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存瑞中学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一、 课内基础知识选择题 (30分) (一)项羽之死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1.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盖以此得名也 / 力拔山兮气盖世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c徙倚久之而归 /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d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b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c吾为若德 / 君既若见录 d过夕乃可饮 /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3.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灭六国者六国也 /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耳 b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c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 岸土赤而壁立 d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持短兵接战 兵:士兵 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购买c.令四面楚骑下,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d.骑皆伏曰 伏:潜伏5.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 )2分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项王嗔目而叱之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复斩汉一都尉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a. b. c. d. (二)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其莳也若子 莳:种植b.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 拳:拳曲,伸展不开c.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理:道理d.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字:养育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b.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d.句读之不知,祸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早实以蕃/传其事以为官戒b. 其置也若弃/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c.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d. 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9.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故乡人号之“驼” /若不过焉则不及b. 既然已,勿动勿虑/虽曰忧之,其实仇之c. 传其事以为官戒/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d.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我何面目见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三段,作者有意安排了一个“有问之”的插入句,接着后文完全用对话形式进行叙述说明,使本来叙述的文本顿生波澜,有活脱自然之趣。b.第四段,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之问,将文章的主旨引入一种境界,而郭橐驼的回答含蓄而又幽默,由“养树”移向“养人”,主旨得以彰显。c结尾一段,作者有意借 “问者”之口,指出了自己的写作目的:“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同时高度概括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传其事以为官戒。”d.文本运用的并非一般史传文学或人物传记之写法,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多蕴含深意,借题发挥,以抨击或讥讽社会现实,大有政论、寓言、小说融为一体的意趣。(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后。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1.对于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居(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则曰/摄(夹,迫近)乎大国之间b. 夫子哂(笑)之 / 加(加到上)之以师旅c. 端(端正)章甫 / 舍瑟而作(起)d. 吾与(赞同)点也/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如”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a. 如或知尔 b.求,尔何如 c.如会同,端章甫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鼓瑟希,铿尔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冠者五六人 d唯求则非邦也与14.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称一乘。b. 小相,是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为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是指最低的士这一等级。c. 浴乎沂,“浴”指的是我国古代上巳节中的“祓除畔浴”,重在求雨。风乎舞雩, 则指的是求风。人们常常在农历三月初三以此两项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d. 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的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不到20岁的人。15.对于文章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夫子哂之”,说明孔子并不赞同子路的志向,因而对其表示讥笑。 b冉有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则要等待高明的君子了,他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孔子对其志向非常地赞赏。c公西华的志向是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他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但孔子并不认为其志在小。 d曾皙洒脱高雅、从容淡定。他只愿能在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对此表示赞赏,因为孔子也向往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四)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16.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2分a. 雨泽下注(流入) / 迨(等到)诸父异爨 / 客逾(越过)庖而宴 /b. 三五(农历每月十五)之夜 /妪(婢女)每谓余曰 /以手阖(关闭)门c. 墙往往(到处)而是 /其制(修建)稍异于前 / 殆(大概)有神护者d. 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余既为此志(志向) / 大类(像)女郎也1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室始洞然(宽敞的样子)桂影斑驳(错杂的样子) 述诸(那个)小妹语曰吾从板外相(互相)为应答 吾妻来归(旧时指女人出嫁)余自束发(束发为髻,古代男孩成童)读书轩中 余扃牖(关闭窗户)而居 或凭几学书(学写字)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瞻顾(瞻仰、回忆)遗迹a. b.c. d. 18.