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操盘手记-赵兵经典语录 行业趋势不好时,即使选的公司是行业老大、有着很好的管理、很好的成本控制,它的表现还是会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的龙头公司甚至二线公司。在现阶段的中国股市,行业不好,公司再好,也顶多是个事倍功半的效果。最怕就是选错行。 只从选美标准的角度来阐述,美是市场投票选出来的,所以要符合大众的标准,不能自己独自创设一个选美标准,然后以自己的这个标准选出股票,如果市场不认同,就说市场错了,那是不行的。 坚定了一个信念:不熟悉的东西,不能碰;侥幸的赌博心理,不能有。 市场刚开始跌的时候,所有股票都一起跌,不管好坏,无论优劣。因为跌势初期,左右市场的主要力量,是恐惧心理带来的获利回吐行为。这时,股市短期作为投票器的功能上升,大家都投抛售票,鼓励下跌。猛跌几天后,就开始分化了。好股票止跌,坏股票继续跌。恐慌情绪稳定之后,人马杂踏的混乱局面结束,市场回归正常。股市没有关闭,继续开张,仍要按照其自身的规律来运行。这时,股市长期作为称重器的功能上升,大家以称重器的标准来重新衡量、划分。过一段时间,回头去看,会发现好股票只不过是一个长期上升通道中的小调整,属于虚惊一场,而坏股票则是一个长期下降通道中的反弹结束,则属于心中永远的痛。现在,正是烈火炼真金的时候。不仅股票,还包括做股票的人。 人长了一个脑袋,闲着没事,思考过度,都爱瞎预测,这很正常,预测对错其实并不重要,只是智力过剩的消遣,重要的是,必须清醒地知道,自己只是在胡乱预测,千万不能让自己的预测影响到实际操作。对了,是运气,错了,哈哈一笑,都不必在意。如果觉得预测对错关系到面子,而面子是丢不得的,预测的话说出去了,就要百般维护,被自己的面子观所束缚,那就根本不适合做股票,非要做股票就不要乱预测。做股票,需要的不是预测能力,而是正确的反应模式。不把面子当回事,具备认错的勇气,就是一种健康的反应模式。投资水平高低,不在于预测多准,而在于面对不利情况时怎么做。决定能否持续盈利的关键,也不在于你的预测是否得到了市场验证,而在于市场验证了你的预测时你怎么做、市场不验证你的预测时你又怎么做。我们的操作,主要的盈利,来自于市场验证我们的预测时所持有的仓位,主要的亏损,也来自于市场不验证我们的预测时所持有的仓位。也就是说,我们的盈亏基础,建立在很脆弱的我们的预测之上。由依赖预测向依赖反应模式过渡,从而增强组合盈利的稳定性,是我们这个团队下一阶段的中心任务。 好公司的核心,在于它的管理团队和竞争战略。 与同事讨论不同行业给什么样的市盈率算合适、什么样的公司算好公司。在咖啡变凉之前,得出的结论是:行业的市盈率合适与否,主要看静态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的比较,也就是。举例来说,以05年业绩测算行业的静态是10倍,若预期06年行业增长率低于10,10倍就不算便宜,如钢铁如汽车;若静态是100倍,预期今年增长率是100,那100倍就不算贵,如券商股,如部分复苏的科技股。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呢?简单一句话,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起可持续的垄断优势公司。 股市是否有规律可循、是什么规律、如何使用这些规律?一顿饭的功夫下来,结论只有寥寥几句:股市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就是好公司的股票能涨;使用规律的方法就是先考虑经济处于什么状态,能否保持快速增长;其次考虑哪些部门和行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约束瓶颈,最能分享经济的成长;最后考虑这些行业里哪些公司能获得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长,这些公司就是好公司,买股票只买这些公司的股票。 乔木是大机构,灌木是小机构,茅草是个人投资者。不同种类有着不同的生命节奏。乔木长得慢,灌木快一点,茅草最快。乔木长得虽慢,但很扎实,高且久,能当栋梁,茅草长得快,却柔弱速朽,一岁一枯荣,不过量大,更新快,春风吹又生,生生不息。枯死的茅草还肥沃着土地,为整片树林提供营养。错落的灌木,丰富着生态层次,填补空隙。乔木、灌木、茅草,大机构、小机构、个人,依着各自的生命节奏,在同一片土地上,努力生长。生为茅草,不必羡慕乔木的稳健挺拔,身为乔木,不必羡慕茅草的飘逸灵动 以银行股的座次来类比券商股的话,中信仿佛银行股中的招行,成大和敖东仿佛银行股中的民生和浦发,雅戈尔仿佛华夏,两面针仿佛深发展。宏源证券和东湖高新难以类比,属于后来居上。 