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生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系年报资料.doc_第1页
98年生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系年报资料.doc_第2页
98年生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系年报资料.doc_第3页
98年生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系年报资料.doc_第4页
98年生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系年报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98 年生農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年報資料 壹 重要業務及興革事項 一 系主任改選 徐濟泰老師於 8 月 1 日兼任系主任 二 邱智賢 劉嚞睿助理教授於 8 月 1 日升等為副教授 三 8 月 1 日新聘劉逸軒博士為助理教授 四 吳兩新老師自 8 月 1 日起休假研究一學年 五 4 月 1 日舉辦味全公司企業徵才說明會暨就業座談會 六 4 月 23 日辦理 98 年度系所評鑑自我評鑑作業 七 6 月 7 日舉辦學系畢業典禮 八 9 月 4 日舉辦碩士班新生座談會 九 9 月 6 日舉辦新生親師座談會 十 9 月 12 日舉辦大學部新生座談會 十一 11 月 16 17 日辦理 98 年度系所評鑑實地訪評作業 十二 12 月 26 日舉辦 98 年度系友會 十三 辦理各項入學招生及考試業務 包括 1 97 學年度碩 博士班研究生學位考試 2 97 98 學年度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 3 98 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招生考試 4 98 學年度碩士班研究生申請逕修博士學位甄試 5 98 學年度博士班入學招生考試 6 99 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招生考試 十四 博士班研究生李一泓 柯孟韡 龔明祥 黃瀞瑩 王雅青 邵敬之通過 97 98 學年 度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 十五 辦理 97 學年度研究生論文學位考試 共有博士班 5 位 碩士班 21 位通過學位考試 茲將相關資料臚列如下 鄭登貴教授鄭登貴教授指導博士班研究生楊卓真 冬季與夏季公豬射出精子之基因表現差異性及其生物 功能性分析 鄭登貴教授鄭登貴教授與丁詩同教授丁詩同教授共同指導博士班研究生游玉祥 豬過氧化小體增生 活化受體 和 之功能性研究 吳兩新教授吳兩新教授指導碩士班研究生林育審 飼糧添加黃耆 淫 羊藿及補骨脂對蛋雞產蛋性狀與免疫反應之影響 吳兩新教授吳兩新教授與邱智賢助理教授邱智賢助理教授共同指 導碩士班研究生施玲玲 建立雌二醇酵素免疫分析法應用於臺灣水牛生殖狀態之監測 蘇蘇 和平教授和平教授指導碩士班研究生連莊平 利用多醣膠體及不同來源之食用油脂供開發機能性低脂 蛋黃醬之研究 徐濟泰教授徐濟泰教授指導碩士班研究生王喆宣 多年生花生 花生藤及太陽麻於替 代泌乳羊芻料之應用 王瑋蕾 瘤胃纖維分解細菌 Ruminococcus albus 7 細菌素生產之調 控 黃愛嵐 利用瘤胃細菌以木質纖維素物質為原料生產生質酒精 陳明汝教授陳明汝教授指導博 士班研究生陳希嘉 藉由變性梯度膠體電泳及寡核苷酸微陣列技術鑑定乳酸菌之研究 碩 士班研究生駱盈香 臺灣天然發酵火腿中菌種之鑑定與熟成時期菌相分布之研究 黃聖閔 具機能性水解乳清蛋白肽之開發研究 陳明汝教授陳明汝教授與劉嚞睿助理教授劉嚞睿助理教授共同指導碩士班研 究生吳宗原 瘤胃真菌乙醯聚木糖酯酶 XynS20E 重組酵素之純化與特性分析 丁詩同教丁詩同教 授授指導博士班研究生劉秉勳 豬脂締素及其受體表現調控機制與功能之探討 碩士班研究 生陳郁仁 二十二碳六烯酸對叉頭轉錄因子 O 之調控 戴甄真 二十二碳六烯酸媒介 PKA 增加血清澱粉狀蛋白 A 之機制 劉利儒 血清澱粉狀蛋白 A 增進脂肪分解作用之訊 息傳遞路徑 曾郁雯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豬脂肪細胞血管收縮素轉換酶 2 之調控 丁丁 詩同教授詩同教授與姜延年副教授姜延年副教授共同指導博士班研究生顏呈峰 育成期及產蛋期鵝隻基因表現之差 異 姜延年副教授姜延年副教授與朱有田副教授朱有田副教授共同指導碩士班研究生穆姵璇 Rad21 保護山羊乳腺上 皮細胞免於凋亡之探討 王健宇 泌乳素之訊息傳遞於不朽化山羊乳腺上皮細胞株中之探 討 鍾德憲副教授鍾德憲副教授與邱智賢助理教授邱智賢助理教授共同指導碩士班研究生曾泰祥 KiSS 1 與 GPR54 在 小鼠萊吉氏細胞功能之研究 莊叡豐 應用硫代乙醯胺建立肝纖維化齧齒類動物模式與探 2 討水飛薊預防肝纖維化之分子機制 吳信志助理教授吳信志助理教授指導碩士班研究生劉惠毓 綠色螢光 小與豬之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為睪丸細胞之潛能研究 吳奇恩 新生小鼠表皮邊際細胞之 分離與特性研究 林恩仲助理教授林恩仲助理教授與王佩華助理教授王佩華助理教授共同指導碩士班研究生呂岳錚 