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福建巡抚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2)通过对身边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2、过程与方法:(1)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搜集有关宜万铁路与宜万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料,从资料中生成相应的问题并尽力加以解决,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3)通过实例分析,体会到我们所享受的现代社会生活,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前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历史观和历史态度。(2)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尽情遨游。通过学习,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操,增强国际意识,为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好准备(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得出“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的结论。【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法指导】1本课内容贴近生活,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图片和社会调查的方式,认识我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2了解身边的历史,感受时代的脉搏,调查自己所在城市或社区的交通工具或通讯手段变化情况,并将调查过程和结果写成报告,把调查的结果和其他地区的学校进行交流,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3通过比较古代交通、通信、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变革的认识。还要注意同当前热点问题相联系。如联系磁悬浮列车的开通,理解交通工具的革新。4关于建国后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变得方便、快捷和有质量。使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要实现这个愿望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也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那就是要搞改革开放。这样,学习这部分内容就不会简单地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而是使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如果在学习中能够这样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开拓思路、培养历史感。【学习过程】列表归纳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史实古代近代现代交通工具船、马车步行出现: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诞生: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发展: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青藏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机车制造的进步;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铁路公路出现: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民国时期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公路网,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青藏高原等偏远地区也通了汽车。水运出现: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诞生: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一些航线被取消,有的则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航空诞生: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进步: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航线和航班也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通讯工具的变迁电报19世纪70年代,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后来,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电话诞生: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知识链接】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参考答案:交通:鸦片战争后,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1881年,清政府筹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第一条铁路。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城、兰新等铁路,开通了西南、西北的交通线。90年代,贯通南北的京九铁路全线通车,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青藏铁路通车,使西藏和内地联系在一起。火车机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历程。铁路营运居世界第四位。公路交通方面,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一些偏远闭塞的地区也被公路联系起来。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目前,我国已成为航运大国。通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察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1900年南京的电话局是最早的市内电话局,打破了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一、浅析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1原因1840年夏,英国从海上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不论从战争的进程,还是从战争的结果,英国先进的交通工具都在极大地影响这个古老的国家。进入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当其冲。(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4)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二、浅谈近代以来铁路的发展、分布状况及其认识1状况:建国前,发展缓慢,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建国后,发展迅速,并且向内地发展;火车机车不断改进,车速进一步提高。2认识: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的迅速发展,铁路的长度是衡量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三、浅析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的影响、存在问题及其对策1影响(1)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2存在问题:交通堵塞、安全事故、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健康等。3对策(1)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时,必须要有一个前瞻的考量,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多种的方式,要建设一个完善、有效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特别是城市的轨道交通(高架轻轨、地铁)等。(2)地面、地下、空中的路轨设计,发展立体交通,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3)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客流量的最小化。(4)实行单向行轨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5)要正确对待自行车,在交通管理上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6)教育市民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7)对私家车出行实行地段限制、时间限制。(8)简易事故处理机制的确立和非现场执法。(9)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应该发生:a、洋务运动后 b、鸦片战争后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d、辛亥革命后2、标志着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b、福州船政局的成立c、.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 d、发昌机器厂成立3、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的是:a、京汉铁路的修建 b、沪宁铁路的修建c、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d、东省铁路的修建4、你哥哥今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学院,他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就向你介绍新中国关于铁路事业发展的历史,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后,大力改造沿海干道b、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c、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d、机车、铁路技术改造成为发展铁路事业的重要内容5、关于新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叙述错误的是:a、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b、从1997年起铁路运输实行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c、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业发展有限d、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在交通中的比重稳步上升6、世界上第一条商业性磁浮列车于2003年开通于: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北京7、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步,这说明了: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a、b、c、d、8、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限制的原因是: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 汽油缺乏 技术缺乏a、b、c、d、9、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10、近代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标志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 b、福州船政局正式成立c、天津机器局正式成立d、怡和航运公司正式成立11、下列对中国轮船业发展进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方列强垄断中国的江海运输业b、洋务派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垄断全国的轮船运输业 d、新中国成立后由较快发展到比重下降12、无线电报最初设立时主要用于:a、军舰之间通讯 b、官府通话 c、民用聊天 d、通商贸易13、近代中国铁路交通、通讯事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影响b、清政府的努力c、民间百姓的需求d、外国的积极指导14、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a、b、c、d、15、“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一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电话b、寻呼机c、飞机d、手机16、下列有关中国电讯事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a、20世纪末,中国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二位b、20世纪90年代起,传真手段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内容c、20世纪后期,互联网也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内容d、电讯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建国初期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本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便利,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材料二:“黄包车”之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他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 摘自新华网图一 图二材料三 到20世纪80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车轮声声,碾出了半个世纪来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生变革的原因有哪些?(3)从材料三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如何改变交通落后状况的。答案:17、(1)汽船被广泛接受后,传统的沙船航运日渐衰败。(2)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自觉接受交通工具的革新。(3)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大规模兴建铁路、公路;改革机车、铁路技术;发展民航运输等。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帖。材料2: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激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倍讥讽为“马车铁路”。材料3: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1889年,袁世凯为向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问:(1)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2)义和团的口号与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在性质上有何区别?(3)你怎样理解历史上发生的这些故事?参考答案:18、(1)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门户,控制清政府。铁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因速度快,运力大,运费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经济发展的动脉。西方列强在中国争夺修筑铁路权,从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2)义和团的这种行为是他们反帝的一种表现,而清政府反对只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3)言之有理即可。【拓展提升】【体验高考】1(2010上海卷)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司治理部管理岗位人员6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教育培训行业在线教育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清洁能源行业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智慧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数码产品行业智能数码产品设计创新研究报告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深圳罗湖清秀小学急聘高段语文老师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岳池县2025年教育系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药物毒理学药物药理毒性评价方法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隧道施工应急预案方案
- 植物鉴赏课件
- 安徽省华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航海船舶航线选择指南
- 如何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
- 薯片加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应用题解法一:找单位“1”解析同步练习
-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
- 效益工资发放审批表
- 土壤的环境背景值与容量
- GB/T 26399-201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