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特别的石头.doc_第1页
一块特别的石头.doc_第2页
一块特别的石头.doc_第3页
一块特别的石头.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 主备人:郭艳丽 审批人:姚红 肇艳芬 教学时间: 11年 月 日课题一块特别的石头交流展示评价点拨巩固延伸达标测试教学反思秦岭:(3)完整地齐读课文。(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一、 四、指导写字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五、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看拼音写词语chan rao yuan gu duan yan yi ji( )( ) ( ) ( )dian ding yun shi kao cha bing chuan( ) ( ) ( ) ( )课型新授课课 时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2、帮助学生学会认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特别、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等词语。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导学流程学习过程预习交流问题导学一、谈话激趣: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同学们,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块特别的石头(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三、质疑解难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陨石: 地质学家: 突兀: 第四纪:冰川: 导学案 主备人:郭艳丽 审批人:姚红 肇艳芬 教学时间: 11年 月 日课题一块特别的石头交流展示评价点拨巩固延伸达标测试教学反思(1)“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小朋友的回答李四光不满意。(2)陈二爹的回答李四光不相信。(3)爸爸的回答引起李四光进一步思考,仍不满意。5“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李四光要自己解开这个谜题。他是如何研究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读读这些词句,想想你有什么体会?三、总结升华:1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蕴含着巨大价值。所以李四光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李四光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四、课外拓展:1许多在科学研究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2愿同学们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比一比 再组词灌( ) 哄( ) 爹 ( )罐( ) 洪( ) 爷 ( )垛( ) 遗( ) 甚 ( )躲( ) 遣( ) 堪 ( )课型新授课课 时2教学目标1、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导学流程学习过程预习交流问题导学一、解题质疑:老师板书,学生口头填空:一( )石头,一块( )石头。“特别”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探究:1这块石头特别在哪里?读课文有关段落找答案。 2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反复读句子,练习读出语气。3李四光为了解开这个问题,都问了谁?结果怎样?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4学生汇报:导学案 主备人:郭艳丽 审批人:姚红 肇艳芬 教学时间: 11年 月 日课题地图上的发现交流展示评价点拨巩固延伸达标测试教学反思3学生完整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三、观看世界地图,了解地理概况。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四、指导写字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2观察生字字形,指导写字:“适”“存”的结构、笔顺;“置”下面是三横;“崖”下面是两个“土”。五、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Jian ku zhu jian xin sheng kao cha( ) ( ) ( ) ( )mao mi piao yi shi he bian yuan( ) ( ) ( ) ( )cha( ) can( )差 cha( ) 参 shen( )Ci ( ) cen( )课型新授课课 时1教学目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有关地理知识导学流程学习过程预习交流问题导学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二、质疑解难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魏格纳。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一字组多词:拼( )( )( )( )置( )( )( )( )适( )( )( )( )存( )( )( )(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理解词语:轮廓 吻合 适合 导学案 主备人:郭艳丽 审批人:姚红 肇艳芬 教学时间: 11年 月 日课题地图上的发现交流展示评价点拨巩固延伸达标测试教学反思看插图1。重点理解:“仔细观察”“进一步发现”“逐渐”等词语。同样的世界地图许多人都看见过,甚至研究过。魏格纳却没有漫不经心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现象。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可是,这只是一个“假说”。“假说”是什么意思?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有足够有力说明的事实证据。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3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默读4-7自然段。 读句子,体会“并不在也不是而是”的推理过程。所以,现在的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裂了,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4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大陆漂移说”5齐读最后一段。五、总结全文: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 1、形近字组词吻( ) 锯( ) 拼( ) 忽( ) 据( ) 饼( )煤 ( ) 适( ) 崖( )某( ) 辞( ) 涯( )2、造句逐渐: 课型新授课课 时2教学目标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重难点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导学流程学习过程预习交流问题导学一、出示课件,观察地图上的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三、学生质疑,师生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