课件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专项测试试题(解析版)
- 农村厨师食品安全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港口企业经营知识培训课件
-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报考班及答案解析
- 安全期的计算机基础题库及答案解析
- 采购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2025年大学《航空运动》专业题库- 航空器环保技术应用
- 几何形体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广东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招聘专职安全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4石家庄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26届校园操作类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山东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题库及答案(2025年)
- 2025天津宏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安全生产法课件
- 恐龙妈妈藏蛋课件
- 消防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浙江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招聘编外合同制工作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
- 《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