運用 微衛星標幟進行台灣豬隻產銷履歷追溯之驗證 王佩華助理教授王佩華助理教授指導碩士班研究生簡執中 以遺傳標幟進行台灣黑毛豬生產模式與生長 屠體性狀及肌肉化學組成評估之探討 3 貳 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活動 一 大學部羅巧玲同學獲生農學院推薦 於 1 月 13 日 5 月 25 日至美國伊利諾大學擔任交 換學生一學期 二 丁詩同教授研提國科會補助海外學者短期訪問計畫 於 5 月 25 31 日邀請美國賓州大 學動科系系主任 Terry Etherton 教授至校參訪演講 演講題目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三 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 於 7 月 6 日 8 月 24 日薦送大學部史家莉 王沐恩同學赴美參加 為期 7 週之學生暑期研究遊學計劃 四 魏恒巍助理教授應中華民國養雞協會邀請 於 10 月 5 9 日赴日本參訪 考察蛋雞糞快 速腐熟之相關技術設備 五 丁詩同教授研提國科會補助海外學者短期訪問計畫 於 10 月 27 30 日邀請威斯康新大 學 Eric Yen 助理教授至校研究演講 演講題目 Triacylglycerol synthesis and energy metabolis A gut reaction 六 朱有田副教授研提國科會補助海外學者短期訪問計畫 於 11 月 10 12 日邀請日本綜合 研究大學院大學先導科學研究科准教授本鄉一美博士於蒞系參訪座談 七 朱有田副教授研提國科會補助海外學者短期訪問計畫 於 11 月 26 27 日邀請英國德翰 大學考古學系 Greger Larson 博士與亞伯丁大學考古學系 Keith Dobney 博士於 26 日上 午蒞系演講 講題為 東亞豬種的演化 生物地理親緣與遷徙 以豬種基因流向驗證南 島語族遷徙路徑 八 丁詩同教授及林恩仲助理教授研提國科會補助海外學者短期訪問計畫 邀請美國貝勒醫 學院兒童營養研究中心 Harry Mersmann 教授於 12 月 1 日至 23 日蒞臨本系 就相關研 究交換心得 並於系上演講 演講題目 The pig as an atherogenic model 九 12 月 9 日邀請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 Dr Elisabeth Baeza 蒞系座談 演講題目 影響鴨肉 品質之因子 十 魏恒巍助理教授應中華民國養雞協會邀請 於 12 月 17 日 19 日赴香港參訪 考察香 港傳統市場活禽販賣體系與相關屠宰制度 十一 朱有田副教授研提國科會補助海外學者短期訪問計畫 於 12 月 20 24 日邀請日本國 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名譽教授篠原 徹 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研究部考古系副教授西谷 大 與東京大學人類生態學教授准教授梅崎 昌裕蒞系參訪座談 4 參 教學近況 一 本系鄭登貴教授 丁詩同教授 吳信志助理教授 林恩仲助理教授參與編著 生物技術 概論 大學用書一冊 由華杏出版公司印行 二 陳明汝 丁詩同 朱有田 王佩華 陳靜宜老師獲得本校 98 年度傑出論文獎勵 陳明 汝 朱有田老師獲本校教學優良獎 邱智賢老師獲本院教學優良獎 丁詩同教授獲國科 會主持人獎助 俄亥俄州立大學生農學院傑出校友獎 三 博士班研究生洪偉盛 陳明汝教授指導 碩士班研究生張偉華 朱有田教授指導 洪瑛璟 劉嚞睿教授指導 榮獲 97 學年度生農學院學生學術論文獎 四 博士班李冠逸同學榮獲 98 學年度台大勵學獎學金 碩士班戴廷宇同學榮獲振芳公司獎 學金 大學部史家莉同學獲得李良玉畜牧獸醫學文教基金會獎學金 大學部黃禹之 陳 威而 洪于涵同學榮獲本系聯合系友會獎學金 大學部張怡穎同學榮獲戈福江先生獎學 金及農友社會福利獎學金 碩士班林原佑 沈盈妏 大學部史佳莉 林致均 陳威而同 學榮獲台灣農學會獎學金 五 本系陳明汝教授指導碩士班研究生戴廷宇獲得中國畜牧學會 2009 年年會學術論文口頭 發表組新人獎 陳明汝教授與劉嚞睿副教授共同指導碩士班研究生黃書瑢 劉嚞睿副教 授指導碩士班研究生易秉蓉獲得中國畜牧學會 2009 年年會學術論文壁報組新人獎 陳 明汝教授指導博士班研究生陳彥伯獲得台灣乳酸菌協會壁報發表頭獎 洪偉盛獲得博士 組優良論文獎 駱盈香獲得碩士組優良論文獎 謝馨慧獲得學士組優良論文獎 丁詩同 教授所指導之碩士班研究生陳郁仁獲得中國畜牧學會 2009 年年會學術論文壁報組新人 獎 丁詩同教授與王佩華助理教授共同指導之碩士班研究生許芯芯獲得中國畜牧學會 2009 年年會學術論文壁報組新人獎 丁詩同教授與吳信志助理教授共同指導之碩士班 研究生王兆中獲得中國畜牧學會 2009 年年會學術論文壁報組新人獎 六 5 月 8 日邀請畢業系友蕭振文博士 郭卿雲博士 許哲銘先生 陳佳宏先生回系與大學 部同學座談 共同討論未來就業及讀書方向 七 6 月 5 日舉辦留學申請經驗分享座談 邀請大學部葉怡辰 羅巧玲同學就暑假出國遊學 當交換學生及申請出國留學應注意事項 準備資料及經驗分享 八 10 月 20 日邀請行政院農委會畜牧處許桂森處長蒞系專題演講 演講題目 台灣養豬 產業之現況與展望 九 10 月 23 日邀請利樂包股份有限公司林連峰經理蒞系專題演講 演講題目 鮮汝之加 工 十 10 月 26 日邀請美國榖物協會駐台代表張學義蒞系專題演講 演講題目 玉米之產銷 現況 十一 11 