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垃圾资源化(时间:30分钟)考查点一垃圾处理1. 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解析纸张、木筷等生产常要消耗大量木材,造成森林被毁坏,而且生产纸浆排放的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答案b2. 下列处理垃圾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卫生填埋 b.堆肥c.焚烧发电 d.回收利用解析堆肥中的重金属有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答案b3. 夏令营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易降解的垃圾掩埋,不易降解的垃圾带回放入分类垃圾箱。下列垃圾物品中,易降解的是()。塑料袋餐巾纸瓜皮果壳矿泉水瓶a. b. c. d.解析餐巾纸和瓜皮果壳易降解。答案d4.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解析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hg、cd、pb、cr以及准金属砷、硒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金属元素如zn、cu、co、ni等。答案b5.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一次性餐具是 ()。a.瓷器餐具 b.塑料餐具c.淀粉餐具 d.不锈钢餐具解析淀粉属于可再生资源,且无污染。答案c6.将作物秸秆、垃圾、粪便等“废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这项措施既减少了“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又开发一种能做生活燃料的能源,这种可燃性气体的主要成分是()。a.ch4 b.co2 c.co d.h2解析作物秸秆、垃圾、粪便等废物主要成分是复杂的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情况下发酵生成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不污染环境。答案a7.(1)垃圾的再生利用是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垃圾的资源化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或一时不能进行回收的垃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答案(1)直接回收利用循环利用综合利用(2)卫生填埋焚烧堆肥8.要使垃圾中宝贵的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不同地区分类方法不同。如图是一些地区采用的垃圾分类图标。(1)图c的文字已模糊不清,从图中可以看出它表示的是。a.可回收物 b.可堆肥垃圾c.可燃垃圾 d.有害垃圾(2)上述各图中适宜于堆肥处理的垃圾是。(3)图d表示的垃圾若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这种污染通常称为。该类塑料主要包括类、类、聚丙烯类等。(4)图a废电池需要集中处理,主要原因是电池中的掺入生活垃圾中进行填埋时,会通过渗滤污染水体和土壤。解析熟练掌握垃圾分类标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塑料类垃圾造成的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回收旧电池主要是因为电池内有汞、铅、镉等重金属,防止其污染环境。答案(1)d(2)b(3)白色污染聚乙烯聚氯乙烯(4)汞、铅、镉等9. 据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请从哲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2)在垃圾回收利用过程中,首先是将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可分为无机垃圾和有机垃圾,则碎玻璃属于垃圾,废旧服装属于垃圾。(3)有机垃圾处理方法之一是焚烧发电。若有机垃圾的平均化学组成为cxhyoz,则有机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答案(1)垃圾乱扔只能污染环境,如果加以回收利用,则可以变废为宝(2)无机有机(3)cxhyozo2xco2h2o10.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三大类。垃圾的危害与处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如一节纽扣电池的有害物质能污染600吨水,一节电池烂在地里,可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利用价值。(1)现在请你根据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生活垃圾,设计几种处理垃圾的方法。_。(2)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根据干电池各组成的化学性质,采用湿法工艺技术回收有用物质,废旧电池不仅得到了有效的处理,防止了污染环境,同时又可回收有用物质,其有关成分可基本全部回收,解决了多年来干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根据锌锰干电池各组成的化学性质,若用湿法工艺技术回收,可回收的物质有_。(3)某城市的一座平房被一起爆炸炸成碎片,经调查这座平房建在一座旧垃圾堆积场附近。科学家认为引起爆炸的甲烷就来自这一旧垃圾堆积物。回答下列问题。 这一堆积物中包括下列不同物质:玻璃、植物性垃圾、水泥、木屑、钢铁及塑料。在这些物质中可以产生甲烷气体的是(至少填两种),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如果这一堆积物不被覆盖,而是处于散开状态,那么爆炸可能不会发生,原因是。甲烷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在许多家庭安全地使用着,请说明在什么条件下甲烷气体燃烧不安全,并指出不安全因素及排除措施。解析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法等,还可以用堆肥法。含有机物(主要是糖类)较多的垃圾在堆积过多,时间过长后易发酵产生甲烷气体。若在一封闭的空间生成的甲烷气体释放不出去,遇明火易发生爆炸。锌、锰干电池外壳是锌筒,中心是碳棒,顶端有铜帽,底部有铁片,内部填料有二氧化锰等。答案(1)填埋;焚烧;工业化高温焚烧,供热,供电并回收尾气;分类装袋回收、再利用;堆积发酵制肥料、沼气等。(2)二氧化锰、氧化锌、金属锌、铜、铁以及碳棒等(3)植物性垃圾、木屑等(c6h10o5)nnh2o3nch43nco2能量不具备“隔绝空气”的条件,不利于产生甲烷;不具备“有限空间”,不利于积累热量和压强的增大不安全因素:甲烷不纯,点燃会爆炸;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有毒气体。排除措施:验纯、通风换气考查点二白色污染11.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气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解析白色污染主要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聚乙烯塑料制品;方便袋、塑料包装袋等,它们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造成环境污染。答案c1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解析b项中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国家规定允许范围内使用、合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例如味精等。其余几项都正确。答案b13.用作食品袋的塑料应是无毒的,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是()。a.聚氯乙烯 b.聚乙烯c.电木 d.尼龙解析聚氯乙烯常用于制管道、绝缘材料等,电木耐热、绝缘性好。尼龙是合成纤维弹性好。答案b1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b.废旧电池中含有汞(hg2)等,会污染地下水与土壤,必须回收处理c.为了谋取利益,捕杀、贩卖野生动物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解析捕杀、贩卖野生动物是违法犯罪行为,也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我们应予以制止。答案c15.环境保护正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视,下列污染中,已成为我国必须治理的有()。废弃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排放含有机物和含磷(na5p3o4)洗衣粉污水造成的水质污染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nox、co等)引起的光化学污染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的二氧化硫和粉尘、空气污染和酸雨冰箱、空调等泄漏出的制冷剂(如氟利昂)破坏臭氧层a. b.c. d.答案a16.“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有()。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焚烧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释放出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危害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安全证书培训课件
- 企业安全知识培训讲稿课件
- 2025年乡村振兴应知应会考试题及答案
- 出纳安全培训建议课件
- 出租车员安全培训课件
- 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洞察及研究
- 2025贷款协议方案:中国工商银行借款合同
- 2025农产品订购服务合同
- 空间数据与地方认同-洞察及研究
- 2025专业体育教练劳动合同
- GB/T 26814-2011微波消解装置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粘膜免疫系统概述
- 钢板桩及支撑施工方案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完整课件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
- 冷藏车保温箱冰排使用记录
- FANUC工业机器人离线与应用项目7 工业机器人KAREL程序
- 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完整版)
- DB43∕T 291-2006 桃源大叶茶栽培技术规程
-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