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抢险预案.doc_第1页
事故抢险预案.doc_第2页
事故抢险预案.doc_第3页
事故抢险预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华师站岗顶站暗挖区间暗挖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抢险预案一、工程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华岗区间隧道位于广州市繁华的天河区五山路、中山大道等交通干线地下。区间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支ZDK4+541.250支ZDK5+265.650,长度731.01m(长链6.61m),右线支YDK4+541.250支YDK5+265.650,右线长度724.40m。隧道出华师站(线间距11m),沿五山路下方以曲线转入中山大道,再进入岗顶站(线间距13m),期间下穿广州市团校四层及楼、岗顶酒店、四川火锅城、天河酒店、中山大道西高架桥等建筑物。地表沿五山路、中山大道还有地下管线如给水管、排水管及煤气管道等。区间隧道结构为复合式衬砌结构,采用矿山法暗挖施工。本工程所处的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为11.4314.69m。地貌为冲积平原,处于天河向斜北翼,倾向向南,与线路基本垂直,倾角约1530。隧道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河湖相淤泥质土层,冲积洪积土层、砂层以及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大朗山组三元里段,以粗碎屑岩为主。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是强风化白垩系地层三元里段砂砾岩,部分地段碰到风化岩。隧道底板基本上位于中风化岩和微风化层;隧道上方主要是强风化岩、残积土和粉质粘土。整个区间无不良地质,但地质条件较差,隧道通过的围岩为典型的上软下硬地层。主隧道全长1455.41单延米,其中类围岩段长度91.997m,占总长度6.3%,类围岩段长度为1221.413m,占总长度83.9%,类围岩段长度142m,占总长度9.8%。二、本工程隧道开挖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根据本隧道穿过的地层及地面周边环境情况,在隧道开挖施工时可能出现以下安全事故风险:1、隧道围岩坍塌、冒顶。2、地面建筑物沉降过大,结构受损、破坏,甚至倒塌。3、地下管线沉降变形过大,导致给水管、排水管漏水,煤气管道泄漏等。4、防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三、安全事故抢险领导小组:1、安全事故抢险领导小组成员:组长:杨海副组长:谢乐、黄海山、刘康组员:余荣辉、黄大君、韩宇、何坤、曾昆、李林森、陈继兵2、安全事故抢险领导小组责任:(1)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风险,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作出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对处于预警状态的安全事故风险跟踪、分析,并决定采取的措施,组织落实措施,消除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3)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现场抢险指挥工作,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4)风险事故的分析、处理、上报。四、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抢险应急措施:1、隧道内常备方木、木板、钢管、编织袋等抢险物资,一旦隧道围岩发现异常,即时可以进行临时处理。隧道施工时应全过程信息化施工、管理,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隧道施工安全。2、隧道围岩坍塌、冒顶的抢险措施:(1)对因围岩差或裂隙发育的小坍塌处理措施:随时跟踪围岩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节理裂隙发育情况、超前导管打设情况等,预测围岩的变化情况及可能发生的小坍塌,提前进行处理方案的交底。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及支护,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超前支护措施。上台阶采用环形人工开挖,减少开挖量及对围岩的扰动。及时进行初喷支护,必要时采取打锚杆挂网的办法进行开挖面封闭。(2)如采用初喷措施后,仍不能及时控制隧顶围岩的继续坍塌变形,即采用洞内常备的方木、木板等作临时支撑支护围岩开挖面,并及时进行大面积的喷砼封闭。(3)如隧道开挖时围岩出现有较大面积的掉块、坍塌,并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应加强洞内的抢险物资供应,投入足够的人力,确保控制好围岩的稳定。洞内设专人指挥,保证抢险人员的安全。同时,对相应的地面进行观察,进行必要的防护警示,如地面为楼房等建筑物,应引导居民撤离。及时报告监理、业主、公安、消防等有关单位部门。3、房屋沉降过大的抢险措施:(1)对隧道通过的房屋进行严密的监控制量测,针对监测数据设安全控制警示线,如出现下面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封闭掌子面,向上级单位汇报,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决定如何采取加强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建筑物沉降观测点一天沉降超过4m;建筑物沉降观测点沉降超过20mm后,出现有连续三天沉降超过1mm或一天沉降超过2m;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超过0.1%;建筑物沉降观测点沉降超过30mm仍未趋于稳定。(2)设专人进行建筑物的观察,记录房屋出现裂缝的变化情况。(3)如房屋受力构件如梁、柱、板等结构发生损坏时,应对房屋周边进行防护警示,并引导居民撤离,及时报告监理、业主、公安、消防等有关单位部门。4、地下管线沉降过大的抢险措施:(1)对隧道范围内的地下进行严密的监控制量测,针对监测数据设安全控制警示线,如出现下面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封闭掌子面,向上级单位汇报,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决定如何采取加强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地下管线沉降观测点一天沉降超过5m;地下管线沉降观测点沉降超过20mm后,出现有连续三天沉降超过1mm或一天沉降超过3m;地下管线不均匀沉降超过0.2%;地下管线沉降观测点沉降超过30mm仍未趋于稳定。(2)设专人进行地下管线的观察。(3)如地下给水管、排水管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在该范围进行防护警示,并报请主管部门到现场察看维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