克服了频繁换股的恶习,下一个要面对的敌人就是做波段。谈到做波段的问题,都对自己的操作进行了一番反省。自己这边,好股票是抓了不少,组合里进进出出,这两年几乎所有的牛股都搞过,但很少有从头吃到尾的。但不少牛股却在做波段中越做越少,有的甚至完全做丢。早期的有金融街、天地科技、五粮液等,近期的有生益、综超、中信等,都是如此,教训惨痛。胖子总结自己的操作,发现所有的波段操作,都导致了负收益,无一例外全是失败,庆幸自己后来咬牙把所有做丢的股票都追回来了,虽然再次买入的价格比卖出价高出不少,而且做丢之后又追回来的股票,都让自己赚了大钱、股票追回之后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做波段所增加的成本。做波段是投资人一个根深蒂固的毛病。要控制做波段的欲望,如果实在控制不住非要做波段,必须坚持一个根本原则:股票千万不能做丢!哪怕做错了,一定要追回来。做波段时,越跌越卖,直卖到一根大阳线拉起,就转身买入。如果卖了就涨,就不要再等回落,马上买回。做波段很累,还经常是白辛苦。 频繁换股是投资的一大忌。自己和别人的实际经验、学术性的理论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为什么要频繁换股?解释有很多种。自己觉得主要原因还在于懒的心理和起点决定后果的逻辑循环。因为懒,所以不做研究,不对投资对象进行跟踪。不研究,还要投资股票,就会去寻找一些捷径。比如听一听免费的股评、看看电视里报纸上所谓的专家是怎么看的、问一问周围的人都买些啥。稍稍好一点的,还咬咬牙花钱买一两份某某投资咨询公司卖的传真,每天收市了还坐在电脑前对着线图又画又数的,以为看几份咨询公司的传真、画几条线数几个浪,就算是做研究了。可是,咨询报告里的观点,常常三两天一变,线图也像故意捣蛋,根本不听话,忽上忽下变动不已。投资建立在这些轻浮常变的理由之上,投资行为于是也变得轻浮常变了。 因为对行业、公司不了解,股票在眼里不过是一些代码,没什么区别,买卖就很随意。换一只股票,仅仅是敲两下键盘而已。买第一只股票很随意,错了,就赶快换股,对了,就更加觉得随意买卖没什么不对。后面的一系列买卖,于是就随意起来。起点的随意,决定了后面的无论改正还是坚持都是随意的。 其实,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在一段时间内是变化比较小的,趋势的形成和扭转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能把买卖股票的理由,建立在一定时间内变化不大的行业公司基本面之上,就能克服频繁换股的坏习惯。当然,这需要具有一个根本性的理念前提,就是自己确实认为股价能够反映公司基本面。买卖决定于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好转或变坏,在基本面的趋势没有转折之前,在股价没有透支基本面之前,就握股不动,基本面趋势变了,或股价透支了就卖。若自己不觉得股价与基本面有啥关系,非要认为股票就是一个炒,那就只能继续随意下去了。股价是有人炒才涨起来的,但那些起主导作用的大机构为什么要炒这个股票?只看到炒的表面行为,看不到支持炒的背后理由,就会容易受伤。 视炒股为赌博娱乐者,没必要按基本面操作,那样太枯燥乏味。视炒股为长期增值途径者,应该把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走到股价曲线的背后,看报告做分析,安步当车,跟随基本面趋势,缓缓行走。 总结这两年的投资经验,胖子认为对知己知彼体会加深是投资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先前,只盯着自己熟悉并看好的几个股票埋头做,不理会其他人和市场是如何看待它们的,仅仅是知己,并不知彼;后来,渐渐地能感受到市场对自己的股票是怎么评价的、其他机构的态度怎么样,有点知彼的模样了。去年业绩表现一般,是因为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在关注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同时,很在意估值,常常因为我觉得这个股票估值低高了而买卖。岂不知估值的事,是由市场里千千万万个参与者负责的,每天都在变化,不是自己所能操心的,操心也操不来。现在,懂得回归角色,把估值工作还给市场,自己只需做好研究行业和公司的分内之事即可,投资效果明显改善。听了之后,深有同感,补充道:整体估值水平的升降,影响的是自己的平均收益,行业和公司研究,影响的是超额收益。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获取超额收益之上,平均收益就坐在那里让市场随意给吧。 拥有了好公司的股权之后,“长期的观念”也很重要。