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的电磁场的生物效应有什么区别?.doc_第1页
不同频率的电磁场的生物效应有什么区别?.doc_第2页
不同频率的电磁场的生物效应有什么区别?.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频率的电磁场的生物效应有什么区别?不同频率电磁场的生物效应的区别:? WHO以“国际电磁场计划”信息发布文件(Fact Sheets)的形式,在WHO网站上,公布了经该计划顾问委员会批准后发布的对不同频率电磁源与公众健康关系的官方意见。? WHO强调,不同频率的电磁源对生物体作用的机理是不同的。EMF曝露对生物系统产生何种影响,决定于电磁源的波长(频率)及其能量的大小。? 电离辐射(IR)是频率极高的电磁波(X射线与射线),它具有足够的光子能量可把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撞出,产生带正电荷的离子及带负电荷的电子,即产生电离。对生物体,它能断开细胞遗传物质分子中的DNA化学键,并形成确定的健康危害。非电离辐射(NIR)是针对电磁频谱中频率和能量较低的频段部分(波长大于100nm)的通用术语。在该频段中,光子能量太微弱,不足以产生电离,断开细胞分子间的化学键。它们包括紫外线(UV)辐射和可见光、红外线、微波与射频电磁波,以及极低频的电场和磁场。不论非电离辐射的强度有多高,都不能在生物系统中引起电离。但是,NIR会产生其他生物效应,例如发热效应和体内感应电流效应。WHO还强调,需区别“生物效应”与“健康危害”的实质性差别:当曝露引起某种可注意到或可检测到的生物系统内的变化时,就认为是出现了生物效应;而当生物效应超出了生物体正常的代偿范围时,就可能产生了负面健康影响,并导致某种健康危害。WHO强调,生物效应并不都是有害的,有些甚至是有益的。例如,日光产生热量使皮肤中血流加快;日光的曝露可御寒,或帮助躯体活化维生素D等,就是有益健康的例子。但日光灼伤或可致皮肤癌等则属有害的健康影响。射频(RF)场属非电离辐射范围。产生射频场的电磁源包括显示器与视频显示单元(330kHz)、调频无线电(30kHz3MHz)、工业感应加热器(0.33MHz)、微波加热、透热疗法(0.33GHz)、雷达(0.315GHz)、卫星、微波通信(330GHz)以及太阳光(3300GHz)。射频范围内电磁场曝露产生的生物效应主要是生物体内的热效应和体内感应电流。? 超过10GHz频率的射频场,因频率高,故大部分能量在皮肤表面上被吸收,只有非常小的能量渗透到皮下组织之中,对10GHz以上的频率,用场的强度即功率密度来度量,以每平方米的功率(W/m2、mW/m2或W/m2)计量。在射频场的功率密度为1000W/m2以上时,才会通过细胞杀伤产生有害健康影响(如白内障和皮肤灼伤)。如此高的功率密度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是遇不到的。只有在非常靠近强力雷达的附近才可能出现,但这些区域是禁止人们逗留的。? 低于10GHz(到1MHz)频率的射频场能渗透到组织内,并由于吸收而产生热效应。渗透的深度随着频率的降低而变深。该频段射频场在体内组织中的吸收可以用一定组织质量内的比吸收率(SAR)来度量,SAR的单位为瓦每千克(W/kg)。在此频率范围内,至少4W/kg的SAR曝露才会产生已知的有害健康影响。这种强度的曝露只在离FM调频天线几十米处才可能出现,这些区域是禁止人们进入的。? 1MHz10GHz频段中,躯体组织内的感应产热可激起各种生理与热调节上的反应,包括完成任务的能力降低,但这种有害影响在组织或躯体温升超过1时才会出现;对胎儿发育、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或出生缺陷、白内障等危害可在温升23时出现,但这种曝露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是不会遭遇的。? 低于1MHz的射频场的热效应未达到值得注意的程度,但是它在生物组织中感应电流和电场。体内电流密度以安培每平方米(A/m2、mA/m2)度量,感应电流至少要超过100mA/m2才会对生物体的正常功能产生干扰,或导致非主动性的肌肉收缩。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则认为采用体内电场强度(V/m)来作为限制曝露的基本限值更为直接,并相应规定了生物体内特定部位电场强度的允许基本限值。? 目前的移动电话系统采用8001800MHz工作频率。移动电话使用者受到的曝露高于居住在蜂窝基站附近的人群,但移动电话只是在呼叫时发送较强的射频电磁能量,而基站则是连续发送信号的。WHO指出,在公众可进入的基站附近,射频曝露水平远低于国际标准,通常有不小于100倍的安全因子。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相比,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天线发射的射频水平更高。据美国调查,大城市中平均的射频背景水平约为50W/m2,约1%的居民曝露于超出10W/m2的射频场中。射频场渗透到组织的深度在移动通信频率下可达1cm,它在躯体中产生的热量可通过人体正常的热调节带走。WHO指出,没有一项研究表明低于国际导则限值的曝露水平会产生有害的健康影响。? 对射频范围的所有频段,WHO明确指出,现有的科学证据表明,曝露于射频场不可能引发或促进癌症。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涉及射频曝露与癌症风险的关联,但这些结果缺乏一致性,尚不足以对射频场曝露与癌症风险的关联性作出恰当的评价。关于生活环境中低强度射频曝露的其他生物效应也在研究之中,一些细胞实验中观察到的影响迄今并未得到确认,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含义也还没有被认清,更不能作为限制人体曝露限值的基础。关于极低频的电场和磁场,国际上的研究一致表明,这些场对人体生物系统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