月 5 日邀請東海大學客座教授陳存傑博士蒞系專題演講 演講題目 Development trend of poultry meat processing and marketing in US 十二 新開課程 動物科學技術產業概論 開課老師帶領修課學生參訪台北市立木柵動物 園 伯昂公司 中央研究院突變鼠中心 訊聯生物科技公司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慕德 生技公司 賽亞基因科技公司 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 福昌種豬場 宜陽牧場肉品專賣 店 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 四方牧場 常青乳牛場 大成雞隻屠宰場 元富畜牧場 台 北縣肉品市場 嘉一香肉品公司 家畜衛生試驗所等 以建立學生對動物科學相關產業 及研究單位之各項工作的了解 5 重要研究成果 動物科學學群 1 豬 70KD 熱緊迫蛋白 HSP70 2 基因啟動子 其基因型做為杜洛克豬隻背脂厚度分子標幟 已於 97 年獲得美國發明專利 證書號碼 7 435 543 98 年度與動物科技研究所合作持續 進行與其他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從完成中央檢定的 303 頭公豬該基因啟定子基因型與隻 日增重 飼料效率及達 110kg 日齡的分析 發現第 1 及第 2 種基因型皆會顯著地使日增 重 飼料效率及達 110kg 日齡產生降低效果 同時第 3 及第 5 種基因型則會顯著提高日 增重 飼料效率及達 110kg 日齡 而且這些基因型與冷熱季節之間確有顯著之交互作用 2 單一核苷酸多態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基因型鑑定結果分析 針對固定 DNA 片段之多條定序結果 我們採用 polyphred 分析 pipeline 可以依據定序圖譜分析出 SNP 位點 並具有分析結果的可信度分數 提供研究人員對 SNP 基因型鑑定的確認性 以避免人眼判定的不準確性 針對使用 Illuminar 系統的 SNP 基因型鑑定 分為 ASPE 及 GoldenGate 兩種方式 ASPE 針對少量 SNP 1 72 個 進行基因型鑑定 GoldenGate 則是進行高通量的 SNP 48 96 144 192 或 384 個 基因型鑑定 我們對於這類 SNP 基 因型鑑定實驗所產生的偵測螢光讀值 利用 Illuminar 所提供之軟體系統進行螢光讀值之 計算分析及基因型判定 並與實驗使用者進行結果討論 已完成共 2 208 個不同動植物 個體的 109 個 SNP 位點進行分析 3 建立 NTU High throughput BLAST HT BLAST 平台 因應不同使用者產生之特殊序列比 對資料庫需求 NTU HT BLAST 平台能夠提供保密性資料儲存需求外 也能提供客制化 的序列資料庫 協助使用者建置個人的序列比對資料庫入口 儲存比對結果並整合入其 它生物資訊工具 方便使用者進行大量且希望能保密的未知序列之身份註解 我們針對 台大校內大量序列比對任務的使用需求 加速比對進行及增進研究產出速率 而多數生 物資訊網站所提供之 BLAST 服務 僅提供單一或少量之序列比對 目前運算叢集共包含 兩台伺服器 單一伺服器之軟硬體規格為 CPU Intel Xeon E5420 每顆為四核心之 2 50GHz x2 顆 RAM 16GB 作業系統 ubuntu 8 04 使用者介面提供各選項註釋 並 整合 HT BLAST 各功能頁 以標籤方式引導使用者進入各頁面 操作介面並整合序列比 對的流程 將上傳序列 選定查詢資料庫到設定參數選項等 利用三個步驟即可完成 BLAST 比對及新增個人化的比對記錄 比對結果可分為單筆結果預欄以及序列比對圖示 兩種 使用者亦可選擇一次下載打包所有的比對序列 比對結果將在保留固定時間後由 系統上消除 測試結果中 NTU HT BLAST 平台可比一般實驗室電腦節省約 15 倍的運 算時間 4 大冠鷲 Spilornis cheela hoya 為臺灣保育類的鳥類 由於其外形屬於單態性 monomorphism 鳥類 故在保育繁殖上因無法利用外表鑑別其性別 因而降低成功配對 的機會 本試驗以增殖片段長度多態性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方式 進行大冠鷲之 DNA 指紋分析 尋求其性別特異之片段 試驗結果顯示 經 AFLP 指紋分析後 可發現八個性別特異片段只存在於雌性大冠鷲 雄性大冠鷲則無此些片段 進一步將此些僅發現於雌性大冠鷲之特異片段構築於載體後進行序列分析 並設計引子 組對大冠鷲樣本進行 PCR 增幅 結果顯示 發現其中兩組引子 CseAFLP32 及 CseAFLP46 增幅結果具有性別特異性 CseAFLP32 引子組於雌性大冠鷲增幅出 109 bp 之片段 雄性大冠鷲則否 CseAFLP46 引子組則於雌性大冠鷲增幅出 232 bp 之片段 於雄性大冠鷲則是約 250 及 280 bp 兩片段 本研究結果成功篩選出兩組引子組可準確 運用於大冠鷲之性別鑑定 以提高人工配對效率達到臺灣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之保育繁 殖 5 猛禽位於食物鏈之頂層 可作為監測生態系統之指標 大冠鷲 Spilornis cheela 在世界 上可區分為 21 個亞種 臺灣區域分布屬於亞種 Spilornis cheela hoya 本研究之目的為 探討臺灣區域大冠鷲之遺傳結構 