下列对于“盖”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今已亭亭如盖(伞盖)矣b.盖(何不,为什么不)将自其变者而观之c.盖(因为)失强援d.盖(大概)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19.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词性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某所,而母立于兹。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余扃牖而居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a / / / b. / / / c. / / / d. /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d. 轩凡四遭火/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二、课外文言阅读 (15分)李祥,字元德,常州无锡人。隆兴元年进士,为钱塘县主簿。时姚宪尹临安,俾摄录参。逻者以巧发为能,每事下有司,必监视锻炼,囚服乃已。尝诬告一武臣子谤朝政,鞫于狱,祥不使逻者入门。既而所告无实,具以白尹,尹惊曰:上命无实乎?祥曰:即坐谴,自甘。宪具论如祥意,上骇曰:“朕几误矣,卿吾争臣也。”遂赐宪出身为谏大夫,祥调濠州录事参军。安丰守臣冒占民田,讼屡改而不决,监司委祥,卒归之民。未几,其人易守濠,以嫌换司理庐州;守出改官奏留之,不可。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太学博士、国子博士、司农寺丞、枢密院编脩官兼刑部郎官、大宗正丞、军器少监。言:“忝朝迹八年,在外贤才不胜众,愿更出迭入由臣始。”出提举淮东常平茶盐、淮西运判。两淮铁钱比不定,祥疏乞官赐钱米销滥恶者,废定城、兴国、汉阳监,更铸绍熙新钱,从之,淮人以安。迁国子司业、宗正少卿、国子祭酒。韩侂胄恃功,为丞相赵汝愚所抑,日夜谋引其党为台谏,以摈汝愚。汝愚为人疏,不虞其奸。侂胄欲逐汝愚而难其名,或教之曰:彼宗姓,诬以谋危社稷,则一纲无遗。侂胄然之,擢其党将作监李沐为正言。沐尝求节度使于汝愚不得,奏:“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乞罢其政。”汝愚出浙江亭待罪,遂罢右相。丞相赵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曰顷寿皇崩两宫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印亡去国命如发。汝愚不畏灭族,决策立陛下,风尘不摇,天下复安,社稷之臣也。奈何无念功至意,忽体貌常典,使精忠巨节怫郁黯暗,何以示后世?除直龙图阁、湖南运副,言者劾罢之。于是太学诸生杨宏中、周端朝等六人上书留之,俱得罪。主冲佑观,再请老,以直龙图阁致仕。嘉泰元年八月卒,谥肃简。21.下列词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俾摄录参 俾:让 b.鞫于狱 鞫:审讯c.汝愚出浙江亭待罪 出:出任 d.上骇曰:“朕几误矣,卿吾争臣也。” 骇:吃惊22. 下列词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汝愚不畏灭族 / 族秦者,秦也。b.每事下有司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c.卒归之民 / 今卒困于此 d.不虞其奸 / 尔虞我诈2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丞相赵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曰/顷寿皇崩两宫/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印/亡去国/命如发。b. 丞相赵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曰/顷寿皇崩两宫/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印亡去/国命如发。c. 丞相赵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曰/顷寿皇崩/两宫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印/亡去国/命如发。d. 丞相赵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曰/顷寿皇崩/两宫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印亡去/国命如发。24.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尹临安”的“尹”即府尹,在这里是担任临安府尹。“摄录参”中“摄”是代理的意思,“除直龙图阁”的“除”表示授予官职。b.“国子祭酒”是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国子学或国子监主管官的名称呢过,主要负责传授如家思想,主持最重要的礼仪祭祀活动。c.“ 忝朝迹”中的“忝”,辱的意思,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如“忝在知交”“忝属知己”“忝列门墙”“忝为人师”等,“忝朝迹”意思是对在朝为官感到有愧。d.“致仕”指的是交换官职,退休的意思。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政”“下车”“解褐”等名称,表示官员辞职回家。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李祥办案求实。他曾阻止逻者的监视锻炼,为一个被诬告的武臣子洗刷了罪名,这事受到了皇帝的称赞。b.李祥爱护百姓。有安丰守臣冒占民田,打官司多次修正,未能归还。上级将此案交给李祥办理,最终归田于民。c.李祥治理有方。在治理两淮期间,针对“两淮铁钱比不定”的情况,请求更铸绍熙新钱,最终使百姓得以安宁。d.李祥直言进谏。丞相赵汝愚被正言李沐所奏而罢相,李祥直言进谏,因此惹得皇帝生气而罢免了他的官职。2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具以白尹,尹惊曰:“上命无实乎?”祥曰:“即坐谴,自甘。”(2)韩侂胄恃功,为丞相赵汝愚所抑,日夜谋引其党为台谏,以摈汝愚。三、默写填空 (20分)题一:情境默写(注意:此题每题1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015.新课标2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2014.新课标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公婆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2014.新课标2】4.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2014.大纲卷5.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相反“ , , ”。2014.大纲卷6.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 ”2015.重庆7.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2015 唐山摸底8. 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9.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10.论语中的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 。题二:名句上下句衔接默写(注意:此题每空1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锦瑟2014.福建2. ,其为惑矣,终不解矣。师说2015.安徽.江苏3. ,歌窈窕之章。赤壁赋2015.安徽4.长桥卧波, ? ,不霁何虹?阿房宫赋2015.浙江 5.天之苍苍, ? ?其视下也,亦若是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2015.浙江6. ,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2015.江苏7.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阔多姿,也是苏轼文中“纵一苇之所如, ”的沉雄富丽。2015.天津四、诗歌鉴赏 (10分)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1结合作品,说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塑造了什么样的“镜湖女”形象。(4分)秋夜纪怀(南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2.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3.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六、作文(60分)认真观察这幅漫画。按照要求作文: 选择一个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