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21 曹刿论战学案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21 曹刿论战学案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21 曹刿论战学案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21 曹刿论战学案2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21 曹刿论战学案2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曹刿论战 第二课时:一、 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二、研习第二部分1、齐读第2段。2、思考(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3. 如何反击齐国军队入侵,课文写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指挥艺术,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指挥才能? 4、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三、研习第三部分:(1)用原文的句子或词语填空。 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之时。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追击开始的时机是:“”之时(2)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总结得全面吗? 四、合作探究(1、)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色? (2)、本文在刻画人物方面采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五、课外延伸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乙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舍:驻扎休息。课:督促。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徇:示众。劳:慰劳。 统制:武官名。蹙额:皱眉,表示忧虑。1解释下列短语。(2分)(1)三鼓: (2)败绩:(3)不私: (4)恂恂:(5)立斩以徇: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译文:(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译文: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4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答:六:随堂测试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何以战 河曲智叟亡以应 b、公问其故 故虽有名马c、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d、又何间焉 此为何若人2翻译句子。(6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译:_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_3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3分) _4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3分) _曹刿论战导学案参考答案二、1、 2、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3、6军队。于是,就。所用来养生的东西。小恩小惠。实情。一类、之类。可,可以。以,凭借。在。击鼓。他们,指齐军。追击。他们,指齐军。指代战胜齐军这件事。击鼓。低落。尽。兼词“于之”,在那里。他们,指齐军。4、(1)曹刿说:“那些吃大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能深谋远虑。”(曹刿)就进宫拜见(庄公)。(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实情(来审理)。(3)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 ,第二次击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5、(1)备战胜战评战请问参战释疑(2)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四、1三方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五、(1)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是大欺小、强欺弱的非正义战争。而对鲁国来说,则是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这从“齐师伐我”一句可以体现出来。当时的形势对鲁国很不利,不仅鲁国弱小,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更因为当权者鲁庄公目光短浅,准备迎战,却不知凭什么去迎战。由于鲁国充满着危险,所以曹刿挺身而出,主动要与鲁庄公“论战”。(2)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七、随堂测试1、同“遍”,普遍 跟从,支持为人信服 赐福,保佑 击鼓进军 养 独自专有 2、b3、鄙:见识短浅,品德低劣;狱:案件,监狱;虽:即使,虽然;情:实情,感情;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牺牲:祭祀用的牲口,舍弃自己利益或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4、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明察,但一定要依据实情处理。作战,(是靠) 勇气的。5、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第二课时:二、2、(1)由鲁庄公指挥,曹刿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2)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3)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b.选择了有力于追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c.选择了追击敌军开始的时机,齐军“辙乱旗靡”时。在观察情势的基础上,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4)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三、(1)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彼竭我盈”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辙乱旗靡(2)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阻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的对庄公做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呼应,发展自然。 当然,曹刿的总结是不够全面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 四、(1)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一段中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本文的重点是“论”战,所以,第2段对战争的过程的叙述非常简略,只有“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八个字写战争的过程。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2)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五、课外延伸1(1)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2)溃败,失败,败逃 (3)不占为己有 (4)小心谨慎、谦和的样子 (5)立即斩首(来)示众 (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2(1)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 (2)(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 (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3a(2分。甲选段未讲“取信于民”)4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2分,每点1分,用“以逸待劳、随机应变”的也对,但意思接近的不能重复给分。意对即可) 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2分,任意答到2点即可,意对即可)参考译文: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喜欢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驻扎休整,他就督促将士练兵,都穿上重重的铠甲来训练他们。士兵中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绳子捆扎草料的,就立即斩首来示众。士兵晚上住宿,百姓开门希望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军队号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兵有人生病,岳飞亲自为他配药。(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岳飞)擅长以少击多。凡是有进攻(之事),就召集所有的官员一起谋划,制定策略后再进攻,因此从未有过失败。敌人因此议论说:“摇动山容易,摇动岳家军难。”每次筹集军粮,(他)一定皱着眉说:“东南百姓民力枯竭了!”(岳飞)爱惜贤能,礼遇士人,谨慎谦和,极具儒将风度,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