試驗動物樣本收集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11 隻及行政院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39 隻 共計 50 個樣本 利用粒線體細胞色素 b 基因區 域 874 bp 之序列與 NCBI GenBank database 所提供的中南半島區域大冠鷲亞種之基因 6 序列進行多重序列比對 分析結果顯示 臺灣與中南半島區域兩亞種間發現 8 個變異點 而在臺灣區域之大冠鷲 50 個序列樣本中可發現三個變異點 屬高度保留性 其中 9 個 樣本於第 569 bp 位置發現有變異點 2 個樣本在第 672 bp 位置有變異點 而第 569 bp 之變異只發現於中央山脈以西 玉山山脈以北的個體中 推斷可能是由於大冠鷲之分 布上限為海拔 2500 公尺而造成之地理區隔 另上述變異點亦未於中南半島區域大冠鷲 亞種發現 推測這些變異點可能為臺灣區域大冠鷲特有之遺傳變異 由上述細胞色素 b 基因之遺傳變異分析結果顯示 臺灣區域之大冠鷲可能因地理區隔而造成特有的遺傳變 異 6 文獻報告顯示 在外國品種豬隻 H FABP CRC myogenin 及 MYF6 基因遺傳變異 皆 與豬隻屠體性狀 品質 具有一定程度相關 然在臺灣黑豬這方面相關的報告仍不多 因此本試驗以台灣中南部 5 個黑豬場 共 496 頭臺灣黑豬為試驗豬隻 以 PCR RFLP 方 法進行臺灣黑豬族群 H FABP CRC myogenin 及 MYF6 基因遺傳變異之探討 試驗結 果顯示 H FABP 基因之 HH Hh 及 hh 基因型比例 於 A 和 C 兩場中沒有顯著差異 P 0 05 但其餘三場則分別與前述兩場有極顯著差異 P 0 05 而 DD Dd 及 dd 基因型比例在 A C 和 D 三場中沒有顯著差異 P 0 05 但在另兩場分別與前三場有極顯著差異 P 0 01 各場間 CRC 基因之 NN Nn 及 nn 基因型比例 除 D 場與另四場間有極顯著差異 P 0 05 在 myogenin 基因方面 各場間之 AA AB 及 BB 基因型比例在 B 和 D 兩 場中沒有顯著差異 P 0 05 但 A C 及 E 三場則分別與前述兩場有極顯著差異 P 0 05 但 A C D 三場則分別與前述兩 場有極顯著差異 P 0 05 但 C D 和 E 三場則分別與前述兩場有顯著差異 P 0 01 7 台灣水牛 Bubalus bubalis carabanesis 動情周期間孕酮及雌二醇濃度變化之研究 分析 四頭母水牛之血液及糞便試樣中之雌二醇及孕酮 以評估動情周期中之變化 結果顯示 在濾泡期血清中孕酮濃度為 1 1 0 2 ng mL 雌二醇為 40 1 14 5 pg mL 糞孕酮與糞雌 二醇各為 161 0 30 2 及 49 9 14 1 ng g 黃體期之血清中孕酮為 2 74 0 9 ng mL 雌 二醇為 30 6 10 0 pg mL 糞孕酮與糞雌二醇各為 230 9 52 1 ng g 及 39 9 10 0 ng g 血液與糞便之濃度變化趨勢相似 依據上述內泌素推算台灣水牛之動情周期平均為 20 5 1 2 天 濾泡期 6 8 0 9 天 黃體期為 13 8 1 0 天 本研究已成功應用於監測台灣水 牛之生殖狀態 8 Kisspeptin 及 GPR54 在雄鼠睪丸之表現 本研究將以睪丸為主要研究組織 探討 kisspeptin 與 GPR54 在睪丸中之定位與功能 利用免疫組織染色 IHC 進行定位之實驗 結果發現 kisspeptin 與 GPR54 都高度表現於睪丸之萊吉氏細胞中 由此推測 kisspptin 可 能分泌自萊吉氏細胞並作用於萊吉氏細胞本身而形成自我分泌 autocrine 路徑 此外 以 相同試驗技術實驗於四週齡之未發身小鼠 發現未發身小鼠萊吉氏細胞之 kisspeptin 與 GPR54 表現量顯著低於發身後之小鼠 9 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野豬遺傳親緣 外來豬種基因滲入與馴養狩獵文化之調查計畫 分析 36 個玉山國家公園丹大地區臺灣野豬樣本粒線體 DNA 上 D loop 片段多型性 顯示其親 緣關係樹自成一個分支 其中 29 個個體在此分支內 分成 10 種基因單套型 其餘野豬 個體則帶有蘭嶼小耳豬粒線體 DNA 序列 顯示部分野豬已遭受外來基因滲入 依據 19 對微衛星標記檢測 平均對偶基因數為 7 58 個 多態性指數為 0 683 其中 4 個標記顯 著偏離哈溫平衡 玉山國家公園鄰近地區飼養戶混養家豬與野豬 或為家豬基因滲入至 野豬個體之途徑 10 發現 DHA 會增進 SAA 表現以降低一種保護脂肪油滴的蛋白質 perilipin 之基因表現量 闡明其基因表現調控機制 進而使脂質分解作用增加 發表 J Biological Chemistry 論文 7 11 發現一個大冠鷲與鳳頭蒼鷹性別鑑定分子標記 發現多個大冠鷲基因分子標記 12 發明一種不胖鼠 產製其體幹細胞 13 產製四種轉基因小鼠供研究之用 研究結果已經投稿 其中一篇已被 J Nutritional Biochem 接受 14 螢光基因轉殖小鼠及豬之研究成果 間葉幹細胞可分離自骨膜 骨小樑 脂肪組織 關 節液 骨骼肌及脫落之牙齒 其在特定培養環境下具高增殖能力及可分化為多種細胞系 特性 由許多臨床前及臨床之研究試驗中已證實間葉幹細胞在再生醫學及組織工程具應 用之潛力及治療價值 此外 攜報導基因的間葉幹細胞經移植後之表現穩定性將有助於 確認其在體內之功能及分化潛能 分離自表現報導基因之骨髓幹細胞具有相同之表現型 式 此策略有助於追蹤其移植及分化後之命運 