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海淀区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研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 谭永平 生命观念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 谭永平 2010年北京卷生物试题 5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 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 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 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2011年北京卷生物试题 2 在生态学研究中 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 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 富 度 2012年北京卷生物试题 2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 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 原子 分子 细胞器 细胞b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c 元素 无机物 有机物 细胞d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2012年北京卷生物试题 3 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 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 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 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 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 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 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 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 协同 进化 2013年北京卷生物试题 4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 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 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 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a 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 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 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 共同 协同 进化 2014年北京卷生物试题 4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 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 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 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 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a 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 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 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 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 共同 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2015年北京卷生物试题 4 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 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 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 10m的观测点 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 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表述错误的是 a 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 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 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 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2016年北京卷生物试题 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 f区豹种群仅剩25只 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 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 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 在此期间f区的a 豹种群遗传 基因 多样性增加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 物种丰 富 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2017年北京卷生物试题 3 酸雨指ph小于5 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 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 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 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 富 度不受酸雨影响d 楝树生长的群落中 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2017考试说明 种群及其数量的变化ii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ii生态系统的结构i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ii生态系统的稳定性i生态农业i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i 2017考试说明 种群及其数量的变化ii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ii生态系统的结构i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ii生态系统的稳定性i生态农业i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i 重要概念2 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互相影响 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 1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 2 1 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等特征2 1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2 1 3举例说明阳光 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2 1 4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 并可随时间而改变2 1 5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 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2 1 6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2 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完成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 2 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因素以及阳光 空气 水等非生物因素组成 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2 2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2 2 3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 并呈现出能量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规律2 2 4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规划和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资源的途径2 2 5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 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2 2 6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2 2 7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 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2 