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元一盒的铁皮枫斗不姓铁.doc_第1页
几百元一盒的铁皮枫斗不姓铁.doc_第2页
几百元一盒的铁皮枫斗不姓铁.doc_第3页
几百元一盒的铁皮枫斗不姓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百元一盒的“铁皮枫斗”不姓“铁”新华网浙江频道9月23日电 媒体上周几百元一盒的“铁皮枫斗”不姓“铁”一文,披露了批发市场上的部分“铁皮枫斗”的真实面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周来,本报维权热线不断接到读者来电,有的讲述受骗经历,有的对不良商贩进行了谴责,但更多的读者希望本报能为广大消费者推荐值得信赖的铁皮枫斗品牌。弄虚作假的究竟是不是仅仅是一些不良商贩?正规企业生产的各类铁皮石斛产品状况又如何呢?连日来,本报记者对天皇、森宇、胡庆余堂、天目山等生产企业进行了走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该行业的现状。“铁皮”行业正经历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铁皮石斛是滋阴补虚的奇药,素有“救命仙草”之称。不过,由于铁皮石斛对生存的生态条件要求十分特殊苛刻,自然繁殖率极低,再加上自古以来人们的过度采挖,目前野生铁皮石斛的数量已十分稀少,因此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严禁采摘。铁皮枫斗则是铁皮石斛经过烘焙后形成的干品。我国对铁皮石斛的研究和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人工栽培技术的应用,铁皮石斛产业化之路才得以起步。1993年,浙江天皇药业在天台对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取得成功之后,率先在国内推出了铁皮枫斗、铁皮枫斗晶等铁皮石斛加工品,从而迈开了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铁皮石斛产值已达4个多亿,大小生产企业已近20家,其中大多数是近两三年内加入这个行业的。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技术上,浙江的铁皮石斛产业已远远地走在了全国前列。而据权威专家预计,铁皮石斛市场将会全面超过洋参,目前洋参在国内有100个亿的市场。因此,浙江在抢占巨大的铁皮石斛市场上,有着其他省份不可企及的先发优势。但是,和任何一个新兴的行业一样,铁皮石斛市场也需要经历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立钻是推动国内铁皮石斛产业化发展的第一人,十几年之后的今天,面对良莠不齐的厂家,他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企业一哄而上。”他担忧的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部分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会最终导致整个行业蒙受巨大损失甚至遭受灭顶之灾,这在中国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史上并不少见。假铁皮枫斗晶1盒成本不到10元“用普通石斛冒充铁皮石斛,这样的行为在业内确实存在。看到铁皮石斛这么好的东西被人糟蹋,我早就期盼有人站出来说真话。”浙江森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巧仙坦率地告诉记者,目前这一行业正在逐步规范,但在这一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小撮丧失诚信的企业。“我曾看到省内的一家企业生产的某铁皮枫斗晶,包装盒上标注的多糖含量竟是我们森山产品的10倍。”俞巧仙告诉记者说,事实上这家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所用原料都是外购的普通石斛。如果对产品进行检测,其多糖也许确实可达到其标注的含量。“不光铁皮石斛,其他很多植物中都有多糖成分。要增加产品的多糖含量其实很简单,只要从其他植物中提取,然后添到原料中就行。”俞巧仙说,仅靠检测产品的多糖含量,无法分辨真伪,假的甚至可以比真的还要高。“我们现在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尴尬,由于生产成本相差悬殊,与那些不诚信企业处于不公平竞争中。”对此,俞巧仙颇感无奈,而这正是目前一些规范企业面临的共同困境。森宇投入巨资花费数年建立起的铁皮石斛基地,每500克铁皮枫斗的成本要近万,但从外边购进的所谓“铁皮枫斗”,最便宜的每500克只需百元左右。显而易见的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高价成本压力会成为规范企业在竞争中的包袱。铁皮石斛价格昂贵,因此目前市场上的铁皮石斛产品都是以“克”作为计量单位的。有权威人士曾对市场上一种每盒售价100多元的铁皮枫斗晶进行估价,结果发现实际成本最多不会超过10元。暴利诱惑众多企业纷纷涌入作为第一家铁皮石斛生产企业的掌门人,此时的陈立钻也许会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浙江铁皮石斛产业真正火热起来,是在2000年之后。经过陈立钻的努力,铁皮枫斗逐渐被人熟知,市场前景日益看好。2000年之后,一大批保健品公司、药厂纷纷进军这一市场,甚至连一些根本没有药品、保健品生产经验的厂家,也企图分一杯羹。于是,原本比较清净的市场,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除了目前近20家生产企业外,还有一些企业已拿到了生产批文,正伺机而动。“在乐清市场上,前些年卖的是黄草石斛。