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19.doc_第1页
光的传播19.doc_第2页
光的传播19.doc_第3页
光的传播19.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能力提高题一、七彩题l. (一题多变题)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晴天,常常在茂密的树林中的地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_形成的,这些小亮斑是_。(1)一变:太阳光垂直照在一个极小的“”形的孔上,那么它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 )(2)二变:如图所示,是发生日偏食的情况,月亮把太阳遮住了一部分,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孔隙,在树下地面上的亮斑形状是( ) A. 月牙形的 B. 圆形的C. 树叶形的 D. 小孔的形状2. (趣味题)“唐山皮影戏”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明星。近年“唐山皮影戏”在我国文化部门的挖掘和保护下又开始繁盛起来。表演时,艺人们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孙悟空”等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孙悟空”的形象,并且与道具“孙悟空”的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二、知识交叉题3. (科内交叉题)浩瀚的星空中天体之间相距异常遥远,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Au),其中:1Au=1.4961011m,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的影响,那么,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_传播到地球的,我们每天接受到的太阳光大约是_s前从太阳上发射出来的。4. (科外交叉题)中华成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夺目的瑰宝之一,寥寥几个字,内涵却十分丰富,有许多成语与物理知识相关联,如“立竿见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等都可以用_知识来解释。三、实际应用题5. 晚上一个人在路灯下走,发现自己留在地上的影子时长时短,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指出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6. 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成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天狗”作祟,是一种凶兆,现在我们可以用_来解释日食的成因。四、经典中考题7. (2007,宁波,2分)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声是一种波B.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D. 超声波常用于医学上的辅助诊断8. (2007,重庆,2分)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亮 D. 房屋9. (情境分析题)“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中”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断,他描述的是_现象(填“日食”或“月食”),此现象可以用光的_原理来解释。10. (测量方案设计题)为了测量一根电线杆的高度,小明先测了自己的身高1.65 m,在太阳下的影长为0.55 m,而同时测得同一位置的电线杆的影长为2.80 m,则根据以上数据可得这电线杆有多高?11. (阅读理解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无影灯的奥秘 当光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就会投下一片阴影。影子有时是很有用的,例如在发明钟表之前,人们依靠日晷仪上影子的长度和方位来判断时间。影子又是很讨厌的,如外科医生在灯光下做手术时,手的阴影妨碍了他的工作。因此,人们发明了无影灯。 在方桌上铺开一张大白纸,在纸的中心处放一圆柱形物体,先在它一侧点燃一支蜡烛,你会看到,在另一侧投下了这个圆柱体清晰的影子。再点燃一支蜡烛,就会形成两个相叠而又不重合的影子。两影相叠的部分完全无光而全黑,这一部分称为本影;本影两侧有半透明的灰暗部分,称为半影。点燃第三支蜡烛,本影缩小,半影出现多个层次。同时点燃多支蜡烛,这时本影完全消失,半影也淡得看不见了。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设计了手术室用的无影灯,大面积的光源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保证手术时有足够的亮度,而没有明显的本影来妨碍医生的工作。(1)无影灯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2)外科手术室里使用的无影灯,可以避免手术时出现手及医疗器械产生的黑影,这种无影灯是由许多发光面较大的_组成的。(3)赤日炎炎的夏季,旭光中学的同学们在工地上劳动,将凉水壶放在电线杆的阴影里。李梅同学突然提出:电线杆有影子,电线为什么没有影子呢?有四位同学给出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射到电线上的光线太弱 B. 电线杆是竖着的,电线横着所以不会形成影子 C. 电线太细,太阳光射到它上面形成的本影很小,未落到地面 D. 太阳是个大光源,能把较细的电线四周照亮,在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影子(4)为什么白炽灯下影子很清楚,而日光灯下的影子却不太清楚呢?12. (交流与探究)和同学或家人一起把房间里多余的灯都关掉,只留一盏白炽灯,在靠近墙的地方,用两只手做出各种姿势,你会发现墙上的手影会形成狗、马、鸭等形状。比一比,看谁做得更像、更好,交流并讨论以下问题:什么样的物体后面有影子?光源发出的光为什么射不到影子里?分析归纳其中的道理和规律,到班上向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你的发现。试题答案一、1. 光的直线传播;太阳的像(1)C (2)A点拨:树阴下的亮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只与物体的形状(如太阳、烛焰、灯丝等)有关,跟小孔的形状无关。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点拨:皮影戏中“孙悟空”的动作是表演者操纵的,“孙悟空”的影是灯光照在屏幕上产生的,影与“孙悟空”“形影不离”、动作完全一致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在解答此题时,常会出现下列三种情况。