2 8分析特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决定其营养结构 2 3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 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2 3 1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 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2 3 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如气候变化 自然事件 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2 3 3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 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2 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 4 1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2 4 2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水资源短缺 臭氧层破坏 酸雨 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 同时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2 4 3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态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2 4 4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 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 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2 4 5形成 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 的意识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完成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 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生命系统的联系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的影响及保护生态环境 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必须有三个条件 具有组成系统的若干组成成分 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 形成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 具有特定的功能系统的非分解性 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的局部之和 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各组分 只要构成了超越各组分之上的系统 必定会产生一个新质 即系统的本质 生命系统的进阶 每一阶段都有新 质 变化 请具体阐述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个体 种群 个体 种群 个体 新 质 物质能量信息 生命系统的开放性 生命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 人类活动的影响 获得与损耗平衡是为稳态 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 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德haeckel 1866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美adum 1956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作用 相互关系的科学 中马世骏 1972 生命的动态 概念本身发展演化 通常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是研究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 生态学的研究重点 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 尤其是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的10个规律 要点 这些规律是什么 生态学的授课实践使得学生学习生态学时常常陷入的某些一般性错误 本目录是为克服这些错误而设计的 既不全面 也不互相排斥 但是希望它将作为有用的指南 规律1 生态学是科学 生态学是一门纯科学学科 目标是了解有机体与其广阔环境的相互关系 分清楚科学观点与生态学知识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这一件事是十分重要的 a2tenrulesinecology keynotes whataretheserules theauthors experienceofteachingecologyhasgiventhemexperienceofsomecommonpitfallswhichecologystudentsoftenmake thislist designedtocounterthesepitfalls isneithercomprehensivenormutuallyexclusive butwehopewillneverthelessserveasausefulguidetoprotocol rule1 ecologyisascience ecologyisapurelyscientificdisciplinewhichaimstounderstandtherelationshipsbetweenorganismsandtheirwiderenvironment itisimportanttosegregatepoliticalandsocialimpactsofecologicalunderstandingfromthescientificviewpoint 规律2 生态学只有按照进化论才可理解 有机体巨大的多样性 以及其形态学 生理学和行为的变异的丰富性 全都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 这个进化历史对于每一个个体都留下了不能去除的影响 我们今天发现的种种模式 只有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才可能有意义 规律3 对物种有利 现象并不存在 对于那些看起来对个体是代价高昂的有机体行为模式 认为其出现是由于 对物种有利 的这种想法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解 这是绝对和完全错误的 自然选择将会有利于那些传给大多数后裔的基因 即使这些基因有可能导致物种种群大小的下降 rule2 ecologyisonlyunderstandableinthelightofevolution thehugediversityoforganisms andthewealthofvarietyintheirmorphologies physiologiesandbehaviorarealltheresultofmanymillionsofyearsofevolution thosevolutionaryhistoryhasleftanindelibleimpressiononeachandeveryindividual itisonlypossibletomakesenseofthepatternswefindtodayinthelightofthisevolutionarylegacy rule3 nothinghappens forthegoodofthespecies averycommonmisconceptionistheideathatpatternsofbehaviorinorganismswhichappeartobecostlytoanindividualoccur forthegoodofthespecies thisisabsolutelyandcompletelywrong naturalselectionwillfavorthosegeneswhicharepassedontothemostoffspring evenifthesegenesmaycauseareductioninthespecies populationsize 规律4 基因和环境都很重要 有机体自己所处的环境 对于它在开放的各种选择中决定取舍上 具有重要的作用 决定有机体构造的基因 同样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这两方面因素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作用 对于理解生态学都是很重要的 规律5 理解复杂性要求模型 生态学是一复杂的对象 几乎每一个尺度都有大量变异 亿万个种 每种有大量基因变异 在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有变化着的数量和随时间而改变的行为 为了理解它 必需清楚的认明特异问题 然后形成可以检验的假设 以数学的思想方法构造假说常常是很有用的 可以躲开在语言模型中不能避免的含糊不清和混淆 数学模型在生态学里被广泛的应用 rule4 genesandenvironmentarebothimportant theenvironmentanorganismfindsitselfinplaysanimportantroleindeterminingtheoptionsopentothatindividual thegeneswhichdefineanorganism smakeuparealsooffundamentalimportance tounderstandecologyitisimportanttoappreciatethefundamentalnatureofbothofthesefactorsandthefactthattheyinteract rule5 understandingcomplexityrequiresmodels ecologyisacomplexsubject withhugevariationatalmosteveryscale millionsofspecies eachwithconsiderablegeneticvariation varyingnumbersandever changingbehaviorsinacomplexanddynamicenvironment tounderstandit