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国庆假期习题.doc_第1页
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国庆假期习题.doc_第2页
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国庆假期习题.doc_第3页
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国庆假期习题.doc_第4页
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国庆假期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国庆假期高一地理习题1、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幔和地核 B.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幔和地壳C.岩石圈指的是面以上的部分D.面以下部分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3、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船只将出现的现象( )A.只上下颠簸 B.不产生运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4、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5、读右下地壳结构示意图,假如按AB位置打一口深井, 那么从上至下依次是:( )A.主要是花岗岩类硅镁层莫霍面地幔B.硅铝层主要是花岗岩类莫霍面地幔C.主要是玄武岩硅镁层古登堡面地幔D. 硅镁层硅铝层莫霍面地幔6、.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A.石油 B.天然气 C.汞 D.石英7、地质循环发生的范围是( ) A.岩石圈和它以下的软流层之间 B.水圈和地幔之间 C.地壳和地核之间 D岩石圈内部8、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上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至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回答下列三题。9、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10、丙侵入岩脉应属于( ) 沉积岩 B.岩浆岩 C. 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11、图中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板岩12、用右图中代表岩石的序号完成岩石圈物质循环,正确的表示方式是( )A 一一一一 B 一一一一C一一一一 D一一一一13、下列板块中,几乎全在大洋上的是(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岭、海沟将地壳分割成若干板块 B板块漂浮在地核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C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多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15、由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大陆板块受挤上拱形成的是 ( ) 落基山 泰山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台湾山脉 A B C D16、完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 ( ) A印度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北冰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读“某地质剖面图”,回答1719题。17、图中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 )A.在褶皱运动之前 B.在断层运动之后C.在断层运动之前 D.在图中处岩层形成之前18、图中处的山地成因是(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19、造成处易成谷地的内因是( )A.岩石破碎 B.挤压力大 C.张力影响 D.侵蚀作用20、下列地理事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是( ) A荷兰的围海造田 B东非大裂谷 C埃及阿斯旺大坝 D日本人工岛2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的距离今后将逐步扩大的是( ) A非洲、欧洲 B亚洲、北美洲 C非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右下图为一典型褶曲剖面图。读图,回答2223题。22、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23、图示山岭是(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24、右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 )A石灰岩分布地区 B花岗岩分布地区C玄武岩分布地区 D片麻岩分布地区25、下面两图是两条大河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A岛将与甲岸相连BA岛将与乙岸相连CB岛将与丙岸相连DB岛将与丁岸相连 右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读图判断2629题。26、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 A B C D27、如果是石灰岩,则为 (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1,3,528、在地表形成的岩石具有的特征是 ( ) A含有生物化石 B具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由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集合而成29、如果岩层是由鹅卵石和粗砂组成的岩石,反映了该岩石的形成环境是 ( ) A海洋环境 B湖泊沉积环境 C山洪河流沉积环境 D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环境30、下列各种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瀑布、戈壁 B沙丘、黄土沟壑C三角洲、冲积扇 D河流峡谷、沙垄3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内力作用 B搬运作用 C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 气球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探空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回答3233题。32、 同样体积、重量的气球在不同地区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是( ) (提示:对流层中对流运动最强烈的地区升空最快) A赤道附近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极地地区33、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 )A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B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C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D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34、看右图,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是因为:() A、近地面高纬度气压高,低纬度气压低 B、近地面温度,低纬高,高纬度低 C、水气含量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D、高空气温低纬度低,高纬度高35、各国交通部都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其科学依据是:()A与大气逆辐射有关B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散射有关C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有关D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有关36、对流层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 ) A吸收太阳辐射 B.臭氧的吸收作用 C地面的反射作用 D地面辐射37、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 ) A太阳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38、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二、综合题39、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1)地质构造名称:a、 ,b、 ,c、 。(2)这里的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a处还是选择b处开凿?(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加以考虑)(4) 若在c处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是否合理?40、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板块名称A ,B ,C ,D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 大板块,板块是在地球内部_层上运动的,地壳活动较多的地带总在 _。(3)从图中可以看出红海位于_ _板块与_ _板块的张裂地带。(4)阿拉伯半岛属于_板块,日本群岛属于_板块。(5)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 板块与_板块相撞的结果。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其中A为_斜,B为_斜。(2) 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和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处还是处?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处还是处?_。(4) 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处。4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不完整)”,回答问题:(1)按成因分类,A类岩石为岩B类岩石为岩。(2)补画图中箭头,使该图能完整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3)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 , , (4)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 到形成 ,又到新的 形成的过程。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举世震惊,专家告诉我们“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沉积物覆盖。右下图是“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3、 结合材料,是判断图示地区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几次强烈地震?其判断理由是什么?能否判断每次强震发生的先后循序?其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解析:首先应正确判读褶皱和断层。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域内某种作用起主导作用,从地壳运动看,岩层弯曲有一致性,应是先发生褶皱,而后发生断层。背斜顶部岩层缺失,向斜顶部有上覆岩层,故背斜受侵蚀严重,向斜受侵蚀较轻。对于地质构造应用于实践时,应考虑地质构造与建设的相互影响。答案:(1)背斜 向斜 断层(2)地壳运动状况是:先发生褶皱,后发生断层。外力作用状况是:a、b两处表面出现差异侵蚀,背斜受侵蚀严重,出现岩层的缺失,形成相对低洼地,而向斜侵蚀相对较轻,形成相对高地。(3)选择a处。因为a处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