基金中业绩一直做得比较好的,成功因素之一就是长期持股。前几年业绩极好、这两年业绩较差,但拥趸不少、品牌犹存的某开放式基金经理,所管基金规模仍能保持在几十亿的原因,就是他真正做到了长期投资,虽然买的股票波动性很大,但他一拿就是几年不动。虽然他落实价值投资理念的具体品种,有时会有偏差,但他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清晰的。客户认可的,就是他坚定的姿态。不像其他的那些人,口头上说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操作上却频繁进出,是言行不一的伪价值投资,不可信任。 机构是喜欢震荡的,并不喜欢大盘单边上涨。大盘若单边上涨,所有股票都会涨,牛股乱窜,自己的仓位又不能打满到百分之百,净值增长肯定追不上指数,会有失败的感觉,很不爽。若指数反复震荡,胶着不明方向,而自己的股票能逆市上涨,显示出“专家理财”的模样,那感觉才叫好!目前的市况,正是机构们所期待的。指数不涨个股涨,涨的个股还都是圈定在大家的重仓股范围之内,对机构们来说,现在可真是个鸢飞鱼跃的好季节。 老外炒股票的思路,其实也蛮简单。好股票就一个劲地买,一直买到体力透支业绩透支为止。股票涨起来后,就不回头地反复涨。所以有人觉得港股比股好做多了,买了股票就拿着,轻轻松松就能赚个好几倍。对于消息的理解,老外也不像国内投资者那样复杂,什么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玩着辩证法玩来玩去把自己玩到晕头转向。老外看消息,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好消息就往上炒,坏消息就往下砸,没那么多弯弯肠子。他们就认一个死理儿基本面。你看罗杰斯,写了好几本书,到处做演讲,说来说去,就是一个“供求”。但他们这一套,长期来看,还就是管用,因为人家抓的是本质,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长期管用了,慢慢的,短期也管用了,因为短期的累计就是长期,就是要向长期过渡和发展。老外做投资,就是头脑简单,加上财大气粗,再加上长期观念,心正、腰硬、眼光长,这三条,决定了胜利早晚都属于人家。胖子说,我们做投资,思路封闭,而且目光短视,跟老外一比,高下立现。自己的感觉是,这个市场确实在变化,渐渐有点规范市场的味道了,正在向老外的玩法演进,虽然远未演进到位,但已有些轮廓和模样了。几年前看老外写的投资书,看后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书里的观念在当时的市场毫无用武之地,纯粹是纸上谈兵。现在看老外的书,看完就能用得上,还越用越顺手。从这个角度讲,股市场正在向“好股票翻几倍”的状态迈进,规规矩矩的盈利时代才刚刚开始。赶紧放弃散户打听消息、机构做庄操纵的做法吧,还来得及。 “与其猜大盘,不如找公司。”一个“猜”字和一个“找”字,形象地刻画了现阶段资深人士关于市场的态度。 每天报纸上、电视上有很多分析预测大盘的观点,其实,都是在“猜”。我自己有时候也忍不住要瞎猜一番。猜对了,是运气;猜错了,很正常。若自己买卖的基础建立在这个自己猜出来或别人猜出来的结果之上,就有点过于虚幻了。那个前辈以前辈对后进的殷切讨教,会对大盘发表一下看法,说者与听者都不会当真,不过是前辈对后进的观点演示,重点在于呈现即时战况下的分析过程。现在前辈连演示都不演示了,说明两点:一是对猜大盘没乐趣了,以前好歹还能猜对几次,偶尔一乐,而现在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大转折时节气温乍暖还寒,估计屡猜屡错,意兴阑珊;一是猜大盘没意义了,以前看大盘做个股还有点用,现在谁脑子里想大盘想得越多,业绩可能会做得越差。实际经验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抛低吸做波段对收益往往是负贡献。 由此想到投资的三个基本问题。一个就是上面所说的个股与大盘。今后选股的重要性只会更强,不会变弱。一个是选股的方法,是选主题轮动,还是策略反转,或者持续成长?从目前来看,主题轮动在某一年可能会大放异彩风光无限,但常常第二年就归于平淡甚至远远落后,如前两年做汽车股的机构,对制造热点引导潮流的能力要求较高,波动性太大。国内至今还没有看到依靠主题轮动稳居领先地位的人。策略反转需要逆向思维,在行业或公司最不景气时介入,复苏趋势被市场认同后卖出,如去年的钢铁、今年的航空,对心理抗压的素质要求较高,虽千万人吾往矣。持续成长需要对公司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对公司未来多年的业绩趋势了然于胸。目前在前面领跑的机构,基本是采取“持续成长”的选股方法。