因此產製表現不同報導基因之轉基因動 物將可滿足吾人對此獨特間葉幹細胞之需求 經由源自水母之綠色螢光蛋白質及源自紅 珊瑚之紅色螢光蛋白質基因之選殖 並分別與 肌動蛋白質之啟動子構築後 以胚原核 基因顯微注射方式已將轉殖之綠色及紅色螢光蛋白質基因逢機嵌入小鼠及豬之基因組中 並皆已獲得表現螢光蛋白質之基因轉殖小鼠及豬 圖 1 結果 15 幹細胞及再生醫學之研究 進一步採集綠色螢光小鼠及豬之骨髓液進行間葉幹細胞之分 離 可由體外試驗證實其分化為成骨細胞 脂肪細胞 軟骨細胞 分泌胰島素細胞及神 經細胞之潛能 另於體內試驗結果亦確認此等間葉幹細胞具有修補骨質梳鬆症小鼠之硬 骨及骨小樑之效果 在第一型糖尿病之小鼠模式研究結果亦證實間葉幹細胞體外誘導分 化之可分泌胰島素之類胰臟 細胞 經由將其移植於高血糖小鼠皮下 試驗結果證實具 有降血糖之生物功能 生產技術學群 1 種豬登錄資料庫之系統更新與功能擴充 a 修正系統中達到民國 100 年的年序問題 現有系統年份之欄位長度均設定為兩位 為 避免系統於日期進位之判斷產生錯亂 新系統已完成所有日期欄位調整 b 歷史資料轉移 分析及關聯性重整 將原有種豬登錄三十多年資料轉檔至新設置之種 豬登錄資料庫系統中予以測試完成 並確認資料完整性 且利用資料回填功能 重建 各表單資料關聯性 進一步恢復特定欄位唯一值特性 c 已於中央畜產會種豬登錄辦公室設置完成種豬登錄資料庫新系統 資料庫系統軟體程 式組撰寫並測試可正常運作 另以網路操作介面提供登打使用者進行資料輸入 性能 計算及證書列印等功能 同時改善資料輸入除錯邏輯 建立正確資料並可即時運算相 關數據 提昇資料處理速度 d 完成線上查詢系統 提供遠端使用者 種豬場業者及一般使用者 可透過網路連線進行 登錄資料查詢 瀏覽 下載及列印 e 完成系統需求手冊 系統分析手冊 系統操作及維護手冊之初稿撰寫 刻正修改內容 以求確實有效 未來能夠提供系統操作 維護 發展及擴充等用途 2 肌肉生長抑制素 Myostatin 是一種骨骼肌生長負調控因子的蛋白質 在分類上屬於轉 化生長因子 TGF 家族中的一員 相關文獻證明 myostatin MSTN 基因顯著影 響骨骼肌的發育及增重 本試驗以 67 頭杜洛克 D 34 頭藍瑞斯 L 227 頭藍瑞 斯 杜洛克 LD 雜交豬及 18 頭藍瑞斯 約克夏 杜洛克 LYD 雜交豬 共計 346 頭試 驗豬隻 進行豬隻 MSTN 基因 promoter 區域 1 1242 共 1242 bp 序列之檢測 並於豬 隻屠宰後 進行屠體資料收集及性狀分析 試驗結果顯示 在所定序的 1242 bp 中 在 第 435 及 447 的位置具有多態性存在 分別為 G435A 及 A447G transition mutation 將此 二個 SNP 與屠體性狀進行相關分析 結果顯示 G435A 變異 在所檢測之豬隻與屠體性 狀中對豬隻屠體瘦肉重具有顯著的影響 P 0 05 另外 A447G 變異則除了對於瘦肉 重 P 0 05 有顯著影響外 還對於豬隻瘦肉率 P 0 01 肌肉粗蛋白質含量 P 0 05 亦分別具有極顯著及顯著的影響 而其中 MSTN promoter A447G transition mutation 中 GG 型豬隻瘦肉率顯著高於 AA 型 P 0 05 且 AA 型豬隻瘦肉率也顯著高 於 AG 型 P0 05 而血漿蛋白組之血漿 IgG IgM濃度顯著高於對照組者與 11 廢棄蛋蛋粉添加組者 但是血漿蛋白組與廢棄蛋蛋粉添加組之血漿與腸道黏膜 IgA 之濃 度 則顯著高於對照組者 22 藍胸鶉於生長前期維持與生長之蛋白質需要量之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藍胸鶉於生長前 期時 分別用於維持與生長之蛋白質需要量 試驗採用 180 隻 7 日齡之藍胸鶉 分為 3 批次 其設計採完全逢機區集 以批次為區集 每批次各處理組皆為 2 欄 每欄 5 隻 試驗共六個處理 其飼糧蛋白質濃度分別為 12 5 15 17 5 20 22 5 及 25 試驗為期 兩週 每日於11 00 開始禁食 直至15 00 以欄為單位 對藍胸鶉與飼料進行秤重 於試 驗結束時犧牲所有藍胸鶉 以比較性屠宰計算體氮蓄積 再用轉折線法探討維持與生長 之蛋白質需要量 結果顯示 以體增重為指標時 轉折線法之方程式為y 1 9176 2 1073 1 5932 x r x 相關係數為0 96 可推算得知維持時之蛋白質 需要量為代謝體重之 0 68 倍 當維持需要量滿足後 每欲增加1 g 體重時 必須額外採食 0 47 g 的蛋白質 若以氮蓄積為指標時 方程式則為y 0 0801 0 07611 1 6938 x r x 相關係數為0 95 推估維持時蛋白質之需要量為代謝體重之 0 64 倍 若欲增加1 g 的氮蓄積時 額外攝取的蛋白質為13 14 g 由結果觀之 生長前期 藍胸鶉每日至少需採食代謝體重之0 68 倍的蛋白質量 才能維持氮均衡 此外可依據飼 養目的之不同 以飼糧蛋白質之供給量來調控藍胸鶉之生長速率與體氮蓄積速率 23 藍胸鶉於生長後期維持與生長之蛋白質需要量之探討 本研究旨在釐定藍胸鶉於生長後 期時 分別用於維持與生長之蛋白質需要量 試驗採用 288 隻 28 日齡 公母各半之藍 胸鶉 分為 6 批次 且公 母禽分開進行試驗 其設計採完全逢機區集 以批次為區集 每批次各處理組皆為 1 欄 每欄 4 隻 試驗共六個處理 其飼糧蛋白質濃度分別為 11 12 5 15 17 5 20 及 22 5 試驗為期兩週 每日於11 00 開始禁食 直至15 00 以 欄為單位 對藍胸鶉與飼料進行秤重 於試驗結束時犧牲所有藍胸鶉 以比較性屠宰計 算體氮蓄積 再用轉折線法探討維持與生長之蛋白質需要量 結果顯示 公禽以體增重 