(1)光的直线传播;(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3)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物理知识要求严谨而科学,不能似是而非。以上三种答案都不够确切。二、3. 直线;498.67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或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光的速度最大,由得:。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子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小孔成像等。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是历年中考中常考的内容,c=3108ms=3105k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要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另外,还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如:激光准直、排队、手影的形成等。4. 光的直线传播 点拨:“立竿见影”原意指在阳光下立上一根竹竿,即可见到影子,现在比喻见效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原意指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连眼前的泰山都看不见了,现在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原意指通过中空的竹管看豹子,能看到豹子的一个斑点,现在比喻通过个别现象,可推知全局情况。三、5. 解:光沿直线传播,当人与灯的位置不断变化时,遮挡光线的角度不断地变化,影长也随之变化。靠近路灯时,人的影子在身后,并逐渐变短;远离路灯时,影在身前,且逐渐变长。点拨;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途中遇到不透明物体的遮挡,在背光面形成一片光无法到达的区域。人在路灯下沿直线行走时,跟路灯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遮挡光线的角度也随之变化,如答图所示,走近路灯时,影在人身后;走在路灯正下方,影在人脚下;远离路灯时,影在人身前。离路灯越远影越长,如l1和l5;离路灯越近影越短,如l3,其规律是:靠近时:;远离时,。6.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点拨:日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并且是月亮挡住太阳的光时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球的体积大,而月球的体积小;当地球上的人处在月球的本影区时,看到的是日全食;当地球上的人处在月球的半影区时,看到的是日偏食。四、7. C 点拨:声是一种波,声波通过带动周围介质振动而进行传播,所以A正确;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c=3108 ms,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都小于这个数值,所以B正确而C错误;超声波用于医学上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点,所以D正确。本题综合考查了声学和光学的有关知识,声与光在特点上有相同之处(如: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等),也有不同之处(如: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却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通过对比学习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系统化。8. A 点拨: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地球、月亮、房屋都靠反射其他物体的光而被我们看到,所以不是光源。9. 月食;直线传播 点拨:关于日食、月食的成因,我们可以结合地理的有关知识进行讨论。只有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的某一部分在月影之内,才会发生日食。月食现象一定发生于望日(阴历每月的十五),但望日未必都会发生月食,必须是月亮和地球在某一距离之内才会发生月食。10. 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画出电线杆与人在阳光下的影,如答图所示。显然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影长应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 解:由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所以,电线杆的高度为。点拨:这是一道利用几何关系和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测量不易测量长度的例子。电线杆高高地矗立在地上,无法直接测量它的高度,但是我们自身的高度却是可以直接测量出来的,还有自身的影子、电线杆的影子长度都是可以直接测量出来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图中的相似关系,算出电线杆的高度。这种测量方法叫做间接测量法,在物理测量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11. 解:(1)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 (2)光源 (3)C (4)白炽灯的灯丝比较集中,人在白炽灯照射下形成的影子主要是本影,整个影子看上去是比较清楚的;日光灯是一根很长的玻璃管或环形管,它的发光面积大,比白炽灯大好几倍,这样,人的身体虽然挡住了一部分光线,却无法挡住另一部分射来的光线,形成的影子基本上是半暗半明的半影。因此看上去不太清楚。点拨:(1)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使影子消失也必须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3)赤日炎炎的夏季,射到天线上的太阳光不会太弱,所以A中说法是错误的;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都会产生影子,跟物体的竖放、横放无关,B选项错误;电线很细,形成的本影区很小,而电线离地面比较高,地面不在电线的本影区,故地面上看不到影子,C选项正确;影子区域光线较暗,如果太阳光将四周照亮,在地面上应该看到影子,所以D错误。(4)本影区是物体完全挡住了光源射来的光,这部分区域比较黑暗,形成的影子清楚;半影区是物体挡住了一部分光源射来的光,这部分区域半明半暗,形成的影子不清楚。相同条件下,发光面越大,本影越小,半影区越大。12. 解: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用两只手做出各种姿势,当灯光照到手上时,一部分光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