也就是说,现阶段市场的主流选股方法,是持续成长。还有一个问题,是利润来自交易,还是来自持有?散户和小机构喜欢交易,几天不买卖就难受,好像做股票就是要不断操作才行。观察别人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得到的感觉是:大块利润来自持有,蝇头小利来自交易。当自己又按捺不住想动一动的时候,就要提醒一下:费这个劲,就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吗? 有两个观点很扎实耐用,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一个是如何对待研究员关于公司的看法,一个是新基金如何建仓。研究员的看法,分四类对待:研究员觉得公司挺好的,股价却在下跌,不买;研究员觉得公司不咋地,股价也在跌,不买;研究员觉得公司挺好的,就是价格太贵,买;研究员觉得公司不咋地,股价却在涨,密切关注。新基金建仓,第一步是做好存量管理:上去先买有基本面支持的强势股,打好基本仓位,进行存量管理,把业绩做稳了;第二步做好流量管理,不断淘汰走弱的、基本面变坏的老强势股,不断纳入新的有基本面支持的强势股;第三步就可以选有自己特色的股票打品牌了,做轮动做主题的即使赚钱了,别人也不会佩服,选一只股票,牢牢捂住,捂上几年,捂成强势股,把自己的标签硬硬地贴在这只强势股身上 资质平平相貌一般,行业环境中期内看不到亮点的大蓝筹,由于机构对流动性的需求,身价还跌不到哪里去。至于那些素质优良、管理规范、行业前景美妙的大蓝筹,那可就真的是难得的珍宝,抓住了千万莫放手,一股都不能丢。只要基金还在发行,还在申请,这些珍宝的价格趋势就是大涨小回、反复向上。不远的未来,股也会像香港一样,机构们只玩那少数几只股票,交易活跃,其他大部分股票寂寂无闻,半天成交不了几手。 泡沫有三种,技术泡沫、资产泡沫和危机泡沫,互联网、地产和石油分别是代表。三种泡沫中,只有技术泡沫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变生活方式,创造价值。泡沫正式破裂之前,有两次膨胀。技术泡沫的膨胀过程与渗透率有关。中国目前互联网处于第二次泡沫中,汽车可能还处于第一次泡沫中。汽车股还有的搞。但不是买现有的龙头公司,最有价值的,是那些后来居上、份额提升快、学习能力和执行力强的跟跑者。马拉松比赛,领跑者未必能得冠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族教育课件
- 网点改革中的新质生产力
- 2025年整形美容科手术术前术后护理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风湿免疫学综合诊疗专项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口腔医学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疼痛管理规范用药操作技能考核答案及解析
- 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
- 2025年整形美容科学原理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呼吸科医生执业能力评估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实践考核答案及解析
- DBJ50-T-516-2025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
- 2025至2030年中国森林防火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 军事信息技术课件及教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重组人促红素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投资发展潜力报告
- 2025年希望杯IHC真题-七年级(含答案)
- 微生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柜子定制合同协议书模板
- 《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课件-3 第三章 跨境进口电子商务
- 建筑材料与构造教学课件
- 肠内营养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
- 搅拌站原材料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