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特训卷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分级演练(含部分14原创题)(1).doc_第1页
中考历史特训卷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分级演练(含部分14原创题)(1).doc_第2页
中考历史特训卷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分级演练(含部分14原创题)(1).doc_第3页
中考历史特训卷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分级演练(含部分14原创题)(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2013年黑龙江鸡西)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2012年湖南衡阳)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a黄帝 b尧 c舜 d禹3(2012年福建莆田)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4(2013年福建泉州)“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5(2013年湖南娄底)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商鞅在秦国为相十年,宗室贵戚大多怨恨他)”。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哪一内容造成的?()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6(2013年山东聊城)阅读下面材料:材料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请回答:(1)材料中的“商君”是谁?(2)“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3)“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1(2012年江苏南京)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a约三四百万年 b约一百七十万年c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d约七千年2(2012年湖南邵阳)“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3(2012年黑龙江鸡西)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a尧 b炎帝 c舜 d黄帝4(2012年广东茂名)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那是因为夏朝()a进行了变法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法律c实行了分封制d产生了封建制度5(2012年江苏淮安)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a. 禅让制 b. 分封制c. 世袭制 d. 郡县制6(2012年广东茂名)右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a商朝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7(2012年广东肇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a bc d8(2012年湖南岳阳)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c. 建立县制 d. 任人唯贤9. (2013年湖北随州)“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a世袭制 b郡县制c禅让制 d分封制10(2013年湖南长沙)今年立春以来,长沙地区阴雨不断,省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如何治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哪一人物最早治理过黄河?()a禹 b李冰 c王景 d郦道元11(2013年山东烟台)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c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12(2014原创)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13(2012年江苏苏州)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中考热身1b2.a3.d4.c5.c6. (1)“商君”:商鞅(公孙鞅、卫鞅)。 (2)“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决裂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3)措施:奖励生产(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封爵)。 作用:激发生产者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削弱贵族世袭特权;富国强兵;为秦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c2.b3.d4.b5.b6.b7.a8.b9.d10.a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