但这些年,黄草石斛基本上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产量更大的大黄草石斛。”陈立钻告诉记者,由于一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种植基地而依赖乐清市场,使得近年黄草石斛的数量越来越少。而无论是黄草石斛还是大黄草石斛,都没有药用价值。目前部分厂家用来冒充铁皮石斛的,正是这种大黄草石斛。毫无疑问,用假原料生产,厂家获取的将是十几倍的暴利。正是在这样的诱惑下,一些“红了眼”的企业,在并不具备生产条件的情况下,也想方设法挤到这个行业里去。抬高准入门槛是行业规范的关键在记者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谈到,准入门槛过低,一些没有品牌意识的小企业涌入,是造成整个行业有欠规范的原因。“如果没有自己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怎能保证原料货真价实?”天皇药业、森宇等一些大企业的负责人认为,拥有一定规模的基地,理应成为行业准入的一个关键门槛。他们的理由是:野生铁皮石斛数量稀少且严禁采摘,而人工铁皮石斛种植专业户还没有出现;那么没有基地而仅靠外购原料的厂家,不可能买到真正的铁皮石斛。但事实上没有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或者基地数量很少的一些企业,也能拿到有关部门的生产批文。“审批要求中,并没有对基地数量作出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基地数量只有几亩或几十亩,但其他要求都达到的话,这样的企业也是可以通过审批的。”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明华告诉记者。“我们负责对企业的行政审批,也就是初审,最终审批权在国家局手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审批要求规定,申报铁皮石斛产品企业,如有种植基地,需出具基地证明;如果没有种植基地,则需出具原料进货基地的证明。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基地的情况下,只要能和其他厂家的一个基地签下进货协议,也能通过审批而拿到生产批文。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记者从省内某拥有种植基地的企业负责人处了解到,上海某公司曾出价1000万元,让其在一张进货合同上盖章。因为上海这家公司想进军石斛产业却苦于没有基地拿不到生产批文,因此愿意花1000万元签假合同,由此可见其中的暴利。此外,记者从一些知情人处获悉,有一些个人投资种植的面积只有几亩的基地,产量少得可怜,却同时“转卖”或“挂靠”给多家铁皮石斛生产企业。如此一来,这些企业就可名正言顺地对外宣称自己拥有基地。由于作为铁皮石斛成品的铁皮枫斗和铁皮枫斗晶,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难辨真伪,因此有关专家呼吁,加强源头监管,即种植基地的监管,不失为一种上策。领跑企业正发挥规范作用“无论是从物种保护还是从社会效益来看,铁皮石斛产业化是一件好事。客观地讲,浙江的铁皮石斛产业化是好的;但目前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去面对。”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治国表示。令人欣喜的是,天皇、森宇、胡庆余堂、天目山等一批行业内的知名企业,正在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成立铁皮石斛行业协会,以规范目前部分厂家的不诚信行为。俞巧仙:进军铁皮石斛行业走不得捷径“我非常欢迎更多的企业进军铁皮石斛产业,这样就能更快地提高技术,更好地弘扬中药文化。”浙江森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巧仙认为,做铁皮石斛的企业多不是坏事,坏的是一些企业为了赚钱甚至不惜砸掉铁皮石斛的形象。“只有热爱这个东西,才会把它当作事业去做。”俞巧仙说。从1997年开始,俞巧仙就与铁皮石斛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因为热爱,看到铁皮石斛被人糟蹋成赚钱的工具的时候,她就觉得特别难受,她觉得有义务站出来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我觉得进军这个行业,就要老老实实从搞基地开始。从搞基地到成材,至少要五六年时间,不要企图走其他捷径。铁皮石斛市场这么大,即使从现在开始也为时不晚。”她说。俞巧仙如今摘得的丰硕果实,正是她在前几年,辛勤浇灌培育出来的。记者了解到,森宇公司目前拥有基地1000亩,是浙江目前基地数量最大的两大企业之一。森山铁皮石斛基地,共承担着“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星火科技项目”等4个重大科研课题的重任,这在业内是绝无仅有的。同时其铁皮石斛种植方法获得了专利,基地上生长出来的铁皮石斛还被载入了药典。森宇公司的技术,已走在了同行的前列。9月21日,记者走进了森山铁皮石斛基地。记者了解到,把组培室中的铁皮石斛幼苗移种到基地,最佳时间在5月至7月。不过,森宇公司独有的自动化温控大棚,是业内目前惟一一家能实现错季节移植的企业。有了这一项技术,铁皮石斛的生长周期就能缩短数月。这就意味着同样是1000亩基地,森宇公司铁皮石斛产量会更高。经过多年的辛勤培育,森宇公司基地上的铁皮石斛陆续成材。如今,在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治国的技术指导下,森山铁皮石斛基地的种植技术在不断提高。“3年内,我要将基地扩至3000亩。”俞巧仙雄心勃勃地说。尽管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已经领先,但俞巧仙没有满足。