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 藤野先生学案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 藤野先生学案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 藤野先生学案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 藤野先生学案2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 藤野先生学案2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藤野先生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绯(fi)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 人民。 不逊(x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作品 鲁迅其人及作品。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社戏雪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2、学法指导:跳读法 为确保重点和速度,对于某些暂不需要或一时难以弄懂的内容,跳跃而过读下去。其好处是:不被次要问题所纠缠而影响阅读速度,可以节省时间。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材料,能把文章的关键点衔接起来,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和变通。能培养从实际需要出发,抓住主要目标,避轻就重地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方法是:遇到可暂时不看的材料可跳过去,但要把看不懂的地方、无定论的说法划出来,留待日后解决。读下去,找要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材料。读完后,对前面留下的疑难问题,回头再看一看,梳一梳,经过梳理,可能只须花较少的精力就能解决,或者早已不成问题了。扫读法 又叫扫描阅读法、掠读法,俗称快速浏览法。即通过视线在书页上的快速搜寻在脑海中留下记忆信息的痕迹。扫读法常用于了解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或是为了从书中找到某种信息,如有用的人名、论点、数据和其他资料。培养扫读能力要做到:扩大视读目标,逐步做到“一目十行”。选择内容,由易到难,认真训练。制订限时目标,加快速读。集中注意,减少回读,切忌出声。碰到“拦路虎”,学会避读。打破从头到尾的阅读习惯,择其所需阅读。采取这种阅读方法阅读,比传统办法快两倍以上,它是以长久的阅读训练为基础的,是一种层次较高的阅读方法。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绯红( ) 宛如( ) 驿站( ) 解 剖( ) 油光可鉴( ) 畸形( ) 不逊( ) 匿名( ) 杳无消息( ) 深恶痛疾( )诘责( ) 凄然( ) 教诲( ) 瞥 见( ) 抑扬顿挫( ) 2、解释加点的字。油光可鉴 ( ) 好意难却( ) 杳无消息 ( )深恶痛疾( ) 毫不介意 ( ) 出言不逊( )(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这篇散文是以 顺序记叙的?又是以 作为中心记叙的? 以 为线索来记叙的? (2)注意:文章变换了 个地点?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3段): 第二部分(第435段): 第三部分(第3638段): 2、研读分析:人物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并回答下列问题: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2)学生再根据阅读感知,课本扉页后的彩色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请你为这张画像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用“藤野先生是一个_的人”的形式回答,并注意选择恰当角度概括人物形象。随堂抽测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b.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c.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d.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2.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油光可鉴: 标致: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正人君子: 3.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 _ ,暗线是 。本文围绕 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_ _顺序组织材料。第二课时(一)继续研读分析:人物形象(1)过渡:这就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包括亲眼见到的,耳朵听到的。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二)语言品析:1、“东京也无非这样。”“无非”的意思是什么?表现出作者一种什么情绪? 2、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实在标致极了。”这些话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3、怎样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的意思? 4、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 (三)探究质疑(1)藤野先生就长相,并不是光彩四射,非常普通。就行为,非常平凡,做着老师该做的事。假如你碰着这样的一位老师,你会觉得他伟大吗?那么,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2)提问:课文以“藤野先生”为题,为什么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言及他事?这些事用什么战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随堂抽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在上文的“(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_(谁)的看法,你能用一个例子批驳这种错误看法吗?3、“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4、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5、概括文段大意。答案:第一课时1、整体感知(1)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2)变换了三个地点:“我”在东京;“我”在仙台;“我”离开仙台后(3)理清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2、研读分析:人物形象 (1)回答后明确: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2)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生活习惯角度:生活俭朴。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随堂抽测c(迭叠) )2、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标致:漂亮。此为反语,用来讽刺。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深恶痛疾:厌恶,痛恨至极。3、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时间先后第二课时(一)继续研读分析:人物形象(1)明确: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二)语言品析:1、无非,只不过。表达了作者对在东京留学日本学生中效忠满清王朝。醉生梦死状况的失望情绪。2、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既要赶时髦,又要表示效忠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揶擒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3、“大概”表示推测、估计。作者到达仙台后,受到免交学费的优待和生活上的关照。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日本人民善意的心地和友好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因为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4、(1)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的人。(2)麻木的,同样毫无意义甚至喝采的看客。(3)被刺痛了的人(我)。(二)探究质疑(1)学生讨论: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非常有关系。就拿“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来看,这些遭遇严重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而在这种情况下,藤野先生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只为学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术。其实,当时,日本人一向看不起中国人的,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所以,作为一名日本教师,他抛开了这些偏见,没有私心,热情关怀我,严格要求我,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 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 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2).明线: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知、相别的过程,表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暗线:感情线索。主要表达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忧患情绪的一种表现,也可以看出作者到日本学习的目的;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也透露作者的爱国情感;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不以为然的心情。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不以为意的态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