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在甘肃试验成功 - 副本.doc_第1页
一种“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在甘肃试验成功 - 副本.doc_第2页
一种“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在甘肃试验成功 - 副本.doc_第3页
一种“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在甘肃试验成功 - 副本.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种“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在甘肃试验成功 新商务周刊兰州讯(魏阿力)由甘肃陇盛科技发展基金会理事单位兰州夫益集雨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五年的实验研究,发明的“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获得成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此项发明在干旱和严重干旱地区,可以平抑旱涝、消弭灾害,提供优质的土壤墒情,保障植物在适宜的墒情条件下生长。这种利用天然雨水的方法可以扩大干旱地区的耕地面积和树木95%以上成活率,每年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单位面积3倍以上的产量。在皋兰、古浪、榆中的实验基地,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块一块特制的水泥板,整齐的排列在蔬菜和树的周围,其长势喜人,果实累累。试验基地的农户陈军家兴奋的告诉记者:“我在大棚种的葡萄前几年一年要浇6次水,还要雇人除草,今年用上集雨板保墒板后,只浇了二次水,也不除草了,既省力、省钱,长势又好”。记者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西靖镇高峰村实验田里见到农户师伟明他说,我们村每年都在这里治理沙漠种植沙枣树,由于降雨量少,很少成活。今年我们采用集雨板保墒板并在沙漠地里进行试验对比,结果很明显,铺设了集雨板保墒板的沙漠的地块里的沙枣树95%神奇的成活了,长势很好,而未铺集雨板保墒板的沙漠的地块,成活率只有3%。在古浪现场的实验田里发明人袁国珊介绍说,“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技术根据五年的试验,经甘肃权威部门测试,可提高天然雨水利用率达到20倍(一般天然雨水利用率只有3.5%),提高土壤的单位面积的蓄水量4-5倍,在年降雨量为100毫米左右的地区,就可以利用自然植被进行生态恢复性治沙。可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和沙化程度设计林带宽度及林带之间的距离。用这种方式治沙,每亿元人民币可植活树木120万棵,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00平方公里。在农业、林业领域,平均每亩投入12000元左右,达到有雨集水,干旱释放的高效利用天然雨水的作用及扩大干旱地区的耕地面积和树木95%以上成活率,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单位面积3倍以上的产量,集雨板保墒板有效适用寿命可达50-100年,一次投入终身收益。 实验表明:在干旱地区可以高效率集雨保墒,将全年降雨量能有效利用;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能精准阻止水分从地表蒸发中的损失,可以大幅度的节约水资源;在干旱高温的沙漠地区,仍然能保障树木植被生长安全。据了解,甘肃陇盛科技发展基金会, 为了全面推广“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技术,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计划每亩投入5600元,在全省比较干旱市县规模示范1000亩的林木、蔬菜基地;实行山、水、林、田、路、生态综合治理,农林牧经济平衡发展的小流域治理;引导更多的农民尽快走出因为干旱而贫困的境地,为精准扶贫奔小康做出贡献。皋兰县大棚“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节水实验田“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的发明人袁国珊(右一)向基金会会长王扶宁介绍相关情况2古浪县沙漠地段种植沙枣树,采用“旱地集雨板保墒种植法”实验田对比的长势。基金会领导会同专家查看皋兰大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