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特征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发病机理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是目前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认识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 ,合并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多食、 多饮、 多尿、 烦渴、 善饥、 消瘦和疲乏无力等 ,甚至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 ,易并发心、 脑、 肾、 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慢性进行病变。世界卫生组织 (WHO)于 1999年将糖尿病分为 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 4个部分。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性基因因子的基础上 ,由于饮食、 营养、 免疫反应和病毒感染等因素作用下而发病 ,目前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111 遗传因素 对糖尿病病因的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具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易感性。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明 ,其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是肯定的 ,但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 ,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 ,且在外界因素和体内环境的共同作用下 ,糖尿病才会诱发出来。与 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是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 , HLA基因位于人类第 6号染色体断臂上 ,共有 HLA2 A、 B、 C、 D (DR、 DQ、 DP) 6个基因位点HLA2 A、 B、 C为 类抗原 ,正常时 类抗原基因可在所用有核细胞表面 (包括胰岛素细胞表面 )表达 ,参与细胞介导免疫。HLA2 D系列为 类抗原 ,正常时只在 B淋巴细胞、 激活的 T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表面表达 ,胰岛细胞 表面表达与自身免疫发病有关。研究表明 1 型糖尿病与DQB2 57位氨基酸是否为门冬氨酸以及 DQA2 52是否为精氨酸有关 , 80%90%的 型糖尿病患者中 DQA2 52位精氨酸(Arg + )和 DQB2 57位非门冬氨酸 (ASP2 )有肯定的致病易感作用 , DQA2 DQB S/S2 S基因型 (即 DQB2 52Arg +纯合子和DQB2 57 ASP2 纯合子 )患病相对风险最高 ,但有地理上和种族间差异。Act on 2 等对亚拉巴马的非裔美国妇女的研究显示HLA2 B41,DR的升高是 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12 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证明 ,与 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病毒有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腮腺炎病毒、 腺病毒及脑、 心肌病毒等。病毒引起 1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有以下 4种方式: 病毒通过具有糖尿病易感性个体的胰岛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细胞 ,直接侵袭胰岛胞 ,胰岛细胞急性坏死 ,大量破坏 ,继之溶解 ,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病毒通过具有糖尿病易感性个体的胰岛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胰岛细胞 ,不立即发病 ,而长期滞留 ,使细胞生长速度减慢 ,寿命缩短 ,胰岛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胰岛素分泌缺乏。 病毒经过胰岛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细胞后 ,病毒感染 HLA抗原易感基因 2 自身免疫及细胞因子 ,使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发生突变 ,合成异常胰岛素。病毒感染后引起胰岛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 113 化学物质 对胰岛细胞有毒性的药物和化学物质有四氧嘧啶、 链脲佐菌素 ( STZ)戊双咪、 苯丙噻二嗪、 噻唑利尿酮以及吡啶甲硝苯脲等均可损伤胰岛细胞 ,抑制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11 遗传因素 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与 型糖尿病遗传不同 ,不存在特殊的 HLA单型的优势 ,而具有很明显的家族性。一般认为糖尿病 型属于染色体多基因隐性遗传 ,具有基础胰岛素分泌和基础胰岛素敏感性的异常 ,但目前对糖尿病 型与胰岛素基因、 胰岛素受体基因的相关研究尚未发现肯定的联系。裘卫仙 3 等用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对 型糖尿病患者的 I NS基因进行检测 ,发现患者的 I NS基因和正常人及其它患者相比有改变 ,提示胰岛素基因改变可能是 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212 肥胖和饮食生活方式 肥胖是 型糖尿病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 40岁以上发病的 型糖尿病约 2 /3患者于发病前体重超重 10% ,女性更为显著。Ponlirolid等 4 分析了760例肥胖患者 ,发现在肥胖出现的前 10年中 , 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少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以后则逐年增加 , 30年后明显高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从而证明肥胖的持续时间是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发生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素调节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明显降低达 50% ,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氧化、 利用障碍;肝糖生成的抑制作用降低 ,游离脂肪酸升高 ,血脂异常;各时相中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面积均显著高于正常 ,胰岛素原和前胰岛素原含量较 正常人高 ,伴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胰岛细胞功能不足 ,细胞功能严重缺陷 ,引发 型糖尿病 。13 胰岛素抵抗 ( I R) DM的发病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 ,更主要的是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是指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抵抗 ,而继发的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 ,对机体可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和多种病理生理改变 ,成为一些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现代的胰岛素抵抗概念则泛指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 5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是由许多原发的、 基因的因素和继发的、环境的因素综合参与的结果 6 ,从性质上可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从部位上可为肝和外周组织 (肌肉、 脂肪等 )抵抗;从环节上可分为受体外抵抗 (称为胰岛素敏感性群体 )或受体抵抗 (称为胰岛素反应性群体 )。具体发、 病机理有:摄食过多和体力活动过少及肥胖、 胰岛素受体异常、 胰岛素受体基因改变、 胰岛素受体抗体、 胰岛素受体后环节障碍、 胰岛素反向调节激素水平升高等。 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是正常血糖期 ,已存在胰岛素抵抗 ,细胞功能尚正常 ,代性分泌胰岛素增多。有研究显示 72 8 , I R出现在细胞分缺陷之前 ,也就是说 ,患者一般是在 I R持续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 石油行业音乐赏析考核真题
- 小学教师班级管理经验总结
- 汽车维修技师技能提升培训试题集
- 制造企业仓库数字化管理方案
- 食品加工厂原料验收管理办法
- 八年级美术手工灯饰教学方案
- 制造业工艺流程优化与自动化改造
- 古典诗词阅读理解训练及考试技巧
- 考试焦虑心理量表及综合分析
-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河南南阳西峡县司法局招聘司法协理员15人 (第一号)笔试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元宇宙的运营方案
- 中药就业创业方向分析
- 膀胱癌常见症状及护理技术
- (2025)国家电网考试历年真题库(附答案)
-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制图第六、七章-习题及答案
- 代孕协议样本
- 长春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考题及答案
- 低压电力电缆招标技术规格书
-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4探索宇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