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契丹崛起与北宋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1).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契丹崛起与北宋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1).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契丹崛起与北宋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1).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契丹崛起与北宋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1).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契丹崛起与北宋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契丹崛起与北宋建立 1 辽的建立和统治 上京 时间 916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民族 契丹都城 上京统治区域 伸展到河北和山西的汉族地区 辽的统治政策 实行 南北面官制 北面官系统用来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 衙署设在皇帝宫帐以北 由契丹人担任 南面官系统用来统治汉人 衙署设在皇帝宫帐以南 主要由汉人担任 也杂有契丹官员 以国制治契丹 以汉制治汉人 一国两制 具体做法 二北宋统一 1 陈桥兵变 960年 2 北宋统一 979年 东京 北宋 北宋 北宋 辽 960年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建立宋朝 定都东京 今开封 史称北宋 北宋的统一 一陈桥兵变 赵匡胤 涿州 今河北涿县 人 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 960年 发动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国号 宋 定都开封 年号建隆 史称宋太祖 宋太祖 927 976 2 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 二 北宋统一 材料研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 退将诗 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 之句 当时有谚语曰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1 重文轻武的政策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 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拟制武将 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甚至主持军务 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予的 阵图 行军布阵 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三 宋朝的基本国策 藩镇割据 君弱臣强 大将专权 宋初之 弊 防 弊 夺其权制其钱收其兵 君强臣弱 强化中央集权 为了防止军队为武将所私有 根除武将专横叛乱的根源 严令 天下营兵 纵横交互 移换屯驻 不使常在一处 所以坏其凶谋 历代名臣奏议 卷317 使京师与外地驻军更换驻扎地点 不让禁军将领久留一地 将士频频调换 关系疏远 形成 将不识兵 兵不识将 兵无常帅 帅无常兵 的局面 使得将士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形成牢固的统属关系和滋生反叛中央的行为 集中军权 解除现任大将的兵权 由地方军的精壮之士编入禁军 更戍法 内外相制 统领权 一分为三调兵权 枢密院 二 效果 防止地方割据 防止大将专权 加强皇权 三 弊端 一 措施 指挥不灵 战斗力削弱 2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三 宋朝的基本国策 宋太祖在进行统一大业的同时 加强中央集权 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定期换防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使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 1 兵权 防范武将拥兵自重 杯酒释兵权 2 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太祖 太宗对文人士大夫十分重视 给予很高的地位和优待 能听取他们的谏言 共同商量朝政大事 三 宋朝的基本国策 1 重视文人士大夫 2 发展科举制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 进士不仅授官从优 而且升迁迅速 三 宋朝的基本国策 宋人科举考试图 3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三 宋朝的基本国策 在中央 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削弱相权 宋朝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 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 与宰相共同议政 还设立多重机构 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 3 相权 在统治阶层中士大夫举足轻重 宋朝重文轻武的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三 宋朝的基本国策 知识拓展 重文轻武的弊端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 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文臣掌兵 不熟悉军务 而将不专兵 兵无常帅 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文官得到重用 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 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 相互牵制 官吏冗多 人浮于事 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 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2005年12月31日 一则消息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2003年制定的计划 在总员额250万的基础上如期裁减员额20万 而这也是中国的第10次裁军了 北宋军队人数示意图 实际的研究证明 北宋人口已经达到1亿 这比以前以为不足5000万要增加很多 葛剑雄 中国人口史 6卷 探究 为什么北宋的军队数量和其全国总人口不相对称 这种不对称性给北宋带来了什么问题 这么多的军队是不是意味着宋军的战斗力很强 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秦 汉 唐 北宋 枢密院 三司 枢密使 军事 三司使 财政 中书 参知政事 行政 趋势 削弱相权 强化皇权 名曰留使唐末五代以来 藩镇割据一方 多以赋入自赡 留州 其上供殊鲜 北宋统一后 根据赵普建议 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 除支度给用外 凡缗帛之类 悉辇送京师 由此 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34 削除了地方割据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从根本上解除了藩镇割据之祸患 2 集中行政 财权 司法权 一 中央 二 地方 文官做知州 设通判 转运使 地方财政困难 中央派文官担任 探究 从真宗景德年间 1004 至英宗治平年间 1064 官员共增加了将近多少倍 是何原因 如此巨多的官员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导致官僚机构的迅速膨胀 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 互相推卸责任 不干实事 行政效率很低 藩镇割据 君弱臣强 大将专权 宋初之 弊 防 弊 夺其权制其钱收其兵 君强臣弱 强化中央集权 发展科举制 积贫积弱 新 弊 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思考 北宋初期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带来怎样的影响 积极 恶果 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 维护国家统一安定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机构重叠 官员冗滥 财政开支庞大 地方财政困难军队作战指挥不灵 战斗力下降 积贫积弱 特点 从控制军权入手 分化事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 重文轻武 文人治国 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 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 有效地巩固了统一 但是因为文人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 2 分割地方权力 高度集权于中央 有利于统一 防止分裂 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 中央机构人浮于事 造成冗官局面 3 弱枝强干 守内虚外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 但边防空虚 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 4 发展科举制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中央集权 但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庞大 冗兵 冗官 冗费 北宋统治者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形成了冗官局面 统治者用募兵 养兵的办法缓和农民的反抗 造成冗兵现象 扩编后的军队 素质低下 临阵多败 形成 积弱 的局面 冗兵 冗官和每年送给辽 西夏的银绢 形成冗费 北宋中期财政入不敷出 形成 积贫 的局面 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产生了什么影响 增设官僚机构 扩充军队 养兵 分散军权 冗官 冗兵 冗费 军队战斗力弱 集中行政权 集军权 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