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2).doc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2).doc_第2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2).doc_第3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2).doc_第4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点展示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核心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1)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特点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示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3)具体表现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地位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为什么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从传统文化自身看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智慧的集中展示,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从国家、社会的角度看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3.怎么办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继承发展原因传统文化中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法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或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提示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12福建高考332011天津高考52011北京高考24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主观题侧重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分析和运用。命题点1传统文化的特点典例1(2011天津高考)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c解析材料中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的价值选择深受传统道德的影响,因此c项正确。a项否认了传统道德与现代生活的区别;b项否认了文化的变化发展;题干材料没有说明传统文化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所以d项也不选。事例型选择题解法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设问的指向性,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具体方法如下:方法1否定排除法,就是在题肢中,找一个或两个错误的,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错误题肢的选项。方法2释理法,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方法3评析法,对事例本身进行综合评价,要特别注意运用辩证思维,坚持一分为二,不能以点带面,以偏赅全,甚至绝对化。方法4分解法,将比较复杂的材料分层,提炼每一层的中心意思,并将其中的关键信息转换成学科术语,最后与题肢对比判断,符合的就选。命题点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典例2(2012福建高考)下列选项能体现下图中漫画寓意的有()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答案d解析漫画中“阻碍我们进步的”“已知的传统文化”等表明题干主要强调传统文化也有不良影响,我们不能被传统文化束缚手脚,要进行创新,因而符合题意。是对创新的错误理解;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排除。命题点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典例3(2011北京高考)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重视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继承是发展的前提;二是灾后恢复重建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这个原因就在于发挥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所以正确。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结晶;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选d。1“英国曾有很多殖民地,但即使300年的殖民地怎么看都不像英国。在几个华人社会中,新加坡西化的程度更高,同时,新加坡在社会结构上也更接近中国传统社会。”可见()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社会历史性文化具有时代性a b c d答案a解析“但即使300年的殖民地怎么看都不像英国”和“新加坡在社会结构上也更接近中国传统社会”都说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正确。在题中未体现。22012年8月,有着千年历史的绍兴开元寺大殿被开发商拆得只剩下骨架,对此无数绍兴市民和专家感到十分惋惜。在开发和保护上面,文物并不是“绊脚石”,我们应该明白历史建筑一旦被毁灭,将永远消失。这启示我们()文化的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答案b解析在开发和保护上面,文物并不是“绊脚石”,说明文化继承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符合题意;历史建筑一旦被毁灭,将永远消失,说明我们要重视传统建筑的作用,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说法错误;明显错误。3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答案(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正确的态度。(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加以改造或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解析此题以一幅漫画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文化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等能力。回答本题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漫画的寓意。第(1)问要就题论题,也就是要从漫画反映的文化现象出发,从漫画中可看出中国古典名著不断被翻拍,对于这种现象,要从其积极意义及消极意义分析。第(2)问直接结合相关知识回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即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核心考点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1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3)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提醒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中,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是从文化自身角度讲的,属于内部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则属于外部因素。在回答有关促进文化发展的措施时,可以变通地从这几个角度提出,还可以从文化继承、传播、创新等角度分析。3综合认识教育的重要性(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5)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12江苏高考202012海南高考182012新课标全国卷39(1)2009江苏高考21近几年围绕教育、科技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会有较高的考试要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2012年则采用了主观题形式。命题点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典例4(2009江苏高考)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a b c d答案b解析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的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故的说法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本题选b项。命题点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典例5(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解析要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必须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培育原料林”“成套设备”“基因库”“电视、网络”等找到答案信息:文化传播的手段、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现代科技对当今文化生活的影响,综合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知识进行回答。4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功能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a b c d答案c解析“全面接受外来文化”的观点是错误的;“汉语”不是世界文化遗产。5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象大红袍的成功说明()a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继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答案c解析本题强调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是借助了高新技术,体现了科技的重要作用,故选c。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提醒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一定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矫正训练1记者在山东农村采访时发现,开遍万村千乡的农村超市在为农民购买合格日用消费品提供便利的同时,还从诸多方面改变了农民过春节的习俗。以前农民每到春节都要大量准备年货,但是现在,由于超市开进乡村,农村购物与城市一样方便,不少农民春节不再大量准备年货,只是略微备点,够几天吃用的就行。这说明()a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习俗能够与时俱进c传统习俗经常变化d传统习俗不可捉摸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传统习俗的改变,而不是其稳定性,a不选。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b正确。传统习俗具有稳定性,会因时而变,但不会经常变化,也不是不可捉摸,c、d观点错误。易错点2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提醒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矫正训练2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要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a b c d答案c解析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才能起积极作用,表述错误。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故选c。易错点3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割裂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提醒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矫正训练3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答案b解析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据此,a、c、d三项均错误。