itisnecessarytoclearlyidentifyspecificquestionsandthenformulatehypotheseswhichcanbetested itisoftenveryusefultoframethehypothesisinmathematicaltermstoavoidambiguityandconfusionwhichareofteninevitableinaverbalmodel mathematicalmodelsarewidelyusedinecology 规律6 讲故事 是危险的 在打算解释生态学种种模式或相互关系的时候 人们很容易滑到虚假世界之中 每一个观察都很容易的被某特设的断言 所谓的 讲故事 所解释 无论如何 编制理由去推进假设实际上是应该避免的 规律7 要有分层次的解释 对于任何观察 常常可以识别出一个直接的原因 但这种因果解释往往是资料不足的 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 以达到更完全的抓住情况 即使是现象已经被 解释 了 更进一步和更深入的解释也是很好的 它允许我们看见更完全的情景 rule6 story telling isdangerous inattemptingtoexplainecologicalpatternsorrelationships itiseasytoslipintoamake believeworldwhereeveryobservationisreadilyexplainedbysomeadhocassertion story telling thetemptationtoadvancehypothesesasfactsshouldbeavoidedatallcosts rule7 therearehierarchiesofexplanations foranyobservationthereisoftenanimmediatecausethatcanbediagnosed oftenthiscausalexplanationisinsufficientlyinformativeandweneedtoprobedeepertoreachafullergraspofthesituation evenifaphenomenonis explained theremaywellbefurtheranddeeperexplanationswhichallowustoseethefullerpicture 规律8 有机体具有很多限制 有机体表现出来的形态 功能和环境适应力的总多样性是令人惊叹的 每个个体 和每一个种 但较少程度 则在相对较小的约束范围中运转 约束基本上有两类 i 物理的 ii 进化的 由于这些约束 进化从来就没有达到 完善 过 有机体基本上是许多妥协的杂烩 rule8 therearemultipleconstraintsonorganisms whilstthetotaldiversityofform functionandenvironmentalresilienceexhibitedbyorganismsisawe inspiring eachindividual and toaslightlylesserextent eachspecies operateswithinarelativelynarrowrangeofconstraints constraintsfundamentallytaketwoforms i physicaland ii evolutionary evolutioncabneverreach perfection becauseoftheseconstraintsandorganismsareessentiallyhotchpotchesofnumerouscompromises 规律9 机会是重要的 随机事件在生态学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林冠中出现林窗或沙丘在风暴后裂口 对于当地动植物区系将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 林窗和裂口出现的时间和地点都是不可预测的 机会的作用也与有机体过去进化综合在一起 生态学中机会事件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生态学中的模式是完全不可预测的 但是它必然是位于预言细节的潜在水平之边缘 规律10 在生态学家心目中的生态学边界 生态学是一门广泛的科学 覆盖着生物和物理环境 从而作为潜在相关的 很少有被排除在外的了 数学 化学和物理学都是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工具 rule9 chanceisimportant chanceeventsplayacriticalroleinecology theopeningofagapinaforestcanopyorthebreachingofasanddunceafterastormwillhaveamajorimpactontheecologyofthelocalfaunaandflora butbothareunpredictableineithertimeorlocation theimportanceofchanceeventsinecologydoesnotmeanecologicalpatternsarewhollyunpredictable butitnecessarilyplacesboundariesonthepotentiallevelofpredictivedetail rule10 thereboundariesofecologyareinthemindoftheecologist ecologyisabroadscience coveringbothorganismsandphysicalenvironmentsandhenceexcludeslittleaspotentiallyrelevant mathematics chemistryandphysicsaretoolsessentialtotheunderstandingofecology 生态学的10个规律 规律1 生态学是科学 规律2 生态学只有按照进化论才可理解 规律3 对物种有利 现象并不存在 规律4 基因和环境都很重要 规律5 理解复杂性要求模型 规律6 讲故事 是危险的 规律7 要有分层次的解释 规律8 有机体具有很多限制 规律9 机会是重要的 规律10 在生态学家心目中的生态学界限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非生物环境 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具体表述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非生物 如温度 湿度 土壤 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之间 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 非生物环境 生物群落 气候 土壤决定 影响气候 土壤 物质和能量驱动 物质和能量回归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请列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说出各组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非生物环境 生产者 绿色植物和化能细菌等自养生物 消费者 主要由动物组成 直接或间接从植物获得能量 分解者 分解已死的动植物残体的异养生物 生态系统 非生物环境 生物成分 能源 太阳能 化学能 地热能 气候因子 温度 湿度 风 生物代谢材料 co2 o2 无机盐 水 基质和媒介 水 空气 土壤 砂砾 岩石 生产者 植物和化能细菌 消费者 动物等 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等 土壤 思考 人们喜欢森林的木材价值和优美环境 森林中有许多病虫树 死树和风倒木 请分析是否应该及时清理 原因 生态系统的结构 有了生态系统的组分 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可以正常运转了 形态结构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起的联系 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 在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之间的传递关系 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和食物网 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 在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之间的传递关系 称为食物链 碎屑食物链 枯枝落叶 真菌 红松鼠 花鼠腐食食物链 动物尸体 丽蝇 动物尸体 秃鹰捕食食物链 藻类 甲壳类 小鱼 大鱼寄生食物链 哺乳动物 跳蚤 细滴虫 营养级 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营养级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而是某一层次上的生物和另一层次生物之间的关系 思考 分析表格 为什么食物链的环节不会无限 分析表格 呈现了生态系统中哪些内容 分析表格 那个因素对于生态系统食物链长度贡献最大 生态系统的功能 信息传递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 思考 在生态系统中 存在着哪些形式的能量 能量是如何固定 传递 利用 散失的 思考 为什么生态系统需要不断的太阳能补充能流 才能维持下去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方向 逐级递减 不循环 物质循环 观察以下几个物质循环的过程 回答问题 c的循环 库 生态系统中有元素滞留的子系统叫做库 如 大气中的c是一个库 植物体内的c又是一个库 c在大气和植物之间的循环 实际上是c在库与库之间的迁移 以上两个库之间的周转时间是3000年 n的循环 s的循环 p的循环 h2o的循环 思考 物质循环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形式 研究以上循环的目的 从地球表面到大气然后又返回的元素循环中 哪一种元素对生物体最重要 生物群落在物质循环中起那些作用 请对物质循环做一个总结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主要是生物为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从大气 水域或土壤中 通过以绿色植物为代表的生产者吸收进入食物链 然后转移到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等消费者 最后被以微生物为代表的分解者分解转化回到环境中 这些释放出的物质又再一次被植物利用 重新进入食物链 参加生态系统的物质再循环 这个过程就是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阅读材料 红三叶草是繁殖力很强的牧草植物 常形成较纯的群落 排挤其他的杂草植物 红三叶草含有多种异黄酮类物质 这些异黄酮类物质及其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衍生物对其他植物的发芽有抑制作用 