為指標時 轉折線法之方程式為y 0 5296 0 6259 1 5921 x r x 相關係數為0 51 可推算得到維持之蛋白質需要量為代謝體重之0 75 倍 而欲增加1 g 體重時 則必須攝食1 6 g 蛋白質 若以氮蓄積為指標時 方程式則為y 0 0228 0 025 1 6211 x r x 相關係數0 41 維持時蛋白質之需要量為代謝 體重之 0 50 但欲增加1 g 體氮之蓄積 就必須額外採食40 00 g 的蛋白質 同理 母禽以 體增重與氮蓄積為指標之方程式分別為y 0 5384 1 1839 1 4473 x r x 相關係數為0 65 與 y 0 0190 0 0403 1 4826 x r x 相關係數為0 56 可分別估算維持時蛋白質之需要量為代謝體重之0 99 與 1 01 倍 而生長之蛋白質需要量在每增加1 g 體重時 必須額外攝取蛋白質0 84 g 若 欲增加 1 g 體氮蓄積時 需採食蛋白質24 81 g 由結果觀之 生長後期之藍胸鶉公 母禽 每日需分別採食代謝體重之0 72 及 1 01 倍之蛋白質量 以供維持氮均衡 此外可依據飼 養目的之不同 以飼糧蛋白質之供給量來調控藍胸鶉之生長速率與體氮蓄積速率 24 長時間食用低劑量嘔吐毒素對產蛋雞腸道與蛋中殘留之影響 本實驗目的在探討產蛋雞 長時間食用低劑量嘔吐毒素 對腸道消化功能之影響以及是否造成蛋中殘留 並檢測毒 素是否對動物生理造成慢性傷害 84 隻 12 週齡海蘭品系之單冠白色來航雞逢機分入 7 組 0 35 70 140 280 560 1120 ppb 飼糧與飲水任飼 每日光照 16 小時 每 天記錄採食量及蛋重 並於第 1 7 14 21 及 28 週時 進行下列採樣 1 檢測所有雞 隻之體重 2 以 Cr2O3當指示劑摻於飼糧中 收集排泄物測定消化率 3 以特定培養基培 養 觀察大腸桿菌 腸球菌 乳酸菌以及全菌相 4 以血液分析儀測定血液生化值 5 紀 錄蛋殼強度 待試驗結束 則犧牲雞隻測試腸道電生理值及進行組織切片 檢測小腸 絨毛長度與腺窩深度 毒素以高壓液相層析儀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 嘔吐毒素對於產蛋 雞之體重 產蛋率及飼料換蛋率無顯著影響 在採食量方面 餵飼含有嘔吐毒素 1120 ppb 之飼料連續 28 週時 採食量顯著下降 且對照組之雞隻蛋殼強度顯著高於第 280 560 及 1120 ppb 之處理組 並可發現隨著毒素濃度提升 而強度有直線下降之趨勢 P 0 05 粗蛋白 粗灰分及乙醚萃取物之消化率 無論在濃度或者時間變化上 皆 無影響 且糞便乾基中之菌落數無顯著差異 所有雞隻檢測毒素對於小腸絨毛面積 絨 12 毛長度 腺窩深度及絨毛長度 腺窩深度之比值 不同處理組間差異不顯著 在腸道電 生理方面 嘔吐毒素並未對迴腸短路電流或電導係數造成影響 雞隻血液中之天冬胺酸 轉胺酶 丙胺酸轉胺酶 鹼性磷酸酶及白蛋白 並未出現顯著差異 然而在第 28 週時 飼糧中含有 1120 ppb 嘔吐毒素之處理組 血中總蛋白顯著下降 且發現對照組之腎臟與 體重比例顯著高於 280 560 及 1120 ppb 之處理組 在肝臟及脾臟部分則未造成顯著差 異 嘔吐毒素幾乎不會在蛋中及血中殘留 且在糞便中含量極低 換算毒素之消化率 可以發現餵飼濃度 35 和 70 ppb 之組別和 1120 ppb 之處理組之間於第 1 週時具有顯著差 異 P 0 05 總而言之 產蛋雞長時間接觸低劑量嘔吐毒素無立即影響 但經由長時 間持續作用對動物依然會造成傷害 糞便中之毒素下降 可能為腸道菌相隨時間改變 形成另外一種適應的狀態 消化道菌相或許和糞便中毒素濃度之消長有關 值得進一步 探討 25 雌放山鬥雞營養需求量之建立 本研究之目的是以科學方法將雌放山鬥雞之飼養加以分 期 並建立其對各主要營養分之需要量 使其能有效率的生產 本試驗設計利用三種代 謝能濃度 3200 2950 2700 kcal kg 搭配三符種蛋白質濃度 25 20 15 進 行 3 x 3 複因子設計 共九個處理組 每組 30 隻雌放山鬥雞 分為三欄 設成三重複 每週檢測雞隻體重與採食量 以每週之體增重與飼料利用效率當指標 進行統計分析 判斷生長時各時期之分界 試驗結果能量與蛋白質濃度在各週間對體重皆無顯著差異 主要原因為雌放山鬥雞之採食量隨著能量降低而上升 p0 05 在生長初期 能量於 1 4 週以 3200 與 2950 kcal kg 餵飼之組別有較好的飼料利用效率 p 0 05 5 17 週則是以 3200 kcal kg 為佳 p 0 05 蛋白質濃度部份 在 1 2 週以 25 組別有較佳的飼料利用效率 p0 05 因此 雌放山鬥雞 之分期可以分為兩期 前期為 1 4 週 後期為 5 17 週 前期採用能量 2950 kcal kg 蛋白 質 25 之組合 後期則以能量 3200 kcal kg 蛋白質 15 為建議之組合 雌放山鬥雞具有 強烈之調控採食能力 無論給予哪一種能量之飼糧 其皆能利用調整採食量獲得足夠能 量 也因為如此造成在低能量高蛋白的組別 因採食量的增加使其蛋白質利用效率 增 重 粗蛋白採食量 顯著低於高能量低蛋白質組 p 0 05 總而言之 使用能量 蛋白質 為 2950 kcal kg 25 於前期與後期使用 3200 kcal kg 15 能滿足其生長需求 並有著較 佳之生產效益 13 設備更新 一 重要儀器和教材購置 1 水族動物房系統 可養殖斑馬魚以取得胚胎 以進行基因操作及胚胎發育分子機制之研 究 2 螢光實體顯微鏡 可對胚胎進行顯微操作 並進行螢光分子標記之觀察 3 即時定量PCR real time PCR 可應用螢光標定來即時追蹤 mRNA 在反轉錄之後的 cDNA 的微量變化 