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新盈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_第1页
海南省海口市新盈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_第2页
海南省海口市新盈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_第3页
海南省海口市新盈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之驴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本文的内容即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过程和本文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的寓意。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如:蔽、窥、稍、慭慭然、狎、跳踉等,翻译文言文。 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试译课文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最后由学生归纳寓意,即读-译-质疑-讨论-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从驴的角度、从老虎的角度分别谈谈你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难点:(1)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的方法 (2)理解“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二、作者简介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调任柳州刺史,逝于柳州,又称“柳柳州”。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狠,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其作品文学艺术价值极高,和韩愈合称“韩柳”,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山水游记散文“永州八记”流于后世。著有柳河东集。 三、新课教学 1、朗读课文 指名请学生朗读并作评价 注意字的读音。 黔qin窥ku骇hi遁dn噬sh狎xi踉ling憖yn强调:“载”字读四声zi,不读zi。当表示“年”时读zi,如“三年五载”。“一年半载”。而表示交通运输时读zi.如“装载”。 2、译 请学生结合注释自己试译课文。(看书,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师巡视)。 指名请学生翻译第一段。 生译第二段(略)。 3、质疑、讨论 问题1:你能分别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来吗? 畏惧好奇害怕 (学生看书,之后举手)心理活动的有: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怀疑胆怯窃喜 表示动作的:蔽窥近遁、视(之)、荡倚冲冒、跳踉 问题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驴的吗?根据是什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学生讨论作答,明确: (1)叫声。“驴一鸣”。(2)动作。如“驴大怒,啼之”。 问题3:开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驴的外表的?是从哪方面来写的呢? 生思考明确:“庞然大物”是“形体”。 师总结:作者从声音、动作、形体三个方面来写驴的。 问题4: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 生明确:因为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以为神”,当作神奇的东西。 问题5:虎后来为什么能吃掉驴?老虎吃掉驴的过程。 生明确:(1)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会叫,会踢,所以能吃掉驴。 (老虎知道驴的本领只会“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做到了“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才吃掉它。) (2)虎跳过去,咬住驴的喉咙,吃掉它的肉。即文中所描述的,虎“跳“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 师总结:看来我们今后再做什么事的时候,一定要熟悉对方或这种事物,才能了解它,从而战胜它(他)。 问题6: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为什么? 生讨论作答明确: (1)驴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因为驴起初叫喊时,把老虎吓跑了,如果它这时候趁机逃走,就不会被老虎吃掉。 (2)驴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因为它没有什么真本领,只会踢,当老虎看清了它的真本事之后,就把它吃掉了。 (3)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驴能避免自己的悲剧,一种是驴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 请同学们说说这两种可能的原因。 生讨论作答:第一种可能,如果驴掌握了真本领,有真才实学,那么它就不会被老虎吃掉。(从驴的角度谈的)。 第二种可能,老虎反复观察驴,已摸清了驴的底细,知道它只会踢,没有什么其它的本事,所以“断其喉、尽其肉”。(从老虎的角度谈的)。 探究各种原因: (1)我认为驴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因为老虎知道躲在树林子里观察驴,而驴却不知道观察老虎,就在那等的,所以被老虎吃掉。 (2)它不能做到知已知彼,虎非常了解对方,而它却不了解老虎,因此被老虎吃掉。 (3)驴对老虎不感兴趣。驴是吃草动物,不是吃肉动物。所以它不会吃掉虎,只能被老虎吃掉。 (4)“好事者”如果不把驴运到贵州,把它运到别的地方,那它就不会被老虎吃掉。 (5)这不怨驴,而怨那个人。 师总结:我们考虑的是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无非有两种可能,或者能避免,或者不能避免。不论哪一种可能,只要能说明你的理由即可。但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驴之所以最终被老虎吃掉,是因为它没有什么真本事。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掌握真本领,有真才实学,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总结寓意 寓言往往通过一定的故事,讲明一个道理,寓含讽喻劝戒的意义。它常用动植物或非生物作为主人公,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那么这篇寓言借驴和虎这两个动物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归纳寓意:从驴的角度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从虎的角度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从其它的角度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讨论:(1)从驴的角度:我们应该掌握文化知识,有了真知识、真本领,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地。 (2)从驴的角度:我认为应该谦虚。如果驴不在虎的面前叫、不“鸣”,那它也不会被老虎吃掉。 (3)从老虎的角度: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多观察,多了解对方的情况,才能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才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4)从老虎的角度:我认为做事要谨慎,但认准一个目标,就不放弃,始终坚持。 老虎很谨慎。从哪里能看出来呢? 起初虎不了解驴的时候,它“蔽林间窥之”,躲在树林子里偷看,当驴一鸣,给老虎吓跑之后,它又回来继续观察,如“稍出近之”,“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可以看出老虎不貌然出击,不轻易出手,办事很小心谨慎。 老虎认准一个目标,就不放弃,始终坚持,依据是什么? 它被驴的叫声吓跑之后,又回来继续观察,找机会下手,直到吃掉驴。 师总结:虎没有被驴的叫声吓倒,没有被驴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我们应该认识事物的本质,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同时也讽刺那些看似有能,实则无能,而又肆意逞能的人。我们应该掌握真本领。通过这篇寓言的学习,我们应明确意识到:“真才实学”这四个字的重要。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要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5、从这则寓言中你知道哪些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五、小结 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一些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一次性学习了三个成语,更感受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受益匪浅。 六、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