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第4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第4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第4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第4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第4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时体温的平衡 第2章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目标导读 1 结合教材图2 9 阐明体温的相对稳定及意义 2 通过分析表2 2 概述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3 结合教材图2 10 探究体温的调节机制 分析体温调节障碍出现的问题 重难点击 体温的调节机制 一体温的相对稳定和人体的产热 散热 二体温的调节和调节障碍 当堂检测 内容索引 一体温的相对稳定和人体的产热 散热 春夏秋冬 寒暑更替 我们的体温并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波动 阅读教材p17 18 分析其中的奥秘 1 结合图1和图2分析体温的相对稳定及意义 1 体温 是指机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 临床上我们通常在 或 测量体温 其中最接近体温的是在测得的温度 约为 2 体温变化 据图1 在一日之内 正常人的体温清晨最 下午最 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 据图2 成年女性的体温随而变动 体温最低 因此说明 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的体温是 正常情况下的体温比较 儿童 成年人 老年人 说明不同的人群体温不同 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 3 说明不同的人群体温不同 综上 虽然体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但变化的幅度 正常人的体温处于的状态 口腔 腋窝 直 肠 直肠 36 9 37 9 1 低 高 月经周期 排卵日 不同的 年龄 性别 较小 相对稳定 3 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 体内各种理化过程 特别是由各种酶参与的代谢活动 都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 体温 都将引起酶活性的 导致生理功能障碍 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说体温稳定是的必要条件 过高或者过低 改变或丧失 机体正常生命活动 2 分析教材表2 2中数据 探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1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以产热为主 在劳动或运动时代谢增强 此时以产热为主 说明体温来源于体内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所以人体产热量的多少与密切相关 2 剧烈运动产热量增加时 人体相应地会出现皮肤发红 出汗增加 呼气加剧等现象 结合这些现象分析人体散热的途径 人体产生的热量90 以上经散发到外界 其散热方式有辐射 传导和 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时 人体几乎全靠来散热 一小部分热量会随 散失 3 体温的相对稳定就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的结果 内脏 骨骼肌 物质代谢 代谢强度 皮肤 对流 汗液蒸发 汗液蒸发 呼吸 排便 动态平衡 小贴士 体温的来源和散失 1 如表所示为人的几种组织 器官的产热百分比 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a 本表中显示不出骨骼肌产生的热量的用途b 安静状态下 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 答案 解析 c 安静状态下 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 劳动或运动时 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解析表中数据表示人体在两种不同状态下几种器官 组织的产热百分比 具体每种器官 组织在两种不同状态下产热总量是未知的 所以无法判定安静状态下 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而劳动或运动时脑就不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 所以b项不能推导出来 本表中未显示出骨骼肌产生的能量的用途 综上 选b 二体温的调节和调节障碍 体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作用下的结果 1 体温调节的方式结合两个实例 分析体温调节的方式 行为活动 意识控制 行为性 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体液 非意识控制 生理性 1 温度感受器 感受温度变化信息的结构 包括 温度感受器和温度感受器 其中前者分布于中 后者存在于等部位 2 体温调节中枢 位于 将温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进行 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体内 体外 外周 中枢 皮肤 黏膜和内脏 脊髓 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 下丘脑 整合 2 体温调节的过程结合上述内容 阅读教材后 完成下图 然后分析 下丘脑 对冷敏感的温度感受器 1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 寒冷刺激 对冷刺激敏感的兴奋 传入神经 的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血管收缩 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 肾上腺髓质分泌 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 产热量增加 2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 温热刺激 对热刺激敏感的兴奋 传入神经 的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血管舒张 分泌汗液 从而使散热量增加 另一方面 人可以通过 使产热减少 感受器 下丘脑 皮肤 骨骼肌 肾上腺素 感受器 下丘脑 皮肤 汗 腺 主动减少活动 3 体温调节障碍 1 在寒冷环境中 如果机体的产热量不能补偿散失的热量 将引起体温降低 一般把低于的体温称为体温过低或低体温 人的体温降至时 将丧失意识 降至时 通常不易恢复 2 在高热环境 剧烈运动等情况下 如果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 将引起体温升高 体温高于 称为 人的体温高于时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障碍 出现说胡话 神志不清等症状 超过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一般认为为人的致死体温 体温持续地高于正常水平 称为 36 28 20 40 体温过高 41 43 45 5 发热 1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 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过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 在炎热环境中则以增加散热为主 3 无论是在寒冷环境中还是在炎热环境中 产热量总是等于散热量 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4 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 体液调节 而在炎热环境中主要是神经调节 5 参与体温调节的产热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两者在体温调节中表现为协同作用 2 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 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 发热和寒战b 提高环境温度和寒战c 寒战和出汗减少d 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答案 解析 解析从图中可读出 60分钟前 人的体温维持在37 左右 60 80分钟时 体温上升 80 100分钟时 体温恢复正常 四个选项中可能导致体温上升的事情有发热 提高环境温度 剧烈运动 可能导致体温下降的事件有出汗增加 寒冷刺激下打寒战能增加产热 但一般不会导致体温高于正常值 因此只有d项正确 问题导析 1 人体正常体温为 左右 60 80分钟时 体温上升 可能的原因有等 2 80 100分钟时 体温恢复正常 可能是通过调节使 37 提高环境温度 剧烈运动 出汗增加 学习小结 行为性 生理性 发热 低体温 当堂检测 1 冰桶挑战赛 是一项慈善活动 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 渐冻人 的罕见疾病 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 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 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 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b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 体温下降 代谢减弱d 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 也有体液调节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解析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 身体作出一系列反应 寒冷刺激对冷敏感的温度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增加产热 骨骼肌战栗 立毛肌收缩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代谢加强 减少散热 毛细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减少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 也有体液调节 1 2 3 4 5 2 冬季课后 小李从教室走出 这时他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 耗氧量增加 体温升高b 耗氧量减少 代谢水平较低c 耗氧量增加 体表血管收缩d 耗氧量减少 心律变慢 答案 解析 解析室外温度低 此时应该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 所以体表大部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 另外还要通过加强代谢过程增加体内产热量 因此需要大量的氧气 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1 2 3 4 5 3 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 错误的是a 人的体温来源主要是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 体温的相对稳定 是维持内环境稳定 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 人的体温就是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d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解析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与我们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比较接近 所以c项错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4 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 机体主要依靠d e和f散热b 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 机体可通过b c g完成调节c d途径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d 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 体液调节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解析在炎热环境中时 机体主要依靠皮肤和汗腺散热 在寒冷环境中时 机体可通过b c g这个反射弧来完成对体温的调节 d途径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来完成的 体温调节过程除神经调节外 还存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体液调节 1 2 3 4 5 5 如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 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 2 3 4 5 1 人体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 解析 减少散热 增加产热 维持体温恒定 1 2 3 4 5 解析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血流量减少 汗腺分泌减少 从而减少散热 增加产热 使体温维持稳定 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 又有体液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