適用於本系各領域之教學與研究使用 4 小鼠呼吸代謝跑步儀的添購 可供偵測基礎代謝與運動生理之研究 二 重大改善之設備 三 建築物興建或擴充更新 1 新建實驗動物舍一棟 提供師生教學實習更完善之場所 有利教學研究之進行 14 肆 舉辦國內外研討會及活動 日 期舉辦研討會 或活動 名稱地 點 6 月 17 日乳酸菌與過敏研討會臺灣大學 7 月 13 17 日第 46 期 飼料鏡檢講習班 實務班臺灣大學 7 月 20 24 日第 47 期 飼料鏡檢講習班 實務班臺灣大學 8 月 06 日營養強化基因改造食品與複製動物食品評估研 討會 臺灣大學 11 月 06 日台灣乳酸菌協會年會臺灣大學 11 月 27 日台灣食品科技學會年會宜蘭大學 12 月 06 日世界家禽學會台灣分會年會宜蘭大學 12 月 07 日中國畜牧學會年會宜蘭大學 15 伍 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情形 日 期參 加 會 議 名 稱地點參加教師補助單位 7 月 1 5 日 The 5th Asian Conference on Lactic Acid Bacteria Singapore 陳明汝國科會 7 月 12 17 日 2009年美國乳業學會 加拿大動 物科學會 美國動物科學會聯合 年會 加拿大蒙特婁丁詩同 劉嚞睿 國科會 國科會 8 月 4 5 日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Forage Based Feed Resources Lembang Indonesia 徐濟泰 8 月 28 日 9 月 2 日 2009 歐洲心臟醫學會西班牙巴塞隆納陳靜宜生農學院 10 月 23 日國際幹細胞研討會亞東醫院吳信志 11 月 11 13 日第十屆東亞研究型大學分子生物 與生物科技會議 台北丁詩同 陳靜宜 11 月 22 日2009 年臺日哺乳動物學研討會暨 東亞地區哺乳動物分子系統及保 育遺傳學研討會 台北姜延年 朱有田 11 月 24 25 日 2009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cs 台灣大學集思台 大會議中心 林恩仲 12 月 17 日 2009 Buffalo Propagation Conference 台南吳兩新 自籌 16 陸 教師一年來發表之論文 陳 保 基 期刊論文 1 Wei Hen Wei Hsin Mei Kuo Wen Zan Chiu and Bao Ji Chen 2009 The optimum dietary essential amino acid pattern for male Taiwan country chicks Asia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2 1186 1194 吳 兩 新 期刊論文 1 Chiu C H R Srinivasan T H Tseng R F Chuang and L S Wu 2009 Immunohsitochemical Study of Steroidogenesis Proliferation and Hypoxia related Proteins in Caprine Corpora Lutea during the Estrous Cycle Asian Aust J Anim Sci 22 5 636 642 SCI 2 Yen C F E C Lin Y H Wang P H Wang H W Lin J C Hsu L S Wu Y N Jiang and S T Ding 2009 Abundantly expressed hepatic genes and their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in liver of pre laying and laying geese Poult Sci 88 1955 1962 SCI 3 邱智賢 曾泰祥 莊叡豐 陸玉玲 吳兩新 2009 山羊於動情周期間黃體孕酮生成能 力之探討 台灣農學會報 10 4 321 334 研討會論文 1 施玲玲 楊健仁 邱智賢 吳兩新 2009 保存方式對臺灣黑熊糞便類固醇內泌素濃度 之影響 2009 年動物行為暨生態學術研討會 台中 2009 1 21 1 22 2 吳奕賢 江逸凡 鍾德憲 吳兩新 邱智賢 2009 牛黃體發育過程中參與 MAPK 訊息 傳遞路徑相關基因表現變化及其可能調控機制 中國畜牧學會會誌 38 增刊 190 3 洪立盈 江逸凡 鍾徳憲 吳兩新 邱智賢 2009 牛黃體解體時免疫相關基因變化之 探討 中國畜牧學會會誌 38 增刊 191 專書及專書論文 1 楊清容 林仁壽 吳兩新 簡基憲 吳應寧 2009 新獸醫針灸學 1 4 冊 華香園出 版社 台北 蘇 和 平 期刊論文 1 Hou Pin Su Chuang Ping Lien Tan Ang Lee and Ruo Syuan Ho 2009 Development of Low fat Mayonnaise Containing Polysaccharide Gumsas Functional Ingredients J Sci Food Agric Summit 研討會論文 1 黃振芳 蘇晉暉 鄭芎翔 魏恆巍 蘇和平 林佳靜 林榮新 環境溫度對菜鴨生產性 能及蛋品質之影響 2009 中國畜牧學會會誌 38 增刊 281 2 何若瑄 周繼發 周采柔 蘇和平 交鏈化環狀糊精去除蛋黃膽固醇影響因子之研究 2009 中國畜牧學會會誌 38 增刊 305 3 邵敬之 張珮琪 