易错点4错误理解教育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提醒教育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有多处讲解,注意其正确表述。矫正训练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这强调了()a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中起着决定作用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c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d教育是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手段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强调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b正确,c不符合题意。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故a错误;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而不是手段,d错误。共同诵读中华经典增强两岸文化认同热点解读命题前瞻背景扫描2012年5月27日,“和谐中华第三届海峡两岸经典文化推广会演”在济南市、台中市、厦门市及香港、澳门等地同时开幕。海峡两岸数万名青少年同声诵读中华经典,盛况空前。济南市副市长王新文在济南会场开幕式致辞中说:“两岸同胞血同缘、书同文、语同声,都是中华文化的传人。至今已连办3届的和谐中华海峡两岸经典文化推广会演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对两岸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起到了促进作用,行事当代,福荫子孙。今后,我们将更加借重海峡两岸经典文化推广会演这个平台,挖掘、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推动交流和合作,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事业的繁荣。”济南市明湖小学校长陈殿军表示,希望通过在海峡两岸共同推广学习中华经典文化,提升两岸青少年及社会各界人士国学修养,使中华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考点对接信息点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信息点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命题猜想海峡两岸经典文化推广会演,有利于增强两岸文化认同。该热点常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作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知识点。命题预测2012年5月27日,“和谐中华第三届海峡两岸经典文化推广会演”隆重开幕。据此回答12题。1.台中市市长胡志强在致辞时表示,诵读经典活动如今已走进台中市30多所小学,包括论语等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中华文化经典都将被逐一诵读。这些被诵读的中华文化经典 ()a.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属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d.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答案b2.两岸经典文化推广会演,从第一届由济南、台中两座城市共同举办,到本届厦门、香港、澳门等多个城市积极参与,表明这项活动迎合了两岸同胞携手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需要,已经成为两岸同胞交流情感、增进了解、加深友情的文化交流盛会。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统一的决定力量d.传统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答案b3.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时代的关系,政协委员们展开了讨论。甲委员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也是我们文化认同的纽带。发展文化,需要我们有文化的认同感。”乙委员说:“文化是时代的产物,真正好的文艺作品,需要有时代特征。”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答案(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推动文化发展,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2)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3)我们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a组基础强化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周易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忧患意识”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它之所以会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讲话中,是因为它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故选b。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传统建筑,a错误;c中的“毫无保留”和d中的“最优秀”、“主流思想”明显错误,应舍去。2广东早茶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直到现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这种现象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c创造性 d鲜活时代性答案a解析广东早茶可以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到现在还是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选a。b、c、d三项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3中华文化具有比血更强的凝聚力,它能够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一起。不尊重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主要是因为()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尊重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d项符合题意。4下图是一幅网上给烈士祭祀的画面。网祭也是祭祀文化的一种传承。网络可以虚拟,保留了传统祭祀的许多符号和记忆。这说明了()a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的,其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c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说是一笔重要的财富d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文化选择答案b解析“网络可以虚拟,保留了传统祭祀的许多符号和记忆”,体现了b。传统祭祀文化一直被保留下来,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但是没有体现其民族性,a、c和题意不符;d项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原则。5话剧四世同堂在台北孙中山先生纪念馆首演。台湾地区观众通过舞台感受到了八年抗战时北京真正的民间生态,回忆起了那段尘封在民族记忆中的峥嵘岁月。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b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c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d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两岸人民通过民族文化找到共识,达到心灵上的契合,这体现了d。6阅读漫画取之不尽,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继承传统,全面照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答案d解析题中要求是“对待传统文化”,故排除;错误。7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句话告诉我们()a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b要继承传统的文学艺术c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d传统文化应该全部抛弃,重新创造新文化答案c解析“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体现文化的继承;“然后再往前走”体现文化的发展,故托尔斯泰的话表明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应选c。82012年8月8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十二五规划”继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将其从观念转化为具体政策。关于教育,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说它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传递文化的功能创造文化的功能促进政府立法的功能a b c d答案a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均符合题意,故选a。b组能力提升9对于中国人来说,随礼是人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庆长假期间可谓是喜事连连,这随礼的数额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少市民感慨礼金随不起,戏称喜事请柬为“红色罚款单”。关于“随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礼作为民族习俗要积极响应和勇于传承b随礼作为传统文化要大胆改革和敢于抛弃c随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情感表达d随礼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将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答案d10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这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a b c d答案b解析错误,我们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11短短一二十年间,网络的普及就让汉字陷入窘境。国人大多是提笔忘字,传统书法日渐式微。我国的书法教学,不仅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在功利化的竞争环境下,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也是门庭冷落。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以继承传统文化应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共同发展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导致书法艺术消失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材料强调要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保护。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说法明显错误。故选d。12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具有强大生命力,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了当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使收集、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故正确。都夸大了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均错误。13博物馆是我们分享群体记忆的地方。走进首都博物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中秋节拜“兔儿爷”、冬至日的“九九消寒图”、过小年“糖瓜祭灶”大家赞叹之余,也不禁惋惜传统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消逝。有同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应当把这些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请说明理由。(2)请用哲学观点分析应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答案(1)传统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