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课时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1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特点 说明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通过分析东北农业发展状况 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利弊 并能够合理布局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内容索引 答题模板4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 达标检测 自主学习 一 东北地区区域概况 1 位置与范围 位于中国的东北部 包括黑龙江 吉林 辽宁三省及东部 2 地表特征 沃野千里 1 西 北 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 山区资源丰富 2 中部为东北平原 由松嫩平原 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 3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平原地势平坦 耕地面积 分布广泛 为发展区域农业 实行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条件 内蒙古自治区 山环水绕 森林 三江 广大 黑土 答案东北平原地势平坦 耕地面积广大 黑土分布广泛 故有 沃野千里 之称 思考 如何理解东北地区 沃野千里 的地理特征 答案 1 农业生产条件 2 社会经济条件 雄厚的工业为建设东北地区现代化农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农业发展 资源优势不断转化成 现已建成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粮 豆 甜菜生产基地 二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土地资源 草场 农业机械 生产优势 3 农业布局的变化 1 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 西部草原面积 2 玉米分布更加广泛 生产面积增大 3 城市周围规模不同的副食品基地大量涌现 缩小 水稻 判断 1 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2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3 东北地区西部高原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 适宜发展种植业 4 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知识归纳 互动探究 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探究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材料二东北平原地区黑土 黑钙土的分布图 材料三述说东北开发的历史 中国老工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大庆油田的开发 发达的交通运输 1 读图说出主要山脉a b c和主要平原d e f的名称 答案a 长白山 b 小兴安岭 c 大兴安岭 d 三江平原 e 松嫩平原 f 辽河平原 答案 2 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大兴安岭 答案 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森林资源 土地资源 3 在自然资源上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 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特征 说明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答案自然资源优势 辽阔的土地资源 适宜的气候条件 森林资源蕴藏量大 草场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兼备 滩涂面积广大 水资源丰富 有利条件 气候适宜 降水丰富 地形平坦 平原广阔 土地资源丰富 人均耕地多 土壤肥沃 灌溉条件优越 农业资源类型多样 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不利条件 纬度较高 光热不足 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山区和西部草原地区生态较脆弱 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答案 4 图中所示平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从自然 人文等方面分析形成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答案自然因素 地处东北平原的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地势平坦 土地连片 有肥力很高的黑土和黑钙土 这里受季风气候影响 夏季高温多雨 水热配合协调 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 人文要素 东北地区人口较少 人均耕地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地粮食消费不多 可提供较多的商品粮 东北重工业基础雄厚 可提供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农业机械 而大面积分布 地势平坦的耕地最适宜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农业生产效率高 答案 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 方法技巧 区域农业发展地理条件的分析方法 读图 回答1 2题 1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a 气温 甲 乙 丙 降水 甲 乙 丙b 周围山地环绕 地形以盆地为主c 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 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 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解析 解析气温和降水的比较均为 甲 乙 丙 图示地区主要为松嫩平原地区 东北地区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会出现凌汛 2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 正确的是a 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 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 平原面积广大 但粮食商品率低d 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答案 解析东北地区纬度较高 热量不足 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温差大 土壤肥沃 使农作物养分积累多 产量较高 水土流失是东北地区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解析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 答题模板4 1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术语 2 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术语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宁夏中卫市 甲地 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 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 锌 钙 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硒砂瓜个大 瓤红 汁甜 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 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沙砾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 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沙砾 盖上一层薄膜 瓜苗就从石头缝里 蹦 出来 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1 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为 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 昼夜温差大 光照强 靠近河流 灌溉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富含硒等微量元素 地处河谷地带 地势平坦等 答案 解析结合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材料二 从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等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即可 解析 2 甲地地表沙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沙砾能增大昼夜温差 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 沙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增加地表水下渗 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答案 解析沙砾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变当地昼夜温差 同时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改善当地的水分条件 解析 3 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 答案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保持土壤湿润 有利于减少当地干旱气候条件对西瓜生长的不利影响 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损失 提高地温 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 答案 解析薄膜覆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当地的水热条件 解析 4 分析乙地区种植西瓜的不利气候条件 答案乙地位于季风区 春季时降水少 风沙灾害多 降水集中在夏季 且多暴雨 旱涝灾害频发 答案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乙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 春季降水少 风沙灾害多 降水集中在夏季 旱涝灾害频发 解析 达标检测 读 东北地区轮廓图 回答1 2题 1 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包括黑 吉 辽三省全部 被称为 东北三省 b 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季寒冷 夏温较高 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c 春小麦 大豆 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d 本区跨四个温度带 作物只可一年一熟 解析东北地区包括黑 吉 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小麦 水稻 玉米为本区三大粮食作物 东北地区北部 中部 南部分别属于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南部作物可两年三熟 答案 1 2 3 4 5 解析 6 1 2 3 4 5 2 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 正确的是a 东北平原的西 北 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 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b 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c 该区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d 东北平原的特征为面积广大 多丘陵地貌 答案 解析东北平原西 北面分别是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 地表坦荡 少丘陵 解析 6 1 2 3 4 5 2016年2月2日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消息 201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41 3亿斤 比去年增加5 2亿斤 已连续5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 有效缓解了我国优质粳稻供应紧张的状况 结合 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 万公顷 图 回答3 5题 3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 热量不足b 土壤贫瘠c 气候较为干旱d 光照条件差 解析黑龙江所处纬度较高 热量不足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答案 解析 6 1 2 3 4 5 4 黑龙江垦区成为 中华大粮仓 的最主要原因是a 人均占有耕地多b 机械化程度高c 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d 生产技术水平高 解析由于垦区地广人稀 人均占有耕地多 使其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答案 解析 6 1 2 3 4 5 5 黑龙江生产的粳稻质量要好于我国南方生产的粳稻 其主要原因是a 土壤比南方肥沃b 水热条件比南方产区充足c 生长周期比南方产区长d 机械化水平比南方产区高 答案 解析热量不足导致黑龙江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 单季水稻的生长周期较南方产区长 质量高 解析 6 1 2 3 4 5 6 分析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 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材料一198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6 1 2 3 4 5 材料二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 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6 1 2 3 4 5 1 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 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 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 小麦 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 6 小麦 从原有广泛分布 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 玉米 逐步向北部迁移 水稻 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 南部大面积分布 由中部地区向东部 南部扩展 答案 水稻 小麦 2 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试分析其农业区位优势 答案地广人稀 人均耕地多 地势平坦 连片分布 有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 土地肥沃 水资源较丰富 3 黑龙江省种植水稻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热量 1 2 3 4 5 4 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 6 答案全球气候变暖 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