蘇和平 夏良宙 2009 飼糧中添加不同抗沙門氏菌添加物對烏骨雞 洩殖腔生菌數之影響 中國畜牧學會會誌 38 增刊 289 徐 濟 泰 期刊論文 1 Wang Han Tsung I Hung Chen and Jih Tay Hsu 2009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acteriocin from ruminal bacterium Ruminococcus albus 7 Anaerobe sumitted 研討會論文 1 Chen Chia Shen Su Min Wang and Jih Tay Hsu 2009 Modeling the quality changes of forag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on forag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17 Forage Based Feed Resources Pp 60 74 Food and Fertilizer Technology Center ASPAC AGRICULTURE DAIRY FOOD SCIENCE Ranking 49 128 4 Cheng Kang Pai Zong Yuan Wu Ming Ju Chen Yi Fang Zeng Jr Wei Chen Biotechnology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Ranking 48 144 5 Rong Jen Tu Hsiang Yun Wu Ying Shiang Lock Ming Ju Chen 2009 Evaluation of microbial dynamics during the ripening of a traditional Taiwanese naturally fermented ham Food Microbiology Impact factor 2 847 FOOD SCIENCE FOOD SCIENCE FOOD SCIENCE Ranking 49 128 9 謝馨慧 陳明汝 2009 藉由 viili 分離菌株製作低脂乾酪 中國畜牧會誌 in press 研討會論文 1 楊晴 戴廷宇 王聖耀 陳明汝 2009 自克弗爾粒篩選具有高產胞外多醣體能力之乳 18 酸菌株 中國畜牧學會會誌 39 增刊 2 鍾之儀 陳明汝 最適化培養基生產角蛋白酶之研究 中國畜牧學會會誌 39 增刊 3 戴廷宇 黃懿儂 郭卿雲 王治華 王聖耀 陳明汝 2009 臺灣水鹿鹿茸對金黃色葡萄球 菌感染小鼠之影響 中國畜牧學會會誌 39 增刊 本研究榮獲口頭發表組新人獎 4 謝月玲 陳明汝 2009 Manufacturing a novel low fat cheese using viili and LAB isolated from viili 中國畜牧學會會誌 39 增刊 5 W Hong M Chen 2009 The anti allergic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spp isolated from kefir grain in alleviating allergic responses 中華民國食品科技年會 39 146 6 謝月玲 陳明汝 2009 藉由 viili 發酵乳及 viili 分離菌株製作機能性低脂乾酪之研究 中華民國食品科技年會 39 134 7 Ting Yeu Dai I Nun Huang Wei Sheng Hong Tzu Li Chen Hsin Hui Hsieh and Ming Ju Che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velvet antler of Cervus unicolor swinhoei promotes elimin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in mic 中華民國食品科技年會 39 146 8 陳姿利 吳祥雲 凃榮珍 陳明汝 2009 乳酸菌元添加對台灣發酵香腸菌相之影響 中華民國食品科技年會 39 125 9 I Nung Huang Ting Yeu Dai Sheng Yao Wang and Ming Ju Chen Anti allergic effect of fermented milk viili in murine allergic model 中華民國食品科技年會 39 146 10 Yen Po Chen Wei Sheng Hong Ting Yeu Dai Ming Ju Chen 2009 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s M1 isolated from kefir grains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colitis 台灣乳酸菌協會 本研究榮獲論文特優獎 11 I Nung Huang Ting Yeu Dai Sheng Yao Wang and Ming Ju Chen 2009 Immunostimulatory effects of selected microorganisms from vii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