红三叶草的花的色彩和形状吸引当地的土蜂和其他昆虫来传粉 这些昆虫可以通过舞蹈或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吸引更多同伴一起完成传粉采蜜等行为 信息传递 以上材料涉及到哪些类型的信息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营养信息信息发生对象之间有何种关系 信息传递对于生态系统的意义 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的关系 物质 能量 信息 承载 驱动 联系 调控 反馈与稳态的自我调节 系统中某一成分变化引起其他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而后者的变化最终又回过来影响首先变化的成分 如果反馈的作用能够抑制或减少最早发生变化的成分的改变 就称为负反馈 如果反馈的作用能够加剧或增加最早发生变化的成分的改变 就称为正反馈 负反馈抑制变化能够维持系统的稳态正反馈加剧变化使系统更加偏离稳态 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抵抗干扰 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 恢复原状 一般地说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 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一般地说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 营养结构越简单 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1 一般呈相反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反之亦然 2 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 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下图所示 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 是生态学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属于生态学上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 自我组织 自我更新的能力具有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三大功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有自我调节机制保持其稳态 种群的概念 生活在 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 强调了种群的分布和数量 强调了种群是一种 生命系统 不仅与环境相互关系 种群内部个体之间存在着遗传信息交换等种内关系 生命系统的开放性 动物常以种群的形式存在 所以种群通常是动物生态研究的重点 阅读材料 黑松鸡的灭绝 黑松鸡曾经遍布美国马萨诸塞州 而且从缅因州到德拉威州都有分布 1880年 由于数量的减少 黑松鸡只能局限分布在马萨诸塞州的马沙文雅岛 到1916年 黑松鸡的数量增加到了2000只左右 但是 由于经过一场大火灾 大风和一个寒冷的冬天 而且有一群短翅鹰飞来捕食黑松鸡 使得黑松鸡的成鸟数量不足50对 此后 其数量继续减少 1927年仅有20只 1932年见到最后的一只 最小种群原则 种群数量决定该种群对生态系统作用的大小 例如 研究有害动物或杂草 研究某种经济动植物 研究某种濒危物种 该物种的危害程度 该物种的可利用程度 该物种的濒危程度 种群动态 种群动态 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即研究下列问题 1有多少 数量和密度 2哪里多 哪里少 分布 3怎样变动 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4为什么这样变动 种群调节 研究方法 野外调查 假说 实验研究 证实 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 应用 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物保护及病虫害防治 种群的特征 数量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遗传特征 种群统计学 种群的基本参数 1种群密度 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 2初级种群参数 包括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和迁出 这些参数与种群的密度变化密切相关 3次级种群参数 如年龄结构 性比 种群增长率 分布型等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预测 保障 影响 影响 决定 决定 种群数量特征 年龄结构 各个年龄或年龄组的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 解释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 种群个体的迁入 迁出 迁移 有何意义 逃避捕食者 逃避竞争 逃避不利条件 调节种群数量 改变分布范围 基因交流 避免近亲繁殖有利于物种进化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1 样方法 2 标志重捕法 1 样方法的适用范围 植物和移动较慢的动物 易被记录 测定种群密度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2 样方法的取样原则 随机取样 3 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为什么 4 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 如何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 一般而言 样方顶边 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 其他边缘不作统计 标志重捕法的适用范围及误差分析 1 适用于测定一定区域中快速移动的生物的种群密度 也用于追踪个体的迁移 2 如果发生以下情况 使用标志重捕法是否准确 在重捕之前隔了太长时间 种群密度可能已经改变 估算出的数据不准确 在第一次取样后 间隔时间很短就进行重捕 被标记个体还未与为标记个体充分混匀 会出现较大误差 标记重捕法 用于不断移动位置直接计数很困难的动物 在调查样地上 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 经一定期限后重捕 即 n m n m 其中m 标记个体数n 重捕个体数m 重捕样中标记数n 样地上个体总数 应用标志重捕法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标志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 使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被捕机率相等 研究区域成相对封闭状态 调查期间 没有迁入或迁出 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 标志方法不会伤害动物和影响动物的行为 种群的增长模型 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净迁移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增长率 和 增长速率 增长率与增长速率是不同的 增长率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 是一个百分比 无单位 增长速率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 即dn dt 有单位 如个 年等 例如 某一种群的数量在某一单位时间t 如一年 内 由初数量no 个 增长到末数量nt 个 则这一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计算分别为 增长速率 末数 初数 单位时间 nt no 个 t 年 100 增长率 末数 初数 nt no no no 出生率 死亡率 j 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和增长率 s 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和增长率 种群的分布类型 分析思考 将生活在新泽西的营养物贫瘠的松树荒地上的东方强棱蜥和生活在内布拉斯加营养物丰富的高草草地上的东方强棱蜥相互移植 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 描述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对本实验的解释 如何判断种群之间的区别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造成的 相互移植实验 移植研究比较了个体在其固有环境中的表型和移植到不同环境中的表型 相互移植包括在两个地点间个体的互换 如果固有和移植个体的表型值在两种环境之间没有变化 那么我们就可以确认所测性状是遗传决定的 也就是说特征值反映了个体来源的种群基因型而不是生活的环境 如果实验结果是与表型变化与环境变化相一致 那么特征值反映了个体生活的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物基二元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领导开场白课件
- 战略合作协议
- 结直肠息肉门诊管理专家共识(2025成都)
- 科技数码产品电子产品推广方案设计
- 继承财产分配协议范本书5篇
- 借款还贷合同书7篇
- 河北省唐山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卷
- 精神疾病社会污名化-洞察及研究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 医务科依法执业自查表
- 部编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 综合实践活动(2年级下册)第3课时 自动浇水器的设计与制作-课件
- 2023年江苏省盐城公证处招聘公证人员5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保密室及保密要害部位搬迁发案
- 恐龙灭绝介绍课件
- 核赔经典疑难案例解析
- 尿道损伤的分类与治疗
-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 征兵宣传主题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