她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保证产品品质并进行新品研发。“目前所有企业的产品还只是对铁皮石斛的粗加工,比如研磨后加入洋参等配料,再套上胶囊。人体服用这类产品,吸收利用的营养成份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这是非常可惜的。”俞巧仙表示,目前森宇正在开发新一代产品,以便更大限度地挖掘铁皮石斛的价值。朱明华:做一种产品就是经营一种文化“虽然我们直到去年才推出铁皮枫斗晶产品,但胡庆余堂对铁皮石斛的研究和使用已有130年的历史了。比如,自1874年开店时,胡庆余堂就开始生产石斛夜光丸。”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明华认为,做一种产品就是经营一种文化。在他看来,缺乏这种理念,是目前业内存在不规范现象的原因之一。“在制造工艺上,百年老店胡庆余堂有着独特的优势。”朱明华说。胡庆余堂保留下了20多种传统的制药方法,其中13种是特有的。不过,胡庆余堂更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经营理念和文化。历经130年形成的“戒欺”、“是乃仁术”、“真不二价”等企业文化,也一脉传承到了如今的铁皮枫斗晶的生产上。“我们推出铁皮枫斗晶,一方面是这个市场前景巨大,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受惠于这种产品。”朱明华告诉记者,胡庆余堂对自身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在选材还是在加工过程中,都已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对铁皮枫斗晶的产品质量,胡庆余堂的企业内控标准更是比国家相关标准高很多倍。记者在胡庆余堂公司了解到,尽管铁皮枫斗晶是保健品,生产环境及其加工设备要求没有药品严格,但胡庆余堂却把铁皮枫斗晶当作药品来生产。今年初,省工商进行商品质量抽检,胡庆余堂铁皮枫斗晶所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为了让铁皮石斛产品的价格降下来,让更多的消费者买得起,胡庆余堂正在做各种努力。目前胡庆余堂正在和省医科院合作,在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等基地面积进一步扩大,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规模效应逐渐显现的时候,铁皮石斛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是完全有可能的。”朱明华说。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抱着胡庆余堂这种心态进入这个行业的。“你看我们这样的企业投入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成本要比那些不规范企业要大得多。”朱明华忧心忡忡地说。对此,他认为GAP是今后这一行业的发展方向,但企业提高诚信意识,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对规范整个行业更为重要。陈立钻:GAP认证保护铁皮石斛好形象记者获悉,天皇药业位于天台的2507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刚刚通过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的GAP认证,从而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第一家铁皮石斛生产企业。这被业内视作是走向规范化的一个新起点。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的简称,是为确保中药材的质量而推出的。从生态环境、种植到栽培、采收到运输、包装,每一个环节都要处在严格的控制之下。所栽培的铁皮石斛,其有效成分黑节草多糖含量达30%以上。在当前铁皮石斛原料鱼目混珠的局面下,实行GAP有助于全程控制铁皮石斛的质量。“实行GAP,这是中国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立钻表示,要改变目前铁皮石斛产业尚不完全规范的现状,实行GAP是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是生产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陈立钻是全省乃至全国对铁皮石斛进行产业化尝试的第一人,也是目前推动铁皮石斛产业化最成功的人。早在1993年,天皇药业开发的铁皮石斛产品就开始上市。如今,“立钻”牌铁皮石斛系列产品风靡市场,占据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2000年之后,浙江的铁皮石斛产业逐渐趋于火热,目前全省生产企业已达10多家,并且还有更多的企业在跃跃欲试。“实事求是地说,这一行业目前确实有点乱,一些企业连铁皮石斛的种植基地都没有,就匆匆上马了,采购的原料质量如何把关呢?”陈立钻对目前的局面感到有些忧心。如今浙江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已远远走在了全国前列。“铁皮石斛确实是个好东西,但如果一些企业只为赚钱而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就会毁了铁皮石斛的名声,毁了这个十几年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产业。”陈立钻说。所幸的是,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规范化趋势已初现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